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XX区十三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332290
- 上传时间:2022-11-23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6.41KB
至XX区十三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
《至XX区十三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至XX区十三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群主要健康指标处于全市前列。
2、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十二五”期间,通过大规模的建设,全区医疗机构全部完成了“改貌”工程,公共卫生“五大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功能逐步完善,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持续提升,中医药发展进展明显,卫生综合实力不断提高。
2015年,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0个(含诊所、卫生所、医务室、村卫生室等),每千人拥有拥有卫生技术人员6.38人(其中医生3.73人、护士2.60人)每千人口拥有床位2.06张。
3、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在全市率先启动了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组建了全科服务团队,制定了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指标的绩效考核体系;
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城乡居民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达到25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不断推进和深化
4、卫生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结构性矛盾、要素制约仍然突出。
当前及今后几年,卫生系统仍然面临着建设与创建的双重任务、发展与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双重压力、改革与新机制确立的双重挑战,以内涵建设为主的发展方式没有得到根本确立,科学稳定的卫生投入与增长机制尚未形成,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公平性和绩效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卫生软实力与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服务需求不相适应,城市化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人口的聚集和职业危害给公共卫生带来沉重压力,卫生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十三五”规划的指导思想、规划原则与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立足区情,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以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导向,坚持公平,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加强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全面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能力,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努力构建和谐卫生,为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和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规划原则
1、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
从实际出发,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按照居民卫生服务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调整服务方向和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居民多层次的卫生服务需求。
2、坚持均衡发展、突出重点的原则。
在促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各领域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公共卫生、爱国卫生特别是农村卫生的发展,提高对弱势群体的基本卫生服务能力。
3、坚持调整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
根据XX城市发展规划,适当调整医疗机构的数量、规模和档次,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多种形式、多层次的特需服务和专科服务。
4、坚持可及性、可行性的原则。
医疗卫生机构的布局上充分考虑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可及性,功能上注重区域内资源的共享和互补。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0年,卫生强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基本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城乡之间、不同人群之间的健康状况和卫生资源配置差异明显缩小,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明显提升,居民健康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完善,基本适应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
2、主要控制指标:
--平均期望寿命(岁):
79.7岁--婴儿死亡率:
控制在9‰以下
--孕产妇死亡率:
控制在12/10万以下
--食品卫生监督:
辖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
--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
辖区公共场所经营单位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
辖区供水单位监督覆盖率达100%
--职业卫生监督:
全区职业危害企业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射线装置单位的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
--学校卫生监督:
辖区中、小学校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
--传染病卫生监督:
辖区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工作监督覆盖率达100%,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理监督覆盖率达100%,辖区医疗机构卫生监督覆盖率达100%
--儿童免疫规划:
建卡建证率稳定在98%以上;
儿童免疫规划“五苗”接种率稳定在95%以上
--慢性病社区管理率和控制率:
分别达80%和30%以上;
消除血吸虫病、碘缺乏病危害,控制肝炎、肺结核、性病、艾滋病
--孕产妇保健覆盖率:
达到100%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
--妇女病普查普治率:
达到80%
--儿童保健覆盖率到:
--健康教育普及率:
