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状元笔记专题一高考语文必修复习AB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343180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40.81KB
高考状元笔记专题一高考语文必修复习AB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状元笔记专题一高考语文必修复习AB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状元笔记专题一高考语文必修复习AB案含答案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菱角分明
B.倚重
旖旎
兴高采烈
没精打睬
臭名昭著
天理昭然
C.蜂窠
巢穴
神明庇佑
荫庇后人
含蓄蕴藉
狼藉不堪
D.炼字
精练
清沁肺腑
辎铢必较
刻苦自砺
点铁成金
(A.恍如隔世,棱角分明;
B.没精打采;
D.锱铢必较,刻苦自励。
3.依次填人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B
⑴郭先生
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
⑵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
了搅扰。
⑶老师一再提醒学生,放学回家时,一旦发现住宅周围有
可疑的人徘徊或停留,应及时报告所在物业管理部门的保安人员。
A.照例
增添
行迹
B.援例
平添
形迹
C.照例
形迹
D.援例
行迹
答案B。
(援例:
引用成例。
平添:
无端地增添。
行迹:
行动的踪迹;
形迹:
举动和神色。
4.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D
A.迄今为止,所有为世界末日设定的日期都杳无音讯地过去了。
B.回到家乡,家乡已是破败不堪,只有当年的老门楼依然兀立,与河边的老柳树形影相吊。
C.有时书中的人物命运,引起我的沉思和联想,凝视着窗外神秘的夜空,不免出神入化。
D.“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答案D。
(A.杏无音讯:
指没有一点消息;
可改为“无声无息”;
B.形影相吊:
指孤身一人,只有和自己的影子相互慰问,形容无依无靠,非常孤单;
C.“出神入化”是形容文学艺术达到了非常高超的境界。
5.下列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叙述有错的一项是
A.古人的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因此又叫“别号”。
例如陶渊明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欧阳修号“六一居士”,又号“醉翁”。
B.古人纪年,主要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
干支,即十天干,依次为:
甲乙丙丁戊己辛庚壬癸;
地支即十二地支,依次为:
子丑卯寅辰巳午未酉申戌亥。
干支纪年,是依次两两相配而成的一种纪年方法。
帝王纪年,是按照帝王即位的年次或年号来纪年的。
C.《堂吉诃德》主人公的游侠冒险非常曲折滑稽,其实折射出16世纪末、17世纪初西班牙社会的生活画面,展示了封建统治的黑暗和腐朽,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倾向。
D.曹操在杀吕布之前征求刘备的意见,玄德答日:
“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
”其意为:
吕布是无义小人,只能杀不能留。
丁原字建阳,董卓字仲颖,玄德称丁原的字而称董卓的名,也表现了他对丁原的尊重和对董卓的厌恶。
(天干、地支的顺序都不对。
“辛庚”为“庚辛”;
“卯寅”为“寅卯”,“酉申”为“申酉”。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8题。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
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
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俭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
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
“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
当然也可以;
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
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
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
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
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
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
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
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
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
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而“树”呢?
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所谓:
“午阴嘉树清圆。
”(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
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
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
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
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
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
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
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
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
它不同于: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
”(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
也不同于: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
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
“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
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日暮风吹,叶落依枝。
”(吴均《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
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6.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
选出正确的一项
A.在寒风扫高木的季节,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
B.在秋风叶落的季节,表现空阔境界。
C.在高树多悲风的日子,表现鲜明的形象。
D.在萧条冷落的日子,表现空阔境界。
(从文中语句中可见,如“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
”。
7.对下列诗歌中加点词语“暗示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暗示了叶子越来越少的空阔。
B.“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暗示了满树叶子在吹动的饱满情境。
C.“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暗示着生命在流动,正欣欣向荣,点染出江南春天的繁华灿烂。
D.“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暗示着环境的幽静,心情的舒畅。
(暗示着环境的寂静,心情的惨淡。
8.下列句中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A.“木叶”“树叶”与“落木”“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
B.“木”在形象上的艺术特征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含有落叶的因素,二是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疏朗的秋天气息。
C.“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是含有落叶的因素。
自屈原始,后代诗人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效果。
