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 学案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316069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197.57KB
届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 学案Word下载.docx
《届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 学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 学案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碱式滴定管
碱性物质易腐蚀玻璃,致使玻璃活塞无法打开
3.实验操作(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NaOH溶液为例)
(1)滴定前的准备
①滴定管:
查漏→蒸馏水洗涤→用待装液润洗→装液→排泡→调液面→记录。
②锥形瓶:
蒸馏水洗涤→装液→加指示剂。
(2)滴定
(3)终点判断:
当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指示剂变色,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并记录标准液的体积。
4.数据处理
按上述操作重复2~3次,求出用去标准盐酸体积的平均值,根据c(NaOH)=
计算。
但要注意某个数值与其他数据相差较大时,应该舍去。
小题热身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1)中和滴定操作中所需标准溶液越浓越好,指示剂一般加入2~3mL。
( )
(2)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3)滴定管的读数为24.6mL。
(4)中和滴定时眼睛必须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5)用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KMnO4溶液。
(6)滴定管在加入反应液之前一定要用所要盛装的反应液润洗2~3遍。
(7)容量为25mL的滴定管,滴定过程中用去10.00mL的液体,此时滴定管中剩余液体的体积为15mL。
(8)在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前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测定结果待测液浓度偏高。
答案:
(1)×
(2)×
(3)×
(4)√ (5)×
(6)√ (7)×
(8)√
[考向精练提考能]
考向一 酸、碱中和滴定仪器及指示剂的选择
指示剂选择的基本原则
变色要灵敏,变色范围要小,使变色范围尽量与滴定终点溶液的酸碱性一致。
1.不能用石蕊做指示剂。
2.滴定终点为碱性时,用酚酞做指示剂,例如用NaOH溶液滴定醋酸。
3.滴定终点为酸性时,用甲基橙做指示剂,例如用盐酸滴定氨水。
4.强酸滴定强碱一般用甲基橙,但用酚酞也可以。
5.并不是所有的滴定都须使用指示剂,如用标准的Na2SO3溶液滴定KMnO4溶液时,KMnO4颜色恰好褪去时即为滴定终点。
1.用已知浓度的NaOH溶液测定某H2SO4溶液的浓度,参考如图所示仪器从下表中选出正确选项( )
选项
锥形瓶中溶液
滴定管中溶液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
A
碱
酸
乙
B
甲
C
D
解析:
A项中选用的指示剂和滴定管均错误;
B项中选用滴定管错误;
C项中选用滴定管错误。
2.实验室现有3种酸碱指示剂,其pH变色范围如下:
甲基橙:
3.1~4.4 石蕊:
5.0~8.0 酚酞:
8.2~10.0
用0.1000mol·
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反应恰好完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溶液呈中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做指示剂
B.溶液呈中性,只能选用石蕊做指示剂
C.溶液呈碱性,可选用甲基橙或酚酞做指示剂
D.溶液呈碱性,只能选用酚酞做指示剂
NaOH溶液和CH3COOH溶液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时,CH3COO-水解显碱性,而酚酞的变色范围为8.2~10.0,比较接近。
考向二 误差分析
依据原理c(待测)·
V(待测)=nc(标准)·
V(标准),得c(待测)=
,因为c(标准)与V(待测)已确定,所以只要分析出不正确操作引起V(标准)的变化,即分析出结果。
(注:
增加个n倍)
3.以标准酸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碱(酚酞做指示剂)为例,填写下表:
步骤
操作
V(标准)
c(待测)
洗涤
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溶液润洗
变大
偏高
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溶液润洗
变小
偏低
锥形瓶用待测溶液润洗
锥形瓶洗净后还留有蒸馏水
不变
无影响
取液
