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罗山高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破考点17 化学能与热能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406714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88.14KB
河南省罗山高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破考点17 化学能与热能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河南省罗山高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破考点17 化学能与热能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罗山高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破考点17 化学能与热能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CH3OH(l)+3O2(g)=2CO2(g)+4H2O(g);
△H=-725KJ/mol
B.硫化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S2-+2H2O
H2S+2OH-
C.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SiO32-+2CO2+3H2O=H4SiO4↓+2HCO3-
D.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
3FeO+NO3-+8H+=3Fe3++NO↑+4H2O
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
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CO2(g)+2H2O(g)ΔH=-890.3kJ·
mol-1
B.含20.0g的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H=-57.4kJ·
D.已知:
2Zn(s)+O2(g)=2ZnO(s)ΔH=-701.0kJ/mol
2Hg(l)+O2(g)=2HgO(s)ΔH=-181.6kJ/mol
则Zn(s)+HgO(s)=ZnO(s)+Hg(l)ΔH=-259.7kJ·
【解析】燃烧热是指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A项中H2O应为液态,A项错;
B项忽视了醋酸电离需要吸收热量;
ΔH=吸收的能量-释放的能量=419kJ·
mol1-510kJ·
mol1=-91kJ·
mol1,故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O(g)+2H2(g)
CH3OH(g)△H=-91kJ·
mol1,C项错;
D项,利用题干中的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减去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得:
2Zn(s)+2HgO(s)=2ZnO(s)+2Hg(l)ΔH=-519.4kJ·
mol1,然后再将各化学计量数缩小一半得Zn(s)+HgO(s)=ZnO(s)+Hg(l)ΔH=-259.7kJ·
mol1,正确。
7、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25℃时,用0.1mol/L盐酸滴定20mL0.1mol/LNaOH溶液,溶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得到的滴定曲线
B.图②表示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反应2SO2(g)+O2(g)
2SO3(g)ΔH<
0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变化,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降低温度或缩小容器体积
C.图③表示某明矾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OH)2溶液体积的关系,在加入20mLBa(OH)2溶液时铝离子恰好沉淀完全
D.图④表示化学反应H2(g)+C12(g)==2HCl(g)的能量变化,则该反应的反应热△H=﹢183kJ/mol
【答案】B
8、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答案】D
【解析】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干冰蒸发吸收大量的热,这就是化学反应中的吸热现象②酒精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放热反应③木炭常温下不燃烧,加热才能燃烧,说明木炭燃烧是吸热反应④人们用氢氧焰焊接金属,主要是利用了H2和O2化合时所放出的热量()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10、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过程可表示为A+BC—→[A…B…C]—→AB+C
(反应物)(过渡态)(产物)
B.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H=E1—E2,为吸热反应
C.正反应的热效应为△H=E1—E2,且E2>E1,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E1为反应物的平均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
【解析】△H=E1—E2,不知道E1、E2谁大,无法判断。
所以B错误。
11、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
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B:
Ba(OH)2·
8H2O与NH4Cl的反应
C:
灼热的炭与CO2D:
加热才能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12、含NaOH20.0g的稀溶液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放出28.7kJ的热量,表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A.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28.7kJ/mol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28.7kJ/mol
C.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kJ/mol
D.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4kJ/mol
1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S(s)+
O2(g)===SO3(g)
ΔH=-315kJ·
mol-1(燃烧热)
B.NaOH(aq)+CH3COOH(aq)===CH3COONa(aq)+H2O(l)
ΔH=-56.0kJ·
mol-1(中和热)
C.C2H5OH+3O2===2CO2+3H2O
ΔH=-1368.8kJ·
mol-1(反应热)
D.2H2O(g)===2H2(g)+O2(g)
【答案】
【解析】B
14、盖斯定律认为:
不管化学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
H2O(g)=H2O(l)ΔH1=-Q1kJ/mol
C2H5OH(g)=C2H5OH(l)ΔH2=-Q2kJ/mol
C2H5OH(g)+3O2(g)=2CO2(g)+3H2O(g)ΔH3=-Q3kJ/mol
若使0.5mol乙醇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kJ)
A.Q1+Q2+Q3B.0.5(Q1+Q2+Q3)
C.0.5Q2-1.5Q1-0.5Q3D.1.5Q1-0.5Q2+0.5Q3
