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证考试题库1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328245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格式:DOCX
- 页数:84
- 大小:83.17KB
换证考试题库1Word格式.docx
《换证考试题库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换证考试题库1Word格式.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4.法作为特殊的社会规范是针对具体的、特定的人的。
15.不作为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导致违法。
16.特殊地域管辖优先于一般地域管辖。
17.法律关系主体的人数不能少于2人。
18.各级人民法院和各级人民检察院对案件适用法律上所作的解释,称为司法解释。
19.法律责任是国家专门机关对违法者因其违法采取的惩罚措施。
20.行政法律关系简称行政关系。
21.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不受一切组织和个人的干涉。
22.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三、选择题
1.法律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B)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经济基础B.上层建筑C.法律体系D.道德体系
2.法所具有的规定人们的行为模式,指导人们行为的性质是指(C)。
A.法的普遍性B.法的一般性C.法的规范性D.法的程序性
3.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划分的同类法律规范的总和,被称为(D)。
A.法律体系B.法系C.立法体系D.法律部门
4.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就必须做到(C)。
A.公民的个别情况可以作为法律权利义务分配的考虑因素
B.行政诉讼活动中,国家机关与公司的诉讼地位应有所差别
C.法律对穷人富人在适用上一律平等
D.领导干部的违法行为的处理要注意影响,不必太较真
5.法的遵守的主体的行为,不论从外在方面还是从内在动机方面,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从而真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这属于守法的(C)。
A.低级状态B.中间状态C.高级状态D.外在状态
6.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D)。
A.历史的自然发展B.人类有意识的选择C.科学技术的发展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7.在大陆法系国家诉讼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A)。
A.法官B.当事人C.律师D.公诉人
8.根据《立法法》法律解释权属于(B)。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各专门委员会
9.法律事实分为两种,一种是法律事件,另一种是(A)。
A.法律行为B.法律责任C.法律后果D.法律概念
10.关于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表述正确的是(C)。
A.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必须首先具有行为能力
B.公民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不能分离
C.公民具有权利能力,并不必然具有行为能力
D.公民丧失行为能力,也就意味着权利能力的丧失
11.法律具有溯及力是指(D)。
A.新法颁布后,旧法仍然有效
B.新法生效后,旧法仍然有效
C.新法颁布后,对它颁布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有效
D.新法生效后,对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有效
12.现代社会中,不仅需要有法律这种社会规范,而且还需要有道德、习俗、纪律等其他社会规范。
这说明(D)。
A.法律是可有可无的
B.法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
C.法自身具有缺陷
D.法只是社会调整方法的一种
13.物权的公示方法一般为(A)。
A、不动产以登记作为公示方法,动产以占有作为公示方法
B、动产和不动产都以登记作为公示方法
C、动产以登记作为公示方法,不动产以占有作为公示方法
D、动产和不动产都以占有为公示方法
14.一般认为,划分法律部门的主要依据是(AB)。
A.法律调整的方法B.法律调整的对象
C.法律规范的数量D.法律调整的后果
15.下列哪一个法系的法的渊源主要是判例法(D)?
A.民法法系B.中华法系C.大陆法系D.英美法系
16.下列有关法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表述不恰当的是(D)。
A.法人有权利能力,就一定有行为能力
B.法人的行为能力范围自法人成立之时就受到限制
C.法人的权利能力自法人成立之时就受到限制
D.法人有行为能力,不一定有权利能力
17.从违法行为的构成要素看,判断某一行为是否违法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A)。
A.该行为在法律上被确认为违法
B.该行为有故意或者过失的过错
C.该行为由具有责任能力的主体作出
D.该行为侵犯了法律所保护的某种社会关系和社会利益
18.下列不享有立法权的机关为(B)。
A.国务院B.镇人民政府C.省人大常委会D.司法部
19.法律规范逻辑结构中的假定、处理、制裁三个部分(A)表现在不同的法律文件中。
A.可以B.应当C.必须D.不得
20.在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为(B)。
A.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监察机关
21.我国对立法权限做出专门规定的法律是(C)。
A.《宪法》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C.《立法法》D.《法院组织法》
22.首先确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是(C)。
A.罗马法B.封建制法C.资本主义法D.社会主义法
23.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旧中国的法律属于(B)。
A.中华法系B.大陆法系C.英国法系D.美国法系
24.集中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法律文化、法律传统、体现一个社会法治的总体发展程度的是(B)。
A.执政党的法律意识B.社会法律意识C.立法意识D.法律思想体系
25.法律规范应(C)。
A.与道德完全一致B.与道德完全分开
C.具有最低限度的道德内容D.以符合道德为最重要准则
26.在治国方式上,当代中国坚持(B)。
A.主要依靠政策B.法律至上
C.政策与法律处于同等位置D.主要依靠思想教育
27.我国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是(ABCD)。
A.依法成立
B.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
C.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
D.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8.法在与相近的社会现象,如道德、宗教、政策等,相比较的过程中显示出来的特殊象征和标志有哪些?
