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师如何有效上课fanshuqin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345988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21.85KB
浅谈语文教师如何有效上课fanshuqin文档格式.docx
《浅谈语文教师如何有效上课fanshuqin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语文教师如何有效上课fanshuqin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主要特点
1.教材内容——凸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这套教科书中,新编选的课文占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这套教科书中的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尊重多元文化,(刊登在在《读者》上文章很多)为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认识大干世界、增进相互了解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教材审查意见中也这样写道:
课文文质兼美,较有典范性,语感鲜明,有利于启迪智慧,激发想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教材编扫——简化头绪,加强整合。
这套教科书在内容的编排上避免烦琐,加强整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识字课、2-3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不仅识字与课文,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等都是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的。
3.识字写字——安排更加科学合理。
识字写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低年级,识字写字处于更为重要的地位。
实验教材突出这一重点,基于学生识字、写字的不同认知规律,本着多认少写、识写分开的原则,低年级要求认字1800个,能写其中的1000个。
其中,一年级上册要求认字400个,能写其中的100个;
一年级下册要求认字550个,能写其中的250个。
据统计,一年级上册要求认的400个字可以覆盖儿童常用读物的50%以上,整个低年级要求认的1800个字可以覆盖儿童常用读物的90%以上,这样,儿童可以及早把他们的识字成果运用于阅读,充分发挥了汉字学习的效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另外,这套教科书的编排提倡“两条腿走路”,课内识字、课外识字双线并行,提供了认牌匾字、认姓氏字、认其他教科书上的字等多种生活中自主识字的途径,激发儿童主动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落实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
4.教材的呈现方式——大胆改革,面貌一新。
这套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倡导师生平等,使教科书成为真正的学本。
在这套教科书中,单元前的导语、,课文后的练习及“语文园地”中的要求都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叙述的,非常亲切自然,增强了教科书的亲和力,使教科书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本。
(2)注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
这套教科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从一年级下册开始,每个“语文园地”里都有“我的发现”栏目,不断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引导他们自主发现学习方法。
在低年级,主要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3)提供展示舞台,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这套教科书通过多种方式体现了让学生主动学、在游戏中学的意图,不断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
在练习、复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认”、“我会画”等图标,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希望老师们拿到新教材之后,不要忙于备课,先翻翻整本书,对自己所教的这册书有了整体的认识,再仔细阅读教参前面的资料。
二、如何有效备课的问题。
我认为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做:
1、研读课标2、钻研教材3、了解学生4、设计练习5、撰写教案
(一)研读课标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有一个习惯,总是把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作为教学指南。
于老师经常翻看课程标准,他说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就必须熟读课程标准,研究课程标准,名师如此,普通教师更应如此。
怎样研读课程标准呢?
我们可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读前言,把握基本理念
各学科课程标准都在第一部分的“前言”中,规定了“课程性质与地位”,提出了该学科的新理念,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我们只有正确地认识课程的性质,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地把握方向,落实课程的教学任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因此,正确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
2.读目标,增强目标意识。
(1)确立“三维”目标。
课程标准首次将“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设定为课程目标,与“知识和能力”,目标并列,即从“三个维度”来设计,并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融为一体、协调一致,确保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目标的实现。
(2)熟记学段目标。
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后,分学段提出具体目标,便于操作,利于实施。
如语文课程标准针对五大块,即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提出具体目标。
◆第一学段(一、二年级):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3.读“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
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分别就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和评价提出了具体建议,这些建议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可以说是“金玉良言”。
总之,教师研读课程标准就是“磨刀”,是把气力下在刀刃上。
可惜一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它、没有重视它,教师不读课程标准,就如练武之人不练功,终究事倍功半。
再来看第二个主题
(二)钻研教材
我们如何读懂教材、钻研教材,实现“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呢?
1.解读文本,充分与作者、编者对话。
教师要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理解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内化教材的精神,充分与作者、编者对话,走进作者和编者的心灵。
(1)朗读,读出情感。
教师应该也必须把教学的内容(课文)朗读好,做到用普通话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
做到口中读出声音、眼中读出画面、心中读出情感、手中读出笔记。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
“老师朗读得好,备课就完成了一大半工作。
”老师朗读得好,课堂上才能自信地让学生跟你读。
台湾王财赍教授认为“跟我读”是最简洁、最有效的朗读指导方法。
师生都能读得人情人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灵性的、充满情趣的,也一定是有效的。
读好了,一切讲解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2)默读,读出见解。
教师要潜下心来,与作者、编者对话,
做到读懂、读透、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通过朗读,不仅要唤起同学们对小女孩的同情,更从小女孩身上学到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真挚热爱,即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放弃对生、对美、对善良、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2.读《教师教学用书》,“站在编者的肩膀上”看教材,与编者对话。
《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是教师备课最重要的参考资料。
《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明》部分对全册教材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教学目标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是我们把握该册教材和教学的重要依据,让我们“胸有全册”;
《教师教学用书》的每个单元,先是“导读”,提示
整组教材的主题、特点、训练点等,让我们“胸有全组”;
《教师教学用书》的每篇课文,包括教材解读、教学目标和教学建议等,让我们“胸有全篇”。
总之,教师在备课中有了对教材的研读、教法的感悟,才能准确地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情况,不局限于教材内容,积极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把教师、学生、各种设备、资料、环境等有利于教学目标达成的各种资源都用来服务教学、服务学生,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教学“实”起来,让知识“靓”起来!
