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428300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61
- 大小:60.83KB
教育学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
《教育学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习题集Word文件下载.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政治制度D.社会需求
13.“活到老学到老”所包含的教育思想是()
A.义务教育思想B.终身教育思想
C.素质教育思想D.民主教育思想
14.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必须依循一定的规律,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一定的()
A.客观性B.强制性
C.价值性D.教育性
15.在师生关系问题上,“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A.杜威B.布鲁纳
C.苏霍姆林斯基D.赫尔巴特
16.充分体现了“民族的、科学的和大众的”文化教育精神的学制是()
A.癸卯学制B.壬子一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D.1951年学制
17.“齐风俗,一民心”反映了德育的()
A.社会性功能B.个性生存功能
C.个体享用功能D.经济性功能
18.在教育过程中,与学生的创造力、个性、学习动机的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是()
A.价值因素B.遗传因素C.情意因素D.品德因素
19.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其基本途径性质始终不变,目的性、计划性、系统性最强的活动是()
A.课外活动B.社会实践C.教学D.团队活动
20.在我国提倡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主要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
A.权利平等B.义务平等
C.知识平等D.人格平等
一、单项选择题
1.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具有( )
A.强制性B.自发性
C.系统性D.计划性
2.狭义的德育一般专指( )
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
C.心理教育D.道德教育
3.从宗教的角度论述教育目的的是( )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
C.培根D.康德
4.强调在教育内容中应大力安排古典文化作品的教育流派是( )
A.实用主义B.永恒主义
C.自然主义D.结构主义
5.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论语》B.《学记》
C.《孟子》D.《中庸》
6.将真诚、信赖、尊重等观念引入学校教育,表现新型师生关系特征的方法是( )
A.讲授法B.对话法
C.讲演法D.参观法
7.教育制度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划分。
下面从教育阶段角度划分的一种教育制度是( )
A.高等教育制度B.特殊教育制度
C.奖惩作息制度D.封建社会的教育制度
8.按教育内容的分类来说,法制教育属于( )
A.美育B.体育
C.德育D.智育
9.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教育制度就不同,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 )
A.客观性B.强制性
C.历史性D.教育性
10.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增强其学习的动机,改善教育活动氛围主要有赖于( )
A.惩罚B.说教
C.监督D.奖励
1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形成( )
A.教育系统B.教育集团
C.教育合力D.教育网络
12.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求程度最终取决于( )
A.生产力水平B.社会制度
C.文化背景D.科技水平
13.学校在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关系中发挥( )
A.制约作用B.支配作用
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
14.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
A.洛克B.卢梭
C.斯宾塞D.福禄贝尔
15.下面不属于对“学生主观能动性”描述的是( )
A.学生具有自觉性B.学生具有独立性
C.学生具有创造性D.学生具有可塑性
16.在教育过程中究竟形成什么样的师生关系,主要取决于( )
A.学生B.环境
C.社会D.教师
17.教育与政治的相互关系是( )
A.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B.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
C.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D.相互对立相互割裂的关系
18.青少年学生在一定年龄阶段内所表现出来的身心发展特征是( )
A.年龄特征B.生理特征
C.心理特征D.精神特征
19.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是( )
A.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没有差别B.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C.教育目标可以取代教育目的D.教育目的可以取代教育目标
20.教育过程的关键是实现( )
A.教师讲授过程B.学生学习过程
C.校长管理过程D.教材呈现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1.学校产生于( )。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
2.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观点是( )。
A.教育的生物起源说B.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C.教育的劳动起源说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3.“一般发展”的理论的提出者是( )。
A.维果茨基B.赞可夫
C.皮亚杰D.埃里克森
4.后来的教育要以以往的教育为基础,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关系,说明教育的( )。
A.永恒性B.生产性
C.继承性D.阶级性
5.被称为“癸卯学制”的是( )。
A.1902-1904年学制B.1912-1913学制
C.1922学制D.1951学制
6.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主张者是( )。
