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在园艺特产和多种经营会议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402310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31.25KB
整理在园艺特产和多种经营会议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
《整理在园艺特产和多种经营会议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在园艺特产和多种经营会议上的讲话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据统计,20xx年,全省以园艺特产业为主的多种经营总产值已达到174亿元,比1997年增长了82.3%,占全省农、林、牧、渔总产值的24%;
农民人均收入572元,占农民人均总收入的24.8%。
(二)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多业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瓜菜生产迅猛发展,全省生产总面积已达到540万亩,产值62亿元,成为我省继粮食生产之后的第二大种植业;
水果生产持续稳步推进,山葡萄、苹果梨、金红苹果等吉林名果畅销省内外市场;
参业出现恢复性增长,农残超标得到有效控制,林下参快速发展;
鹿业综合开发取得较大进展,鹿系列滋补品及鹿肉、鹿宴市场火爆;
林蛙产业产值已达5.6亿元,一跃成为我省的第一大特产业;
食用菌产业也取得长足发展,全省栽培面积达到6200万平方米。
在重点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油料、薯类、中小药材及庭院加工业等各项生产全面推进,多种经营,多业发展的特点得到有效体现。
(三)产业化经营迈出较大步伐,龙头企业和基地建设及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据调查,全省园艺特产业龙头企业已达800多家。
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多村一品、数乡一业、专项特色产区建设明显加快,各业生产的区域性、专业化、规模化程度显著提高,成为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产业重要的增长点。
另外,各类经济合作组织已达330余个,有效地提高了各项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
(四)多渠道开拓市场,产品销售形势良好。
一是订单生产快速发展。
20xx年全省共签订园艺特产业及多种经营产销订单450余份,品种70余种,面积650万亩,订单生产比重达到54%。
二是营销体系建设稳步推进。
目前全省发展各类园艺特产品专业性批发市场80余个,专业性园艺特产品经济人及营销贩运人员约10万余人,各种园艺特产品,除供给本省市场外,每年都有大批量外销。
(五)质量标准不断完善,名优生产显著增加。
到去年底,全省已经制订颁布了无公害蔬菜、绿色鲜食葡萄酒、低农残人参等12项园艺特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全省有53个园艺特产品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协会的认证。
各地先后引进了以中华寿桃、美国提子、宜都椒、圣女番茄、日本甜瓜等为代表的各种品质好、时效好、效益高的新品种、新项目百余种。
(六)干部群众发展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越来越多的市、县、乡政府把发展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生产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来抓。
东部山区以特为主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明确,中、西部地区对多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强。
“压粮、扩经、抓特、上绿”已经成为各地农业工作的共同取向。
发展“一亩效益田”、开发暖棚经济、建设“万元田棚”等活动在各地广泛开展。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产业规模小,总量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全省农民的增收需求;
二是号召多、扶持少,推动力度不大,相应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调控机制尚未完善;
三是加工转化发展滞后,产业层次低,一些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较好的产业仍处低水平发展状态,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生产经营的专业化、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总体产业仍基本处于自然发展的小农式状态;
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科技含量低,技术支撑不到位,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
这些问题对于加快发展园艺特产业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加以克服。
党的十六大提出,今后二十年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对于我省园艺特产业发展来说,今后二十年是一个从分散向集约、从传统向现代、从原料生产向精深加工转变的重要跨越期。
从全国情况看,我省的园艺特产资源独特,品质优良,生物多样和营养保健性的特点非常突出。
