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兴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347500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319.90KB
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兴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Word下载.docx
《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兴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兴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Word下载.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降温会使化学反应速率减慢,C不符合题意;
D、加入适量水后,溶液中H+的浓度将会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将减慢,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3.反应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其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20mol/(L·
s)B.v(B)=0.30mol/(L·
s)
C.v(C)=0.50mol/(L·
s)D.v(D)=0.60mol/(L·
根据速率之比和各物质的系数成正比规律,把B、C、D表示的速率都转化为v(A),然后进行比较。
【详解】A.v(A)=0.20mol•L-1•s-1;
B.v(B)=0.30mol•L-1•s-1,v(A)=
v(B)=0.10mol•L-1•s-1;
C.v(C)=0.50mol•L-1•s-1,v(A)=
v(C)=0.25mol•L-1•s-1;
D.v(D)=0.60mol•L-1•s-1,v(A)=
v(D)=0.30mol•L-1•s-1;
所以反应速率大小顺序是D>C>A>B,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D;
故选D。
【点睛】明确化学反应速率与计量数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将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速率,反应速率越大的反应越快,注意比较时单位要统一,据此解答。
4.一定温度下,对可逆反应A(g)+2B(g)⇌3C(g)的下列叙述中,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的是( )
A.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CB.容器内B的浓度不再变化
C.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D.A的消耗速率等于C的生成速率的
倍
【详解】A、根据化学反应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变化量之比可知,单位时间内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C,反应向右进行,故无法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当容器内B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时,可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即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符合题意;
C、因该反应为气体等体积反应,因此反应过程中,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故无法据此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A,则会生成3molC,A的消耗速率始终等于C的生成速率的3倍,无法据此判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不符合题意;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下,0.001mol/L的NaOH溶液的pH=11
B.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4
C.95℃纯水的pH=6,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
D.常温下,pH=3的醋酸溶液与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7
【答案】A
【详解】A、常温下,0.001mol/L的NaOH溶液中c(OH-)=0.001mol/L,c(H+)=
=
mol/L=10-11mol/L,pH=-lgc(H+)=11,故A正确;
B、醋酸为弱电解质,稀释过程中,会促进醋酸分子电离,n(H+)将增大,氢离子浓度减小不到原来的10倍,因此pH=3的醋酸溶液稀释至10倍后pH<
4,故B错误;
C、纯水中c(H+)=c(OH-),加热会促进水的电离,但c(H+)始终等于c(OH-),溶液依旧呈中性,故C错误;
D、相同体积pH=3的醋酸溶液中n(H+)与相同体积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n(OH-)相等,二者混合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因醋酸为弱电解质,故反应后醋酸有大量剩余,溶液呈酸性,故D错误;
故答案为:
A。
【点睛】常温下,相同体积pH=3的强酸溶液与相同体积pH=11的强碱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相同体积pH=3的弱酸溶液与相同体积pH=11的强碱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呈酸性;
相同体积pH=3的强酸溶液与相同体积pH=11的弱碱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6.下列表示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COO—+H2O
CH3COOH+OH—
B.NH4++H2O
NH4OH+H+
C.S2—+2H2O
H2S+2OH—
D.HCO3—+H2O
H3O++CO32—
【详解】A.醋酸根离子水解显碱性,醋酸根离子与水反应生成醋酸分子和氢氧根离子,A正确;
B.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铵根离子与水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和氢离子,B错误;
