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病科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351798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33.36KB
风湿病科Word格式.docx
《风湿病科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风湿病科Word格式.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即刻体温、脉搏、呼吸、血压。
(二)新入急诊科患者常规第一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第一日不足三次,次日测量三次。
。
(三)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四)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五)留观患者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六)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六.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七.
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八.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注明执行时间。
(一)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瞳孔、神志、舌脉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根据病情,给予正确体位。
对烦躁不安患者加床栏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
对疑似服毒、诊断不明的昏迷患者,按病情及时收集相应标本送检。
(四)注意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五)随时检查各种管道是否通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六)
对诊断不明的急腹痛患者禁用镇痛药物。
(七)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八)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在抢救的同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九.
遵医嘱准确给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十.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十一.关心患者,做好情志护理。
十二.
根据患者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十三.
需急诊手术患者,遵医嘱做好术前准备,并通知手术室。
十四.
对转科、转院的垂危患者做好护送及交接工作。
十五.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高热
一.高热
因外感六淫、疫疠之毒及饮食不洁等所致。
以体温升高在39℃以上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表或在里。
急性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可参照本病护理。
二.
护理评估
生命体征。
(二
伴随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社会状况。
(四)
辨证:
表热证、半表半里证、里热证。
三.
护理要点
一般护理
1.
按中医内科急症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
高热期间应卧床休息。
3.
烦躁不安者,应实施保护性措施。
4.
对于时行疫疠引发的高热,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
5.持续高热不退或汗出较多者应避风,及时更换衣被,用温水擦身,定时变换体位。
(二)
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体温骤降、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等情况。
神昏谵语、肢体抽搐等情况。
吐血、咯血、衄血、便血、溺血等情况。
高热不退、大吐、大泻等情况。
5.高热、喘促、不能平卧、汗出等情况。
给药护理
汤剂一般温服,高热有汗烦渴者可凉服。
服解表药后,宜少量饮温热开水或热粥,以助汗出。
(四)
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细软、易消化,宜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忌食煎炸、油腻之品。
2.外感高热,宜进热汤,多饮温开水以助汗出。
3.鼓励患者多饮水及果汁饮料,亦可选用芦根汤、淡盐水等以养阴增液。
(五)情志护理
内伤发热多病程长,患者常有烦躁、焦虑等情绪改变,安慰患者树立信心,提高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积极配合治疗。
(六)
临证(症)施护
发热恶寒重、头痛、四肢酸痛、无汗者,遵医嘱给予背部刮痧,以助退热。
2.壮热者,遵医嘱用物理降温、药物降温或针刺降温。
四.健康指导
(一).
保持心情舒畅,怡养情操,利于康复。
注意病愈初期的休养,避免过劳,适当活动。
注意保暖,慎风寒,以免复感外邪。
(三)
饮食宜清淡、少油腻、易消化。
多食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忌烟酒。
根据自身条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五)
积极治疗原发病。
(六)坚持遵医嘱服药、治疗,定期到门诊复查。
第三节神昏
一.神昏
因多种病证引起心脑受邪,窍络不通,神明被蒙所致。
以神识不清、不省人事为主要临床表现。
神昏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多种急慢性疾病危重阶段常见的症状之一。
病位在脑。
昏迷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二.护理评估
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等变化。
(二)既往史、现病史和服药史。
(三)
生活方式、排泄状况。
(四)
(五)辨证:
闭证(阳闭、阴闭)、脱证。
三.
(
一)一般护理
1.
2.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取仰卧位,去枕,举颌仰额位。
有呕吐者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
随时吸出咽喉部分泌物及痰涎。
3.中暑神昏患者,应将其放置在阴凉通风的病室;
烦躁不安者,加床档或用约束带妥善约束,防止发生意外;
有义齿者应取下;
抽搐者用牙垫或包有纱布的压舌板置于上下齿之间,防止舌咬伤。
4.四肢厥冷者,注意肢体的保暖,严防冻伤、烫伤。
伴有肢瘫者,保持肢体功能位,定时翻身。
5.