放出碱液的滴定管开始有气泡,放出液体后气泡消失
滴定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点时气泡消失
振荡锥形瓶时部分液体溅出
部分酸液滴出锥形瓶外
溶液颜色较浅时滴入酸液过快,停止滴定后再加一滴NaOH溶液无变化
读数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俯视读数(或前仰后俯)
酸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或前俯后仰)
考向三 滴定曲线
酸碱中和滴定曲线类试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试题以酸碱滴定过程为基础,考查滴定曲线的绘制,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溶液中的守恒关系等,这类试题的难点在于整个过程为一动态过程,在解题的过程中,可以化动为静,巧抓几点,采取极端假设的方法进行判断。
4.以0.1000mol·
L-1NaOH溶液滴定cmol·
L-1某弱酸HA溶液,其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用甲基橙作滴定指示剂(已知甲基橙的变色范围为3.1~4.4,pH<
3.1时溶液为红色,pH>
4.4时溶液为黄色)
B.指示剂指示的滴定终点就是反应终点
C.突变范围的大小与酸的强弱及酸的浓度有关
D.滴定时氢氧化钠溶液盛放在带活塞的滴定管中
由突变范围可知A选项错误,应选酚酞;
反应终点是指酸与碱刚好完全反应,而指示剂指示的是一个变色范围,B错误;
当酸的酸性很强,浓度较稀时,突变范围较大,C正确;
带活塞的为酸式滴定管,不可以盛NaOH溶液,D错误。
5.若向20mL稀氨水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盐酸,则下列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6.(2016·
全国高考卷Ⅱ)
298K时,在20.0mL0.10mol·
L-1氨水中滴入0.10mol·
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0.10mol·
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
)=c(Cl-)=c(H+)=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
12
A项用0.10mol·
L-1盐酸滴定20.0mL0.10mol·
L-1氨水,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强酸弱碱盐NH4Cl,应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B项当V(HCl)=20.0mL时,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生成NH4Cl,此时溶液呈酸性,而图中M点溶液的pH=7,故M点对应盐酸的体积小于20.0mL。
C项M点溶液呈中性,则有c(H+)=c(OH-);
据电荷守恒可得c(H+)+c(NH
)=c(OH-)+c(Cl-),则有c(NH
)=c(Cl-),此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H
)=c(Cl-)>
c(H+)=c(OH-)。
D项NH3·
H2O为弱电解质,部分发生电离,N点时V(HCl)=0,此时氨水的电离度为1.32%,则有c(OH-)=0.10mol·
L-1×
1.32%=1.32×
10-3mol·
L-1,c(H+)=
=
mol·
L-1≈7.58×
10-12mol·
L-1,故N点处的溶液中pH<
12。
考点二|中和滴定原理在定量实验中的拓展应用(重点保分型——师生共研)
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145页
[核心知识大通关]
滴定操作不仅适用于酸碱中和反应,也可迁移应用于氧化还原反应,NaOH、Na2CO3混合溶液与盐酸的反应及沉淀反应。
1.氧化还原滴定法
(1)原理
以氧化剂或还原剂为滴定剂,直接滴定一些具有还原性或氧化性的物质。
(2)实例
①酸性KMnO4溶液滴定H2C2O4溶液
原理:
2MnO
+6H++5H2C2O4===10CO2↑+2Mn2++8H2O。
指示剂:
酸性KMnO4溶液本身呈紫色,不用另外选择指示剂,当滴入一滴酸性KMnO4溶液后,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②Na2S2O3溶液滴定碘液
2Na2S2O3+I2===Na2S4O6+2NaI。
用淀粉溶液做指示剂,当滴入一滴Na2S2O3溶液后,溶液的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说明到达滴定终点。
2.沉淀滴定法
(1)概念:
沉淀滴定是利用沉淀反应进行滴定、测量分析的方法。
生成沉淀的反应很多,但符合条件的却很少,实际上应用最多的是银量法,即利用Ag+与卤素离子的反应来测定Cl-、Br-、I-浓度。
(2)原理:
沉淀滴定所用的指示剂本身就是一种沉淀剂,滴定剂与被滴定物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要比滴定剂与指示剂反应的生成物的溶解度小,否则不能用这种指示剂。
如用AgNO3溶液测定溶液中Cl-的含量时常以CrO
为指示剂,这是因为AgCl比Ag2CrO4更难溶的缘故。
1.
