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办公楼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422981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72
- 大小:706.41KB
综合办公楼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综合办公楼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办公楼施工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7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628㎡(1214.57㎡)
建筑总高度
13.7m(9.9m)
结构类型
钢筋砼框架
耐火等级
1级
抗震设防烈度
7度
安全等级
层数
3层(2层)
使用年限
50年
屋面防水等级
级
建筑层高
一层5.0m,二层3.3m,三层3.35m;
(一层4.2m、二层4.2m)
屋面防水
卷材防水;
屋面
分上人和不上人屋面两部分
墙体
内外墙均采用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门窗
断桥隔热铝合金双玻门窗
二、结构概况
类型
独立基础
框架结构
钢筋
Ⅰ级HRB300、Ⅱ级HRB335、Ⅲ级HRB400
焊条
E43、E50、E55
钢筋接头
形式
d≥16mm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其它采用搭接
混凝土
部位
强度等级
基础垫层
C15
基础
C30
柱
梁
板
C30(屋面采用抗渗P6)
三、装修情况
1、楼地面:
大厅、走廊、及办公室、多功能厅、楼梯等为磨光大理石地面,卫生间、淋浴间及厨房为防滑地砖地面,中控室为防静电地板地面,配电室为防静电水泥砂浆地面,露台为耐磨防滑面砖,斜屋面为油毡瓦铺贴。
2、顶棚:
楼梯间为白色内墙乳胶漆顶棚及室外走廊为白色外墙乳胶漆顶,其余室内部分为棚暗架式铝合金方板吊顶,中控室为穿孔金属板吸声吊顶,卫生间顶棚及更衣间顶棚为PVC板吊顶。
3、墙面:
外墙为米黄色外墙涂料,内墙为白色内墙乳胶漆内墙。
4、门窗:
木镶板门、推拉门、钢化玻璃门、门连窗、防火门、铝合金窗选用90系列断桥隔热铝合金中空双玻,门窗所有单块大于1.5平方米的窗玻璃和落地窗均为安全玻璃防护玻璃栏板,玻璃采用12厚钢化夹层玻璃;
落地窗,落地门等安全玻璃要求夹片厚度0.76mm
四、工程地质情况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及设计图纸说明,基础地基土质部分为砂质粘性土,部分基础区域为回填区,需要超挖换填。
五、主要工程量
详见工程量清单
第三章:
施工准备计划及组织机构
一、劳动力及主要设备进场计划
工种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的劳动力情况
基础工程
主体结构工程
屋、墙面工程
装饰工程
竣工清理
瓦工班
25
36
木工班
23
32
钢筋班
20
31
抹灰班
15
装饰队
35
安装队
零用工
10
全部施工动力用电设备额定用量: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功率
能力
产地
出厂年月
技术状况
备注
1.
空气压缩机
3
40
6m3
广东
2008.5
良好
2.
电焊机
BX6-500
12
38.6KVA
广西
2009.2
3.