这是我省园艺特产业能够得以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我省农业迎接入世挑战的王牌。
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充分发挥园艺特产业的资源优势,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有利机遇
在园艺特产和多种经营会议上的讲话第2页
,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园艺特产业发展推向一个新水平。
二、新时期的发展目标、思路及战略重点
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是建设我省现代园艺特产大产业。
通过五年的努力,到20xx年,全省以园艺特产为主多种经营年产值达到280亿元,经济作物生产面积达到3000万亩(实际面积),多种经营人均收入达到1000元,实现多种经营纯收入在吉林农业效益收入中“三分天下有其一”;
吸纳安置农村劳动力240万人;
通过发展多种经营产品加工及商贸流通业实现增加值200亿元,转移劳动力20万人。
主导产业基本实现产业化经营,多数产业走上产业化发展道路。
初步实现生产经营的布局区域化,发展专项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质量无害化,产品品牌化,管理组织化,流通定向化,运行社会化。
到2020年,以园艺特产为主的多种经营产值争取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35%以上,农民人均多种经营收入占到总收入的45%以上,使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成为与粮、牧骨干产业融合互补、特色鲜明、种类多样、效益显著、支撑力强、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产业群体;
各项生产全面实现产业化经营;
产业基础稳固,市场化生产经营体系健全,生产水平先进,经营理念现代,主体素质优良,基本具备现代园艺特产大产业特征和全面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20xx年,全省计划实现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产值190亿元,经济作物发展到1600万亩(实际面积),暖棚生产发展到65万亩,农民人均多种经营收入达到650元。
发展思路:
紧紧围绕农民增收,锁定建设现代园艺特产大产业目标,抓住“入世”机遇,坚持绿色、有机和内外市场相结合的发展方向,抓特色、扩规模、上档次,大力发展区域性专项化生产,走强“龙头、建基地、促联合、拓市场、打名牌、实行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的发展之路。
实施提高东部(提高东部特产业发展水平),开发西部(开发西部油料等特色经济作物),壮大中部(壮大中部瓜菜等园艺产业)的发展战略。
实施8大工程,即,龙头企业建设工程、暖棚经济工程、林地经济工程、北药现代化工程、外向发展工程、优质“菜篮子”工程、特色产区建设工程、市场开发工程;
做强10项产业,即,瓜菜、水果、参业、鹿业、林蛙、食用菌、中小药材、油料、薯类、庭院加工;
开发100万亩暖棚生产,建设100个特色产区,抓好300个建设项目。
促进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产业,加快扩大总量,优化质量,提高贡献率。
战略重点:
1.实施“龙头企业建设工程”,促进园艺特产业的工业化发展
园艺特产资源都是高附加值资源,具有极大的系列开发潜力。
产业链条短,开发层次低,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始终是障碍我省园艺特产业做大做强的主要症结所在。
实施“龙头企业建设工程”,就是要按照建设现代园艺特产大产业的要求,以工业开发为先导,实施系列化的加工转化,深层次地挖掘和多层次地实现资源价值,不断壮大和提升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经济效益,不断拓展园艺特产业的发展空间。
重点围绕参、茸、蛙等山珍特产品,大力发展加工转化型龙头性企业。
通过加工,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产业层次,增加产业经济总量;
通过加工,使吉林的各种特产转化为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消费的产品,开发扩大吉林特产品市场空间;
通过加工,带动生产基地,强化市场营销,促进产、加、销联接,实现产业化经营。
同时,要因业制宜,多形式、多层次地发展龙头性企业。
适合于深加工开发并有条件的要走高起点、大规模、深加工、外向型的路子;
不适于深加工或暂不具备条件的,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走小规模、大群体、初加工、市场型的路子。
要抓住目前工商资金向农业回流的有利时机,坚持多种经济成份、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广泛吸引各方社会力量,投资特产业龙头性项目建设。
要坚持开放带动战略,加强对外合作,以优势资源与发达地区资金及其先进技术、人才、管理的结合,特别是与大型知名企业的结合,来构筑吉林园艺特产加工业的后发优势。
通过5年的努力,要使特产类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园艺类产品达到20%以上,经济作物产品达到30%以上。
2、实施“暖棚经济工程”,促进园艺特产业的反季节设施化发展
发展避寒增温暖棚经济,是我省克服寒冷因素限制,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是我省调整生产结构,构建后发优势,建设现代农业的重大战略性举措。
实施“暖棚经济工程”,其重点:
一是要突出抓好“四带、两区”的重点建设。
即,沿长哈、长吉、长白、四通四条主要交通干线,重点开发建设四条暖棚经济发展带;