A.卢梭B.涂尔干
C.凯兴斯泰纳D.诺笃尔普
7.德育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 )。
A.思想素质B.政治素质
C.道德素质D.品德素质
8.孔子“扣其两端”的方法是指( )。
A.谈话法B.讲授法
C.陶冶法D.实践法
9.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搞好教学B.做好德育工作
C.教书育人D.关心学生身心
10.不属于学校与家庭联系的内容和方式的是( )。
A.开家长会B.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联系
C.建立家长委员会D.举办家长学校
三、多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过程的演进渠道主要有( )。
A.教学B.自学
C.课外活动D.社会实践
E.教授
2.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有( )。
A.遗传B.环境
C.职业D.教育
E.家庭
3.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 )。
A.创造和谐的家庭环境B.对孩子的要求要合理、统一
C.理解、尊重孩子D.社会环境
E.提高家长的文化思想修养
4.教师劳动的特点有( )。
A.创造性B.长期性
C.间接性D.复杂性
E.周期性
5.错误的教育起源理论是( )。
A.教育的劳动起源说B.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C.教育的生物起源说D.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E.教育的本能起源说
四、判断题
1.义务教育最早是在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
( )
2.教育是一种消费性活动。
3.“染于苍则苍、染于茫则茫”说明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4.自从有了学校就有了学校教育制度。
5.教育方针是教育目的的若干组成要素之一。
6.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7.教学是完成学校教育任务、实现教育过程的基本途径。
8.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自我教育的客体。
9.社区比街道和胡同对中小学生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10.人的个性品质主要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欧洲世俗封建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 )
A.公民B.平民
C.骑士D.僧侣
2.在教育学史上,被视为第一本教育学著作的是夸美纽斯的( )
A.《大教学论》B.《普通教育学》
C.《雄辩术原理》D.《教育漫话》
3.“活到老学到老”所包含的教育思想是( )
A.义务教育思想B.终身教育思想
C.素质教育思想D.民主教育思想
4.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之一是( )
A.铁制农具的出现B.阶级的分化
C.宗教的产生D.专门的脑力劳动者出现
5.在现代社会中,各个不同政治制度的国家,其教育目的制定首先适应它的( )
A.政治制度B.科技水平
C.经济基础D.文化传统
6.在影响人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B.环境
C.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
7.具有独特军事色彩的教育制度的国家是( )
A.雅典B.古罗马
C.古代中国D.斯巴达
8.宋代有很多有名的书院,其中在湖南的是( )
A.白鹿洞书院B.岳麓书院
C.嵩阳书院D.茅山书院
9.我国第一个在全国颁布实施的现代学制是( )
A.癸卯学制B.壬子一癸丑学制
C.壬戌学制D.1951年学制
10.反映一个国家教育工作总要求的是( )
A.教育途径B.教育内容
C.教育方法D.教育方针
11.将人类个体发展的社会条件无限夸大,认为个人的发展完全取决于社会的是( )
A.神学教育目的论B.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
C.教育无目的论D.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
12.古代社会占第一位的教育内容是( )
A.德育B.智育
C.美育D.体育
13.学校组织学生去敬老院义务劳动,培养学生关心帮助孤寡老人的品质,这类教育活动属于( )
A.民主意识教育B.文明行为教育
C.法制观念教育D.爱国主义教育
14.学生通过体育活动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这说明学校体育具有( )
A.思想性B.技能性
C.娱乐性D.竞技性
15.实现教育过程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B.管理
C.考试D.课程设置
16.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介绍大量和系统信息的方法是( )
A.实践法B.谈话法
C.参观法D.讲授法
17.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 )
A.智力因素B.理性因素
C.非智力因素D.感知因素
18.从构成要素的角度分析,教育过程可以理解为以下两方面的对立统一,即( )
A.讲解与演示过程B.参观与讨论过程
C.提问与对话过程D.教授与学习过程
19.教师必须做到“严以律已,为人师表”,这是因为教师的劳动具有( )
A.创造性B.示范性
C.连续性D.主体性
20.相对于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来说,家庭教育的首要特点是( )
A.科学性B.强制性
C.生活性D.规范性
1.主张“天命”的教育起源学说是()
2.教育这一永恒社会现象的根本属性是()
A.社会性B.历史性
C.阶级性D.民族性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是属于()
A.原始社会的教育B.古代社会的教育
C.资本主义社会的教育D.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
4.我国古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
说明()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B.环境
C.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5.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是()
A.国民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
C.国家教育体系D.教育制度
6.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造成人的片面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畸形劳动B.私有制
C.社会制度D.社会分工