C.对于多元弱酸的酸根离子的水解,不能一步完成,应分步书写,硫离子与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和硫氢根离子,硫氢根离子继续水解生成氯化氢和氢氧根离子,C错误;
D.碳酸氢根离子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子和氢氧根离子,而该离子方程式是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方程式,D错误;
答案选A。
7.关于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锌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B.铜电极发生氧化反应
C.电子从锌电极通过电流表流向铜电极
D.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是2H++2e-=H2↑
【答案】C
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因金属活泼性Zn>
Cu,故Zn作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Cu作原电池正极,电解质溶液中Cu2+发生还原反应,以此分析本题。
【详解】A、Zn电极作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故A错误;
B、Cu电极作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故B错误;
C、Zn电极失去电子,电子通过导线由Zn流向Cu电极,故C正确;
D、因氧化性Cu2+>
H+,故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Cu2++2e-=Cu,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原电池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电流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
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8.室温下,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
10-12mol/L,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Al3+、Na+、NO3-、Cl-B.K+、Na+、Cl-、NO3-
C.K+、Na+、HCO3-、NO3-D.K+、NH4+、SO42-、NO3-
室温下,若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1×
10-12mol/L,说明水的电离受到抑制,溶液可能为酸溶液,也可能为碱溶液,以此判断微粒是否一定能够大量共存。
【详解】A、若溶液为碱溶液,溶液中Al3+与OH-会发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A不符合题意;
B、无论溶液为酸性或者碱性,K+、Na+、Cl-、
均不会与其发生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B符合题意;
C、无论溶液为酸性或者碱性,
会与H+以及OH-发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
D、若溶液为碱溶液,溶液中
与OH-会发生反应生成弱电解质NH3·
H2O,故D不符合题意;
【点睛】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
(1)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
(2)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大量共存;
(3)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大量共存(如Fe3+和SCN-等);
(4)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
溶液的酸碱性,据此来判断溶液中是否有大量的H+或OH-。
9.在AgCl饱和溶液中尚有AgCl固体存在,当向溶液中加入0.1mol/L的盐酸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gCl沉淀溶解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B.AgCl的Ksp增大
C.溶液中c(Cl-)增大D.溶液中c(Ag+)增大
AgCl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
,当加入盐酸后,溶液中Cl-浓度增大,溶解平衡逆向移动,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A、加入盐酸后,生成物浓度增大,溶解平衡逆向移动,故A错误;
B、温度不变,则AgCl的Ksp不变,故B错误;
C、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加入盐酸后,c(Cl-)增大,故C正确;
D、溶液温度不变,加入盐酸后,c(Cl-)增大,由Ksp不变可知,c(Ag+)减小,故D错误;
10.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
X(g)+Y(g)⇌2Z(g)ΔH<
0。
当改变某个条件并达到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减小
B.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Z的浓度不变
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Y的浓度不变
D.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X的体积分数增大
【详解】A、该反应正向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即平衡逆向移动,X的体积分数将增大,故A错误;
B、因该反应为气体等体积反应,增大压强,平衡不发生移动,Z的物质的量不变,容器体积缩小,因此Z的浓度将增大,故B错误;
C、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各物质浓度不变,平衡不发生移动,Y的浓度不变,故C正确;
D、保持温度和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相当于增大压强,达到新的化学平衡时,与原平衡互为等效平衡,X的体积分数不变,故D错误;
11.已知反应2CO(g)=2C(s)+O2(g)的△H>0,△S<0,下列正确的是()
