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辍学倾向的遇见对策与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411358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2.80KB
学困生辍学倾向的遇见对策与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学困生辍学倾向的遇见对策与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困生辍学倾向的遇见对策与研究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困生”虽然在班级里人数不多,但影响很大,成为制约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一个因素。
抓好对“学困生”的教育对于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科教育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国家早在1986年就制订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来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采取了很多有力的措施来控制学生的流失,许多教师也想尽一切办法来转困保学,但流生始终禁而不止。
近年来,由于政府对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政策的全面落实,农民送子女上学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经济困难已不是造成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据调查显示现阶段导致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是学困生得不到有效的帮助,学业成绩跟不上,看不到进步的希望,自尊心受损,自信心渐失,看不到读书的出路,从而产生辍学念头。
这是导致辍学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流失生给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它影响了国民素质的提高,影响了现代化建设和小康社会的实现步伐,温家宝总理说过:
今天的辍学生,明天就是一个贫困户;
它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其中辍学生比例很高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基于此,我校提出了“学困生辍学倾向的预见对策与研究”的课题,我们的设想是通过对农村学生辍学问题的调查,正视学生辍学,然后,针对问题,对症下药,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控制学生的流失。
二、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1、本课题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重点,以校本教研为手段,以教研促成绩,以教研兴学校,以教研谋发展。
2以新课程理念为基本指导思想,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目标
(1)科研目标
依据学校实际,针对学困生的现实进行研究七转化,探索一条适合我校现状的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新思路;
建立学困生学习指导策略长效机制。
通过课题研究,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学困生潜力开发的运行机制;
建立学困生教育研究指导团队。
通过指导团队的指导,加强学校对学困生培养力度;
转变学困生的社会教育观念。
开展学困生各项研究,转变学校、社会、家庭对学困生的教育观念,形成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健康发展;
转变学困生的学校教育方式。
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课程改革为推手,有效开发学困生的学习潜力;
转变学困生的德育训练模式。
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突破口,树立学困生的自信心,培养学困生的良好的人生态度;
转变学困生的不良行为习惯。
研究学困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探索学困生的良好习惯形成的策略;
转变学困生的心理定势,用良好进取的心理行为为体验,指导学生寻找自身的闪光点,探索学困生潜在能力的激发;
研究学困生的人格因素,研究学困生解决问题的动机和情绪稳定性,乃至耐心、同他人合作等社会交往能力;
通过对我校学困生的调查研究,彻底解决我校学困生的实际问题,并使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使校本教研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2)、育人目标
针对学困生个体学习困难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以成功的心态面对生活,塑造他们美好、向上的心灵,培养学习兴趣和健康的审美观及高尚的思想道德。
促进教师关注学困生在校的学习、生存状况,从而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研究学业帮扶方法。
一方面提高学困生学业成绩,重新树立学困生的学习信心;
另一方面及时帮助目前尚未能适应初中学习方式的学生,防止新的学困生产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工作目标
更新教育观念,坚持教育以人为本,面向全体教师,培训出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业务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
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科教学为突破口、以课堂为主阵地、牵动学困生学习指导策略研究,形成教师人人有科研,为创建科研型学校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全面提高乾安县兰字中学的个人素质与教育教学成绩。
四、课题的研究策略
1、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方面:
初中生辍学有诸多原因,但学业跟不上并因此导致厌学是主要原因。
由于小学升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加上控制留级,多年的沉积,小学毕业生中“学困生”占有一定的份量,这无疑给初中学额巩固带来沉重的包袱。
面对学生水平差异十分明显的教学对象,我们如何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有所收获。
这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有:
教师如何以新课程理念为导向,积极引导学困生能够参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和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
集体教学中如何有效关注学生个别差异,切实关注学习中的“弱势群体”;
学科教学如何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切实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高尚情操与积极的人生思想;
如何根据学生多方面需求与能力特点,构建多元、开放的课程体系;
课堂教学中如何促进学困生的积极参与,防止学困生被“边缘化”现象;
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帮助“学困生”学习;
“先学后教”对转化“学困生”作用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如何有效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推进等。
2、师生关系方面:
多年来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束缚,师道尊严至上,特别是对一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恨铁不成钢”心切,导致态度粗暴,方法简单,损害这些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师生关系紧张,产生厌师、厌学、厌校情绪,进而逃学、辍学。
在新课程背景下,应着重研究:
“学困生”或“问题学生”产生的根源和转化对策;
教师怎样与“问题学生”交往,建立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
怎样融洽师生关系,让“学困生”、“问题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
如何加强针对学困生的家校联系。
3、考试与评价方面:
考试与评价对于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
考试与评价的科学、公正对学生的学习愿望与学习动机有着重要的影响。
特别是如何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需,增强学生继续学习的信心是“控辍”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