城镇居民(包括外来人口)相关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分别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在100%的基础上,实现与城市大管网并网的目标;
卫生厕所覆盖率95%
--卫生创建:
全区有50%的街道(镇)实现XX省卫生街道(镇)或XX市三星级卫生街道的创建目标
三、主要任务
一个动力:
以医改为动力,促进我区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进一步明确公立医院的功能定位,坚持公共医疗卫生公益性这一主线,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坚持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方向,加大政府投入,规范医院管理,优化服务流程,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办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市场向民营与公立医疗机构平等开放,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资源供给短缺的市场,鼓励兴办康复、中医、护理、老年病等公益性或经营性医疗机构,促进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较强的民营医疗机构快速发展。
全面推行绩效考核和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坚持以“尊重规律、注重实绩,激励先进、促进发展,客观公正、简便易行”为原则,着力构建符合事业发展规律和人员成长规律的、导向明确、标准科学、体系完善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和绩效工资分配机制,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效率,调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我区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
两个推进:
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建设。
推进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十三五”期间,随着“两XX岸”战略的实施,全区要逐步形成资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能满足不同层次医疗服务需求、具有较强服务能力的医疗服务体系。
一是配合做好XX妇儿医院北部院区相关建设工作。
XX市妇女儿童医院北部院区项目由XX区政府和XX市卫生局共建,位于XX新区,总用地面积5.67公顷,一期建筑面积60000m2,项目总投资近5亿元,预计2018年可投入使用。
二是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随着XX发展由“XX时代”向“XX时代”的过渡和重点区块的开发建设,在XX地块、XX地块配套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完成XX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
谋划XX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
到2020年,全区设立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
三是适度发展专科医院。
采用多元化办医格局,着重办好现有的XXXX眼病医院、XX区儿童医院等专科医院,服务辖区群众。
(附件:
“十三五”期间我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览表)推进城乡医疗卫生一体化建设。
以提高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缩小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为重点,坚定不移地加大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倾斜力度,强力推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和卫生管理向农村流动和延伸,促进城乡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体化、城乡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均衡化,逐步实现城乡卫生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专栏一:
大力推进XX市XX医院(XX区人民医院)的发展XX市XX医院(XX区人民医院)作为XX区域性综合医院和区域医疗中心,将本着“大综合、强专科、广联合、深内涵”的发展思路,在业务拓展、提升服务质量上下功夫。
一、加强医院硬件条件建设。
对照二级甲等医院标准,完善科室建制,配备必需的医疗设备,提升医院的诊疗能力和水平。
二、强化医院优势学科建设。
加强与先进地区医院(科室)的联系与合作,将具备优势的骨科、肛肠科、心血管内科、运动康复等作为重点学科予以发展,逐步成为区内一流、市内某些学科领先的区级人民医院,并在全区医疗卫生的科研、教学、急救等方面发挥“龙头作用”。
三、根据医院的发展情况,力争在三年内启动医院二期建设,在“十三五”期末,医院具备创建三级乙等医院的能力。
五个工程:
即区域卫生“双基”工程、社区卫生服务优化工程、公共卫生服务均衡工程、卫生科技创新创强工程、中医药提升工程。
(一)区域卫生“双基”工程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以健全服务网络、提升服务能力、完善体制机制为重点,着重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进一步改善基层卫生基础条件,突出强化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职能。
1、进一步完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
原则上每个街道(镇)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2-3个村(社区)设置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站均服务人口不少于0.5-1万人;
区域面积较大的,可适当增设社区卫生服务站。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机构建设标准、人员培训、药品配送、辅助检查流动服务、信息管理和业绩考核“六统一”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率和标准化建设率均达到100%。
对村卫生室进行转型改造,实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一体化管理,十三五期间,一体化管理率达到100%。
2、全面加强基层卫生综合服务功能。
切实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突出加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提供基本药物、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完善社区责任医生和全科团队工作规范,推行网格化管理、巡回式服务。
进一步完善以内部药事服务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机制,科学界定社区卫生机构服务功能,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效率。
(二)社区卫生服务优化工程
1、全面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
扩大基本药物制度的覆盖面,实行一体化管理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全部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提高基本药物制度的可及性。
根据群众的用药习惯和需求,合理调整基本药物目录,引导医务人员和群众普遍形成合理的用药习惯。
2、建立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新体制。
