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脑血管疾病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414879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33
- 大小:2.30MB
第四单元 脑血管疾病Word格式.docx
《第四单元 脑血管疾病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单元 脑血管疾病Word格式.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下。
六、治疗
(1)去除危险因素
①积极治疗高血压,一般血压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在130/85mmHg以下。
②戒烟。
③合理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和瓣膜病。
④禁止过度饮酒,轻中度饮酒(1-2drinks/d)可减少卒中的危险。
⑤治疗血脂异常(ATPIII)
⑥空腹血糖<
126mg/dl。
⑦体力活动,每次30-60分钟,每周3-4次。
⑧停用绝经后雌激素替代治疗。
(2)药物治疗
事件
建议治疗
备选治疗
TIA(动脉源性)
阿司匹林50-325mg/d
氯吡格雷75mg/d
抵克利得250mgBID
阿司匹林50-1300mg/d
TIA(动脉源性)且阿司匹林不耐受,或者服用阿司匹林仍有TIA发作
华法令(INR2-3)
TIA(心源性)
华法令INR2.5(2-3)
如对华法令禁忌,阿司匹林50-325mg/d
(3)手术治疗
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②血管内治疗
脑动脉病变的病理学:
血栓—动脉粥样硬化、脂质透明变性和中膜肥厚、内膜剥脱
栓塞—心源性、动脉源性
出血—原发脑内、蛛网膜下腔出血
第二节 脑血栓形成
脑血栓形成:
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
是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管腔内血栓,造成该动脉区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坏死,而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二、脑血栓形成的发病机制
血栓形成机制(凝血瀑布)
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机制(缺血瀑布)
三、脑血栓形成的病理及病理生理
病理分期:
①超早期(1~6小时):
缺血脑组织变化不明显;
部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胶质细胞肿胀;
②急性期(6~24小时):
缺血脑组织苍白和轻度肿胀;
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胶质细胞明显缺血改变;
③坏死期(24~48小时):
脑组织明显水肿;
大量神经细胞消失,胶质细胞坏死,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
④软化期(3日~3周):
病变区脑组织液化变软;
⑤恢复期(3~4周后):
小病灶形成胶质瘢痕,大病灶形成中风囊。
四、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
脑动脉系统:
①前循环
②后循环
临床表现:
(1)多见于60岁以上老人
(2)既往多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病史
(3)常在安静或睡眠中起病
(4)病后数小时或数天内达高峰
(5)多有明确的定位症状和体征
缺血性卒中的临床证候:
闭塞血管
临床证候
颈内动脉
同侧失明(不定)
大脑中动脉综合征(见后)
大脑中动脉(MCA)
(1)对侧轻偏瘫,感觉缺失(臂、面最重)
(2)表达性失语(优势半球)或疾病感缺失和空间定向障碍(非优势半球)
大脑前动脉(ACA)
对侧轻偏瘫,感觉缺失(小腿最重)
大脑后动脉(PCA)
对侧对称性偏盲或上象限盲,记忆减退
基底动脉顶端
双侧失明,记忆缺失
对侧轻偏瘫,感觉缺失;
同侧延髓及小脑征
基底动脉
椎动脉或小脑后下动脉(PICA)
小脑上动脉
同侧面部感觉缺失,共济失调,对侧轻偏瘫,感觉缺失
步态性共济失调、恶心、头晕、头痛发展至同侧半身共济失调,构音障碍,凝视轻瘫,对侧轻偏瘫,嗜睡。
五、辅助检查
(1)头颅CT
(2)头颅MRI DWI PWI
(3)血管造影 CTA MRA DSA
(4)TCD
(5)颈部血管彩超
(6)腰穿检查
急性期脑梗死:
六、诊断及鉴别诊断
各类型缺血性脑卒中鉴别诊断简表
脑血栓形成
脑栓塞
腔隙性脑梗死
分水岭脑梗死
好发年龄
60岁以上
青壮年
65岁以上
主要病因
脑动脉粥样硬化
风湿性心瓣膜病
高血压脑动脉硬化
低血压、脑低灌注
起病方式
较缓(hord)
最急(sormin)
急(minorh)