D.“木”的形象的暗示性常常会使我们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
子。
答案A。
(应为:
“木叶”“落木”与“树叶”“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日《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爵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千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9.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时矫首而遐观(举,抬)
B.策扶老以流憩(马鞭子)
C.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通“筹”,筹划)
D.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怀念,想念)
(B.拄着;
C.田地;
D.留恋,爱惜。
10.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舟遥遥以轻飏
B.悦亲戚之情话
云无心以出岫
感吾生之行休
C.复驾言兮焉求
D.既自以心为形役
悟言一室之内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都为连词,表修饰。
B.助词,定语的标志/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助词,无义/谈话;
D.介词,被/介词,因为。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A.耕植不足以自给
B.幼稚盈室
C.尝从人事
D.悦亲戚之情话
(其他各项古义:
B.幼稚,指小孩;
C.人事,指做官;
D.亲戚,父母及亲属。
12.下面各项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作者在序言中介绍了自己的生活境况、为官情况及生活志趣后,正文第一段表示辞官归田的决心,全为自恕自慰之词,诗人已知过去求官为‘‘非”,今日弃官为“是”,好比是入了迷途不远,还来得及回到正道上来,因而深感欣慰。
本段点明了全文主旨,表达了诗人鄙弃官场,向往田园的感情。
B.正文第二、三段写作者回到田园后的愉快生活:
先写归途和初抵家时的情况,再写回家后的日常生活。
这里进一步表示对当权者和官场生活的鄙弃,眼见农村初春生机勃勃的景象,触景而生情,为结尾述人生观张本。
C.正文第四段抒发诗人“乐天安命”的情怀。
先紧承上文“感吾生之行休”而自问,再是作者从反面和正面自答,用形象化的手段表明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最后上升到哲理的高度,点出“乐天安命”的思想,卒章显志。
D.本文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作者的感慨、喜悦、遗憾,不是直接生发,而是在描景绘事中巧妙而自然地流露,借助于对景物的形象生动的描绘,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诗情画意充溢字里行间。
(“为官情况”不当,应改为“为官意图”。
“全为自恕自慰之词”不当。
本段含两层:
前一层是自责之词。
诗人想到“田园将芜”,故应归家,但心为形体所役使而不能自主,这是何等可悲啊!
表明诗人已有归意。
后一层是自恕自慰之词。
二、非选择题(第13至22小题,共76分)
13.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每小题2分)
⑴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我急切地赶着去奔丧,就自己弃官离职了。
⑵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的田里去耕作。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空1分)
①由“亡羊补牢,犹未为晚”,我们可以联想到意思相近的诗句,如:
《归去来兮辞》“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滕王阁序》中的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
②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③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王勃《滕王阁序》)
15.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填空题。
(4分)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
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
日暮
和
月初白
两个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表现时间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变化,表现作者
孤独寂寞的情感。
(每空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章,完成16—19题。
(15分)
窗
钱钟书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
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
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
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
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
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
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
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
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
所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
若据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
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
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需再到外面去找。
古代诗人像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颇有会心。
《归去来辞》有两句道: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
他又说:
“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
自谓羲皇上人。
”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
他虽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庐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
所以,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这个分别,不但是住在屋里的人的看法,有时也适用于屋外的来人。
一个外来者,打门请进,有所要求,有所询问,他至多是个客人,一切要等主人来决定。
反过来说,一个钻窗子进来的人,不管是偷东西还是偷情,早已决心来替你做个暂时的主人,顾不到你的欢迎和拒绝了。
你进前门,先要经门房通知,再要等主人出现,还得寒暄几句,方能说明来意,既费心思,又费时间,哪像从后窗进来的直捷痛快?
好像学问的捷径,在乎书背后的引得,若从前面正文看起,反见得迂远了。
世界上的屋子全有门,而不开窗的屋子我们还看得到。
这指示出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
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屋子的本意,只像鸟窠兽窟,准备人回来过夜的,把门关上,算是保护。
但是墙上开了窗子,收入光明和空气,使我们白天不必到户外去,关了门也可生活。
屋子在人生里因此增添了意义,不只是避风雨、过夜的地方,并且有了陈设,挂着书画,是我们从早到晚思想、工作、娱乐、演出人生悲喜剧的场子。
门是人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
屋子本是人造了为躲避自然的胁害,而向四垛墙、一个屋顶里,窗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它,给人利用,好比我们笼络野马,变为家畜一样。
从此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明,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
所以,人对于自然的胜利,窗也是一个。
不过,这种胜利,有如女子对于男子的胜利,表面上看来好像是让步——人开了窗让风和日光进来占领,谁知道来占领这个地方的就给这个地方占领去了!
我们刚说门是需要,需要是不由人做得主的。
譬如饿了就要吃,渴了就得喝。
所以,有人敲门,你总得去开,也许是易卜生所说比你下一代的青年想冲进来,也许像德昆西论谋杀后闻打门声所说,光天化日的世界想攻进黑暗罪恶的世界,也许是浪子回家,也许是有人借债(更许是讨债),你愈不知道,怕去开,你愈想知道究竟,愈要去开。
甚至每天邮差打门的声音,也使你起了带疑惧的希冀,因为你不知道而又愿知道他带来的是什么消息。
门的开关是由不得你的。
但是窗呢?
