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中心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351197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55.57KB
技术创新中心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
《技术创新中心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创新中心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的农业将受到很大的冲击,而作为我国特色产业的药材种植业却将获得更多进军国际市场的机会。
当前,已有许多地方政府将中药材生产作为调整种植业产业结构的首选目标,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西部许多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都选择了中药材产业作为当地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
因此中药材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国家和地方政府对西部地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
2001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把中药材列为全区重点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
组建中药材技术创新中心的主要任务是:
重点开展优质中药材新品种的筛选及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将中心建成优质中药材科研生产开发基地;
推动中药材新技术、新产品的商品化、产业化,为中药材的持续快速发展提供成熟配套的新技术、新产品;
聚集、培养和训练高层次的中药材产业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人才,将中心建成中药材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积极开展国内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引进更多的中药材国内外专家;
研究分析国内外中药材产业发展动态,制定中药材产业发展战略与长远规划,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该中心是一个集中药材筛选、育繁推、产供销、农工贸为一体的新型科技先导型经济实体。
组建中药材技术创新中心,搭建宁夏中药材研发平台。
依托中国中药材研究院,联合宁夏大学、宁夏药检所、大型龙头企业以及西部相关的研究院所,聚集中药材方面的人才,组成高水平的研发队伍,形成西部地区研究力量最强、研究水平最高、研究条件最好、筛选品种最优、繁育推广体系最全的中药材繁育研究开发基地。
以科技专家为技术支撑,依托科技进步,攻克限制中药材产业进一步升级的技术难题。
引进筛选中药材优质品种;
总结完善中药材种植节本增效快繁技术体系;
总结中药材加工炮制技术体系;
建立健中药材技术服务体系。
通过三年努力工作,使中药材总产提高50%以上,带动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中心将使我区的中药材研究、产品开发跟踪世界科技前沿水平,积极开展一些相关的既能解决行业发展中的实际技术难题,又能不断地将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为本行业提供成熟配套的新品种、新工艺和技术装备,并推出具有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新品种,形成具有行业自身特点、有推动行业技术进步的机构;
逐步形成一个集中专业人才、技术装备先进、测试手段齐全的,能够代表宁夏中药材产业的技术开发实体,缩小同国际、国内行业的差距,增强当地中药材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本中心将进一步整合宁夏中药材行业科研技术力量,结合先进技术要求,制定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程,是中药材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减少资源流失和恶性竞争,提升中药材产业的整体水平,有效参与国际竞争。
本中心的建立是为了适应宁夏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需要。
中心将成为宁夏乃至西部地区的中药材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纽带,技术转移和推广扩散的桥梁,推动宁夏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地方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
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建设以宁夏中药材技术创新中心为核心,其他科研、企业参与组建的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将会有效地利用西部的人才、物力、财力资源,通过成果转化和技术创新,为西部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支撑,不断扩大在全国、国际的影响。
中药材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是促进对医药学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开展中药材开发与临床应用的需要;
是培养和聚集医药高层次人才,进行科技合作与交流,实现产学研联合,促进医药学科发展的需要;
是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有效途径。
二、国内外发展趋势及国内需求