卷扬机提升架
JJK-2
2010.4
4
圆剧机
Z05MJ-105
6
2009.4
5
平刨机
MQ442
2.2
插入式振动机
HZ6-50
18
1.1
7
平板式振动机
PZ-50
2009.6
8
抽水机
IS125-100-200
1.5
2011.4
9
混凝泵车
HBT60
2
75
60m3/h
湖南
2008.2
打夯机
ZH85平板振动夯
2010.9
11
钢筋弯曲机
Y100L-4
2.8
钢筋调直机
JJK-1.5
13
钢筋切断机
GW40
7.5
14
闪光对焊机
NU-100KVA
1
100KVA
砼运输车
2007.3
16
挖土机
220
日本
2006.6
17
泥土车
30m3
发电机
50kw
50KW
2005.4
19
吊车
25t/50t
2001.4
二、施工进度计划及施工平面布置图
施工进度计划及平面布置图详见总体施工组织设计
三、现场项目部组织机构
四、安全保证体系机构图
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第一节、施工测量
一、施工测量准备
(一)、对本工地使用的测量仪器(全站仪、水准仪等)进行鉴定、校核。
(二)、核定使用的量具(钢尺)。
(三)、校核定位依据(红线桩、建筑物角点桩及水准点)。
(四)、了解设计意图,审核施工图纸,并对图纸中轴线、标高、轴线尺寸等数据进行计算、检查。
(五)、根据工程特点,项目组配备专业测量工程师负责本工程测量工作,并配备专人负责垫层、主体施工每层进行验线工作。
二、测量放线的基本要求
(一)、根据本工程特点,结构竖向偏差直接影响工程受力情况,故施工测量中要求轴线控制精度要高,测点要准,针对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场地情况,使用全站仪对轴线及结构的垂直度进行控制。
(二)、进场后我方需对各基准点坐标重新测定确认、复测闭合,检查并将复测结果以书面形式上报给监理确认后方可使用。
(三)、施工测量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根据复测完的导线点,一次性建立统一的平面施工控制网,定位放线施测完后要经自检、互检合格后方可申请主管部门验线。
测量记录应做到原始、正确、完整,计算要求依据正确、方法科学、严谨有序、步步校核、结果正确。
(四)、了解设计对测量放线精度的要求,提高测量精度误差,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为工程施工提供可靠依据。
三、布网原则
(一)、“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以高精度控制低精度;
(二)、控制点要选在硬度大、安全、易保护的位置;
(三)、相邻点之间应通视良好、分布均匀。
(四)、控制点引测根据城市基准点引测3个控制点,并测定高程作为工程定位放线依据。
四、测量放线的基本准则
(一)、明确为工程服务,对工程负责的工作目的。
(二)、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
(三)、严格审核测量起始依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作业、计算工作步步有校核的工作方法。
(四)、测法科学、简捷、精确合理相符的工作原则。
(五)、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由质检、工长、总工、监理验收合格再使用。
五、工程定位、主轴线现场布控
(一)、工程定位
我单位进场后,首先对业主提供的坐标点桩位进行复核,然后对本工程的四个大角进行定位,为了在今后施工放线中对各轴线能够方便控制和运用,在施工现场将该工程的各轴线进行埋桩控制,控制点、桩点和标记各角、边检测均应满足规程中的精度要求,允许误差1/10000。
(二)、控制网布设
1、平面控制网:
(1)、本项目占地面积较大,故考虑平面控制布设成三级控制网。
首级控制网为场区平面控制网,由业主提供的坐标点引测,组成三角网。
二级控制网为建筑物控制网,由设计图纸根据主轴线位置组成方格网。
三级控制网根据施工流水段划分,由二级网加密,布设内控点,组成主体结构控制网。
(2)、控制网测设控制方法:
二级控制网根据首级控制网测设,由建筑物主要轴线构成,具体尺寸由首级控制点与设计图纸计算,用于基础施工外控及地上主体控制网的布控依据。
三级控制网主要用于主体施工时各流水段施工控制,各段均提供该段井字轴线及斜向轴线。
竖向施工每层校核一次,闭合误差满足规范规定。
(3)、精度指标及规范要求:
首级控制网各点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依据《工程测量规程》执行,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等级
边长
(m)
测角中误差
(”)
三角形闭和差(”)
最弱边
相对中误差
一级
100~300
±
1/20000
二级
30
1/10000
二级控制网轴线的精度等级及测量方法依据《工程测量规程》执行,要求控制网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下表的规定:
适应范围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钢结构、超高层连续程度高的建筑
+9″
1/24000
框架、高层、连续程度一般的建筑
+12″
1/15000
2、高程控制网:
高程控制网设于场区内地上,点位可以与平面控制网点位一致,测量时以业主提供的现场高程控制点为准,采用附合测法,按国家四等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将高程引测到控制点上,高程控制点宜在建筑物附近设置二个,控制点间距不大于100m,且距新建建筑物不小于25m,距回填土边线不小于15m;
高程控制点在施工期间应切实保护,每半年复测一次。
现场水准点精度及测量方法,根据《工程测量规程》高程控制网拟采用四等水准测量方法测定。
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页表的规定:
等
每公里高差中的数中误差(mm)
仪器
型号
水准
标尺
观测次数
往返校差、附合或环闭合差(mm)
偶然中误差(mm)
全中误差(mm)
与已知点联测
环线或附合
平地
山地
三等
3
6
DS3-1
双面
往返
12√L
4√n
四等
20√L
6√n
注:
L为附和路线或闭合环线长度(以km计);
n为测站点数
六、轴线测设及高程控制
(一)、基础部分轴线测设
1、基础部分轴线测设根据施工现场布置的平面控制桩点进行,利用全站仪进行直接投测定位,并复测闭合检查以满足精度要求。
根据施工流程、工序分阶段地对工程进行轴线控制投测,当基础垫层及各层顶板浇筑完后,再将各主要轴线、边界线、柱位线位置测设出来,并以墨线的形式在垫层面上弹出各轴线、结构外皮线以及结构外皮的0.5m控制线,作为结构模板的支设依据,施测中必须严格保证精度,防止出现超规范误差。
2、轴线投测完毕后,首先要检查各主轴线控制点,用经纬仪检查各轴线的投测位置,然后再实量各轴线的相对位置,以防控制轴线出现偏差,验线时应检查垫层顶面的标高,经检查无误后方可交付施工使用。
(二)、基础部分高程控制
本工程结构基础部分高程控制可根据现场已布设的水准点利用水准仪进行分阶段的引测控制。
为保证高程控制测量的要求,可采用挑挂钢尺的方法进行,将高程传递到基槽护坡桩墙壁处,并把该标高转测到基槽四周,用油漆注明三角标记。
本工程土方开挖采用大开挖,测量人员应及时把临时标高桩施测在土壁或坑底,特别是接近标高底部1m深时,必须昼夜配合,以免土方超挖。
(三)、主体结构施工测量放线
1、当本工程随着结构层的升高,将下一层轴线逐层向上投测用以作为各层放线和结构竖向控制的依据。
2、根据本工程施工场地的情况,采用外控法直接控制隔层主体结构的主线。
3、本工程控制网的测角中误差不超过±
12″,边长相对中误差不得大于1/15000。
为满足控制网的精度要求本工程采用GTS-711S中文版智能型电子全站仪,精度±
1″,±
(2mm+2PPm)测程3600m。
该仪器的计算机安装有MS-DOS操作系统,根据该显示屏上的图标菜单,只需简单的操作即可完成测量数据采集和放样工作,拓普康GTS-711S带有双轴补偿器,可进行高精度测量,不论水平角或竖直角观测,仪器竖轴在视线方向和水平轴方向的倾斜影响均可得到补偿改正,功能齐全,能够满足施工测量的精度。
(四)、主体施工高程测量
1、结构施工中的楼层标高控制:
(1)、对场内设的水准点在施工过程中每隔两个月需联测一次,以作相互核检,对检测后的数据仔细计算,以保证水准点使用的准确性。
(2)、结构楼层标高控制及测设方法。
在首层平面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基本传递高程点,用DZS3-1水准仪往返测,以便检验和纠正。
当施工层墙柱钢筋绑扎完及墙柱拆模后,在墙柱上测设相对该层结构1.000m标高弹好墨线,并用红色油漆在墙柱角处标记“Δ”三角,并注明结构标高,间距分布均匀满足结构施工的需要,误差控制在±
2mm以内。
(3)、高程传递
选择高程竖向传递的位置,应满足上下贯通、竖直量尺的条件,主要结构、外墙、边柱等处。
用水准仪根据首层+0.500m标高线,用钢尺沿竖直方向:
向上量至施工层,并划出整数水平线,各层的高程线均应由起始高程线向上直接量取,当楼高大于1整尺段的高度时,须量测第二起始点,作为继续向上传递的依据,向各施工层传递上去的高程点,均不少于2处,取其较差的平均值作为该层抄平的基准(较差<2mm),向上传递的高程点,所用钢尺应经过核定,尺身铅直,拉力标准,并应进行尺长、温度改正。
(4)、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各层所测设的高程点抄测50线,作为支设模板、控制洞口及顶板混凝土浇筑的依据。
由于此抄测过程会遇到作业条件比较差的情况,因此必须在保证安全、精确的前提下认真读数及立尺,每完成一段应将所抄测各点相互检查,对超过规范的重新测设。
高程竖向传递的允许误差
项目
允许误差
每层
总高
H≤30m
30m<H≤60m
60m<H≤90m
90m<H
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
允许误差(mm)
总高(H)
七、建筑物的沉降、基坑变形观测
我项目进行的沉降观测只适用于本工程施工阶段的施工、结构安全参考,正式沉降观测应由建设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测绘单位测量,观测点的布置,在结构施工前必须有方案,结构施工中我单位可配合埋设观测点。
(一)、准备工作:
本工程使用的测量工具和仪器采用DZS3-1型水准仪及配套使用的水准尺。
(二)、水准点的设置:
沉降观测依据稳定良好的水准点进行,水准点考虑永久使用,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时以不转点为宜,为相互检查校对,专用水准点埋设数量三个。
(三)、将水准点组成闭合水准路线或者进行往返测量,其闭合差不得超过4√n(n为测段的测站数)。
(四)、建筑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设置在一层。
(五)、结构施工期间我施工单位自行进行沉降观测,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在施工期间如中途停工时间较长,应在停工时或复工前进行沉降观测,及时了解有无异常现象发生。
(六)、当结构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出现严重裂缝时,应立即向工程技术负责人汇报,并应立即进行钢筋或一次连续值班观测。
(七)、沉降观测终止时间要以沉降观测量大小及沉降速度来确定并以月沉降量不超过2毫米时,可以认为沉降基本稳定。
(八)、沉降、变形观测注意事项
为保证观测成果的正确性,如实反映出建筑物观测情况,确保工程施工、使用安全应做到五固定:
1、固定人员观测和整理成果
2、固定使用水准仪及水准塔尺
3、使用固定的水准点
4、观测路线固定
5、固定的外界条件。
(九)、沉降观测点成果整理
1、沉降观测资料及时整理,妥善保存作为该工程技术档案资料的一部分。
2、整理沉降观测成果,计算观测的沉降量,前后次观测同点高差和累计沉降量,并绘制出沉降观测日期沉降量将整个工程建筑物沉降观测资料提供给有关部门存档。
八、质量过程控制
(一)、测量责任师要按施工进度和测量方案要求,安排现场测量放线工作,并作好施工测量日志。
(二)、现场使用的测量仪器设备应根据《测量仪器使用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检校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发现问题后立即将仪器设备送检。
(三)、本工程的测量放线工作必须符合《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的精度要求。
(四)、测量放线作业过程中,要严格执行“三检制”
1、自检:
作业人员在每次测量放线完成后立即进行自检,自检中发现不合格项立即进行改正,直到全部合格,并填好自检记录。
2、复检:
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质量检查,发现不合格项立即改正至合格。
3、交接检:
由施工负责人或质量检查员组织进行,上道工序合格后移交给下道工序,交接双方在交接记录上签字,并注明日期。
第二节、土方工程
详见《基础开挖专项方案》
第三节、钢筋工程
一、钢筋的采购与进场检验、验收
钢筋采购要根据计划分批次进行,选择信誉好质量保证的厂家。
钢筋进场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查验钢材数量、规格、材质等并查验相关资质证明资料,无误后办理书面移交手续。
再报工程物资进场报验资料,请监理验收原材,并按规定办理见证试验手续。
钢筋表面或每捆钢筋应作标识,标识上必须写明此部分钢筋所用工程部位、对应配筋单号及其上的钢筋号。