A.低温下能自发进行B.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C.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D.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详解】已知反应2CO(g)=2C(s)+O2(g)的△H>
0,△S<
0,所以△G=△H-T△S>
0,反应任何温度下都是不能自发进行,故选项A、B、D错误,选项C正确;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方法,注意利用焓变、熵变的变化结合温度的利用△H-T△S<0自发进行即可解答,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
反应是吸热反应,熵变减小的反应,依据焓变熵变和温度分析判断。
12.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溴水中存在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颜色变浅
B.工业上由H2和N2合成NH3需要使用催化剂
C.等质量粉末状与块状CaCO3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粉末状比块状的反应快
D.H2(g)+I2(g)⇌2HI(g)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详解】A.溴水中存在下列平衡Br2+H2O⇌H++Br-+HBrO,加入AgNO3溶液后,Ag+与Br-发生反应生成难溶物AgBr,使得生成物浓度减小,此时溶液颜色变浅,说明溶液中Br2浓度减小,说明存在平衡移动,故A符合题意;
B.H2和N2合成NH3需要使用催化剂,催化剂能够加快反应的反应速率,但是平衡不移动,即催化剂不能影响平衡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符合题意;
C.粉末状比块状的反应快的原因是反应接触面积增加,不存在平衡移动,故C不符合题意;
D.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但浓度增大,则颜色加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A。
【点睛】勒夏特列原理为: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且存在平衡过程,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热量多
B.热化学方程式C2H2(g)+
O2(g)=2CO2(g)+H2O(g) ΔH=-1256kJ·
mol-1,可知乙炔的燃烧热为1256kJ·
mol-1
C.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 ΔH=-285.8kJ·
D.稀溶液中:
H+(aq)+OH-(aq)=H2O(l) ΔH=-57.3kJ·
mol-1,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详解】A、硫蒸气能量较硫固体高,因此相同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的热量高,故A错误;
B、燃烧热的定义为:
在25℃,100kPa时,1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乙炔完全燃烧的产物为CO2(g)、H2O(l),因此该反应热不是乙炔的燃烧热,故B错误;
C、2gH2的物质的量为
=1mol,其完全燃烧放出285.8kJ热量,则2H2(g)+O2(g)=2H2O(l) ΔH=(-285.8×
2)kJ·
mol-1=-571.6kJ/mol,故C错误;
D、浓硫酸在反应过程中逐渐变稀,此过程会放出热量,因此将含0.5molH2SO4的浓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4.已知常温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
10-14,在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w=1.0×
10-12。
将常温下的下列溶液加热至100℃(忽略溶液体积变化),溶液的pH不变的是( )
A.Na2SO4溶液B.稀H2SO4溶液C.NaOH溶液D.HCl的浓溶液
【详解】A、Na2SO4溶液中c(H+)=
mol/L,在加热过程中,Kw逐渐增大,溶液pH逐渐减小,故A不符合题意;
B、稀H2SO4溶液中c(H+)≈2c(H2SO4),在加热过程中,c(H2SO4)几乎不变,故溶液pH不变,故B符合题意;
C、NaOH溶液中c(H+)=
mol/L,加热过程中,c(OH-)几乎不变,但Kw逐渐增大,故溶液pH逐渐减小,故C不符合题意;
D、HCl的浓溶液中c(H+)=c(HCl),在加热过程中,HCl逐渐挥发,c(H+)逐渐减小,溶液pH逐渐增大,故D不符合题意;
15.在25℃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
L-1
0.1
0.2
平衡浓度/mol·
0.05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B.反应可表示为X+3Y
2Z,其平衡常数为1600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D.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详解】A、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
=50%,A正确;
B、由表可知平衡时,X的浓度变化量是0.05mol/L,Z的变化量是0.15mol/L,Z的变化量是0.1mol/L,反应的化学计量系数之比等于浓度变化量之比,参与反应的n(X):
n(Y):
n(Z)=1:
3:
2,所以反应可以表示为X+3Y
2Z,平衡常数K=
=1600,B正确;
C、该反应正反应方向是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右移,但是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也不变,C错误;
D、平衡常数只与反应本身和温度有关,改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D正确;
故合理选项为C。
16.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
①盐酸过量②氨水过量③恰好完全反应④c(NH4+)=c(Cl-)⑤c(NH4+)<c(Cl-)正确的是
A.②④B.③④C.②⑤D.①⑤
【详解】当氨水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NH4Cl和水,由于水解反应使溶液呈酸性,当将氨水滴入盐酸中至中性,说明氨水过量,①③错误,②正确;
由电荷守恒得:
c(H+)+c(NH4+)=c(Cl-)+c(OH-),溶液呈中性说明c(H+)=c(OH-),则c(NH4+)=c(Cl-),④正确,选A.