遵医嘱留置导尿,记录24小时出入量。
6.加强口腔、眼睛、皮肤护理。
可用盐水或中药口腔护理;
不能闭目者,覆盖生理盐水湿纱布;
保持皮肤清洁,定时翻身、拍背,预防压疮的发生。
1.遵医嘱设专人护理,做好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瞳孔、面色、肢温、汗出、二便等情况,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3.出现昏迷程度加深、高热、抽搐、呕吐、出血、黄疸等,立即报告医师,配合抢救。
(三)给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
遵医嘱鼻饲,保证足够的营养及水分。
保持大便通畅,遵医嘱给予通便药或按摩腹部。
(五)
情志护理
患者若清醒之时,易产生恐惧、紧张、求生等心理变化,应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治疗与康复氛围,避免不良的精神刺激。
(六)临证(症)施护
气息急促、面色青紫、肢体抽搐者,应遵医嘱给予吸氧,随时吸出气道的分泌物。
2.神昏高热者,遵医嘱给予针刺治疗。
3.脱证亡阳者,遵医嘱迅速给药,注意保暖。
4.突然昏迷、口噤手握、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者,遵医嘱针刺人中等穴。
5.谵语狂躁、大便秘结者,遵医嘱鼻饲中药通便,必要时灌肠。
6.
尿潴留者可按摩膀胱区或遵医嘱行导尿术。
四.
健康指导
保持情绪稳定乐观,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二)平素起居有常,作息定时,避免过劳。
(三)注意饮食调摄,做到饮食有节,进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之食物,忌食肥甘、油腻、生冷、烟酒之品。
保持大便通畅。
积极防治有关的感染性疾病;
加强原发病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等的治疗;
避免药物中毒,预防中暑、烫伤等意外。
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体育锻炼。
痛证
一.痛症
因外感六淫之邪、内伤七情、饮食不节或遭受某些伤害等因素,或脏腑气机不畅、气滞血瘀所致。
以出现某一部位不同程度的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头痛、心痛、胁痛、腹痛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及诱因。
(二)呕吐物、二便等伴随症状。
疼痛承受能力。
头痛、胸痹(心痛)、胁痛、急腹痛。
2.伴有发热、出血时,绝对卧床休息。
3.
疼痛未明确诊断时,尤其是腹痛者,禁用镇痛剂。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发作时间、面色、生命体征等。
观察呕吐物、二便及伴随症状。
汤药一般宜温服。
饮食宜清淡、富营养。
2.热证忌辛辣烟酒;
头痛、胸痹(心痛)、胁痛等忌油腻饮食;
急性腹痛诊断未明确时应暂禁食。
稳定患者的情绪,解除思想顾虑,配合治疗。
2.多与患者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安心养病。
(一)保持乐观情绪,心情舒畅,防止七情内伤。
(二)注意气候寒暖之变化,避免六淫外袭。
生活起居有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
饮食以营养、易消化、无刺激为宜。
禁烟,忌食辛辣、油腻、酒浆、浓茶等。
(四)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等。
肥胖者,适当减少食量;
高脂者,减少动物脂肪及含胆固醇丰富的饮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防止便秘。
(五)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六)早期发现,早期诊治。
第二章中医内科(风湿病科)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一)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二)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三.入院介绍
(一)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二)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三)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四.生命体征监测,做好护理记录。
(一)测量入院时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二)新入院患者常规第一日测体温、脉搏、呼吸3次,第一日不足三次,次日测量三次。
(三)若体温37.5℃以上者,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4次。
(四)若体温39℃以上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五)体温正常3日后,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1次,或遵医嘱执行。
(六)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五.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
六.每周测体重、血压各1次,或遵医嘱执行。
七.协助医师完成各项检查。
八.遵医嘱执行分级护理。
九.定时巡视病房,做好护理记录。
1.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舌脉、二便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治疗。
2.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3.及时了解患者在生活起居、饮食、睡眠和情志等方面的问题,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4.加强情志护理,疏导不良心理,使其安心治疗。