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某CuCl2晶体试样的纯度,试样不含其他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已知:
2Cu2++4I-===2CuI↓+I2,I2+2S2O
===S4O
+2I-。
取m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用0.1000mol·
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部分实验仪器和读数如图所示。
A.试样在甲中溶解,滴定管选乙
B.选用淀粉做指示剂,当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时,即达到滴定终点
C.丁图中滴定前,滴定管的读数为a-0.50mL
D.对装有标准液的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后读数方式如丁图所示,则测得的结果偏小
A项,甲中盛装的是含有I2的溶液,则滴定管中盛装的为Na2S2O3标准溶液,该溶液显碱性,应选用碱式滴定管(丙),不正确;
B项,溶液变色且经过30s左右溶液不恢复原来的颜色,视为滴定终点,不正确;
C项,滴定管“0”刻度在上端,故滴定前的读数为a+0.50mL,不正确;
D项,滴定后俯视读数,将导致读数偏小,故测得的结果偏小,正确。
2.利用间接酸碱滴定法可测定Ba2+的含量,实验分两步进行。
已知:
2CrO
+2H+===Cr2O
+H2O
Ba2++CrO
===BaCrO4↓
步骤Ⅰ:
移取xmL一定浓度的Na2Cr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mol·
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0mL。
步骤Ⅱ:
移取ymLBaCl2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xmL与步骤Ⅰ相同浓度的Na2CrO4溶液,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mol·
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
滴加盐酸标准液时应使用酸式滴定管,“0”刻度位于滴定管的________(填“上方”或“下方”)。
BaCl2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_mol·
L-1。
若步骤Ⅱ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测待液溅出,Ba2+浓度测量值将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滴定管“0”刻度位于滴定管的上方;
由步骤Ⅰ可知xmLNa2CrO4溶液中CrO
的物质的量为V0b×
10-3mol,步骤Ⅱ中与Ba2+形成沉淀的CrO
的物质的量为(V0b-V1b)×
10-3mol,则ymLBaCl2溶液中Ba2+的物质的量为(V0b-V1b)×
10-3mol,c(BaCl2)=
L-1;
若步骤Ⅱ中滴加盐酸时,有少量待测液溅出,造成V1的用量减小;
所以
的测量值偏大。
上方
偏大
3.海带中碘含量的测定
取0.0100mol·
L-1的AgNO3标准溶液装入滴定管,取100.00mL海带浸取原液至滴定池,用电势滴定法测定碘含量。
测得的电动势(E)反映溶液中c(I-)的变化,部分数据如下表:
V(AgNO3)/mL
15.00
19.00
19.80
19.98
20.00
20.02
21.00
23.00
25.00
E/mV
-225
-200
-150
-100
50.0
175
275
300
325
(1)仪器名称:
仪器A________,仪器B________。
(2)①根据表中数据绘制滴定曲线:
②该次测定终点时用去AgNO3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计算得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为________%。
(1)仪器A为坩埚;
由于含I-的海带浸取原液为500mL,故仪器B为500mL容量瓶。
(2)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先找出对应的点,然后连接成平滑的曲线即可。
②根据表中数据,滴定终点时用去AgNO3溶液的体积约为20.00mL;
由关系式:
Ag+~I-得,n(I-)=n(Ag+)=0.02L×
0.0100mol·
=1×
10-3mol,故m(I-)=1×
10-3mol×
127g·
mol-1=0.127g,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为
=0.635%。
(1)坩埚 500mL容量瓶
(2)①
②20.00 0.635
[真题发掘·
知识串联]串线索 固双基 回扣关键知识
以NaOH溶液滴定某浓度的HCl为载体 串联酸碱中和滴定
对应学生用书第146页
高考载体 (2015·
广东高考卷)
准确移取20.00mL某待测HC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
L-1NaOH溶液滴定。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NaOH溶液进行滴定
B.随着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pH由小变大
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
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
知识串联——高考还可以这样考
A选项
(1)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水洗后用待测液润洗2~3次。
(2)碱式滴定管可以盛强氧化性的物质。
B选项
(3)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酸溶液的pH。