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进步,人类生存环境、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
与之相适应,人类疾病谱、医学模式和医疗模式也正发生重大转变,人类对健康的认识不断提高,对健康的追求日益增强,传统医药的国际市场不断增加。
面对各国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费用,现代医学已经不能充分满足世界范围的防治疾病、促进健康的巨大需求,国际社会已经意识到传统医药,特别是中医药的健康观念、医疗实践的有效性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将可能为人类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新模式。
因此,世界各国纷纷从法律、标准以及市场准入等方面加大了对传统医药的支持。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据表明,到2005年5月,75个国家已组建了有关天然药物管理机构,51个国家制定了发展传统医学的国家政策,92个国家颁布了中药材产品注册的法律法规。
世界银行的报告认为2000年世界天然药物产业约800亿美元,到2008年则达到2000亿美元。
迅速增加的国际需求为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医药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2.1国内中药材生产现状
我国中药资源物种数已达12807种,除其中不足1%的矿物药材外,99%以上均为可更新的生物再生资源,尤以中药材为最,占全部种数的87%,涉及385科,2312属,计11118种(包括9905种、1208个种以下单位)。
目前我国市场上流通的1000余种中药材中,主要依靠人工栽培的已达250多种。
各地在生产中将中药材种植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民族传统、种植习惯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北药、南药、怀药、浙药、川药、云药等道地药材,生产的规模化、规范化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得到提高,呈现出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
具体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1)人工种植面积发展迅速
我国自1957年开始对供应紧缺的中药材进行人工种养试验以来,经过4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已经获得人工种养成功的中药材500多种,所提供的商品量占药用总量的70%左右。
2004年全国药材种植面积1926万亩,比2000年增长了90.1%,比1995年的418万亩,增长4.6倍,为我国中医药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
目前我国中成药产值约为800多亿元,为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作用。
如吉林省先后建立了人参等22个品种共36个省级中药材无公害规范化生产示范基地,2003年中药材的产值已达35亿元。
中药材种植已成为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管道,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产业。
(2)无公害中药材基地建设开始起步
在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过程中,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与中药材GMP基地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加大了中药材产地环境监测评价力度,突出抓生产全过程的质量跟踪管理,逐步推行了无公害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中药材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如河北省在无公害中药材生产管理中,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管理,实现绿色无公害,按照国家中药材GMP规范化生产标准,制定中药材无公害生产地方标准,推动中药材生产向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建设了安国、承德、巨鹿等10个基地,极大提高了中药材质量。
(3)区域布局调整步伐加快
各地抓住中西部开发、退耕还林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以市场为导向,加大中药材生产布局调整的力度。
许多药材主产省,通过对药材生产情况进行调研,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中药材产业发展重点。
贵州、四川、陕西、河北、山西、浙江以及宁夏等主产区还制订了省里的中药材优势区域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了一批大的中药材优势产区和特色小区。
宁夏自治区从本地区实际出发,强调发展有地区特色的药材经济,在沙漠上发展麻黄种植基地,不仅提供了大量的药材,而且对当地的防风固沙起到了有效作用;
如云南文山县优化了三七的种植区域,扩大了生产规模该县财政80%的收入来源于三七生产和加工。
(4)产业化经营得到重视
中药材生产的产业化经营,是实现药材规范化生产、保证药材质量稳定可控的重要措施。
近年来许多省出台了扶持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加大了对中药材生产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
同时大力推进公司加农户、基地带农户、农民合作组织和专业协会等多种产业化发展经营模式。
如北京同仁堂、江西汇仁制药、广州白云山中药厂等企业,纷纷投资建药材基地,与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签订购销合同。
