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届高三期初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426503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34.09KB
江苏省届高三期初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江苏省届高三期初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届高三期初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
敞质译人曰:
“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
”译相顾骇愧曰:
“实然。
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
”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
敞曰:
“此所谓驳也。
”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
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
其后官取潴①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
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
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
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
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②益牢。
将论囚,敞曰:
“冤也。
”亲按问之。
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
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
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
敞穷治其事,伟伏罪。
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于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因以讽谏。
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
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
“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
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
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
帝食新橙,命赐之。
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
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 【注】①潴:
蓄积。
②傅致:
罗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论囚论:
讨论
B.持府县短长持:
挟制
C.卒之付御史决
决:
判决
D.每燕见他学士燕见:
帝王闲暇时召见臣子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它用途,刘敞经过努力,将它归还给百姓,
B.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
C.范伟多次犯法,在刘敞的审理下伏罪,但刘敞被召还之后,他马上翻供。
D.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7.将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0分)
①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
(4分)
②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
(3分)
③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8.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
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9~10题。
太常引①
(元)陈孚
短衣孤剑客乾坤。
奈无策,报亲恩。
三载隔晨昏。
更疏雨、寒灯断魂。
赤城②霞外,西风鹤发,犹想倚柴门。
蒲醑③谩④盈尊。
倩谁写、青衫泪痕?
注:
①本曲作于母亲生日之时。
②赤城:
山名,在天台县北,常以此指诗诗人所在家乡台州。
③蒲醑:
用蒲草炮制的酒。
④谩:
徒然。
9.简析“赤城霞外,西风鹤发,犹想倚柴门”的表达效果。
(5分)
10.请结合全曲简要概括“青衫泪痕”的原因。
(6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
①胶鬲举于鱼盐之中,,孙叔敖举于海。
(《孟子》)
②,云归而岩穴暝。
(《醉翁亭记》)
③,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赤壁赋》)
④,肇锡余以嘉名。
(《离骚》)
⑤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阿房宫赋》)
⑥,秋月春风等闲度。
(《琵琶行》)
⑦凭君莫话封侯事,。
(《己亥岁二首》曹松)
⑧不失其所者久,。
(《道德经》)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
太阳•老人•少女
【苏联】瓦西里•舒克申
白天像是烧着明晃晃的大火。
土地是灼热的,树木也是灼热的。
草都干枯了,踩上去沙沙作响。
到傍晚才有了凉意。
这时候,一位年迈的老人出现在湍急的卡图尼河的岸边。
他总是在老地方坐下——在那棵长在水中的盘根错节的老树旁;
然后就向太阳凝望。
太阳正落到山后去。
傍晚时的太阳看上去又大,又红。
老人一动也不动地坐着,双手放在膝上——这是一双深褐色、干枯的手,手上的皱纹多得惊人。
他脸上也刻满了皱纹,湿润的眼睛黯然无光。
他的颈项很细,头也小,但盖满了白发。
蓝色的印花布衫下支撑着瘦削的肩胛骨。
有一天,老人正这样坐着的时候,听到背后有人说话:
“您好,老爷爷!
”
老人点了点头。
一个少女在他身旁坐下,她手里提着一只扁平的小箱子。
“我给您画一张像,可以吗?
”少女问。
老人沉默了片刻。
他望着太阳,眨动着微微发红的眼睑,那上面已经没有睫毛了。
“我如今可不好看了。
”他说。
“为什么?
”少女有些茫然地说,“不,您很美,老爷爷。
“而且还有病。
少女对老人看了很久。
然后,她用自己柔软的手抚摸着老人那只酱色的干枯的手说“您很美,老爷爷。
真的。
老人淡淡地笑了笑。
“既然这样,那你就画吧!
少女打开了箱子。
老人一直望着太阳。
少女画着,她从侧面仔细端详老人的面容。
“多好的太阳啊!
”老人低声地赞叹说。
“怎么好?
”少女不懂。
“它多大啊!