以长平经济走廊为骨干,以梨树、伊通、公主岭为两翼,以阻止南菜、供给本省为主要市场取向,建设我省的南部暖棚经济区;
以松原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为核心,以扶余、榆树为两翼,以辐射外销黑龙江、俄罗斯为主要市场取向,建设我省北部暖棚经济区。
通过“四带”和“南、北两大暖棚经济区”的重点建设,示范带动全省暖棚经济的发展。
二是要大力推广春、夏建棚。
秋后建棚时间短、气候条件差,难以保证棚室质量,不利于第二年冬春生产。
要把发展棚室生产作为备春耕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早动员、早准备、早落实地块,待春耕一结束,即开始实施棚室建设,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
三是要实施乡镇突破。
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围绕重点乡镇,通过领导干部及部门包保等形式,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研究,逐个乡镇地突破,确保暖棚生产的有效发展。
通过5年的努力,全省棚室设施生产规模要达到120万亩。
3.实施“林地经济工程”,促进特产业的高效益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吉林特产业发展的重要取向是,发展以林下仿生抚育性生产为主要内容的林地经济,还特产于山林,走生态效益型特产发展之路。
20xx年7月,省农委已在靖宇县组织召开了“全省林地经济现场会”,有关精神望各地切实抓好落实。
实施林地经济工程,重点是要积极发展以林下参药、封沟养蛙、野化放养、山菜抚育等为代表的各项林下生产,加快促进传统特产生产向林地化转变;
总结探索规律,加强指导与服务,不断提高林地生产的科技含量,努力增加林地生产经营效益;
积极协调,理顺关系,加强对林地生产发展的组织和政策保障。
经过5年的努力,全省特产业的林地化生产比率要达到50%以上。
4.实施“外向发展工程”,促进园艺特产业的国际化发展
加入世贸组织为园艺特产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外向型生产经营成为园艺特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实施“外向发展工程”的重点,一是要大力招商合作,通过招商合作,实现信息、流通、生产、技术、管理及观念与国际市场的有效对接;
二是培育建设以农安前岗出口菜、洮南红干椒、磐石食用菌等为代表的20个稳定的,有较强产出能力的,专业化出口商品生产基地;
三是针对我省优势资源、优势产业,重点扶持发展以上海高榕食品有限公司、北方食用菌有限公司、华联农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20个外向型龙头性企业;
四是要找准产品,瞄准方向,按照北拓、南下、东进的总体思路,着力从山珍特产、夏季蔬菜、优质油料、杂粮杂豆、特色经作等几个方面,分项发展,逐业突破。
通过5年的努力,全省园艺特产的外向生产比率要达到40%以上。
5、实施“北药现代化工程”,促进中药材产业的扩大发展
北药是我省重要的特产资源,国家级中药现代化基地在我省的确立,为我省中药材产业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实施“北药现代化工程”,重点是要抓好人参、哈蟆油、山参、鹿、西洋参、五味子、辽细辛、甘草、穿龙薯蓣、刺五加等10大类药材,建立完善中药研究开发、中药材种植(养殖)、中成药生产、服务销售四大体系,形成种植(养殖)—产品研发—加工转化—市场营销,相互衔接、互补联动、配套成龙的中药材产业链条。
通过5年的努力,全省中药材生产规模要达到80万亩,标准化生产比率达到80%以上。
6.实施优质“菜篮子工程”,促进园艺特产业的质量增效型发展
“菜篮子”工作,是一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十分重要的工作。
温家宝副总理在20xx年全国“菜篮子”工作会议上指出:
新阶段“菜篮子”工作的中心任务就要全面提高“菜篮子”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要对“菜篮子”产品实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控。
为此,国家确定,新时期的“菜篮子”工作由国家农业部牵头负责;
省政府确定,我省的“菜篮子”工作由省农委牵头负责,园艺特产处具体协调。
各地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国家及省政府赋予我们农业部门的这一重要使命,积极与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协调,理顺关系,明确责任,抓紧站位,开展工作。
以菜、果、菌、蛙为代表的园艺特产品,都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
各地农业部门,要协助当地政府,重点抓好省政府批转的“无公害蔬菜行动计划”、“无公害水果行动计划”、“无公害中药材行动计划”,积极培育发展绿色、有机园艺特产品。
经过5年的努力,要使全省园艺特产品的无公害化达到100%,绿色达标产品达到60%以上。
7.实施“特色产区建设工程”,促进园艺特产业的区域性专业化发展
区域化,非均衡,专业化,规模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则。
变分散、混杂的小生产为区域性、专业化、规模化的大生产,是建设现代园艺特产大产业的基本要求。
实施“特色产区建设工程”,就是要按照东部地区重点发展参药、林蛙、鹿业、食用菌、中小药材、特色水果、烟叶;
中部地区重点发展蔬菜、瓜类、鲜食葡萄;
西部地区重点发展油料、杂粮杂豆、甜菜、仁用杏的总体布局。
本着“抓特色、扩规模、上档次”的原则。
在全省重点培育发展以怀德豆角、永吉金红苹果、扶余四粒红花生等为代表的100个园艺特产品的专项特色生产区。
具体抓法,大力推广一乡一品、多乡一业的发展模式,努力建设千亩、万亩、十几万亩集中连片的大型专项化产区;
