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性散文常见难点题型方法总结教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313793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1.17KB
抒情性散文常见难点题型方法总结教案Word格式.docx
《抒情性散文常见难点题型方法总结教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抒情性散文常见难点题型方法总结教案Word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直接问文章的线索是什么或说说作者选择材料的依据等。
答题要点:
找到线索,根据提问灵活回答。
关键是能判断准线索。
3、品味语言
在散文阅读中,这是一个大的考点,更是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可以包含很多小项,分析如下:
(1)字词含义
解释词语要根据该词语所在的语境来推断。
答题思路:
①考虑文章或段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答词语的含义;
②根据词语前后语句的内容、含义来推断。
注意:
如果知道该词语的原始意义解释,一定不要忽略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2)词语妙用
品评加点词语作用(妙用)或加点词语能否删除。
①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②表达作用。
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或主题思想来回答,要答该词语对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或主题思想的作用,有时也可以考虑词语对景物描写意境的作用或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③体现词语的准确性或生动性。
(3)哲理性语句的深层含义
这样的题,往往结合发展性考题来考,有时,也会单纯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这种题型可以说“逢散文阅读题必有之”。
这样的考题,关键要抓住中心词,要体会词语的深层含义和双关意义。
4、表达方式的作用
一篇文章或一个文段,一般会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为了表达主题需要,往往几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有时会考(或变相)其它表达方式的作用,有时会把修辞融合在这里考。
(1)描写的作用
散文中的描写主要包括景物,人物描写等。
小说景物描写是渲染气氛或交代时令、季节,衬托人物;
散文景物描写是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或主题的;
人物描写主要是考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有关细节描写的地方值得注意。
人物描写主要是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
(2)议论的作用
散文中的议论,往往是揭示文章的主题或和抒情结合在一起,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此考点一般不单独出题。
(3)抒情的作用
要注意作者的思想情感倾向,一般不单独出题,往往和词语表达考点结合起来考。
5、表现手法
泛指写作上的方法,它必须是一段文字或一篇文章写作的方法。
常见的表现手法有:
①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
②咏物类——托物言志
③怀古类——借景抒情、即事抒情
④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
⑤送别类——即事抒情、即景抒情
⑥边塞类——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等
表现手法还有:
对比衬托,侧面描写,象征,卒章显志,讽喻,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虚实结合(以实写虚,寓虚于实,虚实相生)手法等。
6、谈感受
这也是散文阅读的热门考题,可分为:
(1)对描写对象;
(2)对人物情感;
(3)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4)对文章某些内容或形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等。
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①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②要有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梭两可。
③答题时,语言要流畅。
不能出病句,语言要有层次性,可以引用诗文或名言回答此题。
实战训练:
生死胡杨
①世上有好多地方,到过一次就不想再去;
惟有一处,我去了不仅依然向往,而且岁月愈久,迷恋愈深。
它就是被称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中的那一片胡杨林。
②八月的南疆,难躲热浪。
为品赏胡杨,我们奔波在一望无涯的戈壁滩上。
(A)熊熊燃烧的烈日将大漠当成硕大无朋的锅,金黄的砂砾成了锅中热炒的花生,“毕毕剥剥”“的响声不时爆起。
③远远望见塔里木河畔的胡杨林,眼眸便倏地一亮:
在无休无止的干旱瘦瘠、无始无终的沙尘风暴的折腾下,竟会有如此灿烂的胡杨——巨帚般的树冠撑天摩云,浓浓的翠绿在天幕上写意般地勾勒出波涛似的线条;
巍巍身子将脚下的戈壁绿地护卫得严严实实,好一派“泰山石敢当”模样。
在目力所及的无边无际中,这里简直是一个最为苍凉壮丽的生命场,铺天盖地的是生命和自然的交响。
④陪同的友人介绍说:
“戈壁滩,独领风骚的乔木就是胡杨,它们只生长在这一带;
胡杨,生是戈壁的精灵,死是戈壁的魂魄;
它以磐石般的信念独守千年岁月,你走近它、体味它,方知什么是真汉子,什么是伟丈夫,……”听罢,旅途的疲惫和困顿霎时成了过眼烟尘。
于是,(B)我一马当先,跃入胡杨林,让这卓尔不群的雄奇浸润自己的眼睛和心房。
⑤越往前行,越显幽静。
蓦地,一泓波平如镜的海子裸呈在我眼前。
阳光轻洒,映现高天流云的碧水便忽闪出锦缎般的光来。
掬一口,每一根神经都透着清冽怡爽。
在这仿佛混沌初开的漠野中,除了胡杨,还有什么能护住这晶莹透亮的海子呢?