(ABCD)。
A.法是调整人们的行为或者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规范性
B.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具有国家意志性
C.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
D.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普遍有效,具有普遍性
29.下列关于法的作用,表述正确的有(CD)。
A.自有国家以后,法律就成了调整社会关系的唯一手段
B.在法治社会中,所有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法律来解决
C.法具有保守性,往往落后于现实生活的变化
D.由于利益冲突,法并不能在所有个别问题上都能体现正义
30.(AC)属于当代中国司法的基本原则。
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B.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C.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
31.按照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下列何项可以成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行政管理相对人(ABC)。
A.公民B.法人C.其他组织D.国家
32.根据《立法法》,下列关于法的适用规则的表述正确的是(ABC)。
A.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B.新的规定优于旧的规定
C.特别规定优于一般规定
D.法原则上溯及既往
33.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包括(BC)。
A.法律概念B.行为模式C.法律后果D.法律原则
34.我国现行立法体系在纵的方面分为中央立法和地方立法两大层次。
中央立法包括(ABC)。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
B.国务院立法
C.国务院部门立法
D.中共中央立法
35.法律与政策的相互作用表现为(AD)。
A.政策指导法律
B.政策优于法律
C.政策就是法律
D政策依靠法律贯彻实施
36.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ACD)。
A.法律是传播道德的有效手段B.法律不受道德的影响
C.道德是法律的评价标准D.道德是法律的推动力量
37.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ABCD)。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B.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和社会民主政治的完善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和公民素质的提高
D.立法体制、司法体制的改革和社会主义法律监督体系的完善
38.下列属于非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有(BCD)。
A.《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税收政策的规定》
B.某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王某故意杀人案的判决书
C.张某和李某根据《合同法》签订的钢材供销合同
D.某市民政局根据《婚姻法》给予王某和夏某颁发的结婚证
39.下列各项中包含法律事件的有(ABCD)。
A.某国发生政变,致使我外贸公司向该国的出口受阻
B.某会计师事务所与李某约定,只要李某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就聘他到该所工作,结果李某由于被汽车撞伤住院治疗未能参加考试
C.王某出差时突发急病,抢救无效而死亡,导致婚姻关系消灭
D.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一份运输合同后,由于突发泥石流损坏公路,致乙公司无法按合同完成运输任务
40.根据我国《立法法》的有关规定,下列关于法律效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BD)。
A.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B.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规章
C.地方性法规的效力高于规章
D.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41.执法必严意味着(ABC)。
A.一切国家执法机关的活动,必须有法律上的根据
B.适用法律必须严明、严格、严肃
C.具体适用法律时从重从轻视案件情况和法律规定而定
D.一切违法犯罪都必须从严处罚
42.西方法学界通常认为,当代世界主要法系有(AB)。
A.英美法系B.大陆法系C.中华法系D.社会主义法系
43.英美法系的国家的诉讼采用(BD)。
A.审理制B.对抗制C.干涉主义D.当事人主义
44.下列属于法律意识的表现的有(ABCD)。
A.某教授对依法治国理论进行的系统论述
B.某妇女组织认为“包二奶”问题应由法律进行调整
C.某省参加高考的考生认为国家在高考录取工作中存在不公正的做法,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欲起诉有关部门
D.被判处无期徒刑的被告人管某从律师处得知刑事诉讼中“上诉不加刑”的原则后,决定上诉
45.立法权从纵向上分为(AC)。
A.国家立法权B.行政立法权
C.地方立法权D.授权立法权
46.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一般以下列名称出现(BCD)。
A.裁定B.条例C.规定D.办法
47.规章是我国法的渊源之一,下列哪些国家机关有权制定规章?