(三)了解学生,那怎样了解、分析学生呢?
1.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
在备课时,要认真思考一下问题:
(1)学生是否已经具备了学习新知识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2)通过预习,学生是否已经了解了有关内容,有多少人了解?
了解了多少?
达到什么程度?
(3)哪些知识是重点、难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点拨和引导?
(4)哪些内容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成为课堂的兴奋点?
上述问题可在教学前或开始时进行了解,教师根据了解的实际情况再组织进行下面的教学活动。
这样的备课和上课才能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使学生在一堂课中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始终处于主体的地位。
2.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
(1)从心理学中了解。
相同年龄的孩子,具有相似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思维特征,即“大同小异’’。
(2)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
比如语文,描写农村题材的课文对城市孩子来说就比较陌生,反之亦然;
描写古代的、外国的课文,对现代的、中国的孩子来说就比较陌生,就此我们就能确定孩子的学习困难,并采取相应措施。
(3)从预习反馈中了解。
课堂教学开始,一般都要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让学生提出问题,以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并把学生的“兴趣点"
“兴奋点’’转化为教学的重点或生长点;
同时把教学的重点、难点,转化为学生的兴趣点、兴奋点。
总之,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分析学生、“吃透”学生是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
不了解学生,就难以因材施教、顺学而导,就容易陷入“对牛弹琴”的尴尬境地,导致教学效益低下,“知己知彼”方能“对症下药”,以至“药到病除”。
分析学生、“吃透”学生又是备课的难点,我们要知难而进、知难而上知人善教。
所以我们说,学生是一本书,一本无限丰富、无限精彩、无限可能的、活的无字书。
学生这本书,老师要用脑、用心、用时间读,用毕生的精力读。
(四)设计练习
老师怎样根据课文的特点、学段(学期)目标,联系学生实际,设计针对性、综合性的练习呢?
(1)设计课内练习。
(2)设计课外练习。
课内练习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材特点、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而设计的练习,主要起到反馈和巩固作用。
1.课前练习(预习)。
2.课后练习3.仿写练习。
另外,教师可以以一道课本习题为蓝本,世钻研教材,把握知识结构,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在资源,对课本中的习题进行“无中生有”的添加,使习题增值,给了学生一片思维驰骋的天空。
总之,要做到让学生在练习中观微知著、触类旁通、自醒自悟、豁然开
朗、享受成长!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课外作业就是那方“天”、那片“海”。
(五)撰写教案
1.首先正确认识备课与写教案。
备课不等于写教案,写教案只是备课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工作,它不是备课的全部。
2.教案的内容
济南市教研室江洪春老师在他的报告中曾对备课的内容进行过细致的阐述,他提出备课的十个模块:
一教材解读二学情分析三学习目标四重点难点
五教学准备六课时安排七教学过程八作业练习
九板书设计十教后反思
一般我们在备课时虽然不用把十个模块全部写全,但是以下几项内容是教案必写的。
(1)教学(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必须做到明确、恰当。
“明确”,是指师生对一堂课应达到的目的、方向要有共同的认识;
“恰当”,主要指“五符合’’,即符合“三维目标’’精神、符合年段的特点、符合教材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符合40或45分钟容量。
比如语文,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一般在《教师教学用书》中都有提示,如果没有补充、改进,就没有必要照抄;
要写在教案中的是根据自己研究教材和课时实际,分解细化了的每一个课时的教学目标(包括重点、难点)。
课时目标明确、恰当,课堂教学才有方向、才有效益。
(2)基本的教学程序。
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规律以及教材特点,安排一节课的先后次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需要在教案中提示。
这个提示也不是“公式化”的、一成不变的,该省的省、该略的略、该详的详。
一般地以教学重点的实施、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创新点的设计等为详。
(3)问题设计。
备课,要精心设计问题,少而精,要把问题写在教案中。
如阅读教学,问题要提在学生的疑点上,提在课文内容、形式的特点上,提在语文训练的重点上,提在课文的矛盾上,以“牵一发而动全身’’。
(4)练习设计。
一是教师要“下水”,如把课后思考练习做一做、生字写一写、练笔作一作。
二据教材特点、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设计课堂练习题,及时反馈、巩固和深化;
设计课外练习,以拓展、延伸和升华。
(5)教学反思。
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入,提出写“教学反思”。
叶澜教授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
”于永正老师说得更具体,他说,“写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备课及实施的总结。
认真写三年教案的人,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
但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的人,必定成为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专家来”。
总之,教烦的备课是一种综合性的脑力劳动,写教案只是备课的一个环节。
钻研大纲教材、研究学生、设计教案是备课;
教师的阅读积累、教学理论的学习也是备课;
授课后的总结、反思同样是备课。
备课决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写教案,教学工作的检查不能只看教案是否详细、美观,一味地注重教案形式,无疑是舍本逐末,会使备课走向误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语文教师 如何 有效 上课 fanshuq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