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内部药事服务为核心的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机制,科学界定社区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创新运行机制,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和激励制度,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补偿机制,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明确机构性质和人员编制。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按照服务人口和机构职能,合理确定人员编制;
妥善做好不符合执业资格人员的转岗、分流和编外人员的用工问题。
建立绩效工资制度。
遵循保障与激励并重的原则,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建立起与地区经济发展和物价水平相适应,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与岗位职责和实际贡献相匹配的绩效工资制度。
建立以服务数量、服务质量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内部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活力。
3、推动智慧卫生建设。
加快XX区卫生信息中心建设,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系统软件、区域居民健康档案与社区卫生服务行政管理平台、区域医院临床诊疗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区域双向转诊平台建设,使区域内的医疗卫生资源信息率先实现共享和交换。
以强大的信息技术平台为依托,重点提高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动态信息化管理水平,力争全区城乡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0%以上,高血压和糖尿病人规范管理率均达到85%以上。
(三)公共卫生均衡工程
1、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制度。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和财政承受能力,调整和扩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增加和完善服务内容,稳步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城乡居民健康体检的经费标准。
建立和完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调整机制,逐步将食品卫生、职业卫生、餐饮卫生、卫生应急等重点任务纳入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大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安全保障力度,提升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共享水平。
2、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管理。
针对严重威胁儿童、妇女、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有效整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资源,实施重点人群健康关怀行动计划,全面提升人群健康的整体水平。
专栏二:
重点人群健康关怀行动计划重点人群健康关怀行动计划,旨在通过解决儿童、妇女和老年人等重点人群重点疾病问题,促进和提升人群健康整体水平。
一、儿童健康关怀行动计划。
免费开展先天性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听力障碍和先天性心脏病等新生儿疾病筛查,实行儿童白血病(四型)、先天性心脏病(两型)和甲状腺功能低下等疾病的免费治疗。
二、妇女健康关怀行动计划。
实施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检测;
免费开展围产期保健、孕产妇产前筛查和农村孕产妇免费补服叶酸项目,有效控制18三体综合症、21三体综合症和神经管畸形等出生缺陷。
提高农村贫困孕产妇分娩补助标准。
开展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免费检查。
三、老年人健康关怀行动计划。
对60周岁以上老年居民,开展每年一次的免费健康体检,增加老年疾病相关检查项目。
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老年居民实施社区规范服务与管理,对60周岁以上农村贫困白内障患者实行免费复明手术。
3、加强疾病防治能力建设。
进一步完善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
加大重大传染病、地方病以及新发传染病的防控力度,确保不发生因控制不力而导致的疾病传播和蔓延。
完善艾滋病人“四免一关怀”政策。
全面落实结核病现代防控策略。
大力实施国家免疫规划,消除麻疹。
加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
专栏三:
精神疾病社区治疗管理项目精神疾病社区治疗管理项目,旨在促进精神心理疾病防治体系建设,保障精神病人健康权益,提高全社会精神卫生服务与管理水平。
一、加强社区精神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制定精神心理防治队伍建设规划,完善社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实施精神心理卫生健康教育与促进计划,为精神病人提供有效的诊断、治疗和康复服务。
二、建立精神病人健康档案专案管理制度。
对精神病人实行建档立卡,分级管治、动态监测、定期随访和康复评估。
三、开展重性精神病人社区治疗管理。
以区为单位,建立重性精神病人社区治疗与管理专项资金,解锁关锁精神病人,实施重性精神病人免费诊治政策,完善精神病人家庭随访制度,重性精神病人随访每年须达到4次以上。
4、加强卫生应急综合能力建设。
完善健全区卫生应急组织机构,形成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卫生应急管理体系。
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提高综合分析和预警能力。
完善全区紧急医学救援网络体系,增强医疗救援能力。
专栏四:
卫生应急能力促进项目卫生应急能力促进项目,旨在全面加强我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
一、加强卫生应急指挥决策系统建设。
强化区级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完善卫生应急系统,建立健全卫生应急网络。
二、建立卫生应急队伍装备及物资储备制度。
按照卫生部标准要求,完成3支区级卫生应急队伍装备配备。
加强应对重大传染病疫情、职业中毒、化学中毒、辐射事故和群体性伤亡灾害事件等所需物资储备。
三、建设省级卫生应急示范区。
根据《XX省卫生应急工作示范县(市、区)评估实施办法》要求,加强卫生应急建设,全面提升全区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专栏五:
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治体系建设项目,旨在建立与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相适应,能够有效保障劳动者职业健康的职业病防治体系,加强职业危害的有效管理。
一、加强职业病防治队伍建设,独立设置职业卫生科。
根据职业卫生监管形势,切实强化职业病监管人员配备,加大服务与指导力度,不断提升全区职业卫生监管水平。
二、实施职业病防治示范计划。
在全区汽车4S店行业及工业园区实施职业卫生监管示范行业及示范区计划,通过重点行业及重点区域的监管工作,有效控制职业危害。
三、建立基本职业卫生服务机制。
明确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范围,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城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职业卫生服务职责,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基层职业病防治体系。
5、加强卫生综合执法能力建设。