15、与我国的“神舟六号”采用液态燃料作推进剂不同,美国的航天飞机用铝粉与高氯酸铵(NH4ClO4)的混合物为固体燃料,点燃时铝粉氧化放热引发高氯酸铵反应,其方程式可表示为:
;
ΔH<
0,下列对此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上述反应瞬间产生大量高温气体推动航天飞机飞行
C.反应从能量变化上说,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D.在反应中高氯酸铵只起氧化剂作用
【解析】解析该反应中高氯酸铵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16、“铝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Fe2O3高温Al2O3+2Fe。
某同学对“铝热反应”的现象有这样的描述:
“反应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光芒”、“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物落入沙中”。
查阅《化学手册》知,Al、Al2O3、Fe、Fe2O3熔点、沸点数据如下:
物质
Al
Al2O3
Fe
Fe2O3
熔点/℃
660
2054
1535
1462
沸点/℃
2467
2980
2750
——
(1)该同学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应是铁铝合金。
这种推测有一定的道理,理由是:
。
(2)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块状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
该实验所用试剂是,当观察到现象时,说明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实验室溶解该熔融物,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填序号)。
A.浓硫酸B.稀硫酸C.稀硝酸D.氢氧化钠溶液
(1)铝的熔点比铁的低
(2)氢氧化钠溶液有气泡产生2Al+2OH-+2H2O=2AlO2+3H2↑
(3)B
17、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它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但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总值是保持不变的。
某化学探究小组为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及解释
1
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①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
反应时,③(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2
锌粉逐渐④,有⑤产生,溶液的温度⑥(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⑦
反应时,⑧(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3
混合粉末变成⑨物,有
⑩气味的气体产生;
玻璃片与小烧杯⑾在一起。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⑿;
反应时⒀(填“放出”或“吸收”)热量。
由以上实验可得: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⒁;
当拆开旧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形成新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时,化学反应需要⒂(填“放出”或“吸收”)能量;
当拆开旧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小于形成新化学键所放出的能量时,化学反应需要⒃(填“放出”或“吸收”)能量。
【答案】①升高②H++OH-=H2O③放出
④溶解⑤气泡⑥升高⑦Zn+2H+=Zn2++H2↑⑧放出
⑨糊状⑩刺激性⑾粘⑿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⒀吸收
⒁旧化学键断裂,新化学键形成⒂吸收⒃放出
18、如下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10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中转移了0.04mol电子时;
标准状况下产生多少________mL的H2;
消耗镁多少_____g(保留两位小数);
生成的MgCl2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溶液体积保持不变)
(4)由实验推知,镁片溶液和盐酸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MgCl2和H2的总能量;
此反应为________(填放热反应或者吸热反应)。
(1)①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
②镁片逐渐溶解;
③烧杯中溶液变浑浊
(2)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Ca(OH)2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析出Ca(OH)2晶体
(3)Mg+2H+===Mg2++H2↑;
448;
0.48;
2.0mol/L
(4)大于;
放热反应
【解析】试题分析:
镁是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在镁片上产生大量气泡,即产生氢气,随着反应的进行,镁片逐渐溶解,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而饱和石灰水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逐渐减小,逐渐有Ca(OH)2晶析析出,所以烧杯中溶液变浑浊。
该反应的离子的方程式为Mg+2H+===Mg2++H2↑
反应中转移了0.04mol电子时,即生成0.02molH2,标准状况下产生448mL的H2;
消耗镁0.02molMg,即消耗镁:
g;
生成的MgCl2物质的量浓度为
。
由实验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镁片溶液和盐酸的总能量大于MgCl2和H2的总能量。
考点:
化学实验,化学反应能量变化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础知识,还结合了化学反应能量的变化,判断放热反应的依据,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学生要学会联系和运用已学知识,逻辑推理,从而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19、由Fe2O3、CuO、A1中的几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粉末,取样品进行下列实验(部分产物略去):
(1)混合气体Y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是,反应①中生成混合气体X的化
学方程式是。
(2)通过上述实验及其现象说明,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
(3)为进一步确定样品中的未知物质,可以用上述反应过程中的溶液,设计一个简单的后续实验就可以确定,方法是。
(1)NO、CO2C+4HNO3(浓)CO2↑+4NO2↑+2H2O
(2)A1Fe2O3
(3)取溶液A少许,向其中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变红色,说明样品中含有Fe2O3;
若溶液不变红色,说明样品中没有Fe2O3
20、
(1)在实验室做小型实验,把物质A、B按一定比例充入一个表面积为300cm2的圆柱形容器使压强为P,然后将整个体系加热到280℃时,发生如下反应:
3A(g)+B(g)→2C(g)+2D(g);
△H=-180kJ∕mol。
如果平均每分钟生成0.5molC,容器表面向外散热速率平均
为400J∕(min.cm2),为了维持恒温280℃,平均每分钟需要加热器提供多少KJ的热量?