C选项
(4)酸滴定碱时一般用石蕊做指示剂。
(5)所有的滴定都要用到指示剂。
D选项
(6)碱式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滴定后仰视读数,则测定结果偏高。
(4)×
(5)×
(6)√
课时作业(授课提示:
对应学生用书第301页)
1.下列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
A.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待测液浓度时,装标准液的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B.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待测液浓度时,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水洗后用待测液润洗2~3次
C.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溶液缓慢倒入酸溶液中
D.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测定硫酸钠溶液的pH
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待测液浓度时,装标准液的滴定管用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选项A不正确;
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待测液浓度时,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水洗后用待测液润洗2~3次,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选项B不正确;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溶液缓慢倒入酸溶液中,导致测定结果偏低,选项C不正确;
用蒸馏水湿润的pH试纸测定硫酸钠溶液的pH,无影响,原因是硫酸钠溶液本身溶液显中性,选项D正确。
2.(2017·
江西赣中南五校联考)下列实验误差分析错误的是( )
A.用润湿的pH试纸测稀碱溶液的pH,测定值偏小
B.用容量瓶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刻度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所测体积偏小
D.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所测温度值偏小
用润湿的pH试纸会稀释碱溶液,使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减小,测定的溶液碱性减弱,导致测定值偏小,故A正确;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导致所配溶液的体积偏小,结合c=
可知,所配溶液的浓度偏大,故B错误;
滴定前滴定管内无气泡,终点读数时有气泡,气体占据液体应占有的体积,使终点读数偏小,会导致所测溶液体积偏小,故C正确;
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时,将碱缓慢倒入酸中,导致热量损失过大,所测温度值偏小,故D正确。
3.
H2S2O3是一种弱酸,实验室欲用0.01mol·
L-1的Na2S2O3溶液滴定I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I2+2Na2S2O3===2NaI+Na2S4O6,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
A.该滴定可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B.Na2S2O3是该反应的还原剂
C.该滴定可选用如图所示装置
D.该反应中每消耗2molNa2S2O3,电子转移数为4mol
4.
常温下,向40.00mL、0.1mol·
L-1MOH溶液中滴加0.1mol·
L-1盐酸,混合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MOH是强电解质
B.a点对应的溶液中:
c(Cl-)>
c(M+)>
c(OH-)>
c(H+)
C.b点对应的溶液中:
c(H+)>
c(OH-)
D.曲线上任意点所对应的溶液中都有c(H+)=c(OH-)+c(MOH)
A项,从图像中起点的pH和MOH溶液的浓度知,MOH是弱电解质,错误;
B项,a点对应的溶液中:
c(H+),错误;
C项,b点时,二者恰好完全中和生成MCl,MCl水解,溶液呈酸性,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Cl-)>
c(OH-),正确;
D项,只有b点对应的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式c(H+)=c(OH-)+c(MOH),错误。
5.
(2017·
广东珠海质检)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
L-1
B.P点时反应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
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的滴定曲线
D.酚酞溶液不能用作本实验的指示剂
根据曲线a知,滴定前盐酸的pH=1,c(HCl)=0.1mol·
L-1,A错误;
P点表示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中和,溶液呈中性,B正确;
曲线a是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的曲线,曲线b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曲线,C错误;
强酸与强碱滴定,可以用酚酞做指示剂,D错误。
6.