以工业化思维,指导特色产区发展,努力提高其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程度;
通过5年的努力,要使全省园艺特产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比率达到60%以上。
8、实施“市场开发工程”,促进园艺特产业的市场、品牌化发展
实施“市场开发工程”,首先,要继续努力扩大园艺特产品订单生产规模,完善保障措施,树立诚信意识,加快培育建立园艺特产品的现代产销行为规范。
其次,要突出日、韩、俄出口蔬菜,夏季北菜、北果南销,油料、食用菌出口等主要市场,加大力度,重点突破。
第三,要加快建立完善市场流通体系,积极建设各类园艺特产品产地及区域性集散批发市场,大力培育发展经纪人队伍和专业性营销贩运队伍;
第四,要努力打造品牌,积极、规范、统一地注册品牌,加强品牌质量监管;
对专业化程度高、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优的特色产区,进行命名及系列宣传,打造吉林园艺特产名牌产地。
第五,要借助会展经济及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推介吉林园艺特产产品。
第六要加强信息服务及网络建设,开通并完善长白山特产网。
通过5年的努力,要使园艺特产的订单生产达到80%以上,品牌使用达到60%以上,市场及信息覆盖达到80%以上。
三、促进发展的主要措施
1、强化组织指导,加大推动力度。
一是要把发展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切实摆到新时期农业工作的重要位置上来抓,象抓玉米经济和畜牧业大产业一样,抓好现代园艺特产大产业建设。
二是要加大力度,务实操作。
重点是要实施分线作战制,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一抓到底,做到人员落实、责任落实、任务落实、定期点评、终结奖惩。
三是要更新思想,转变观念。
按照建设现代园艺特产大产业的要求,由满足于小打小闹的自由式发展向符合现代农业要求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转变,由单纯追求数量向质量效益优先转变,由注重初级产品向注重精深加工转变,由注重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
进一步强化乘势而上的机遇意识、锐意改革的创新意识、讲究效益的市场意识。
同时,区别不同情况,从促进发展的角度出发,坚持不论什么形式、发展就行,不论品种大小、有效益就行,不论什么体制、有活力就行,不论归谁所有、有贡献就行。
通过更新思想,创新观念,推动园艺特产工作的新跨越。
2、坚持分业指导,实施项目拉动。
要针对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专业多、分布广、差异大的特点,紧密结合专业和区域特点,实施分业指导,努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准确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同时,要针对工作要点,确定具体项目,实施项目拉动。
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要在实施8大工程的同时,重点做大做强瓜菜、水果、参业、鹿业、林蛙、食用菌、中小药材、油料、薯类、庭院加工等10项产业,开发建设100万亩暖棚生产,建设100个特色产区、实施300个建设项目。
省里已将指标、项目分解到各地,请各地积极配合省里,切实搞好组织实施。
3、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支撑手段。
首先,要切实加大技术投入。
各级农技部门,要重点抓好特色高效生产示范户、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积极开发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加快产品和品种的更新换代。
其次,要努力加大资金投入。
重点是要大力推广敦市发展特产经济的经验和作法,将农业、计划、财政、金融、工商企业资金,社会闭散资金,农民自有资金,通过股份制的形式,向特产业聚集整合。
4、深化体制改革,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和增强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是建设现代园艺特产大产业的重要环节。
对于近年来各地陆续出现的豆角协会、辣椒协会、食用菌协会等各种农民组织,要予以充分肯定,热情支持;
要以专项生产为依托,从技术学习、产品销售、生产资料采购等农民最关心、最感到困难的环节入手,由单项到全程,由松散到紧密,积极有效地培育发展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要充分发挥技术能人、生产大户、贩运大户、中介组织、农技站所在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的核心作用。
同志们,园艺特产及多种经营产业,是一项充满生机与活力,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对于强省裕民具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支柱性作用。
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加大力度,真抓紧实干,用我们建设现代园艺特产大产业的实践,为我省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作出应有的贡献。
今年以来,邵阳市商务局紧紧抓住国际市场需求扩大,积压税款基本退清、企业资金周转状况好转等利好因素,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之下,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各机电产品出口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邵阳市机电产品出口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绩。