(ABCD)
A.国务院各组成部门
B.国务院的直属机构
C.省级人民政府
D.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48.影响守法的主观条件包括(CD)。
A.民族传统B.国际形势C.法律修养D.道德修养
49.下列措施中,属于法律制裁的有(BD)。
A.王某因考试作弊被学校给予留校察看处分
B.钟某端汤不小心烫伤顾客,被法庭判决赔偿450元
C.钱某连续不参加火红摄影沙龙的活动被开除会籍
D.常某偷彩电、录像机被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
50.我国法律监督方面,社会监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社会监督主要包括(ABCD)。
A.中国共产党的监督
B.新闻媒体的监督
C.人民群众的监督
D.社会组织的监督
51.根据我国的有关规定,产生法律责任的原因有(ABD)。
A.侵权行为B.违约行为
C.主观想法D.法律规定
52.行政机关的下列何项行为属于行政行为?
(ABD)
A.征税B.颁发营业执照C.租用办公楼D.制定规范性文件
53.下列选项中有权制定规章的有(AB)。
A.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
B.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C.设区的市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54.环保部门向某企业收取排污费、滞纳金的行为属于(A)。
A.行政征收B.行政征用C.行政处罚D.行政强制
55.《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属于(C)。
A.行政规章B.法律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
56.选项所列的哪些组织不享有行政主体资格(ABD)?
A.接受乡政府委托从事计划生育管理工作的村委会
B.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
C.市国家税务局
D.市政府行政复议办公室
57.行政行为一经作出,一般具有如下效力(ABCD)。
A.公定力B.确定力C.拘束力D.执行力
58.下列行政行为中,属于具体行政行为的是(ABD)。
_
A.行政征收B.行政处罚C.制定行政法规D.行政强制执行
59、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事项作出规定。
(AB)
A.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B.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C.国家立法权;
D.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程序;
60、按照《立法法》规定,法律签署公布后,在(C)上刊登的法律文本为标准文本。
A.中央人民政府公告B.全国人大法工委公报
C.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公报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报
61、法律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不同的法律解释其效力也不相同。
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律解释的权限范围的是(AC)。
A.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B.法律规定业已修正需要重新定义其相关内容的
C.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D.法律之间发生冲突,需要裁决其效力优先性的
62、地方政府规章可以就下列哪些事项作出规定。
A.为执行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规定需要制定规章的事项
B.属于本行政区域的具体行政管理事项
C.国家立法权
D.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程序
6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为(A)。
A、执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事项
B、执行部门规章的事项
C、诉讼和仲裁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4、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法律由(B)签署予以公布。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B、国家主席
C、国务院总理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主席
65、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B)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
A、依据B、参照C、可以依据D、有时依据
66、根据宪法和法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C)
A、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B、自治区的人大及常委会行使地方立法权
C、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D、自治州的人大常委会行使民族立法权
四、名词解释
1.法律:
法律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狭义的法律专指国家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
2.法制:
是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对法律实施的监督等活动和过程。
3.法律规范:
法律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一定社会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则。
4.强制性规范:
又称命令性规范,是指法律规范规定的义务必须履行,不允许人们以任何方式加以变更或违反。
5.任意性规范:
指允许人们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自行确定本身的权利和义务的内容,法律规范不作硬性规定。
6.授权性规范:
指授权或者允许人们可以这样行为的法律规范。
7.禁止性规范:
指法律规范明文规定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要求人们抑制一定行为的规范。
8.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9.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直接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以至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情况。
包括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
10.法律行为:
是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们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11.法律事件:
指不以有关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发生的客观现象。
12.法律体系:
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行法律规范按照法律部门所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相互协调的一个统一体。
