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第四中学届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393795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60.06KB
甘肃省张掖市第四中学届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
《甘肃省张掖市第四中学届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张掖市第四中学届九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Word文件下载.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雨后的青山湖如出浴美人,舟行寂寥的湖面,游人沉湎于氤氲的云气中,如梦如幻。
B.个人的智慧和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只有将其融入到集体之中,才能发挥出更为强大的能量。
C.像我这样普通的芸芸众生的人,也许不能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就,但可以使生命熠熠闪光。
D.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余。
5.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就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华人游子用他们所钟爱的音乐方式,在过去的岁月中创作了优秀的大量的歌曲。
C.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D.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6.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要解决我国法律服务市场监管______的问题,就必须完善相关立法,改革法律服务市场的监管体制和工作机制。
②曹操高陵的发现,_______了古代文献中对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信的。
③《全宋诗》的编纂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经过北京大学古典文学研究所八年多的努力,这项工程终于于日前______。
A.不利验证告成B.不利印证告罄C.不力验证告罄D.不力印证告成
7.社区有一位老党员准备在自家大门上贴一副对联,他拟好的上联是“共产党恩泽四海”,一家人对出了4个下联。
请为这位老党员挑选一个最恰当的下联。
(
A.中国人意气风发B.毛泽东名重千秋C.子弟兵钢铁长城D.向前看万众一心
8.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它们都贴有特殊的绿色食品标志,象征着产品是无污染的、充满健康和活力的产品。
②我国绿色食品行业发展也很快,日前已有203家企业开发了389种绿色食品。
③最先闻名于世的绿色产品是各种绿色食品。
④现在国际上绿色食品的生产企业已达1.64万家,它们的产品行销全球各地。
A.①②④③B.②④①③C.③①④②D.④②③①
9.提取主干是理解句子意思的重要方法。
句子主干是指一个句子的主要成分,一般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几个部分。
对下面句子的主干提取正确的一项是(2分)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A.托尔斯泰留下形象B.托尔斯泰来源于大胡子C.形象来源于大胡子
D.形象来源于他那天父般的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请将选择题2-9小题答案依次填写在下列方框中:
10.古诗文名句填空。
(10分)
(3)李白《把酒问月》中的诗句“,”描写了月光的皎洁;
苏轼《水调歌头·
中秋》中“,”借明月表达美好祝愿。
(4)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借诗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牵挂和祝福。
(5)马年春晚,一首《时间都去哪儿了》催发人们对珍惜时间的思考,让人联想起《论语·
子罕》中“子在川上曰:
,”的名句。
二、阅读理解(共4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6题。
(16分)
好好活着就是爱
①21年前的3月26日,春天的气息已经荡漾在这座北方城市的柳梢,暖暖的春意拥着含苞花蕾。
一个年轻男人躺在了山海关的铁轨上,一辆呼啸而来的火车碾轧过他的身体。
那天,正好是他25岁的生日。
②这个男人,就是写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
③一个年轻的生命就在这春意浓浓的季节里消逝了。
春天是生机勃发的美好季节,海子却走了,走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
④然而,这个原名叫做査海生的孩子,他在另一个世界不会知道,在他生日的那天早晨,母亲已经在乡下的炊烟中煮好了一锅红米粥,以这种传统的方式,为在北京的儿子默默祝福。
⑤在那个雨水淅沥的乡村三月,这个叫做査海生的男人的骨灰,被送回了母亲居住的乡村,就在房门前300多米的松树林边,垒起了一座土坟。
⑥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儿子的土坟。
陪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
在20年乡下的风雨声里,母亲为她的儿子海生哭坏了眼睛。
⑦海生15岁便考进了北京大学,一个村子沸腾了,整个县城轰动了,母亲挨家挨户发送她深夜蒸好的白糕。
这个儿子毕业以后,在北京成了一位诗人。
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
“海生,去剪了吧!