一些地区还涌现出一些中药材生产的经济合作组织,向农民提供种子、技术及销售服务,这些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对促进中药材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5)农业技术推广作用明显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深入和农业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中药材规范化种植研究技术成果的推广,农业技术在药材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良种选育和良种繁育技术、育苗移栽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组织培养技术、微生物农药防治根部病害技术、合理的轮作和套种技术、配方施肥技术、合理的栽培模式等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药材生产的规范化发展和药材产量、质量的提高。
(6)市场形式乐观
中医中药是我国道地原产的国粹,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民族医药文化中是耀眼的一枝奇葩,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大多数民族医药失传,部分淘汰、还有一些被现代医药所取代,而中医中药是惟一能够持续传承并且发杨光大的民族医药。
它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兴旺发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数千年的探索、发展、完善过程中,中医药逐步建立起独立完整的体系。
它以卓越独特的医学思想、博大精深的医药理论和富有成效的实践经验,自立于世界医药学之林,成为中国古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悠久而灿烂的文化宝库中一直占据重要的地位,中国加入WTO后,更使中药产业的发展面临难得的机遇,中药走向国际市场已成为必然。
改革开放以来,中医药有了较快的发展,国际市场也发生了有利于中医药的变化,国际市场发生了有利于中医药的变化现在,中医药的功效正逐步为世界各国所承认,许多国家对中药的政策发生了变化,如:
美国政府对针灸的立法和中医管理方面已作了大幅度的修改与调整,最近美国有关部门正在编写一部植物类药用标准,并将出版新版的《美国药典》,其中收载了24种植物制剂的质量标准;
加拿大政府在1999年3月宣布,对包括中草药在内的“天然保健产品”的管理方式进行改革,以便为其制定更合理、更明确的管理规范,并使其合法化;
2000年,澳大利亚成功实施中医立法,英也在加紧中医药立法,因此未来我国中药出口前景广阔
我国中草药资源丰富,我国现有中药材资源12807种,且成本低廉、原产道地、质量上乘,仅对其中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统计,总蕴藏量就达850万吨。
我国中草药在国际市场上已占有较大份额,如香港药材市场90%以上的药材来自大陆,韩国、日本等国所用药材相当部分亦来自我国。
我国“入世”为中药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我国“人世”后,由于关税的降低等原因,企业可以更便利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更快地改变目前中药生产中粉碎、提取、分离、精制等方面落后的技术,逐步利用国际上较成熟的超威粉碎技术、超临界C02萃取技术、树脂吸附技术、膜分离和浓缩技术、喷雾和冷冻干燥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DNA分子遗传标记等技术,从而加快中医药进入国际医药的主流市场。
我国“人世”后,将有更多的跨国公司进军中国市场,这既加大了我国企业的压力,亦将有利于激发企业的竞争意识,使其注重研究开发和品牌的培育,加大技术投入,努力提高员工素质和管理水平,并通过资产重组、强强联合等途径,组建大型的中药企业集团,与国际跨国制药集团抗争。
要实现中药现代化、国际化,必须重视中药加工制造业,必须从“低、小、粗、平、旧”的水平解脱出来。
向“高、大、精、尖、新”的方向迈进。
从水煎法、水醇法、浸渍法、渗漉法的传统落后提取工艺,改进成加酶提取,超临界液体萃取、毛细管电泳等现代化提取技术。
并实现生产装备现代化、生产程控化、检测自动化,积极推广应用外循环式动态提取罐、斜卧式逆流连续浸出机、三效薄膜蒸发和超威粉碎技术。
我国还正在研制超声波提取、广谱喷雾干燥等新型设备。
在饮片加工炮制方面,要实现中药原料的规范化、标准化及饮片的精制化。
从药材挑选、净化、切段切片、干燥、炮制、灭菌到产品精包装的全过程,实行连续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操作,各个环节都避免污染。
在加工饮片的工艺中特别要注意一些传统的加工方法已经不能符合现代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如:
用硫磺熏蒸等。
2.2中药材创新中心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1、是开发利用药材资源的需要。
宁夏是我国西北颇有特色的药材产区之一。
1983-1987年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表明分布药用植物917种,全国重点普查的363种常用中药,宁夏有157种,其中植物药147种。
按普查时的统计,年产量1000吨以上的品种只有甘草,300-1000吨的有枸杞、党参、麻黄和杏仁4种。
100-300吨的有黄芪、柴胡、地骨皮、菟丝子等。
10-100吨的有升麻、秦艽等14种。
宁夏全区栽培的中药材品种约有40-50种,主要是地产药材。
其中枸杞、红花、小茴香、甘草、当归、大黄、银柴胡、板蓝根、黄芪等栽培面积较大。
近年来,一些公司纷纷投资荒漠地区的开发,种植药材的规模越来越大,主要发展的品种有甘草、枸杞、麻黄、红花、黄芪和黄芩等品种。
宁夏枸杞和麻黄已列入了科技部中药现代化规范化研究的品种。
为了推动全区经济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宁夏自治区近来决定把特色医药产业作为高新技术产业之一重点培育。