室温下,将0.10mol·
L-1盐酸滴入20.00mL0.10mol·
L-1氨水中,溶液中pH和pOH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pOH=-lgc(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所示溶液中c(NH
)+c(NH3·
H2O)=c(Cl-)
B.N点所示溶液中c(NH
)>
c(Cl-)
C.Q点消耗盐酸的体积等于氨水的体积
D.M点和N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A项,M点溶液呈碱性,为NH4Cl与NH3·
H2O的混合溶液,则c(NH
H2O)>
c(Cl-),错误。
B项,N点盐酸已经明显过量了,溶液中c(H+)>
c(OH-),结合电荷守恒:
c(H+)+c(NH
)=c(OH-)+c(Cl-),则c(Cl-)>
c(NH
),错误。
C项,Q点处溶液的pH=pOH,则溶液为中性,但是此时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比氨水的小,则消耗盐酸的体积小,错误。
D项,a点与b点对应的pH与pOH相同,M点溶液中的H+来自于H2O的电离,N点溶液中的OH-也来自于H2O的电离,所以水的电离程度相同,正确。
7.常温下,浓度均为0.1mol·
L-1、体积均为100mL的两种一元酸HX、HY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lg
随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X的酸性弱于HY
B.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12mol·
C.c点溶液中:
c(Y-)>
c(HY)
D.b点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因为lg
=lg
=pKw-2pH=14-2pH,由此可知,HX是强酸、HY是弱酸,故A错误;
a点14-2pH=12,pH=1,酸电离出的c(H+)=0.1mol·
L-1,水电离出的c(H+)=10-13mol·
L-1,故B错误;
c点14-2pH=6,pH=4,说明酸HY电离出的c(H+)=10-4mol·
L-1,而加入的n(NaOH)=5×
10-3mol,中和掉一半HY,此时溶液中的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NaY和HY,HY的电离程度大于NaY的水解程度,故C正确;
b点14-2pH=0,pH=7,溶液呈中性,若HY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NaY溶液呈碱性,故D错误。
8.现有常温条件下甲、乙、丙三种溶液,甲为0.1mol/L的NaOH溶液,乙为0.1mol/L的HCl溶液,丙为0.1mol/L的CH3COOH溶液,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甲溶液的pH=________。
(2)丙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为________(用电离平衡方程式表示)。
(3)甲、乙、丙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
(4)某同学用甲溶液分别滴定20.00mL乙溶液和20.00mL丙溶液,得到如图所示两条滴定曲线,请完成有关问题:
①甲溶液滴定丙溶液的曲线是________(填“图1”或“图2”);
②a=________mL。
(1)c(OH-)=0.1mol/L,则c(H+)=10-13mol/L,pH=13。
(2)CH3COOH溶液中存在CH3COOH和水的电离平衡。
(3)酸、碱对水的电离具有抑制作用,c(H+)或c(OH-)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反之越大。
(4)①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盐酸恰好中和时,pH=7;
氢氧化钠溶液滴定醋酸恰好中和时,生成醋酸钠溶液,pH>
7。
对照题中图示,图2符合题意。
②a的数值是通过滴定管读数所确定的,因此读数应在小数点后保留两位。
(1)13
(2)CH3COOHCH3COO-+H+、H2OOH-+H+ (3)丙>
甲=乙 (4)①图2 ②20.00
9.制备Cl2的实验中,反应常会因盐酸浓度下降而停止,为测定反应残余液中盐酸的浓度,该小组同学提出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方案。
方案如下:
首先准确量取残余清液稀释一定的倍数后作为试样,平行做了4次滴定。
实验中所用NaOH溶液浓度为0.2000mol·
L-1,以下是实验记录与数据处理(不考虑NaOH与残液中其他成分的反应)。
滴定次数
实验数据/mL
1
2
3
4
V(样品)
2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届高考一轮复习鲁科版酸碱中和滴定及其拓展应用 学案 高考 一轮 复习 鲁科版 酸碱 中和 滴定 及其 拓展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