较缓
起病时血压
正常或低
多正常
增高或正常
低
好发部位
脑内各大动脉分支
大脑中动脉
脑内穿通动脉
相邻血管供血区分界处
全脑症状
无或轻
有但短暂
无
局灶性脑损害
有
无或有
头CT
低密度灶
低密度灶内可有出血
1.5cm以下低密度灶
分界区楔形低密度
七、卒中的治疗
根据缺血性卒中治疗的资料所做的Meta分析,有四项治疗的结果﹤1,它们依次为:
1.卒中单元 0.71
2.溶栓治疗 0.88
3.阿司匹林 0.95
4.抗凝治疗 0.99
这四项治疗目前被循证医学认为有效。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原则:
缺血后产生的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可相互增长,即缺血性链锁,最终导致神经细胞死亡、梗死形成。
在梗死区周围存在着缺血性半暗带,其中的神经细胞功能丧失,但尚存活。
我们治疗的目的主要是防止神经细胞继续死亡,而最关键和最有意义的是挽救缺血性半暗带,这样不但会限制梗死的进一步扩大,还可以使神经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
按病情的进展和演变来确定治疗方针:
卒中分类
定义
原因
治疗方针
进展型卒中
指发病6小时后,病情仍在进展者,此型病人约占40%以上
A、梗塞面积扩大,侧支循环不良;
B、脑水肿;
C、其他,如高温、高血糖、感染、电解质紊乱等
溶栓、降纤、抗凝、脑保护剂
稳定型卒中
指颈动脉系统闭塞发病24小时,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发病超过72小时而病情稳定、无进展者
颈动脉系统闭塞,椎-基底动脉系统闭塞
以抗血小板聚集治疗为主,抗凝和溶栓治疗不但无意义,而且会加重病情,甚至发生脑出血。
心源性栓塞可用抗凝治疗,脑保护剂可选用
好转型卒中
指发病后24小时内病情即已好转者,包括过去诊断的TIA
以二级预防为主,如服用抗血小板聚集剂。
同时可应用脑保护剂
按不同时间分期来确定治疗方针:
超早期
指发病6小时之内,此时半暗带还存在,为治疗的最关键时期
溶栓、降纤、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剂、血液稀释疗法、脑保护剂等
早期
指发病后6-72小时,此时半暗带已消失
此期溶栓治疗已无意义。
降纤可试用,但时间不宜过长。
抗凝也可试用,但效果不一定。
抗血小板聚集剂可用。
脑保护剂应在此时使用。
急性期后期
指发病后72小时到1周,仍然处于急性期,但病期相对延长
此期主要控制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治疗以抗血小板聚集剂为主。
溶栓、降纤意义不大。
抗凝可试用,但效果不肯定。
脑保护剂应在此期用。
恢复期
指发病1周以后,此期病情稳定,肢体功能逐步恢复
治疗以抗血小板聚集剂为主。
脑保护剂也重要。
应积极配合康复治疗。
急性期治疗:
(一)一般治疗
1.维持呼吸功能
2.调整血压
超过220/120mmHg使用降压药
维持在180/100mmHg左右
3.控制血糖
血糖水平控制在6~9mmol/L
4.防治并发症
肺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
5.营养支持
6.溶栓时间窗:
静脉溶栓时间应在缺血发生后3~6h之内
国际几项大样本系列研究是溶栓时间窗确立的依据。
ECASS(急性脑卒中研究欧洲协作组);
ATLANTIS试验、NINDS(美国国立神经病与卒中研究院)试验。
中国有一项关于尿激酶(UK)的临床试验(“九五”公关课题)。
(二)溶栓治疗
美国FDA于1996年6月,肯定了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用于发病在3h内缺血性中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基于上述研究,美国FDA于1996年6月推荐静脉内使用rt-PA,0.9mg/kg,发病<3h。
1.目的:
(1)尽早恢复脑血流;
(2)改善半暗区的血液供应;
(3)缩小梗塞面积;
(4)挽救未死亡的脑组织及其功能。
2.溶栓时间窗:
3.溶栓适应症
(1)急性缺血性卒中,无明显意识障碍
(2)NIHSS≤24分
(3)发病3小时以内,CT未显示低密度病灶,已排除脑出血
(4)血压低于180/110mmHg
(5)年龄18岁以上
(6)知情同意
4.溶栓禁忌症
(1)TIA或症状轻微的卒中
(2)CT发现发现出血、脑水肿等
(3)两次降压治疗后Bp仍高于185/110mmHg
(4)14日内大手术或创伤,7日内动脉穿刺,有活动性出血史
(5)正在应用抗凝剂或前48小时曾用肝素
(6)有血液疾病史
5.溶栓并发症
(1)出血
(2)再灌注损伤和脑水肿
(3)再闭塞
(三)抗血小板治疗
(四)抗凝治疗
适应症:
1.进展性卒中,尤其是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
2.频繁发作的椎-基底动脉系统TIA;
3.溶栓后短期应用防止再闭塞;
常用药物:
低分子肝素、华法令;
监测:
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等。