“你看那河水,多好看……对面岸边的……”
太阳轻轻接触到阿尔泰山的山顶,便开始缓慢地沉入远方蓝色的天底里去。
后来,太阳完全隐藏到山脊后面了。
一束鲜艳的金光,投在淡绿的天幕上。
“太阳落下去了。
”老人叹息说。
少女把画纸叠好,放进箱子。
他们就这样静坐了一会儿,谛听微微的水波急促地拍打河岸的声音。
“您明天到这里来吗,老爷爷?
”她问老人。
“来。
”他答应道。
少女站起身,到村里去了。
老人又坐了一会儿,也走了。
他回到家里,在炉子旁边他那个小角落里坐下。
他默默无言地坐着。
儿子下工回来时总是疲惫不堪,百事都不顺心的样子,儿媳妇也总是带着气。
孙子都已长大,进城去了。
家里没有他们冷清得很。
大家坐下来吃晚饭。
他们给老人把面包捏碎,和到牛奶里。
他挨在桌子边喝着,小心翼翼地不让勺子碰到盘子,生怕弄得太响。
大家都不说话。
第二天傍晚,老人和少女又坐在河岸边那棵盘根错节的树旁。
少女匆忙地画着,老人一面望着太阳,一面说:
“以前我当木工,活儿总是挺多。
几个儿子也都是木匠。
打仗的时候死了四个,剩下两个。
现在我跟一个儿子过,他叫斯捷潘。
万卡在城里住,是一个工地上的主任。
他有信来,说生活不错。
他们来这里做过客。
我有许多孙子,他们都喜欢我,现在都分散在各个城市里……”
少女在画老人的双手,她画了又涂,涂了又画,心情很急迫,也很激动。
“生活很艰难吧?
”她问道,好像没听见老人的话。
“什么?
艰难?
”老人很惊讶,“我活得挺好呀!
现在轮到少女惊讶了,为老人的安详和平静。
太阳又落到山后去了。
天边又悄悄燃起红霞。
“明天是阴雨天。
”老人说。
少女看了看明朗的天空,“为什么?
“我浑身酸疼。
“你明天来吗,老爷爷?
“不知道,”老人没有立刻回答,“不知怎么回事,浑身都疼。
老人站起身,沿着小路上坡了。
少女望着他的背影,一直等他折进小巷。
他走得很慢,低头看着脚下的路。
少女忽然产生一个奇怪的猜想:
她仿佛觉得老人是个盲人。
第二天老人没到河岸边来。
少女独自坐着,想念着老人。
他的一生是那样简单,那样平常,而其中又含有某种不简单、不平常的东西。
“太阳是平平常常地升起,平平常常地落下,”少女想道,“但难道这是平平常常吗?
”于是她长久地审视着自己的画,忧伤起来。
老人第三天、第四天都没有来。
少女于是去寻找他的家。
她找到了。
院子里一个身材高大、年近五十的男人正在台子上刨松木板。
“请问,有位老爷爷是住在这里……”
男人仔细而又有点奇怪地打量她。
“原来在,”男人说,“我这不正在给他做棺材嘛。
少女惊愕地张开了嘴。
男人又低下头来刨木板。
“请问,他是盲人吗?
”少女沉默了许久说。
“是瞎子。
“瞎了很久吗?
“十年了。
怎么?
“没什么……”
少女走出院子,她靠着篱笆哭了。
不过,又觉得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12.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的“太阳”对刻画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请简要分析。
13.小说中对老人家庭生活的叙写是否多余?
为什么?