规划到2005年建起100万亩的中药材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甘草、枸杞、麻黄、胡芦芭等药材,形成产总产值50亿元以上的中药产业开发群。
2、是落实中药材产业政策的需要。
中央加大对中药产业的政策支持的要点是:
(1)国家将中药产业作为重大战略产业加以发展,支持中药产品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支持疗效确切、原创性强的中药大品种的产业化开发,鼓励企业采取新技术新工艺及新设备,提升中药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2)国家支持中药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鼓励中药企业根据国际市场需求,采取多种形式扩大出口,特别是扩大高附加值中药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
鼓励中药产品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
中药产品出口按照科技兴贸有关政策执行。
(3)推进中药材产业化经营。
国家鼓励中药材、中药饮片生产的规模化、规范化、集约化,促进中药材流通方式的改变;
鼓励中药工商企业参与中药材基地建设,发展订单农业,保证中药材质量的稳定性。
各地对发展中药种植(养殖)应给予各项农业优惠政策支持。
中药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和综合开发要纳入国家扶贫、西部开发等计划中予以支持。
(4)制订有利于中药现代化发展的价格和税收政策。
价格主管部门要制订鼓励企业生产经营优质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药产品的价格政策;
对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进行工艺技术改造及企业开展中药共性、关键生产技术研究所需进口设备按有关规定给予税收优惠。
(5)完善中药注册审评办法。
对国家重点支持的中药创新产品实行按程序快速审批,并优先纳入国家基本用药目录和医疗保险用药目的。
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把中药材产业列为特色支柱产业,在政策、资金、科技诸方面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2000年,国家科技部批准宁夏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宁夏中药材基地”。
基地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以宁夏特色优势资源为依据,建设符合国际规范要求的现代化中药材生产基地。
重点发展枸杞、甘草、麻黄、胡芦巴和苦豆子等5个重点道地药材品种和银柴胡、黄芪、小茴香等25个大宗常用药材品种,至2010年,建立优质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00万亩,沙生药材围栏补植300万亩。
与此同时,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和手段,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药材资源进行深层次加工和系列开发,研制开发一批新药和营养保健品,实现年产值50亿,将宁夏建成具有鲜明西部特色的“药谷”。
固原市要将六盘山区建成起点高、种植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外向型的国家级特色药材生产基地。
《宁夏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明确指出:
“我区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种质优势明显,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种群集中在固原区域。
按照《宁夏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规划》和《宁夏六盘山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的要求,在‘十一五’期间,加快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对六盘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天然野生资源进行有效保护。
结合生态环境建设,在六盘山北段建立100万亩中药材资源恢复区,加快中药材资源的自我修复。
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建设,建立40万亩林药间作基地,在六盘山外围建立30万亩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1万亩种子种苗基地,1000亩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圃。
建成仓储、运输、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将六盘山区建成起点高、种植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外向型的国家级特色药材生产基地,使农民在稳定增收的同时,有效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本项目正是按照上述规划建设的。
3、是发挥地方优势特色产业的需要。
隆德县是宁夏确定的“自治区优质中药材基地县”。
野生中药材主要有羌活、柴胡、秦艽、铁棒锤、黄芪、党参、手掌参、盘贝、防风、车前子、透骨草等;
家种主栽品种主要有:
大黄、黄芩、黄芪、甘草、柴胡、板蓝根、秦艽、胡芦巴、水飞蓟、牛蒡子、党参、生地、银柴胡、桔梗、红花、金银花、防风、土贝母、白芍、丹皮、杏仁、桃仁、款冬花等30多种;
道地中药材品种主要有:
秦艽、铁棒锤、车前子、黄芪、盘贝、手掌参、丹皮、芍药等。
境内分布着西北、华北和青藏高原三个区系的中药材,共有药用植物资源377种,其中经济价值较高的就有150多种。