进场钢筋由项目组织材料部验收,验收时要严格按相关规范、配筋单及方案执行,不合格的钢筋坚决组织退场,并作好相关物资管理记录和重新进场计划。
(一)、钢筋外观检验
对进场的钢筋,在保证设计规格及力学性能的情况下,钢筋表面必须清洁无损伤,不得有颗粒或片状铁锈、裂纹、结疤、折叠、油渍和污漆等,钢筋端头必须保证平直无弯曲。
钢筋表面的凸块不允许超过螺纹的高度。
(二)、钢筋原材验收
原材试验报告单的分批必须正确,同炉号、同牌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同冶炼方法的钢筋≤60t可作为一批;
原材复试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
(三)、钢筋性能检验
1、力学性能的检验
在每批钢筋中的任意两根钢筋上各取一套,每套试样从每根钢筋端部截去50cm,然后再截取两根,一根做拉伸试验(包括屈服点、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另一根做冷弯试验。
试验时,如有一个试验结果不符合规范所规定的数值时,则应另取双倍的试样,对不合格的项目做第二次试验,如仍有一根试样不合格,则该批钢筋为不合格品不予验收。
根据工程抗震要求,用于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2、化学性能的检验
对化学成分不合格或加工中发生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机械性能显著不正常,对该批钢筋有怀疑的以及进口钢筋等必须进行化学成分检验。
3、钢筋可焊性试验
要求热轧光圆钢筋必须符合《普通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701)和《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规定;
热轧带肋钢筋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的规定。
4、钢筋机械连接试验
等强剥肋滚压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
现场接头按同一施工条件下的同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规格接头,以5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与验收,不足500个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每批随机抽3根试件作拉力试验。
二、钢筋堆放
(一)、堆放钢筋的场地要坚实平整,在场地基层上用C10混凝土或碎石进行硬化,并从中间向两边设排水坡度,避免基层出现积水。
堆放时钢筋下面要垫垫木,垫木厚度不应小于20cm,间距1500mm,以防止钢筋锈蚀和污染。
(二)、钢筋原材进入场地后,按照位置分规格、分型号进行堆放,不能为了卸料方便而随意乱放。
成品钢筋堆放。
对经过加工处理的成品钢筋应搭设棚架,集中码放,防止雨淋锈蚀。
将码放时分部、分层、分段和构件名称按号码顺序堆放,同一部位钢筋或同一构件要堆放在一起,保证施工方便。
(三)、钢筋原材及成品钢筋堆放场地必须设有明显标识牌,标识牌可采用废层板制作(表面刷白漆),钢筋原材标识牌上应注明钢筋进场时间、受检状态、钢筋规格、长度、产地等;
成品钢筋标识牌上应注明使用部位、钢筋级别及规格、钢筋简图、加工制作人及受检状态等。
三、钢筋加工
(一)、备料
钢筋在加工前应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在使用前处理干净;
钢筋代换应遵循规范要求并征得设计同意。
(二)、钢筋的调直
本工程Ⅰ级(HPB235)钢筋采用卷扬机冷拉法进行调直,钢筋的冷拉率不得大于4%;
对于Ⅱ级(HRB335)钢筋、III级(HRB400)钢筋、CRB5500钢筋,供货厂家在运输过程中能保证钢筋不弯曲、不变形,如果出现弯曲、变形情况,可采用锤直或扳直的方法进行调直。
(三)、钢筋的除锈
钢筋加工前,先对由于潮湿或雨水引起的钢筋锈蚀进行除锈。
Ⅰ级(HRB300)级钢筋采用冷拉进行除锈,Ⅱ级(HRB335)钢筋、III级(HRB400)钢筋采用钢丝刷进行手工除锈。
(四)、钢筋的加工制作
1、钢筋配筋单
根据工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综合 办公楼 施工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