14.请结合全文,探究这篇小说的丰富的意蕴。
六、论述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5~17题。
明代花鸟画
明代初期,因太祖朱元璋对南宋院体画风青睐有加,花鸟画大致延续了宋代院体工笔画风格,没有新突破。
明宣宗朱瞻基同宋徽宗一样,雅好诗文书画,尤好花鸟画。
他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有延续南宋院体花鸟画艳丽典雅风格的工笔重彩画家边文进,有出自北宋徐熙野逸风格的没骨画家孙隆,有笔墨洗练奔放、造型生动的水墨写意画家林良,还有精丽粗健并存、工笔写意兼具的画家吕纪。
不过,这些风格面貌大多沿袭宋代花鸟画,并无根本突破。
从意境与格调方面看,这时期的花鸟画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
事实上,明代花鸟画的大突破直到中期以后才出现。
明代中期,文人越来越多地参与花鸟画创作,他们的创作风格一开始就与院体画大相径庭,最有代表性的是吴门画派。
吴门画派的成就主要在山水画方面,代表人物有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吴门四家”,即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
沈周与文徵明主要延续宋、元文人画传统,疏简而不放逸;
唐寅与仇英主要吸收南宋院体画风,并融入了时代的精神特质,体现了当时的市民趣味。
他们的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出鲜明的个性特征,在美术史上颇有影响。
严格地说,吴门画派的花鸟画是对前代的延续,并没有开宗立派的意义。
然而,到吴门画派的弟子一代,花鸟画在陈淳、陆治、周之冕那里结出了硕果。
陈淳早年习元代绘画,后学于文徵明,花鸟、山水兼擅。
他将书法和山水画笔法融入花鸟画,运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巧妙地表现花叶的形态与阴阳向背,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
如果说陈淳的大写意花鸟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那么徐渭的作品则充分发挥了大写意花鸟托物言志的功能,浇胸中块垒,抒澎湃激情。
在绘画语言风格方面,他吸收宋、元文人画及林良、沈周、陈淳的长处,兼融民间画师的优点,同时将自己擅长的狂草笔法融入绘画。
在其笔下,梅兰竹石被赋予了他强烈的个性,以狂怪奇崛的姿态傲视万物。
他是第一个使用生宣作画的花鸟画家,利用生宣良好的吸水性来控制画面水墨渗化效果,表达特殊韵味。
他还以泼墨法作花鸟,用笔墨的纵横捭阖表达自身的愤懑情绪。
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的新体派,八大山人、石涛、扬州八怪、海派乃至齐白石都曾受其影响。
他的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后世将二人并称为“青藤白阳”。
15.下列关于明代花鸟画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明宣宗时,宫廷画院花鸟画风格面貌多样,但意境与格调比宋代院体花鸟画略逊一筹。
B.“吴门四家”花鸟画在吸收前代大师成果基础上发展出鲜明个性特征,取得重大突破。
C.陈淳的大写意花鸟画充分表达了笔墨的特性与画面的形式感,开写意花鸟一代新风。
D.徐渭开创了大写意花鸟画的新体派,其成就超越了早于他的陈淳,对后世影响深远。
1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明宣宗在位期间,宫廷画院的花鸟画只是沿袭宋代花鸟画的风格面貌,没有取得突破。
B.明代中期,吴门画派的花鸟画由于创作风格一开始就标新立异,所以取得了最高成就。
C.陈淳学习文徵明用水墨的干湿浓淡和渗透表现花叶的技法,画风简练放逸又不失法度。
D.徐渭将狂草笔法、泼墨法融入大写意花鸟画,很好地表达了他的澎湃激情和愤懑情绪。
17.结合文本,概述明代花鸟画取得丰硕成果的原因。
七、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0题。
罗曼·
罗兰
徐志摩
①罗曼·
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
②他是一个音乐的天才,在幼年音乐便是他的生命。
他妈妈教他琴,在谐音的波动中他的童心便发现了不可言喻的快乐。
莫扎特与贝多芬是他最早发现的英雄。
所以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而产生最强烈的爱国主义的时候,这位年轻的圣人正在“敌人”的作品中尝味最高的艺术。
他的自传里写着:
“我们家里有好多旧的德国音乐书。
德国?
我懂得那个词的意义?
在我们这一带我相信从没有人见过德国人。
我翻着那一堆旧书,趴在琴上拼出一个个的音符,这些流动的乐音灌溉着我的童心。
莫扎特与贝多芬的快乐与苦痛,想望的幻梦,渐渐的变成了我的肉的肉,我的骨的骨。
我是它们,它们是我。
要没有它们我怎过得了我的日子?