(五)降纤治疗
通过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增强纤溶系统活性以抑制血栓形成;
巴曲酶,蚓激酶等。
(六)脱水降颅压治疗
大面积脑梗死发病后48h~5d为脑水肿高峰期;
甘露醇,速尿,甘油盐水,β-七叶皂甙,白蛋白;
副作用:
肾损害、水电解质紊乱等。
(七)脑保护剂治疗
钙离子拮抗剂
胞二磷胆碱
谷氨酸拮抗剂
新型自由基清除剂
(八)中医中药治疗
活血化淤
开窍醒脑
恢复期治疗:
康复治疗:
宜早期,系统、规范、个体化;
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聚集剂预防复发;
(2)控制高危因素;
(3)脑保护剂。
预后:
病死率约10%,致残率50%以上;
存活患者中40%以上复发,复发次数越多,致残率越高,最终成为血管性痴呆。
第三节 脑出血
(1)发病机制
(2)病理及病理生理
(3)临床表现
(4)辅助检查
(5)诊断及鉴别诊断
(6)治疗
(7)脑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破裂导致脑实质内的出血。
(8)脑出血分类:
①外伤性:
②非外伤性:
原发性和继发性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1)病因:
最主要病因是:
高血压脑内小动脉硬化
其他病因:
先天性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淀粉样脑血管病等
(2)发病机制:
高血压性脑动脉硬化时可有脑内小动脉透明变性、纤维素样坏死,形成微动脉瘤,血压急剧升高时破裂出血
二、病理
急性期:
脑内形成大小不等的血肿,出血直接破坏脑组织、血肿挤压周围结构,脑组织水肿、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
急性期后:
周围组织水肿逐渐消退,血肿内血块溶解,并被吞噬细胞清除,小出血灶形成胶质瘢痕,大者形成中风囊,内含含铁血黄素的黄色液体。
三、脑出血的好发部位
(1)血管
脑动脉深穿支
最常见者:
大脑中动脉深穿支——豆纹动脉
其次:
丘脑穿通动脉、基底动脉旁中央支等
(2)部位
基底节区 70%
脑叶 10%
脑干 10%
小脑 10%
四、临床表现
高血压性脑出血好发于50岁以上,其他原因所致的脑出血发生于任何年龄
血压控制不良的高血压患者
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起病
急性起病,症状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高峰
全脑症状:
意识障碍、颅高压、脑疝等
局灶症状:
壳核出血——内囊外侧型出血
最常见,占50~60%
典型有“三偏征”,优势半球可有失语
严重可有脑疝形成、去大脑强直、中枢性高温、上消化道出血
丘脑出血——内囊内侧型出血
占出血10%
偏身感觉障碍
向外压迫内囊可致“三偏”
出血大可破入脑室或压迫脑干,病人可昏迷或死亡
桥脑出血
占脑出血10%
突发昏迷
针尖样瞳孔
四肢瘫痪
生命体征改变:
中枢性高热,呼吸不规则
预后很差:
多在48小时内死亡
小脑出血
突发严重头疼、眩晕、呕吐
共济失调、水平眼震、轻偏瘫
脑干受压表现
枕骨大孔疝,很快死亡
皮层下出血
常见头疼或癫痫
症状与出血部位有关
严重可有意识障碍或脑疝
五、诊断及鉴别诊断
头颅CT
出血性脑卒中鉴别简表:
脑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
50~60岁
中青年
脑动脉瘤或血管畸形
急(min/h)
急骤(min)
明显增高
脑底动脉环附近血管
持续/较重
明显
脑膜刺激征
可有
脑内高密度灶
蛛网膜下腔高密度灶
六、辅助检查
头颅MRI
脑血管造影DSA MRA
腰穿脑脊液检查
七、治疗
内科治疗
一般治疗
控制血压
降低颅内压
止血药物
亚低温治疗
康复治疗
卧床休息
保持呼吸道畅通
吸氧
鼻饲
对症治疗
预防感染
(二)控制血压
先降颅压
血压>
200/110mmHg时,慎重平稳降压,使血压维持在180/105mmHg左右
(三)降低颅内压
甘露醇
甘油果糖
速尿
β-七叶皂甙
白蛋白
(四)止血药物
一般不用,若有凝血功能障碍,可应用,时间不超过1周
诺其(活化凝血Ⅶ因子)
(五)康复治疗
早期肢体功能位
及早功能训练
外科治疗
壳核出血≥30ml
丘脑出血≥15ml
小脑出血≥10ml
脑叶出血≥30ml
病例分析
患者:
董某,男,65岁,主因:
右侧肢体无力伴言语不清8小时于2004年12月30日入院。
患者于2004年12月30日晨行走过程中突发右侧肢体无力,跌坐于地,伴言语不清,被他人发现,身旁无呕吐物,无二便失禁及抽搐,送来我院,急查头颅CT未见异常(病后半小时),急查头颅MRI+DWI:
DWI示左顶叶及左颞叶片状异常高信号,考虑急性脑梗死,立即予rt-PA50mg溶栓。
溶栓前查体:
神清,失语,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4级。
溶栓后2小时查体:
神清,说简单字词,右上肢4+级,右下肢5-级。
收入院。
既往:
高血压病史10+年,最高血压160/100mmHg,口服尼群地平,血压控制在130~140/70~80mmHg之间;