5.根据病情,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相关健康指导,使之对疾病、治疗、护理等知识有一定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6.遵医嘱准确给药。
服药的时间、温度和方法,依病情、药性而定,注意观察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并向患者做好药物相关知识的宣教。
7.遵医嘱给予饮食护理,指导饮食宜忌。
8.预防院内交叉感染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10.做好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
11.做好出院指导,并征求意见。
第二节痹证
一.痹证
因风寒湿热等外邪入侵,闭阻经络,客于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以全身关节和或肌肉呈游走性红、肿、重着、酸楚、疼痛或晨僵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关节、经络。
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1.疼痛发作时间、性质、关节形态。
2.病程长短、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
行痹、痛痹、着痹、热痹、虚痹。
三.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恶寒发热、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者,宜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3.脊柱变形者宜睡硬板床,保持衣被清洁干燥,出汗多时及时擦干,更换衣单。
4.生活不能自理的卧床患者,要经常帮助其活动肢体,适时更换卧位,受压部位用软垫保护,防止发生压疮。
1.观察痹痛的部位、性质、时间,及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观察皮肤、汗出、体温、舌脉及伴随症状等变化。
1.风寒湿痹者,中药汤剂宜热服。
2.热痹者,汤剂宜偏凉服。
3.注意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出现唇舌手足发麻、恶心、心慌等症状时,及时报告医师。
4.用药酒治疗时注意有无酒精过敏反应。
(四)饮食护理
1.饮食宜高营养、高维生素,清淡可口,易于消化。
2.风、寒、湿痹者,应进食温热性食物,适当饮用药酒,忌食生冷。
3.热痹者,宜食清淡之品,忌食辛辣、肥甘、醇酒等食物,鼓励多饮水。
1.病程缠绵,行动不便,患者常心情抑郁。
要关心患者,给予心理安慰,减轻其痛苦,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2.劝说家属给予患者家庭温暖及生活照顾,使其心情舒畅。
(六)临证(症)施护
1.风、寒、湿痹者的患部可用热水袋或遵医嘱给予热药袋热敷,也可用食盐、大葱热熨。
局部注意保暖,疼痛部位可用护套。
2.热痹者遵医嘱给予中药熏洗,局部禁用温热疗法。
(四)健康指导
1.注意防风寒、防潮湿,出汗时切忌当风,被褥常洗常晒,保持干燥清洁。
2.需继续服药者,应告知其特殊药物的煎煮法,并注意药后反应,如有不适,及时诊治。
3.均衡饮食,肥胖者需指导患者减轻体重,以减轻关节负荷。
4.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应减少嘌呤类的食物。
5.根据病情和体质,适当活动。
第三节蛇串疮
一.蛇串疮
因肝脾内蕴湿热,兼感邪毒所致。
以成簇水疮沿身体一侧呈带状分布,排列宛如蛇行,且疼痛剧烈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皮肤。
带状疱疹可参照本病护理。
1.病程长短,对疾病疼痛的承受能力。
2.饮食习惯。
3.并发症及生活自理能力。
4.心理社会状况。
5.辨证:
肝经郁热证、脾虚湿蕴证、气滞血瘀证。
三.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1.按中医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肝经郁热者,病室温度宜偏凉;
脾虚湿蕴者,病室温度宜偏干燥。
3.保护皮肤,避免磨擦,水疱不宜挑破。
大疱者遵医嘱用无菌注射器抽取疱液,疱壁不宜除去,防止继发感染。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
1.糜烂面有脓液分泌,或出现继发感染,遵医嘱中药液湿敷。
2.注意观察皮疹的部位、疱疹大小、疼痛程度以及体温、脉搏、舌脉、二便等全身情况,有特殊变化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肝经郁热宜凉服,脾虚湿蕴宜温服。
若出现食欲减退、腹痛便溏者,应停服并报告医师。
2.服药期间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时,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记录。
(四)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少食煎烤、油炸之品,忌鱼腥虾蟹、鸡、羊肉等发物,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禁烟、酒。
2.肝经郁热者,宜进清热解毒之品。
3.脾虚湿蕴者,宜进健脾利湿之品。
4.气滞血瘀者,宜食清解余毒、行气通络之品。
(五)情志护理
多与患者沟通,忌怒,保持情绪稳定,更好地配合治疗。
(六)临证(症)施护
1.肝经郁热者,睡眠要充足;
重症者宜卧床休息。
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遵医嘱可用缓泻剂或温水冲蜂蜜饮服。
2.疼痛剧烈者,遵医嘱针刺,理气止痛。
3.脾虚湿蕴者,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勤换衣裤,防止感染。
水疱未破者,遵医嘱可用梅花针或刺络拨罐。