我小时生病危殆的时候,莫扎特的一个调子就像爱人似的贴近我的枕衾看着我。
长大的时候,每回逢着怀疑与懊丧,贝多芬的音乐又在我的心里拨旺了永久生命的火星。
每回我精神疲倦了,或是心上有不如意事,我就找我的琴去,在音乐中洗净我的烦愁。
③要认识罗兰不仅应读他神光焕发的传记,还得读他的长篇小说《约翰·
克利斯朵夫》,在这书里他描写他的音乐的经验。
④他在学堂里结识了莎士比亚,发现了诗与戏剧的神奇。
他早年的朋友是克洛岱尔等近代法国三大诗人。
瓦格纳是压倒一时的天才,也是罗兰与他少年朋友们的英雄。
但在他个人,更重要的一个影响是托尔斯泰。
他早就读他的著作,十分的爱慕他,后来念了他的《艺术论》,那只俄国的老象,走进了艺术的花园里去,左一脚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莎士比亚,右一脚又踩倒了一盆花,那是贝多芬。
这时候少年罗曼·
罗兰走到了他的思想的歧路了。
莎氏、贝氏、托氏,同是他的英雄,但托氏愤愤地申斥莎氏、贝氏,说他们的艺术都是要不得的,不是真的人道的艺术——他早年的自己也是要不得的。
对罗兰这个热烈的寻求真理者而言,这就好似晴天里的一个霹雳;
他再也忍不住他的疑虑。
他写了一封信给托尔斯泰,陈述他的冲突的心理。
他那年22岁。
几个星期后的一天,罗兰接到一封写满38页纸的长信。
那六旬老人说:
“我接到你的第一封信,我深深的受感在心。
我念你的信,泪水在我的眼里。
”下面说他艺术的见解:
我们投入人生的动机不应是为艺术的爱,而应是为人类的爱。
只有经受这样灵感的人才可以希望在他的一生实现一些值得一做的事业。
这还是他的老话,但少年的罗兰受深彻感动的地方是在这一时代的圣人竟然这样恳切地同情他,安慰他,指示他,一个无名的异邦人。
他那时的感奋我们可以约略想象。
因此罗兰这几十年来每逢少年人写信给他,他没有不亲笔作复的,用一样慈爱诚挚的心对待他的后辈。
这样一来受他的灵感的少年人更不知多少了。
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
我们从中可以知道凡是一件不勉强的善事就如春天的熏风,它一路散布着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
⑤但罗兰那时离着成名的日子还远,虽则他从幼年起就不懈地努力。
他还得经尝种种精神的苦痛,才能实受他的劳力的报酬——对他天才的认识与接受。
他写了12部长篇剧本,3部最著名的传记,10卷本的《约翰·
克利斯朵夫》——这时代里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但他的名字还是在灰堆里掩着——直到他将近50岁那年,这世界方才开始惊讶他的异彩。
贝多芬有几句话,我想可以一样适用到一生劳悴不怠的罗兰身上:
“我没有朋友,我必得单独过活;
但是我知道在我心灵的底里上帝是近着我,比别人更近。
我走近他我心里不害怕,我一向认识他的。
我从不着急我自己的音乐,那不是坏运所能颠扑的,谁要能懂得它,它就有力量使他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罗兰在生病危殆时听莫扎特的音乐,在怀疑与懊丧时听贝多芬的音乐,这主要说明罗兰对他们音乐的接受是有选择的。
B.罗兰把自己的音乐经验融入到长篇小说《约翰·
克利斯朵夫》中,这表明他对音乐的热爱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帮助。
C.第④段中以老象进入艺术花园踩倒花盆作比,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给罗兰带来的思想冲击和精神影响,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这是一件含奖励性的事实”意指:
罗兰传递了托尔斯泰的火炬,以慈爱诚挚的心来散布生命的种子,唤醒活泼的世界,更多的年轻人因此受益。
E.作者认为贝多芬的话同样适用于罗兰,是因为罗兰能够像贝多芬一样,以音乐作品的力量来解除磨折旁人的苦恼。
19.为什么在法国经受普鲁士入侵时,罗曼·
罗兰却醉心于“敌人”(德国)的音乐艺术?
请结合原文第②段内容作简要分析。
20.罗曼·
罗兰“这个美丽的音乐的名字”究竟代表些什么?
请结合原文作简要概括。
八、作文(70分)
21.阅读下面一则材料:
懒,是世人眼中的一种恶习,在某些宗教的教义里,懒,甚至是一种罪恶。
但仍有不少诗人歌颂着懒,标榜着懒,唐代诗人杜甫曾说,懒性从来水竹居;
宋代文人许月卿还说,平生懒意琴三叠……懒,似乎又是一种风雅的存在。
你对“懒”有什么样的认知?
