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专插本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378743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45
- 大小:7.17MB
政治专插本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
《政治专插本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专插本真题Word文档格式.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和现实根据;
(8)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核心和本质;
(9)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现实依据和重要借鉴;
(10)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2.理解: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2011年表述:
涵义)和重要意义;
(2)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重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3.应用:
(1)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与时俱时的关系。
(要求由2011年的理解改为应用)
(删除2011年: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基本要求、根本方法和重大意义。
)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二)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三)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五)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六)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1.识记:
(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解放思想的科学含义;
(3)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4)与时俱时的科学含义;
(5)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
(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和发展;
(2)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斗争的基本内容和重点意义;
(3)毛泽东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4)邓小平、江泽民和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贡献;
(5)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精髓;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之间的关系。
(1)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变更表述,2011年的表述是: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继续解放思想)
(2)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3)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考核知识点: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性质和主要矛盾;
(2)近代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领导权前途。
(1)近代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关系;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1)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内容和重大意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三)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四)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及基重大意义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
(2)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经济成分;
(3)“一化三改”;
(4)我国对农业、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及存在的问题;
(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步骤;
(6)“四马分肥”;
(7)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及其实现的可能性;
(3)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4)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1)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社会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2)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二)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提出和重要意义
(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两类矛盾;
(3)“三个主体,三个补充”;
(4)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
(5)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基本含义。
(1)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
(2)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
(3)发展是硬道理;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提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的必要性和要性;
(2)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基本特征和长期性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变更,2011年是:
基本原则)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1)中国的国情;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过程;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7)“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
(1)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的新的阶段性特征;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3)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4)党的最高纲领和最底纲领的统一;
(5)“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
(2012年删除:
(6)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
(1)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必然性;
(2)党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
(3)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健抉择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1)改革开放的目的和实质;
(2)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3)“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4)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对外开放的格局。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中国社会主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3)党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4)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主更生的关系。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制度
(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我国逐步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客观、主观条件;
(2)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
(3)原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弊端;
(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6)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7)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
(8)社会保障体系;
(9)自主创新和创新型国家;
(10)生态文明。
2.理解
(1)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经济体制模式进行积极探索的成果;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观点;
(3)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必然性;
(4)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
(5)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分配方式;
(7)发挥政府与市场的作用;
(8)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9)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的区别;
(10)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要求;
(11)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途径和要求;
(1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1)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
(2)追求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关系;
(3)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5)三农问题的现状及解决的思路;
(6)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更改,2011年是:
必要性、必然性和原则、要求、重要途径)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
(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三)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民主政治
(1)人民民主专政;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
(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变更,2011年表述:
基层民主政治)。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段专政;
(3)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依据、政治基础和现实条件;
(4)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5)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6)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原则和主要任务;
(7)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1)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2)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实行依法治国和我国在依法治国方面的成效。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文化和先进文化;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4)思想道德建设;
(5)教育和科学;
(6)文化体制改革。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
(2)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
(5)“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2)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2012年增加)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考核知识点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三)加快推进以改革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1)“四位一体”;
(2)和谐社会思想的历史渊源;
(3)构建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含义。
(更改,2011年表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2)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变更,2011年表述:
社会建设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大业蝇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三)“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
(四)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1)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
(2)台湾问题的由来和实质;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方针政策的演变;
台湾当局的方针政策;
(3)香港、澳门问题的由来、实质和和成功解决的实践过程。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3)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有效途径、必由之路和根本归宿。
努力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考核知识点
(一)国际形势发展及特点
(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2)毛泽东在国际关系问题上的论断;
(3)邓小平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4)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和主要特征;
(5)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的趋势。
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趋势)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中国政府主张的新安全观的核心;
(5)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原则。
(1)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和必然性)
(2)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事业
(二)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三)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2)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和基本任务;
(3)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4)人民军队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历史使命。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工人阶级仍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2)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
(4)社会主义时期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1)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法宝;
(2)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三)加强党的建设
(1)党的性质和宗旨;
(2)党的执政地位、实质和面临的挑战;
(3)党的先进性建设;
(4)党对青年一代的希望。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3)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要性;
(4)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1)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建设。
Ⅲ.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方法
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本科目使用答题卡。
二、试卷内容比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点90%,时事政治占10%
三、试卷题型比例
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分析题。
选择题占40%,非选择题占60%。
四、试题难度比例
容易题目约占30%,中等题约占50%,难题约占20%。
Ⅳ.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建设工程重点教材: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修订版。
Ⅴ.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并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定义,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
A.中共五大B.中共六大
C.中共七大D.中共八大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未选、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革命、建设和改革都要走自己的路
A.在思想方法上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B.在基本立场上体现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统一
C.在理论原则上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统一
D.在工作作风上体现了集中与民主的统一
三、辨析题
帝国主义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中国人民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
四、简答题
简述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原因.
五、论述题
论述新时期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
六、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不但要把一个政治上受压迫、经济上受剥削的中国,变为一个政治上自由和经济上繁荣的中国,而且要把一个破旧文化统治因而愚昧落后的中国,变为一个被新文化统治因而文明先进的中国。
一句话,我们要建立一个新中国。
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这就是我们在文化领域中的目的。
”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二]“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创造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明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
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级,无不携刻着文化进步的烙印。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之中。
——摘自胡锦涛《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11月10日
[材料三]“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
——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3月5日
请结合材料回答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分)
(2)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含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4分)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5分)
说明:
黑体字加下划线的为2013年增加的考点
注重考查考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及其运用,考查考生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理解的把握,考查考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现阶段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
对本课程有关的名词、概念和基本知识的正确记忆。
在理解的基础上,科学地分析和解释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现象,运用有关理论说明现实问题。
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及其历史进程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理论体系;
(10)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和重要意义;
(1)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政治 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