进一步完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重点加强基层卫生监督执法力量,全区六个监督分所达到规范化分所标准,其中XX监督分所达到省级示范化分所标准;
全面加强集传染病防治、职业卫生、学校卫生、环境卫生、放射卫生、饮用水卫生和医疗服务监管于一体的卫生综合执法,完善卫生执法稽查制度,提升卫生综合执法效能。
(四)卫生科技创强工程
1、构建卫生人才支撑平台。
完善卫生人才培养机制。
尊重卫生人才培养和成长规律,完善卫生人才毕业后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制度,重视卫生管理学科发展,推动卫生管理专业化、科学化。
建立健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完善在岗人员培训制度,加强复合型公卫人才、社区护士、医技人员、乡村医生等卫生人才的岗位培训。
继续实施定向培养农村社区医生工作。
完善人才管理机制。
进一步破除卫生人才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和政策屏障,实行区级医疗卫生机构晋升中高级职称前下乡服务制度,对在基层农村工作的卫生人才给予工资、职称等方面的政策倾斜;
建立基层农村卫生服务津贴制度,引导和规范城乡之间卫生人才的合理流动。
2、提升卫生科技自主创新水平。
以区级医院为龙头,以现有学科为基础,统筹建设规划,优化学科布局,加大医学科研投入,发挥特色优势,推动卫生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筛选一批有潜力、有优势的学科进行重点培育,与国内外领先学科广泛开展交流合作,加强核心团队建设,推动学科内涵发展。
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打造一批省内领先、市内一流的优势学科,培养一批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努力构筑区域性医学中心,满足周边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围绕国家、省市卫生科技创新发展战略,积极争取市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提升卫生科技转化应用水平,使我区的医学科技和重大疾病防治能力整体达到省内领先水平。
“十三五”期间,力争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数达到5项,局级以上科技项目达到50项。
(五)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进一步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实施中医药参与城乡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管理,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疾病防控中,注重运用中医药医疗保健技术和方法,居民健康档案要体现中医药服务内容。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推进中医“治未病”工程。
提高中医药服务项目在医保和新农合中的报销比例。
加强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中药房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广使用中医药适宜技术。
创新中医药人才培养机制,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及规范化培训、乡村中医专业中等学历教育等活动。
深入开展中医药知识科普宣传,真正使广大群众了解中医药、喜爱中医药、享受中医药。
四、保障措施
(一)确立以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为服务宗旨的理念
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是制定“十三五”规划、做好卫生工作的行动指南。
发展医疗卫生服务必须以人群的需求作为基本着眼点,以居民的健康需求为依据,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卫生事业的重要标准,以人为本,按需服务,提供菜单式服务、多元化服务,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就医流程,改善卫生服务能力,提高多层次供给能力,就近就地满足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求。
(二)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
转换机制是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突破口,本着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改革方向,加强基层基础建设,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方式,全面推行全科团队服务和责任医生制度,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卫生行政部门主要承担卫生发展规划、资格准入、规范标准、服务监管等职责。
建立完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逐步推行医院管理队伍职业化,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机制。
遵循公益性和社会效益原则,进一步深化城乡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推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设置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的用人机制。
完善分配激励机制,有效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分开制度。
加强公立医院财务监管和运行监督。
(三)完善和落实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补偿政策
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责任,逐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增长幅度。
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符合国家规定的离退休人员费用和政策性亏损补偿等,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经费和业务经费由同级政府全额安排。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取得。
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要与当地事业单位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
(四)加强卫生行风和医德医风建设
坚持卫生为民惠民,发扬敬业奉献的精神,着力提高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贯彻教育、制度、监督并重和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工作方针,紧密结合文明创建活动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治本之策。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加强社会群众与出院病人对医德医风的考评。
树立典型,表彰先进,弘扬“救死扶伤、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精益求精、文明行医”的行业风尚。
探索和建立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规范医疗收费,抓好权力内控体系建设,不断改善和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
加大卫生宣传力度,有计划地宣传卫生政策和发展成就,正确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十三 医疗卫生 事业 发展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