请选取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语文附加题
一、阅读材料,完成22-24题。
古人各成一家,业已传名而去。
后人不得不兼综条贯,相题行事。
虽才力笔性,各有所宜,未容勉强;
然宁藏拙而不为则可若护其所短而反讥人之所长则不可所谓以宫笑角以白诋青者,谓之陋儒。
蒋苕生太史题随园集云:
“古来只此笔数枝,怪哉公以一手持。
”余虽不能当此言,而私心向往之。
(节选自《随园诗话》)
22.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线部分断句。
(限6处)(6分)
然宁藏拙而不为则可若护其所短而反讥人之所长则不可所谓以宫笑角以白诋青者
23.《随园诗话》的作者是▲(朝代)的▲(姓名)。
(2分)
24.作者“私心向往”怎样的境界?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
二、名著阅读题(15分)
25.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孤独贫困的老渔夫屡遭厄运,从不灰心,总力图从狮子身上获得力量,与命运作不懈的抗争。
贯穿《老人与海》始终的“狮子”这一意象,对塑造形象、深化主题起了很大的作用。
B.老船夫对翠翠的爱寄托着对不幸女儿的哀思,他一心希望翠翠能得到幸福,但事与愿违,老船夫至死也没能看到翠翠与二佬傩送的结合。
C.鲁迅先生在小说《端午节》中,用轻松幽默的方式讽刺了一个表面进步、骨子里浅薄落后的旧知识分子“方玄绰”的形象。
D.《茶馆》中的庞太监迂腐保守,又盛气凌人,对实业救国的秦二爷不屑一顾,他认为“咱们大清国有的是金山银山,永远花不完”。
E.魏主临终托孤,司马懿、曹真共辅少帝,曹真独揽大权。
司马懿装病,伺机发动兵变,最终铲除了曹真全家及其亲信,把持了政权。
26.简答题。
(1)阅读《红楼梦》第五回中的一则曲词,回答问题。
为官的,家业凋零;
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
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
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享聚合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
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其中画线三处依次对应十二钗里哪三个人物?
“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对应了小说结尾什么情节?
(2)《茶馆》第二幕中提到秦仲义请崔久峰做事,崔久峰为何会拒绝?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怎样的现实?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如何协调经典阅读与非经典文本阅读之间的关系?
可以假设也许存在着那种幸运的读者,他可以把生命中的“阅读时间”专诚献给蒙田、歌德、柯勒律治和普鲁斯特,再假设这个人可以读上述一切而又不必写最新的书评,不必为取得大学教席而投稿。
如果操持这种状态而不必受任何污染,那么这个幸运者就可以避免读报纸,也绝不必操心最新的长篇小说或最近的社会学调查。
但是,这种严格有多大的合理性甚或有多大的功用,尚未得知。
当代世界也许是平庸和愚蠢的,但它永远是一个脉络,我们必须置身其中,才能够顾后或瞻前,否则无论是读者或文本都会很容易飘进无始无终的迷雾里。
从阅读经典中获得最大益处的人,往往是那种善于交替阅读经典和大量标准化的当代材料的人,而他并不一定要拥有和谐平静的内心。
大概最理想的办法,是把现在当做我们窗外的噪音来听,提醒我们外面的交通阻塞和天气变化,而我们则继续追随经典作品的话语,它明白而清晰地回响在我们的房间里。
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把经典作品当成房间外远方的回声来聆听已是一种成就,因为他们的房间里被现在弥漫着,仿佛是一部开着最大音量的电视机。
经典作品应成为一部作品:
它把现在的噪音调成一种背景轻音,而这种背景轻音对经典作品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
事实仍然是,读经典作品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步调不一致,我们的生活步调无法忍受把大段大段的时间让给人本主义者那种庄重悠闲。
如果有谁要问,经典值得那么费劲去读吗?
我想援引当代思想家乔兰的话:
“当毒药在准备中的时候,苏格拉底正在用长笛练习一首曲子。
‘这有什么用呢?
’有人问他。
‘至少我死前可以学习这首曲子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江苏省 届高三期初 联考 语文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