一、2006年机电产品出口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1-10月,邵阳市机电产品累计出口2452万美元,同比增长76.1%,占全市自营出口额的32.3%;
全市机电出口增长较大的产品是:
打火机出口1621万美元,同比增长99.5%;
金属制品出口522万美元,同比增长94.7%;
机械设备出口243万美元,同比增长15.1%。
二、机电产品出口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进出口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企业。
年初,向全市各县(市)下达了机电产品出口任务,同时对各机电产品进出口企业也下达了进出口指标。
(二)发动申报登记自营进出口企业,扩大出口创汇队伍。
对于一些在沿海地区有机电产品代理出口的企业,邵阳市会同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发动工作,说服其申办进出口权,为邵阳机电产品出口创汇做贡献。
1-11月邵阳市共有8家机电产品企业新获进出口权。
(三)深入企业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撰写了《充分挖掘出口潜力扩大机电产品出口》和《邵东打火机、五金工具出口基地调研》等调研报告,为全市机电产品出口献计献策。
(四)督促邵东县加快建设打火机、五金工具出口基地。
。
在该县财政紧张的状况下,对周官桥、仙槎桥和火厂坪三个机电产品出口基地各投入启动资金500万元,并聘请专家对出口基地的布局进行了充分论证。
打火机形成了以周官桥乡桥口工业园、顺发工业园为龙头的两条生产带,年生产量达24亿只左右,年产值5亿元。
五金工具生产形成以仙槎桥、火厂坪为中心的出口基地,年生产金属制品20000吨,预计年出口额1100万美元。
(五)积极发动机电产品进出口企业参加97届、98届春秋季广交会、2006年东盟博览会、2006乌干达国际博览会和阿联酋沙迦商品展销会。
第98届广交会上,全市机电产品出口成交额达1220万美元,比上届增长47%,创我市自参加广交会以来机电产品进出口成交历史新高。
主要成交产品有打火机、五金工具等,主要出口到东欧、南美、中东、东南亚、日本及埃及等32个国家和地区。
乌干达国际博览会邵阳市是首次参会,共组织了5家企业参展。
会上共达成产品出口意向475万美元,其中打火机320万美元,五金工具90万美元。
为搞好这次参展,邵阳市组织企业做了大量细致、充分的准备工作,共向大会申报标准摊位5个,共挑选五金工具、打火机、圆珠笔、节能灯、锁具等6大类产品186个品种参展。
此次参展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邵阳市先后两次组织企业前往坎帕拉市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产品需求和价格等情况,获取第一手资料。
同时,还组织了一次市场开拓座谈会,邀请了中国驻乌干达大使馆樊桂金大使、经济参赞周善青以及在乌干达的商界华人代表参加,一起研讨邵阳打火机、五金工具等产品如何迅速进入非洲市场。
(六)向省厅争取各种外贸发展资金,为邵阳纺织有限责任公司争取外贸研发资金20万元,为邵纺机等企业争取专利产品奖励资金近十万元。
(七)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工作,鼓励开展网上贸易。
经过多次深入企业宣传发动,目前,邵阳市大部分机电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积极与中国机电网湖南机电视窗进行链接。
开展网上贸易。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目前机电产品出口主要受资金限制,规模小,流动资金不足,出口小打小闹。
(二)机电出口企业大部分厂房设备简陋,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档次低,企业缺乏自主开发能力,品牌意识不强。
(三)企业缺乏长远眼光,小富则安、小康则逸,做生意只求眼前利益,不求做大做强。
不愿放弃传统而落后的工艺,所以企业无法创新工艺,无法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无法提高档次和质量,以致出口产品无法打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始终只能在东南亚等第三世界国家中销售。
(四)熟悉国际贸易的外贸专业人才相当缺乏,有的企业连懂英语的人都没有一个,做出口贸易从何谈起。
(五)市场开拓力度不够,在手客户有限。
有些企业对出口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在发展客户,推销产品走出国门方面投入很少,往往很难争到国外公司订单。
有些私营企业只想收获,不想投入,只要有人要货就心满意足,根本没有开拓市场的意识,信息闭塞,基本上是个供货的加工厂
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劳动就业
本文作者:
邹盛瑜原创投稿
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劳动就业
湖北英山县劳动就业管理局邹盛瑜
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做好就业工作的要求,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等就业困难和压力,尽心尽力扩大就业和充分就业,是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当前群众关注的热点、政府重视的焦点、就业部门工作的难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整理 园艺 特产 多种经营 会议 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