八上语文期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431862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8.92KB
八上语文期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八上语文期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语文期中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A.面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绝不能袖手旁观。
B.同学们聚在一起,享受着天伦之乐。
C.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义愤填膺。
D.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接触了社会,开阔了视野。
B.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互相合作、积极探究。
C.具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事业成败的关键。
D.为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伤害事故,政教处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6、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①对偶②排比③拟人B.①排比②夸张③拟人
C.①排比②对偶③反问D.①夸张②对偶③反问
7.古诗文填空。
(9分)
(1)《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情的诗句是,。
(2)气蒸云梦泽,。
欲济无舟楫,。
(3)树树皆秋色,。
(4)崔颢在《黄鹤楼》中抒发乡愁的句子是:
,
。
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中看到孤帆也不禁勾起思乡之情:
,。
杜甫在《春望》一诗中,“,。
”写出了因战事连绵,对亲人音讯的渴盼。
(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雅致的句子是:
。
(6)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闭之,则右刻“,”,左刻“,”,石青糁之。
(魏学洢《核舟记》)
(7)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
8、综合性学习(6分)
“从梦中醒来的那天早上,弹片填满了盛着你童年的池塘;
天空里不见了布谷鸟的欢唱,是魔鬼的翅膀遮住了太阳,母亲的眼眸里只剩下忧伤;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是人们心中永远的痛,我们希望看到洁白的鸽子在蓝天自由飞翔,希望看到孩子们的笑脸像花一样绽放,我们希望世界能铸剑为犁!
(1)活动一:
史话言战(2分)
通过这次活动,你知道了哪些军事成语,请列举两个。
(2)活动二:
名人言战(2分)
请写出关于战争的一句名言。
(3)活动三:
和平祈盼(2分)
右上图的和平鸽,正衔着一支绿色橄榄枝,向硝烟的战场洒下和平的雨露。
请以“假如我是一只和平鸽”开头说一句话。
假如我是一只和平鸽,
三、现代文阅读(25分)
(一)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9—12题(12分)
甲文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
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
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
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
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
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
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
而且不带一枝枪。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
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乙文我说道:
“爸爸,你走吧。
”他往车外看了看说:
“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
“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9.甲文段的作者是,文体是;
乙文段的作者是,文体是。
10.甲乙两个文段对人物都运用了描写,各有什么作用?
(5分)
甲文作用:
乙文作用:
11.甲文段中有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请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并进行赏析。
句子:
赏析:
(3分)
12.找出乙文中描写父亲爬月台的的动词,说说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这一细节?
答:
(二)阅读散文《布鞋》,完成13-17题。
(13分)
布鞋
厉彦林
①世上鞋的品种、样式、颜色应有尽有,令人眼花缭乱,但让我久久难以忘怀的,还是童年、青年时代的布鞋。
②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故乡大人、孩子穿的都是布鞋。
衣服旧得实在没法穿了,就把补丁一层层拆开,把有用的地方剪成一块块的碎布科。
家家都有针线笸箩,里边装满了剪裁缝补衣裳剩下的布片或布条,我们这里叫“铺衬”。
那铺衬五颜六色,薄厚不一,颜色不一,新旧不一。
铺衬积攒多了,就选个太阳毒的日子,把面板或木锅盖或木饭桌支在院子里,用铁锅调出热气蒸腾的浆糊,把新一些的布料和旧一些的布料错开,将厚一些的和薄一些的摊均匀,将碎布条一块块、一层层粘起来,在太阳底下晒上几个小时,就成了硬邦邦的“阕子”。
如果赶上阴雨天,就拿到热炕上或火炉上或热锅里烘烤,那阕子成色也不差。
做鞋前,先找村里的巧媳妇,按脚大小,照着棉鞋或单鞋样式,先在纸上剪出鞋样子,然后把这纸鞋样缝在阕子上,刷刷几下就剪出鞋底、鞋帮,然后就可以做鞋了。
③那时乡下孩子很少有鞋穿,谁能穿上娘做的新布鞋,准会挺胸阔步,炫耀一番。
我娘一生勤劳,做一手好针线活。
春天,为我做一双或圆口或方口的布鞋;
冬天,为我缝一双黑粗布甚至黑条绒的厚棉鞋。
看娘做鞋,是我童年记忆里最为鲜亮的风景。
纳鞋底是既细致又累人的活儿。
娘总要用一块布包着鞋底纳,想方设法不把鞋两侧的白布弄脏。
夜深人静时,娘坐着小方凳,弯腰弓背,一手攥住鞋底,一手用力拽针线,指掌间力气用得大、用得均匀,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
那动作,轻松自如,透出一种娴熟、优雅之美。
那针线密密匝匝,稀疏得当,松紧适中,大小一致,煞是好看。
纳鞋底的时间长了,手指会酸痛,眼睛会发花。
有时娘子指麻木了,一不小心就会扎着手指。
看到娘滴血的手指,我很心疼,便安慰娘道:
“等我长大了,挣钱买鞋穿,你就不用吃这苦了。
”娘微笑着说:
“等你长大了,有媳妇做鞋了,我就省心了。
”望着鞋上密密匝匝的小针脚和娘那疲倦的眼睛,我激动不已。
多少次我听着油灯芯热爆的噼里啪啦声,那熟悉的麻线抽动的嗤嗤声,渐渐进入温柔缥缈的梦乡。