17.下列有关钢材生锈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太阳、风雨、湿度对钢材的腐蚀有一定影响
B.钢材在空气中的反应只有氧化、还原及化合反应
C.钢材在空气中的腐蚀主要为电化学腐蚀,其负极的反应为:
Fe-3e-=Fe3+
D.红色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OH)3
【详解】A、钢铁表面形成原电池会加快钢铁的腐蚀,所以阳光、风雨、湿度对钢材的腐蚀有较大影响,故A正确;
B、钢材在空气中的反应有氧化还原(Fe→铁的氧化物)及化合反应[Fe(OH)2→Fe(OH)3],分解反应[Fe(OH)3→Fe2O3·
xH2O或Fe2O3],故B错误;
C、钢材腐蚀过程中,负极的反应式为:
Fe-2e-=Fe2+,故C错误;
D、红色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
xH2O或Fe2O3,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蒸干、灼烧后所得固体的成分相同
B.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H2SO4溶液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
C.用热碱液可以去油污
D.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原料是Na2CO3和Al2(SO4)3
【详解】A、AlCl3溶液加热蒸干、灼烧得到的固体为Al2O3,Al2(SO4)3溶液蒸干、灼烧后所得固体为Al2(SO4)3,故A错误;
B、配制FeCl3溶液时,为抑制Fe3+水解,将FeCl3固体溶解在稀盐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故B错误;
C、加热纯碱液,可促进
水解,生成NaOH,可去除油污,故C正确;
D、泡沫灭火器中常使用的原料是NaHCO3和Al2(SO4)3,故D错误;
【点睛】判断盐溶液蒸干时所得的产物
①盐溶液水解生成难挥发性酸和酸根阴离子易水解的强碱盐,蒸干后一般得原物质,如CuSO4(aq)蒸干得CuSO4;
Na2CO3(aq)蒸干得Na2CO3(s);
②盐溶液水解生成挥发性酸时,蒸干灼烧后一般得对应的氧化物,如AlCl3(aq)蒸干得Al(OH)3,灼烧得Al2O3;
③考虑盐受热时是否分解,如Ca(HCO3)2、NaHCO3、KMnO4、NH4Cl固体受热易分解,因此蒸干灼烧后分别为Ca(HCO3)2→CaCO3(CaO);
NaHCO3→Na2CO3;
KMnO4→K2MnO4和MnO2;
NH4Cl→NH3和HCl;
④还原性盐在蒸干时会被O2氧化,如Na2SO3(aq)蒸干得Na2SO4(s);
⑤弱酸的铵盐蒸干后无固体。
如:
NH4HCO3、(NH4)2CO3。
19.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
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时,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
T2 p1>
p2 m+n>
p 放热反应B.T1>
T2 p1<
p 吸热反应
C.T1<
p2 m+n<
p 放热反应D.T1>
【详解】定压强相同,比较温度不同时,即比较曲线T1、p2与曲线T2、p2,根据先出现拐点,先到达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温度高,所以T1>
T2,由图知温度越高,B的含量越低,所以平衡向正反应进行,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定温度相同,比较压强不同时,即比较曲线T1、p1与曲线T1、p2,根据先出现拐点,先到达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表示的压强高,所以p1<
p2,由图知压强越大,B的含量越高,所以平衡向逆反应进行,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所以m+n<
p;
根据以上分析得出:
T1>
T2,反应吸热;
p1<
p2,m+n<
D项正确,
【点睛】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原则,采取定一议二得到温度和压强的大小关系,根据图示,结合压强和B的含量的关系判断方程式前后的系数和大小关系,根据温度和B的含量的关系,确定化学反应的吸放热情况,此题便能快速而准确地得出结论。
20.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
Cd+2NiOOH+2H2O
Cd(OH)2+2Ni(OH)2。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充电时阳极反应:
Ni(OH)2-e—+OH-="
NiOOH"
+H2O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详解】A项,充电时,镍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Ni(OH)2作阳极,阳极反应式
:
Ni(OH)2-e-+OH-
=NiO(OH)+H2O,故A项正确;
B项,充电过程实质是电解反应,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项错误;
C项,放电时负极Cd失去电子生成Cd(OH)2,消耗OH-
使负极附近溶液pH减小,故C项错误;
D项,放电时Cd在负极消耗OH-
,OH-
向负极移动,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21.某大学研制了一种新型的乙醇电池,电池总反应为C2H5OH+3O2=2CO2+3H2O,电池示意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极为电池的负极
B.电池工作时电流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
C.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4H++O2+4e-=2H2O
D.电池工作时,1mol乙醇被氧化时就有6mol电子转移
【详解】A、由总反应可知,乙醇被氧化,故a电极为电池的负极,故A不符合题意;
B、a电极上乙醇失去电子,电子通过导线流向b电极,故电流由b极沿导线经灯泡再到a极,故B不符合题意;
C、该电解质溶液为酸性,正极为氧气发生还原反应,其电极反应式为:
4H++O2+4e-=2H2O,故C不符合题意;
D、电池工作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兴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解析 学年 吉林省 长春市 华中 学高二上 学期 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