7.古希腊苏格拉底的“产婆法”是()
A.讲授法B.实践法
C.奖惩法D.谈话法
8.德育在中小学生品德形成发展中起()
A.决定作用B.保证作用
C.主导作用D.条件作用
9.被称为“危机期”、“动荡期”的是()
A.少年期B.青年初期
C.童年期D.青年晚期
10.不属于社会教育途径和形式的是()
A.街道B.社区
C.校外机构D.家长会
1.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教育家是()
A.诺笃尔普B.凯兴斯泰纳C.杜威
D.卢梭E.裴斯泰洛齐
2.影响教育内容的要素有()
A.社会状况B.社会发展C.文化
D.教师E.教育对象
3.属于陶冶的教育方法的是()
A.讲演B.“春风化雨”C.暗示教学法
D.情境教学法E.实践
4.中小学生的年龄分期主要有()
A.童年期B.少年期C.青年初期
D.青年中期E.青年晚期
5.属于家庭与学校联系方式的有()
A.建立校外教育组织B.开家长会C.互相访问
D.组织家长委员会E.办家长学校
1.班级授课制是在奴隶社会出现的。
()
2.不同社会时期的教育特点不同,反映了教育的历史性。
3.学校体育最初的来源是早期人类的劳动与娱乐。
4.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5.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若干组成要素之一。
6.人类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有无目的性。
7.书院教育系统是中国现在学校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8.学校教育工作应以教学为中心。
9.学生不是教育的客体而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10.教育从人类一产生就存在了,但它不是人类所特有的。
A.价值因素B.遗传因素
C.情意因素D.品德因素
A.课外活动B.社会实践
C.教学D.团队活动
1.一般而言,被认为是第一本教育学著作的是()
A.《理想国》B.《学记》
C.《大教学论》D.《普通教育学》
2.在同一社会文化共同体内将文化从这一代传到另一代,这种功能称之为()
A.教育传递—保存文化功能B.教育传播—交流文化功能
C.教育选择—提升文化功能D.教育创造—更新文化功能
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说明了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C.教育D.主观能动性
4.“有的儿童情感深沉、持久,而有的儿童则表现为奔放、热烈。
”这说明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B.不均衡性
C.可变性D.个体差异性
5.“七艺”是指()
A.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射箭
B.文法、法律、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C.文法、修辞、演说术、算术、几何、天文、射箭
D.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6.涂尔干提出的教育目的论属于()
A.神学教育目的论B.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
C.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D.教育无目的论
7.学校体育能使学生在劳累之后在体力和精神上得到恢复和放松。
这是指体育的()
A.健体功能B.育智功能
C.育德功能D.娱乐功能
8.日本的广冈亮藏把教育过程概括为()
A.预备——内化——巩固B.假设——验证——总结
C.导入——展开——终结D.预备——内化——应用
9.教师中心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柏拉图B.卢梭
C.杜威D.赫尔巴特
10.人的个性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
A.社会交往B.学校教育
C.家庭教育D.自我修养
1.心理发生论又可以分为三个学派。
它们是()
A.浪漫主义学派B.个性发生学派C.认知发生学派
D.活动心理学派E.行为主义学派
2.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有()
A.社会生产力B.分工状况C.社会关系
D.教育E.家庭状况
3.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能描述为德育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A.个体生存B.个体智能C.个体收入
D.个体发展E.个体享受
4.以语言交流为主的教育方法有()
A.暗示法B.讲授法C.讨论法
D.演示法E.谈话法
5.教师劳动的特点有()
A.创造性B.连续性C.长期性
D.间接性E.示范性
1.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阶级性。
2.远距离教育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3.人的“未特定化”是人的可教育性的前提。
4.西欧的教会学校以培养神职人员和封建官吏为唯一职责。
5.福禄贝尔是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
6.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
7.罗杰斯认为学习过程就是“发现”或探索过程。
8.“产婆法”是典型的谈话法。
9.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教育的主体。
10.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非常巨大。
1.明确地提出了“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大量的分析的古希腊哲学家是()
A.苏格拉底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D.毕达哥拉斯
2.认为“生物的冲动是教育的主要动力”的观点来源于()
A.教育的生物起源说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3.系统权变理论是最为晚近的组织理论,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
以下哪一位不是其代表人物?
A.巴纳德B.霍曼斯
C.梅奥D.伯恩斯
4.以下儿童个体发展的哪一特点体现了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要依据?
A.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
B.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C.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D.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分化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习题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