4.气滞血瘀者,病室应避免直接当风,防止感受风邪。
(一)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忌怒,情绪开朗,心气调和。
(二)保证充足的睡眠。
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注意个人卫生,临睡前热水泡脚,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三)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膏粱厚味食物,禁烟、酒。
多食蔬菜、水果,多食行气通络,清解余毒之品。
(四)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五)局部遗留神经痛时,给予积极治疗。
第四节白庀
一.白庀
因情志内伤、饮食失节所致。
以皮肤上起红色斑片,上覆多层白色皮屑,抓去皮屑可见点状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
银屑病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皮损表现。
(二)病程、饮食习惯、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三)心理社会状况。
(四)辨证:
风热血燥证、血虚风燥证、瘀滞肌肤证。
1.按中医皮肤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重症患者需卧床休息,如出现大量脱屑、皮肤潮红等症状时,宜安排单人房间,严格床边隔离,做好生活护理。
1.观察皮疹分布的部位、颜色、大小、鳞屑多少、瘙痒程度、有无出血点及同形反应。
2.患者突然出现全身弥漫性潮红、大量脱屑、伴有高热或痛痒剧烈、烦躁不安者,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
(三)给药护理
1.中药汤剂一般温服为宜。
2.血热血燥患者宜偏凉服。
3.血虚风燥患者可饭后服。
饮食宜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豆制品,少食油腻食物,忌鱼腥、辛辣刺激等食物和酒类。
此病较顽固,易复发,应勤与患者沟通,避免急躁不安情绪,忌怒,心情舒畅,保持良好情绪,使其配合治疗。
1.风热血燥者,瘙痒剧烈,遵医嘱外用中药膏涂擦。
2.血虚风燥者,遵医嘱用中药浴治疗。
3.瘀滞肌肤、皮损肥厚者,遵医嘱给予中药制剂膏外擦。
4.换药前温水洗浴,再用软毛巾轻轻搓去鳞屑,不宜硬剥。
禁用碱性肥皂和热水烫洗。
换药时严格消毒,防止继发感染。
5.对顽固性皮损,擦药后宜用油纸或纱布敷贴,保持药物疗效。
(一)向患者讲解本病特点、治疗过程、用药常识、预防复发措施及注意事项。
(二)向患者说明不良情绪对本病的危害,指导患者采用心理咨询和宣泄方法,以缓解紧张、焦虑、自卑等情绪。
(三)指导患者掌握疾病的演变规律,必要时加以记录,定期复查,为医师治疗疾病提供线索。
(四)指导患者合理进行体育锻炼及适当的文体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指导患者合理调配饮食,忌食辛辣刺激发物;
室温宜凉爽,忌热水烫澡,避免搔抓。
第五节皮痹
一.皮痹
多因肾阴不足,卫气不固,风寒外袭所致。
病变局限于某一部位或可累及全身。
硬皮症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皮损情况。
(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
(三)并发症表现。
(四)生活自理能力,心理社会状况。
(五)辨证:
寒湿阻滞证、脾肾阳虚证。
2.注意休息,适当活动,心肺及肾脏受损者卧床休息。
3.抽血、注射操作时,做到有计划地保护血管。
1.观察皮肤受损部位、性质、程度和皮肤弹性变化;
注意患者伸舌、四肢关节伸展活动的程度,以判断病情进展情况。
2.患者胸闷、心慌、气短、憋气或呼吸困难或吞咽困难时,报告医师,并配合救治。
1.中药汤剂宜温服,脾肾阳虚者宜温热服。
2.遵医嘱按时、正确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时,密切观察副作用;
服用中药时,注意与西药间隔1小时,并注意服后不良反应。
(四)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多食蔬菜和水果,忌食动物脂肪和甜食,少饮酒、少食辛辣、鱼腥食物。
2.如有食道硬化而致吞咽困难时,协助患者进食。
1.多与患者交谈,了解思想动态,提供情感支持。
2.指导患者正确认识身体外观的改变,鼓励患者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1.寒湿阻滞,局部小片皮肤损害时,遵医嘱外贴药膏、定时更换或中药熏洗和按摩。
2.脾肾阳虚者,遵医嘱洗药浴。
(一)心情舒畅。
注意做好保暖工作,冬季以棉手套、厚袜保护手足。
(二)饮食有节,予以高蛋白、易消化食物。
(三)对肢体关节挛缩者,坚持按摩、热敷、理疗等治疗,使挛缩缓解。
(四)禁止吸烟,因吸烟会引起小动脉痉挛,加重指端缺血,使病情加重。
第六节强直性脊柱炎护理常规
一.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属于风湿病范畴,目前该病原因尚不很明确,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引起脊柱强直和纤维化,造成弯腰、行走活动受限,并可有不同程度的眼、肺、肌肉、骨骼的病变,也有自身免疫功能的紊乱,所以又属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疼痛:
了解患者疼痛的部位、时间及疼痛的性质。
(二)僵硬情况:
僵硬的持续时间,僵硬的程度。
(三)生活自理情况:
了解患者肢体畸形是否造成了生活自理能力的缺陷。
(四)了解患者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1.病室保持空气清新,空气流通,要注意防寒、保暖。
2.急性期(恶寒、关节红肿疼痛、屈伸不利者),宜卧床休息,防止发生驼背畸形,可给予物理疗法如:
微波、超声波治疗等,疼痛缓解后,鼓励病人多活动,适当进行功能锻炼。
(二)给药护理
1.风寒湿痹者,中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风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