因此,改善学习全过程的评价对“留住学生”将有积极的意义。
如何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为学业成绩低下的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
面对“学困生”,考试命题的设计、作业批改、考试成绩的使用如何增强适应性和激励功能;
。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
深入班级、召开座谈会,了解相关情况,搜集积累相关数据、资料,切实掌握“实情”。
(2)、行动研究。
在课题研究实践中,深入实际,发现新问题、及时沟通、研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3)、个案跟踪管理研究。
对学校实验年级(2010级)学籍数据及学困生人头,进行跟踪管理研究。
(4)、经验总结。
及时记录和总结课题研究实践中的有效经验,加以总结汇编、升华、推广。
研究对象:
本课题研究的对象:
在校的学困生。
六、研究步骤
1、启动阶段:
2011年3月份,调查研究,建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方案。
2、实施阶段:
1、准备阶段(2011年3月———2011年7月):
(1)3——4月份制定课题方案、设立课题机构、设计问卷调查、准备相关资料
(2)5月份进行问卷调查、分析问卷、制定策略(3)6月份实施策略、个案分析、跟踪记录(4)7月份阶段性总结、总结经验改进措施。
2、实施阶段(2011年9月———2012年7月):
(1)2011年9月份对老师及家长的问卷调查、分析归类、制定策略
(2)2011年10月——2012年6月份执行策略、跟踪记录、对比分析、实验总结、(3)2012年7月份成果评估。
3、结题阶段(2012年9月———2012年12月):
(1)9------10月份撰写论文、整理资料、汇总编辑。
(2)11-----12月份总结汇报。
七、课题的主要内容和做法
1、“学困生”的成因及“学困生”的心理分析,主要研究导致“学困”的家庭、社会、学校及学生个体内部因素。
2、调查分析“学困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研究转化措施
3、课堂教学如何转变“学困生”,研究课堂教学中的指导策略。
4、学校、社会和家长如何形成合力,研究三者在“学困生”转化中的动态关系。
5、学困生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6、转化学困生与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八、课题研究成效及认识体会
(一)成效分析
基本达到实验目标,增强了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学习,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发展智力,转化学困生的辍学倾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成果以论文、报告的形式体现。
1、课题研究教学对教师产生的影响
教育科研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过程,更是一个提高教师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知识素质的过程。
课题的研究使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有了一次飞跃性的发展和提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处方面:
(1)教师业务学习及理论学习方面的变化
日期
理论学习内容
重视程度及效果
教师心态
2011年3月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
学校注重抓成绩,以完成教学目标为目的,重视新课改理论的学习,但与实践相脱节。
以传授基础知识为目标,侧重于死记硬背,忽视能力的训练
2011年3月—2012年12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现代信息技术》、《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实施》、《走进新课程》、《简明教程》
积极投入到新课改理论学习中,彻底转变教育理念,为教师搭建课改展示平台。
教师积极探索新课改理论,明确教学的重要作用,并付诸于实践,努力成为实践型、科研型教师。
理论学习为实验教师的科研能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不断提高教育理论素养,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中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教学方式使实验教师不断获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
经过二年的努力,我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大部分教师形成了科研意识,努力钻研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在教学中积极实践,使教学工作、教育科研工作出现了勃勃生机。
(2)教育观念得以更新
一是明确了教育科研与振兴教育的关系,树立科研兴教的观念;
二是明确了教育科研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树立教育要改革,科研要先行的观念;
三是明确了教育质量的关系,树立向科研要质量的观念;
四是明确了教育科研与教师的关系,树立教师是教育科研的主力军的观念,仅仅会教课而不会教育研究的教师不是新时期的合格教师,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更新了观念,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3)教学能力有了提高
①学会了对教学过程的科学调控。
②优化了教学过程,遵循教育规律和原则,有针对性安排教学过程,自觉地、科学地选择具体条件下课堂教学的最佳方案。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撰写了《谈谈学困生的转化》、《浅谈如何转化学困生》、《浅谈造成学困生心理问题的因素分析及其缓解对策》、《浅谈农村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成因与对策》等多篇论文,案例分析、体会、反思,对我们的研究成果加以详细的总结。
(4)教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
以前大部分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沉闷,基本上属于“一言堂”或“填鸭式”教学。
现在大部分教师都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积极地通过地图教学为学生创设探究的空间,把地图教学的几大步骤灵活地运用在课堂上,倡导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上下工夫,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认识体会
1、开展课题研究,必须有勇于接受挑战的教师。
在进行课题研究时,注重的应该是课题研究的实用性,而不是做表面文章,要求教师要充分地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接受并运用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多方面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并要注意自己的知识更新。
2、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辍学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发展思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但学生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兴趣的源泉在于知识的运用,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感。
没有成功感的兴趣只是好奇,不易持久,所学知识成功的运用使学生对学习充满信心,兴趣十足。
3、课堂教学要提出明确的要求,所提要求应以简单到复杂,注意运用从分解到综合的认知规律。
教学不应太复杂,内容不要太多,应简单明了,主题突出。
七、辍学倾向研究的推广及后续研究设想
“十二五”期间,将以“学困生辍学倾向的预见对策与研究”、为重点,深入进行学生心理健康与辍学倾向的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将带动我校教育科研向更深更广的层次发展,中学科研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大幅度提高,并产生一批研究成果,全面总结形成研究工作报告。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校形成了一股科研新风,造就了一支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为我校基础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一定会以此为开端,进一步掀起我校、乃至我县教育科研的新高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困生 辍学 倾向 遇见 对策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