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陆良县届高三历史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
- 文档编号:1632241
- 上传时间:2022-10-23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81.97KB
云南省陆良县届高三历史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
《云南省陆良县届高三历史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陆良县届高三历史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陆良县届高三历史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
云南省陆良县2019届高三历史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
150分钟;全卷满分:
3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使用碳素笔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作答,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上交答题卷。
第Ⅰ卷(140分)
本卷共35小题。
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余姚六仓志·风俗》载:
在过去浙江宁波慈溪一带,嫁妆中“必预备凶服”。
所谓“凶服”,即办丧事穿的缭农麻裙,是女儿在将来公婆去世时要穿的丧服。
而公婆对此“嫁妆”不仅不觉得晦气,还很高兴,觉得亲家想得周到,体贴女儿。
材料所涉习俗反映了()
A.“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B.“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
C.“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 D.“惠帝四年春正月举民孝悌力田者”
25.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载: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
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遍,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
”由此可以获悉当时的草市( )
①居于交通便利之地 ②常遭盗贼劫掠
③已演进为地方商业中心 ④缺乏政府监管
A.①②③B.②③C.①②D.①③④
26.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说”指出从唐到宋,中国进入到一个彻底削平封建制度和贵族势力的“君主—平民”二元结构时代,平民力量开始得到培植。
支持“平民崛起”这一结论的历史依据是:
( )
①科举制的产生与发展 ②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租佃关系的出现④文学、艺术等方面世俗文化的兴起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7.《诗经》是中国文化的源头之一。
19世纪法国人比奥认为,《诗经》是“东亚传给我们最出色的风俗画之一,同时也是一部真实性无可争辩的文献。
以古朴的风格向我们展示了上古时期的风俗习尚、社会生活和文明发展程度”。
他在此强调《诗经》具有()
A.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B.浓厚的古典主义韵味
C.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D.质朴的现实主义色彩
28.“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
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②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
③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④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9.结合下表数据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1840年前与1894年中国生丝销售量
总销售量(万包)
出口量(占总量%)
内销量(占总量)
1840年前
6.4
0.9(14.06%)
5.5(85.94%)
1894年
16.02
8.23(51.37%)
7.79(48.63%)
A.生丝成为近代中国最主要的出口商品B.中国生丝业已经普遍使用机器生产
C.中国生丝业对世界市场的依赖性逐渐增强D.蚕丝成为外国人衣料的最主要来源
30.下表是出席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统计图(共662人)。
从中可以获悉( )
A.新政协会议具有广泛的代表性B.中国共产党在会议中处于领导地位
C.新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能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确立
31.1911年中国出版的《普通百科新大辞典》记载,我国新词大半由日本输入。
台湾历史学者黄文雄说:
“如果没有日本在维新时代创出的20万新词,中国的社会、自然科学、新闻将难以传达讯息。
”以上材料主要说明( )
A.近代中日两国之间文化交互影响 B.思想文化成为日本控制中国的工具
C.日本新词催生当代中国生活新观念 D.近代中国受到日本文化的较大影响
32.《十二铜表法》第八表规定:
“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25亚士的罚金。
”有一天某人的葡萄蔓被砍了,告到法官那里。
法官因他告的是葡萄蔓被砍,而不是树,就不予受理。
此案例主要体现《十二铜表法》带有( )
A.习惯法的特征B.公民法的特征C.万民法的特征D.自然法的特征
33.伯顿·小福尔索姆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下列各项中能为作者的观点提供依据的是( )
A.失业人口增多B.金融市场被扰乱C.政府财政赤字加剧 D.民主制度遭破坏
34.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说: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
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
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很大损害。
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在材料中毛泽东批评了苏联的(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道路 D.工农业比例失调
35.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人评价他的作品通常变现实为幻想,表现出人物无逻辑顺序的内心世界,使作品具有一种亦幻亦真的特色。
下列艺术作品的风格与该评价最为相似的是( )
A.《向日葵》 B.《自由引导人民》C.《拾穗者》 D.《格尔尼卡》
第Ⅱ卷(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题—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第42题—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奢则不孙(恭逊),俭则固(寒酸)。
与其不孙也,宁固。
——《论语》
明朝后期“(暴富之家)男子服锦绮,女子饰金珠,是皆簪拟无涯,逾国家之禁也。
”
——嘉靖《太康县志》
材料二由于对葡萄牙的高关税政策,英国本地不宜生产的商品,不能向邻国购买,而必须从一个遥远的国家输入,尽管明知该国的此种商品的品质较差。
就这样,为了让国内生产者能在比较有利的条件下,将某几种产物输到这一个遥远的国家去,国内的消费者除了要忍受消费低劣的商品外,还要支付国内商品因输出引起的昂贵价格。
在牺牲国内消费者的利益上,英国制定了许多法律来管理美洲殖民地和西印度殖民地,这些法律比其他通商条例更加严重。
一个大帝国建立的唯一目的,是为了造就一个顾客大国,使他们只能购买本国各生产者所供给的各种物品。
而英国消费者要负担全部费用,以维持和护卫这个帝国。
重商主义的制定者肯定不会是消费者,消费者的利益在这些政策中完全被忽视了。
所以它的制定者只能是生产者,牺牲了消费者的利益。
——亚当·斯密《国富论》
材料三1873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对英国造成了沉重的打击,自1873年以后洋纱几乎每年都在跌价,下跌幅度最大的是1883年,曾跌价三分之一以上。
在跌价的同时,棉纱进口到中国的指数由100增加到2164,……数十年来,天下靡靡然争言洋货,虽至贫者亦竭蹶而从时尚。
——《故宫博物院院刊》
(1)根据材料一概括消费观念的变化情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消费观反映的社会现象(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者利益牺牲的原因及影响。
(10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造成“争言洋货”的背景。
你如何评价“争言洋货”?