你清早起来,只要把窗幕拉过一边,你就知道窗外有什么东西在招呼着你,是雪,是雾,是雨,还是好太阳,决定要不要开窗子。
上面说过窗子算得奢侈品,奢侈品原是在人看情形斟酌增减的。
我常想,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
刘熙译名说:
“窗,聪也;
于内窥外,为聪明也。
”正和凯罗(GottfriedKeller)《晚歌》(Abendlied)起句所谓“双瞳如小窗(Fensterlein),佳景收历历”同样地只说着一半。
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
眼睛往往跟着心在转。
窗子许里面人看出去,同时也许外面人看进来,所以在热闹地方住的人要用窗帘子,替他们私生活做个保障。
晚上访人,只要看窗里有无灯光,就约略可以猜到主人在不在家,不必打开了门再问,好比不等人开口,从眼睛里看出他的心思。
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
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
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
有时,关窗和闭眼也有连带关系,你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与你什么满足,你想回到故乡,你要看见跟你分离的亲友,你只有睡觉,闭了眼向梦里寻去,于是你起来先关了窗。
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整天整夜不关的。
(原文有删改)
16.文章第一段说“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原因是什么?
⑴“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是因为:
屋外的阳光、懒洋洋的风、鸟语都太多。
(2分)
⑵“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是因为:
需要屋里的阴深、沉闷、寂静作衬托,春天才显得更美。
17.文章第三段说“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这是为什么?
作者认为,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
(2分)门满足的是人的物质需要,而窗满足了人的精神需要,由满足物质需要到满足精神需要,正是显示了人类的进化。
18.作者在文章最后说到关窗,他的用意是什么?
(3分)
保障个人的私生活;
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
(2分)提防“残冷”,有时心灵也要设防。
(1分)
19.下面已概括出“窗”的一个功能,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它的另两个功能。
⑴窗,打通大自然和人的隔膜;
(2)窗,使屋子给人生增添了意义;
(3)窗,使屋内外
的人相互沟通。
(每个要点2分)
20.从下面六个备选句子中选择三句,依次将序号填入下面语段的横线上,使文段语意连贯,画面完整。
走进落基山脉,放眼望去,①,④,⑤,由近及远,自下而上地映入眼帘,秀丽多姿,巍峨壮美。
①蓝蓝的湖水、绿绿的草原、密密的针叶林与层层山间草甸
②密密的针叶林与层层山间草甸、绿绿的草原、蓝蓝的湖水
③还有各种充满灵性的动物在自由游走着
④自由游走着的各种充满灵性的动物
⑤还有大面积的高山冰原及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奇异山峰
⑥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奇异山峰及大面积的高山冰原
解析:
本题考查“选用句式、语言表达连贯”。
①④⑤都是偏正短语,其中心词作“映入”的主语。
21.在下面新闻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文字,概括新闻内容。
人民网北京9月13日电
当地时间13
日上午,据悉,日本海上保安厅释放。
了7日抓扣的14名中国船员,并返还了渔船,但船长依然被扣。
14名船员将乘坐中方准备的飞机飞离日本冲绳县石垣机场回国。
在夸天上午的记者见面会上,日本官房长官仙谷由人表示7日被日本海上保安厅扣押的14名中国船员将乘坐包机回到中国,一名代理船长已经从中国来到日本,将驾驶渔船回国。
据日本媒体报道,北京时间11点,中国渔船离开了冲绳县石垣港,“在离开日本领海之前都有日本巡视船跟从。
”据日本海上保安厅介绍,针对渔船和14名船员的调查于12日结束,因为石垣地方法院10日作出了对船长拘留10天的决定,因此那霸地方检察机关石垣支部将继续对船长进行扣押调查。
作文(4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关键词:
毛毛虫——蛹——蝴蝶
全面领会三个词语之间的关系,理解变化过程中所蕴含的道理,并以此为主旨作文。
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700字。
【写作提示】①关键是一个“变”,由丑陋变得美丽,变的过程要经历“蛹,,的艰难痛苦。
②领悟其中的道理,由此及彼,联系到生活中的各种人事,进行记叙描写或展开分析议论。
高考语文必修复习B案
一、选择题(第1至12小题共24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谥号(shì
创伤(chuāng)
迄今(qì
深思慎取(shè
B.漂泊(bó
否泰(pǐ)
编纂(zuǎn)
干练坚决(gà
C.绯闻(fēi)
赍赏(là
i)
彤云(tú
泅水划船(qiú
D.懿范(yì
捧袂(mè
祷告(dǎo)
咬文嚼字(iiá
o)
赍赏(jī),彤云(tó
ng)。
2.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辐射
庇佑
怂恿
果品酒馔
B.喋血
干燥
凯旋
焕然一新
C.锦囊
追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状元 笔记 专题 高考 语文 必修 复习 AB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