”母亲走的那天,这个贫困的诗人找人借了300元钱,执意揣进了母亲的包里。
母亲的那个包,装了家里的50个鸡蛋,母亲在乡下为儿子养了一群小鸡。
经过几天几夜的颠簸,到了北京,居然一个也没有破。
母亲一直把装着鸡蛋的布包搂在怀里,因为她相信,儿子每吃下一个鸡蛋,他苍白的脸色就会多一丝红润。
⑧儿子塞给她的那300元钱,听说,至今还在80岁的母亲的怀里揣着。
母亲说,等她去世以后,用儿子的这300元钱送她上路,就够了。
⑨海子自杀后,很多人惊呼,这是一颗彗星的陨落。
然而,在母亲的眼睛里,根本没有彗星,只有连着她心房的一个生命。
一个国家,可以失去一位诗人;
而一个母亲,根本不能失去孩子。
海子,他把最悲痛的一首诗,没有写进他歌颂的土地里,而是嵌进了一个母亲疼痛的血脉里、心房中。
⑩所以,我总觉得,在春天里怀念这样一位诗人,其实对母亲来说,更是一种剜肉剔骨的酷刑。
浩瀚无际的天空对广袤无垠的大地,如何表达深沉的爱意与温柔的呢喃?
我以为,那是密集的、轻盈的雨水和雨丝。
那么,一个孩子对于母亲,如何表达最深的爱呢?
我想,答案只有一个,好好活着,就是对母亲的爱。
11.从全文看,第①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
说说其作用。
(3分)
12.结合语境,谈谈你对“第一次去北京,看见儿子留那么长的头发,母亲只是笑眯眯地说‘海生,去剪了吧!
’”中加点词“笑眯眯”的理解。
(2分)
13.从“从此,母亲的视线一天也没离开过儿子的土坟,陪同儿子入眠的,是她的灵魂。
”这个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
14.从内容和修辞两方面对第⑩段中划线句子作简要赏析。
16.结合文章题目及生活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悟。
(二)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7-20题:
(12分)
人类水资源现状
①水是人类及其他生物繁衍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们生活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是生态环境中最活跃、影响最广泛的因素,具有许多其他资源所没有的、独特的性能和多重的使用功能,是工农业生产重要资源。
工业生产中,水具有冷却、加工、沸腾、蒸发、传送等一系列功能。
农业用水占了全球使用量的73%,这里主要指灌溉用水。
②全球有水139万亿立方米,其中97.3%是咸水。
2.7%的淡水中又有69%以冰雪形式存在或作为冰帽集中在南北极的高山上难以开发利用。
只有很少的水可供人们使用,有直接经济效益。
水的数量虽在一定时期内是保持平衡的,但在一定的时间、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又是非常有限的。
目前,世界上早已有出现了水危机的国家如埃塞俄比亚。
联合国已发出警告:
“水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
”水资源已成了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持续发展的非常稀缺的资源。
现在世界上约2/3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反映出水的危机。
③我国是一个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
尽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000亿立方米左右,但地区分布十分不均,有八成分布在南方,而南方耕地只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3左右。
水土资源不相匹配,生态环境相对脆弱。
我国地域广阔,南北跨度极大,远距离调水的难度可想而知。
因此,总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并不很大。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300立方米,到2030年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1700立方米,将接近或达到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
缺水将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
中国平均每年因旱受灾的耕地面积约四亿亩。
正常年份全国灌区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60亿立方米。
全国年排放废污水总量近600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在全国调查评价的700多条重要河流中,有近50%的河段、90%以上的城市沿河水域遭到污染。
④供需失衡的结果,一是国民经济用水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二是城市与工业用水挤占农业用水。
目前,北方水资源开发程度已超过50%,导致河道断流和湖泊萎缩;
南方水网地区污水超标排放,造成水体污染;
西北干旱区大量挤占生态用水,荒漠化趋势蔓延;
西南山丘区坡陡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艰巨。
从全国看,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容量已经明显不足。
17.从③段中看,我国水资源十分短缺的主要原因是(3分):
(1)
(2)
(3)
18.第③段“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中“仅”能否删去?