(9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形象五花八门,观点迥异。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进行评述。
(要求: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2.【旅游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10分)
医疗旅游,是将旅游和健康服务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
海南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有利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流行。
海南医疗旅游前景不错,但目前没有一个独立纯粹和医疗机构合作发展医疗旅游的项目,基础太差,行业投入不足,在养生保健医疗旅游方面的服务远远不够。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南省委常委姜斯宪正式发布了海南将在博鳌乐城设立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消息。
评价海南发展医疗旅游的区位条件。
43.【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10分)
土壤是农药在环境中的“贮藏库”与“集散地”,施入农田的农药80﹪一90﹪残留于土壤中。
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与农药的基本理化性质、施药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施药地区农药使用的历史等密切相关。
下图为农药对土境的污染示意图。
(1)结合材料,指出农药污染是如何影响人体健康的。
(6分)
(2)列举防治农药对土壤污染的主要措施。
(4分)
请考生在第44、45、46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卷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 自建国至嘉庆十二年(1644—1807年)160多年的时间里,清朝白银对制钱的比价一般在1000文以下,1808年以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银钱比价持续上涨。
银价的上涨意味着广大劳动者必须付出更多的铜钱(完税)……1845年银价上涨更甚,御史刘良驹奏称:
“银价之昂未有甚于今日者,京中纹银每两易制钱乃二千文,外省则每两易制钱二千二三百文不等”,而且“其势日就增加,尚无底止”。
鸦片战争后10年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更多的外国银元流入中国社会,外商趁机用成色较低的银元套购中国纹银运往国外,制成银元后返销中国牟取暴利。
——摘编自许弘《近代中国银货币改革述论》
材料二 林则徐于1833年提出自铸银元。
光绪初年,吉林省首先用机器试铸银币。
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才获准在广东设造币厂。
此后,湖北、江苏等省纷纷仿效。
1905年,清政府开始全面进行货币改革,目的是统一银币。
但由于本位币不定,引起了“两”“元”之争。
焦点是用“两”还是用“元”,以湖广总督张之洞、直隶总督袁世凯为代表的“一两”银币派认为各国应有自己的币制体系,中国不能亵渎国体而丧失主权……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自此,两元之争落下帷幕。
……1911年,停止各省自由铸造,铸币权统归中央。
……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灭亡,银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
——摘编自刘士刚《晚清的货币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晚清“银贵钱贱”现象日益严重的历史背景。
(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晚清货币改革的特点并评价上述改革。
(9分)
45.【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5分)
材料一 战争于1950年6月25日朝鲜的第七警备旅向韩国的陆军第十七团发动进攻开始(也有一说为韩国率先向朝鲜发动进攻)。
这场战争由于以美国为首的10多个国家的军事干预而演变成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国际战争。
美国、中国以及苏联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战争……美国打着“联合国军”的名义,其目标是遏制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
——《朝鲜战争》
材料二在此次伊拉克问题上,美与俄、法、德、中、印等大国的主张大相径庭,导致联合国、北约和欧盟内部出现裂痕……俄、法、德等世界主要国家和国际组织与美国矛盾和斗争的焦点已经由是否对伊动武这一具体问题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即是维护现行的国际体系、基本准则,还是接受美国强权政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陆良县 届高三 历史 第二次 适应性 考试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