13.法的部门:
指对一国现行法律规范按其所调整的不同的社会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不同调整方法所作的一种分类。
14.法律适用:
法律适用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广义的适用是指国家机关和国家授权的单位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将法律规范应用到具体的人或组织的一种专门活动。
狭义的法律适用,则专指国家司法机关依法办案的活动。
15.法律实施:
法律实施是指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现,包括法律的适用和法律的遵守两部分内容。
16.法律的遵守:
法律的遵守简称守法。
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公职人员和公民遵守各项法律规定,依法办事。
17.法律效力:
指法律适用范围,包括空间效力、时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
18.违法:
违法是指具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所实施的一种违反法律规定的,对社会有危害的行为。
广义的违法指包括犯罪在内的一切违法行为,狭义的违法指一般的违法,不包括犯罪。
19.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指实施违法行为的人所承担的法律后果。
20.法律制裁:
法律制裁是指由法定的国家专门机关依法对违法行为实施者按照其所负的法律责任所给予的惩罚措施。
21、行政法规:
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即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决定,依照法宝权限和程序,制定颁布的有关行政管理的规范性文件。
22、行政强制执行:
是指特定的行政机关对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行政决定所确定的义务的相对人,采取一定的强制措施,迫使其履行或全面适当履行义务,或达到与义务人履行义务相同状态的行为。
五、简答题
1.法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参考答案:
(1)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实施;
(3)法具有高度的规范性;
(4)法规定了权利和义务;
(5)法有确定的创制和表现形式。
2.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有法可依是建立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
(2)有法必依是实现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
(3)执法必严是实现和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
(4)违法必究是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保证。
3.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由哪些要素构成?
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由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两部分构成。
(1)行为模式,是指有权怎样行为,必须怎样行为,不能怎样行为。
(2)法律后果,包含肯定式法律后果和否定式法律后果。
4.法律关系的构成包含哪些要素?
法律关系由主体、客体、内容三大要素构成。
(1)主体,即法律关系的参加者,亦称权利主体,是指在法律关系中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
(2)客体,即法律关系权利、义务指向的对象;
(3)内容,指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5.法律关系有哪些特征?
(1)法律关系以现行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
(2)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
(3)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的社会关系。
6.法律关系客体有哪几种?
一般认为,法律关系的客体有三种:
(1)物,是指在法律关系中可以作为财产权利对象的物品和其他一切物质财富;
(2)行为,是指具有法律意义的法律关系主体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3)和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是指法律关系主体通过智力活动所创造的精神财富。
7.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包括哪些法的部门?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包括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劳动法、婚姻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诉讼法等法的部门。
8.法律事实有哪几种?
包括两类:
(1)事件,它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而发生的一些事情,如死亡、天灾、人祸、时间的推移等等;
(2)行为,它是人们有意识的自觉活动,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9.试述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
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合法、及时、合理、公正共五个方面。
(1)正确,主要是认定事实正确,定性准确,处理适当;
(2)合法,要求适用机关严格依法办事,做到主客体合法,程序合法,处理合法;
(3)及时,要求在正确、合法的前提下,提高效率,及时办案、及时审案、及时结案,符合时效规定;
(4)合理,合理必须以合法为前提,对各方面情况综合考虑,做到合法、合情、合理;
(5)公正,执法人员要秉公执法,做到正直无私、不偏不倚。
10.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有哪些内容?
(1)任何公民都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也同时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即在法定的权利义务上是平等的。
(2)每个公民都必须平等地遵守我国的法律规定。
(3)每个公民的权益都受到国家平等的保护。
(4)任何公民不履行法定义务,均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受到法律的制裁。
任何公民都不得有违反法律而不受法律追究的特权。
11.违法的构成有哪些要素?
(1)违法的客体,即违法行为所损害的而为法律所保护的一定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2)违法的客观要件,即构成违法所必须具备的外部条件,包括违法的行为、结果、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3)违法的主体,即实施违法行为并要对其承担法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社会组织;
(4)违法的主观要件,即违法行为人在实施违法时的心态,即主观过错,包括故意或者过失。
12.法律责任与一般社会责任有哪些区别?
(1)法律责任具有明确性、规范性。
法律规范具体规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考试 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