为什么?
答:
19.第④段举北方地区、南方水网地区、西北干旱区、西南山丘区等几个地区的用水情况,是为了说明(2分)
20.针对我国目前水资源现状,请你提两条合理化建议,并简要说明理由。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1—25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材料出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苏州多产梅。
或曰:
“梅以曲、以欹①、以疏为美。
”固②也。
然梅之欹之疏之曲,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有以文人画士孤癖③之隐明告鬻④梅者,斫⑤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⑥:
而江浙之梅皆病。
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
予购三百盆,皆病者。
泣之三日,乃誓疗之:
纵之顺之,毁其盆,悉埋于地,解其棕缚。
【注释】①欹(qí
):
倾斜。
②固:
本来。
③孤癖:
特别嗜好。
④鬻(yù
卖。
⑤斫(zhuó
砍削⑥重价:
大价钱。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芳草鲜美:
(2)屋舍俨然:
(3)遏其生气:
(4)安得使予多暇日: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译文:
(2)然梅之欹之疏之曲,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
9.按要求从甲乙两文中摘录相关句子。
(1)描写桃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
(2)描写作者“疗梅”方法的句子:
23.选文(甲)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源于本文且借指幻想中的美好世界的一个成语是。
24.对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欲穷其林”与“穷予生之光阴”的“穷”用法一样,“悉如外人”“悉埋于地”的“悉”的意思相同。
B.甲文中的“豁然开朗”一扫武陵心中的疑惧,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乙文借梅议政,抨击了统治者对人才的摧残,表达了思想解放的迫切愿望,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追求是一致的。
D.甲文语言质朴、生动,跟桃花源的氛围与人物浑然一体;
乙文语言节奏铿锵,极富感情,形象表达了作者的爱憎。
(四)诗词赏析:
墨梅(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①墨梅:
水墨画的梅花。
②洗砚池:
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
26.诗中的梅花有哪些特点?
27.诗人借墨梅要表达怎样的思想品格?
三、语文综合性学习(12分)
28.下面一段文字节选自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请你读一读,完成
(1)~(5)题。
(10分)
①这个时候,所有的仆人和着优美的音乐,轻盈地跳起舞来。
②于是,小美人鱼伸出那双白皙、细嫩的手,脚尖掂着地,轻柔地、优雅地在地板上跳起了舞……③人们都在为她鼓掌;
为她喝彩,不停地赞叹她的舞姿。
④她跳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要优美,
她的脚尖在触到地板时就如踩在锐利的刀尖上一样,她
感觉不到痛。
(1)第①句中,加点字“和”的读音为:
。
(1分)
(2)第②句中,有一个错别字,它是:
,应改为:
(3)第③句中的“为”字按照笔顺,第三画是。
(4)第④句中,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因为
所以
B.虽然
却
C.除非
才
(5)读了这段优美的文字,你一定会想到你读过的不少中外文学名著,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书目中任选一部,按要求填写读书资料卡。
书目:
《名人传》
《格列佛游记》
《水浒》
《繁星·
春水》
读书资料卡
作品
作者
主要内容
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礼的电视剧《江姐》剧组将到“江姐故里”大安区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外景拍摄。
电视剧《江姐》由中央电视台、重庆电视台和大安区联合摄制,共30集,将于今年11月中旬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剧组将于6月18日到大安区拍摄江姐在狱内的生活场景,预计7月中下旬拍摄完毕。
该剧主创阵容强大,由著名导演彦小追主导,制片人是有着多年制片佳绩的全国十佳制片人李功达,江姐的扮演者是年轻实力派演员丁柳元,实力派演员胡亚捷在剧中饰演共产党地下工作领导人、江姐的丈夫彭咏梧。
主要信息:
四、写作(60分)
30.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找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求阳光……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我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请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800字;
③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600
8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甘肃省 张掖市 第四 中学 九年级 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