④娘做的布鞋伴我度过了艰苦的学习生涯。
娘经常笑着说:
“孩子咱可要听话、争气,咱不和人家比吃比穿,咱得跟人家比学习。
识字多了,才有出息,才不愁没鞋穿。
”后来,我准备进县城读书了。
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
入校时我拿出自己的布鞋,将鞋面贴在脸上,那软软的绒毛仿佛儿时娘的抚摸,似乎又看到了娘那期待的目光。
我们这些年龄不大就离家的孩子,记忆中娘的一喜一怒、一举一动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⑤如今城市人穿布鞋已逐渐成为时尚。
穿惯皮鞋的都市人,开始与布鞋有了缘分。
无论身在何处,有一双布鞋,一双包含亲人惦记和祝福的布鞋,就学会了感恩,尽管踩着纵横交错的路,有黑暗、有泥泞、有坎坷、有暴雨,可人生的路不会错、不会斜,心中总是洒满春风、阳光、幸福和欢乐。
(《人民日报》2009年4月25日,有改动)
13.文章以为线索,通过对的问忆,表达了对之情。
(3分)
14.请从第③段中找出具体表现“我娘做一手好针线活”的句子,写在在下面的横线上。
15.认真品味文中第④段加线句子,说说这句话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
(2分)多少个夜晚,灯光摇曳,娘把纳鞋底的绳扯得很紧,牢牢地、细细地把所有关爱都纳进了鞋底。
16.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语“贴”的理解。
17.如果删去最后一段,文章就会逊色不少,请谈谈本段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四、文言文阅读(14分)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
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
氲氲无所②,故称瑞③耳。
体彩④,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
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
其真文王、孔子、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
这里是嗅取(兰的香味)。
②氲氲(yūnyūn)无所:
弥漫飘忽,没有一定的地方。
③瑞:
吉,善。
④兼彩:
兼有各种颜色。
1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亭亭净植②陶后鲜有闻
③而名之不可④莫能肖也
19.《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逼”字有以下几个义项。
根据上下文,“非可逼而取也”中“逼”最恰当的解释是()。
A.强迫B.接近,迫近C.狭窄D.威胁
20.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体兼彩,而不极于色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B.纯以情韵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C.花之富贵者也何陋之有
D.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其子好骑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2.对“善绘者以意取似”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擅长绘画的人因为个人的原因只能类似模拟。
B.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凭自己的感受把兰画得像样。
C.善于画画的人也只能用自己的意思去理解它。
D.擅长绘画的人已经描绘得很相似了。
23.同为花中君子,莲与兰有相通之处,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填在下面空格里。
香味:
莲——;
兰——氲氲无所。
品位:
莲——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兰——。
2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
(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的品性。
五、写作(50分)
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亲爱的同学,在你的生活中,谁对你影响最大?
这个人怎样影响了你?
怎样牵动着你的情思?
你一定有很多的话要说,请你在方格高中留下最真最美的文字。
请以“对我影响最大的一个人”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上)语文月考答题卷
班级姓名考号分数
1.锐不可当()qiān()订
pīlì
()震悚()
2.3.4.5.6.
(1),。
(4),。
,。
,。
(5) , 。
(6)“,”,“,”
(7)
军事成语,请列举两个。
、
战争名言:
假如我是一只和平鸽,
11.句子:
动词:
作用:
13.文章以为线索,通过对的问忆,
表达了对之情。
14.(2分)
15.(2分)
16.(3分)
17.(3分)
19.()。
20.()。
21.(2分)译:
22.()。
23.(2分)
24.(甲)文以莲为托物言志的对象,表现了作者的生活态度;
(乙)文将兰比作“文王、孔子、屈原之徒”,让我们领悟到兰的品性。
五、写作(50分)
参考答案:
二、积累和运用(27分)1.略2.B3.D4.B5.B6.A
7——8
(一)9—12题(12分)题答案略
(二)13.①布鞋;
②母亲为我做布鞋往事(或“布鞋”“母亲为我做的布鞋”);
③母亲的怀念、感激。
(每空1分,共3分)
14.纳出的鞋底平整结实,耐穿。
15.勤劳(舍得吃苦)、细心、认真、关爱(疼爱、爱护)孩子。
(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分)
16.这一动词生动形象(传神)地表现了我对母亲关爱的感激之情,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布鞋。
或:
“深感母亲做鞋的艰辛,深感布鞋的珍贵”。
“表现下对母亲的惦记(惦念、怀念、想念、依恋)之情”。
17.文章最后一段点明主旨,抒发了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并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走好人生之路的决心,使文章主旨进一步升华。
如果删去此段,则收不到上述效果。
(如果仅答“画龙点睛”“升华主旨”“点明主旨”给2分)(3分)
四、文言文阅读(16分)
18.①树立②少③说出④酷似,逼真(“相似”亦可)(4分。
每格l分)
19.B(2分)
20.A(2分)
21.(莲)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沾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2分。
“染”、“濯”、“妖”各0.5分)
22.B(2分)
23.香远益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2分。
后一格填出其中一句得0.5分)
24.洁身自好高洁(2分)(意思接近即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期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