(2)如果将
(1)的小型实验扩大为工业生产,将反应容器的底面半径和高度扩大到原来的10倍做成“相似体”并向其中将A、B按原比例充入使压强为P,然后加热到280℃,反应开始后,为维持恒温,应继续加热还是冷却?
(设容器表面散热速率不变)平均每分钟用加热器向体系提供或用冷却器吸收多少KJ的热量?
(1)按1分钟计,生成0.5molC产生热量45kJ,而容器散热
,所以应用加热器每分钟提供热量120kJ-45kJ=75kJ
(2)容器半径和高度都变为原来10倍,则体积和表面积分别变为原来的1000倍和100倍,平均每分钟生成C为0.5mol×
1000=500mol,放出热量45000kJ,而容器散热12000kJ,所以冷却器每分钟吸收热量45000kJ-12000kJ=33000kJ
21、某金属元素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取该元素的单质0.6g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可得到1.0g氧化物XO。
试通过计算推导出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答案】第三周期ⅡA族
【解析】设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r,则由题意知:
2X+O2===2XO
2Ar2(Ar+16)
0.6g1.0g
=
,解得Ar=24
由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等于核内中子数可知,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所以X的原子序数为12,该元素是Mg,位于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ⅡA族。
22、已知A为中学化学中的一种深蓝色盐,B、C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D、G为无色无味气体,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电解采用惰性电极,部分反应产物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A溶液的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溶液与Na2O2混合,当A与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
1时,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的稀溶液与F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电解100mL盐A的溶液一段时间后,断开电路,取出电极,测得电解后溶液的pH为2(假设溶液体积不变)。
则所得到的气体D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mL。
(5)若H溶液为只含单一溶质的溶液,且其浓度为2mol/L,分别向四份100mL该溶液中加入B和C的合金,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试回答有关问题。
Ⅰ
Ⅱ
Ⅲ
Ⅳ
H溶液的体积(mL)
100
加入B、C合金的质量(g)
6.6
9
12
剩余固体的质量(g)
0.64
3.2
6.4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求出合金中B和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表中数据分析实验Ⅰ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1)4OH--4e-===2H2O+O2↑(或2H2O-4e-===O2↑+4H+)
(2)2Na2O2+2Cu(NO3)2+2H2O===2Cu(OH)2↓+4NaNO3+O2↑
(3)3Fe2++NO3—+4H+===3Fe3++NO↑+2H2O
(4)5.6
(5)①1:
1 ②Fe3+、Fe2+、Cu2+
【解析】A为中学化学中的一种深蓝色盐,应该为铜盐,电解铜盐溶液可以得到Cu(C)、O2(D)和含氧酸(E),因为E溶液能与C反应,再结合框图中转化关系可推出E为硝酸,A为Cu(NO3)2,由此确定B为Fe,F为Fe(NO3)2,硝酸可将Fe(NO3)2氧化为Fe(NO3)3,G为NO。
(4)电解Cu(NO3)2溶液反应的方程式为2Cu(NO3)2+2H2O
2Cu+4HNO3+O2↑,pH=2,c(H+)=0.01mol/L,n(H+)=0.01mol/L
×
0.1L=0.001mol,n(O2)=0.001mol×
=2.5×
10-4mol,V(O2)=2.5×
10-4mol×
22.4L/mol=5.6×
10-3L=5.6mL。
(5)①还原性:
Fe>
Cu,Fe3+先氧化Fe,后氧化Cu。
0.2molFe3+可氧化0.1molFe(5.6g),因为实验Ⅱ中溶解金属的质量为5.96g,所以Fe全部溶解了,还溶解了部分Cu。
设实验Ⅱ中参与反应的Fe、Cu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则56x+64y=5.96,2x+2y=0.2。
解上述方程组得:
x=0.055,y=0.045。
因为反应还剩余0.01molCu,所以实验Ⅱ中共有0.055molCu,Fe、Cu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②实验Ⅰ中Fe3+过量,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的金属阳离子有Fe3+、Cu2+、Fe2+。
23、某吸水材料与聚酯纤维都是重要化工原料,它们的合成路线如下:
①有机物A能与Na反应,相对分子质量为32.