全县面积只占自治区国土面积(5.18万平方公里)的3.8%,但其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却占自治区总数(917种)的41%,是西北湿生道地中药材的主产地和发展中药材种植的理想之地,而且质量优良,种质资源突出,种群分布集中。
蕴藏量大。
全县共有野生中药材资源面积达45万亩,其中有35万亩的野生中药材自然资源修复区和10万亩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区。
经考察论证,野生中药材蕴藏量达4万多吨,占宁夏中药材蕴藏量(全区约44万吨)的1/10,素有“天然药库”之美称。
品质好。
隆德县周围5000平方公里内无污染、无公害,已通过绿色产地认证。
所产中药材有效成分含量高,经宁夏药品检验所检测,人工种植的三年生黄芪,含黄芪甲苷0.09%(《中国药典》规定不得少于0.04%);
柴胡浸出物为18.2%(《中国药典》规定不得少于11%;
二年生黄芩含黄芩苷14.6%,三年生黄芩含黄芩苷17.3%(《中国药典》规定不得少于9%);
板蓝根浸出物38.2%(《中国药典》规定不得少于25%),其有效成分含量均符合国家标准。
其它品种如秦艽、党参、甘草等在国内外市场上有较高的声誉。
可开发面积大。
近二十年以来由于国家实行扶贫移民工程,本县移民搬迁后有大量闭置的土地可以用来种植药材,同时由于地小人众、大量的闭散劳动人员为开发这一产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基础。
同时开发中药材有极大的带动效应,整个六盘山生态带包括南部地区六县分期开发可最终形成一个中药材产业群。
三、目标、任务及主要建设内容
3.1建设目标
组建中药材技术创新中心的主要目标任务是:
重点开展优质中药材新品种的筛选及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技术研究,将中心建成优质中药材种植、饮片生产、有效成分提取科研生产开发基地;
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开发、转化与示范,不断提升中药材的技术优势和产品竞争力,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主导产品;
总之,将中心建成一个集中药材品种筛选、育繁推、产供销、农工贸为一体的新型科技先导型经济实体。
3.2主要任务
1、研究开发与成果转化
开发和应用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材料,开展有潜在市场需求的、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的高技术、新技术、关键技术以及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和设计,具体内容包括:
新品种选育,产品的技术提升,成果转化,组织重大技术改造的可行性论证与设计。
2、承担国家重大任务
中心将依托隆德县康鲜中药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与相关部门、企业密切合作,积极承担国家重大项目任务,参与引进技术、设备项目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等。
3、产学研结合
大力开展产学研结合,积极地组织和动员社会技术、人才资源为企业创新服务,通过与大型企业、科研单位、科技型经济实体以及高等院校联合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4、技术和咨询、培训服务
中心将以推动相关单位的技术进步为己任,以自身的技术优势和实力(包括人员、设备、贮备技术)积极地为本行业及加工企业解决重大技术问题及市场、技术状况分析。
大力开展培训农民、企业技术工人和经营管理人才。
5、技术交流与合作
开展重大技术合作研究,组织并积极参加国内外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加强对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创新,开展成果转化为商品的中间试验;
积极与国内同行、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交流,跟踪前沿技术和产品、新品种,广泛吸收国际市场信息,为企业咨询服务。
此外积极实行多种形式培养人才,制定有利于发挥科技人员积极性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吸引科技人员到中心工作;
发挥优势争取多种渠道委培青年科技人员,培养和造就一支熟悉技术、生产和应用的高水平技术攻关、管理和经营队伍。
3.3建设内容
技术创新中心设计建设内容主要有⑴各种物理实验室、化学检测分析室、综合办公室等基础设施,总面积1000m2,⑵购置检验仪器:
快速水分测定仪、紫外分光亮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三用紫外分析仪、原子分光亮度计、气相色谱仪、薄层扫描仪、电子分析天平、高速离心机等仪器18台件;
购置成套办公设备30台件;
交通运输工具车1辆。
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
以宁夏六盘山区为核心,建设中药材大田规范化种植基地0.5万亩;
良种繁育1000亩。
四、依托/合作单位优势与投入
4.1技术依托单位优势条件分析
公司位于隆德县联财镇太联村,于2007年1月注册成立,注册资金300万元、登记注册类型为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中药材种植开发、收购、加工、销售业务。
1、基础设施条件优势。
目前公司有目前拥有固定的办公场所400㎡、加工厂房500㎡、中药材饮片加工机械4台套,药材挖掘机1台,种植基地5000亩。
分别在兰州、西安、银川、安国、亳州、广州等大中城市建立销售网点,服务会员及周边农户5000多户,年销售中药材530吨。
设备情况:
公司有通过国家制药企业GMP认证的生产加工、质量检测仪器,主要是筛选、干燥、净选、包装等工序拥有的全自动加工炮制机械设备5台(套),质量控制有电热干燥箱、精密酸度计、电子天平、超净工作台等4台(套)。
2、人才队伍技术优势。
法人代表及简介:
公司法定代表人:
杨玲,女、汉族、本科文化,现年36岁。
目前,她已建立大田中药材种植基地5000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技术创新 中心 可行性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