高脂血症史多年,具体不详;
入院前2年在海军总医院行冠脉造影,未置入支架;
否认糖尿病史。
家族史:
母亲死于脑梗死。
入院查体:
Bp140/85mmHg,神清,不全运动性失语,颈软,双测瞳孔等大等圆约3mm,对光反射灵敏,右上肢4+级,右下肢5-级,双侧腱反射(++),右侧chaddock’sign(+)。
诊断:
1.脑梗塞(左大脑中动脉皮层支)
2.高血压3期
3.冠心病
2005年1月3日神清语利,右上下肢5-级。
2005年1月14日出院时神经系统无阳性体征。
第四节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概述
1718年Dionis首先报告了2例经尸检发现的SAH,经过200多年的实践研究,对SAH的概念、病因、临床特征、治疗原则及预后均有了较为成熟的认识。
SAH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四大脑血管病之一,患病率约为10.5-31/10万。
发病高峰期为50-60岁。
SAH与其它脑血管疾病相比,其特点是:
死亡率最高、致残率最低,有较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SAH可干预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
HP、吸烟和过量饮酒;
不可干预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家族对SAH的易感性。
一级亲属患相同疾病的危险性增高2-6倍。
二、分类
人脑的表面,有三层被膜,即硬脑膜、蛛网膜与软脑膜。
蛛网膜是一层极其菲薄的膜,因上面布满网状的血管而得名。
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间隙称蛛网膜下腔。
脑内的血管破裂出血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内脑外的血管非外伤性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
占脑卒中的6%~8%。
三、病因
(1)动脉瘤破裂
(2)非动脉瘤性中脑周围出血
(3)不常见病因
动脉夹层分离(透壁性)
脑动静脉畸形
硬膜动静脉瘘
脊髓周围血管性病变
脓毒性动脉瘤
垂体卒中
滥用可卡因
外伤(无挫伤)
(4)原因不明
颅内动脉瘤
以动脉瘤的位置分为:
颈内A系占85%,椎基A系占15%。
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约占20%,以两个多见,亦有三个以上者。
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
(1)年龄偏大
(2)动脉瘤的大小和部位
(3)既往发生过由于动脉瘤导致的SAH(危险因素增加11倍)
(4)动脉瘤家族史
(5)高血压
(6)吸烟(增加11倍)
(7)中到大量饮酒
(8)使用可卡因
(9)身材瘦长
(10)怀孕(20%以上在怀孕和产后的早期破裂)
1.年龄及性别
2.诱因及先兆症状
发病前多有明显诱因:
如剧烈运动、过劳、激动、排便、咳嗽、饮酒等;
少数可在安静状态下发病(12%-34%)。
20%-50%确诊为SAH前nd-nw有明显的或非寻常的严重头痛-预警性头痛,其特点:
(1)头痛可在任何部位,可单侧也可双侧。
(2)约50%发生在大量SAH之前。
(3)通常突然起病。
(4)通常存在1天或2天,但也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或2周不等。
(5)约50%患者会看医生,但常被误诊。
五、实验室检查
1.颅脑CT:
是确诊SAH的首选检查,尚可提供以下信息:
(1)出血量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Fisher据SAH的严重程度及积血部位分级:
Ⅰ级:
未发现血液。
Ⅱ级:
血液层厚<1mm,遍及整个蛛网膜下腔。
Ⅲ级:
出血层厚度>1mm。
Ⅳ级:
位脑实质血肿或脑室积血。
(2)可证实紧急处理的合并症 如急性脑积水或脑内血肿等。
(3)CT还有助于区分原发性SAH和脑外伤 外伤性SAH的血液通常局限于脑凸面的浅沟内,且邻近骨折或脑挫伤处。
2.腰穿脑脊液检查
有诱发脑疝的危险。
只有在无条件做CT而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或CT检查阴性而临床又高度疑诊SAH时才考虑进行。
首要的原则是,从出现头痛到腰椎穿刺的间隔时间至少要6h,最好在12h后进行。
CSF穿刺损伤出血和病理性出血的鉴别:
鉴别要点
损伤出血
病理性出血
三管试验
逐渐变淡(个别无变化)
均匀一致
放置试验
可凝成血块
不凝
离心试验
上层液无色
红色或黄色
潜血试验
阴性
阳性
细胞形态
正常、完整
皱缩(无特异性)
CSF压力
正常
出现含RBC的吞噬C常升高
3.脑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四单元 脑血管疾病 第四 单元 脑血管 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