②
③RCOOR′+R″OH
RCOOR″+R′OH(R、R、R,代表烃基)
(1)A的结构简式是 ,B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
(2)C的结构式是 ,D→E的反应类型是 .
(3)F+A→G的化学方程式是 .
(4)CH3COOH+CH≡CH→B的化学方程式是 .
(5)G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 种.
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②1mol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2molCO2气体
(6)G→聚酯纤维的化学方程式是 .
(1)CH3OH;
酯基;
(2)
;
取代;
(3)
(4)CH3COOH+CH≡CH→
(5)12;
(6)
.
【解析】解:
A能与Na反应说明含有羟基或羧基,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为甲醇,结构简式为CH3OH;
根据流程图中C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知,C是乙酸聚乙烯酯,结构简式为
,乙酸和M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B发生加聚反应生成C,则B是乙酸乙烯酯,结构简式为CH3COOCH=CH2,则M是乙炔,结构简式为HC≡CH;
甲醇和氢溴酸反应生成D为CH3Br,F和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根据G的结构简式知F的结构简式为:
,E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结合题给信息知,E是对二甲苯,其结构简式为
,结合题给信息知,G和乙二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聚酯纤维,结构简式为
,
(1)通过以上分析知,A是甲醇,结构简式为CH3OH,B为CH3COOCH=CH2,B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酯基,故答案为:
CH3OH;
(2)通过以上分析知,C结构简式为
,D发生取代反应生成E,
故答案为:
(3)F和甲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反应方程式为
(4)CH3COOH+CH≡CH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反应方程式为
CH3COOH+CH≡CH→
,故答案为:
(5)G是对二苯甲酸甲酯,其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
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②1mol与足量的NaHCO3溶液反应生成2molCO2气体说明含有两个羧基,
如果两个取代基都是﹣CH2COOH,有邻、间、对三种结构;
如果两个取代基分别是﹣COOH、﹣CH2CH2COOH,有邻、间、对三种结构;
如果两个取代基分别是﹣COOH、﹣CH(CH3)COOH,有邻、间、对三种结构;
如果两个取代基分别是﹣CH3、﹣CH(COOH)2,有邻、间、对三种结构;
所以符合条件的有12种同分异构体,
12;
(6)G和乙二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聚酯纤维,结构简式为
反应方程式为
24、2012年发射的“神舟九号”宇宙飞船有两个重大使命,一是航天员在太空首次进行手动交会对接,二是实现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内进行实验操作。
“神舟”系列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是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断开化学键________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形成化学键________的总能量。
(1)C2H8N2+2N2O4
2CO2↑+3N2↑+4H2O
(2)放热 大于 吸收 小于 放出
25、
合成氨工业的核心反应是:
N2(g)+3H2(g)
2NH3(g) ΔH=QkJ·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罗山高中届高三化学二轮复习考点突破考点17 化学能与热能doc 河南省 罗山 高中 届高三 化学 二轮 复习 考点 突破 17 化学能 热能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