⑥怀着依依不舍的心绪,我驱车赶往另一片已然死去的胡杨林。
⑦那是一幅怎样惊心动魄难以忘怀的景象啊!
⑧放眼望去,千姿百态的胡杨,在静默中挽一抹斜阳,被岁月消弭了生命颜色的身躯紫黑发亮。
(例1)有的似骆驼负重;
有的如龙蛇腾地;
有的似狮虎雄踞;
有如骏马嘶鸣;
有的虽树冠被摧,肢断骨折,却依然挺起足以使世人瞠目的脊梁。
大气中闪跃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威光。
站在它的面前,你的心灵会接受庄严与神圣的锻打,你会忽然悟彻生命的壮丽与永恒其实是无声的——无声无息地成长,无声无息地壮大,无声无息地辉煌…
⑨据说,世界上,似这般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烂的胡杨林已是屈指可数的了。
所以,我特别珍惜,将它当成城市中的绿化地,小心翼翼地遭遇,认认真真地思量。
我忆起了劬劳(劬:
劳苦)的张骞、艰辛的玄奘、骁勇的霍去病、刚正的林则徐……一股干云豪气洋溢胸腔。
是的,不深入胡杨林,也许永远不会清楚什么是生命的坚忍和昂扬,什么是生命的风采和永恒,什么是震撼人心的本象……
⑩这时,“打道回府”的唤声响了!
(例2)从沉思中猛醒的我只得随车离去,然而心却是留在胡杨林中迟迟难归。
1、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苍凉”“壮丽”在此段中分别具体表现在哪里?
苍凉:
无休无止的干旱瘦瘠,无始无终的沙尘风暴;
壮丽:
胡杨巨帚般的树冠撑天摩云,浓浓的翠绿在天幕上写意般地勾勒出波涛似的线条,巍巍身子将脚下的戈壁绿地护卫得严严实实。
2、第⑨段中,作者看到胡杨林,为什么会忆起劬劳的张骞、艰辛的玄奘、骁勇的霍去病、刚正的林则徐等人?
因为胡杨和这些人都具有不畏劬劳艰辛、骁勇刚正的特点,作者睹物思人,所以才会忆起这些人。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可以从品味语言、理解内容、分析作用等角度人手,参考下面的示例1和示例2,自选一个合适的角度,为文中画线的(A)(B)两处加上批注。
示例1:
这组排比句从多个角度细致地描绘出胡杨千姿百态的特点。
示例2:
“只得”二字表达了“我”依依不舍的心情。
A这个比喻句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八月南疆热浪滚滚有气候特点。
或:
突出了胡杨生长环境的恶劣。
“硕大无朋”一词写出了戈壁滩一望无涯的特点。
B句中的“一马当先”、“跃”表明了作者急于走近胡杨、体味胡杨的心情。
4、作者在文章开头说:
“惟有一处(指胡杨林),我去了不仅依然向往,而且岁月愈久,迷恋愈深。
”除胡杨奇特的外形及生长环境外,还有什么让作者如此向往迷恋?
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
胡杨磐石般的信念以及它所表现出的坚忍、昂扬、壮丽、永恒的特点。
5、常说一个人的成长需要良好的环境,读完本文,你也许会有自己的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胡杨的经历告诉我们,即使生存在最恶劣的环境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也能成功。
废窑里的阳光
①红砖是用煤烧成的,青砖是用柴烧成的。
红砖还不流行的时候,大户人家砌屋都是用青砖。
瑶村就有一个专门用来烧青砖的窑。
窑也是用青砖砌的,比一间房子还大还高,窑门也比家门还大还高。
窑顶端开一个大大的天窗。
②小时候,我见过一次烧青砖。
后来再不烧了,窑就废弃了。
废弃的窑里,头一年什么也不长,只长声音。
你站在里面喊一句,窑就给你生出好几句。
什么也不来,只来阳光。
每天阳光都要从天窗探下身子,绕着窑洞好奇地转一圈,到黄昏又走了。
③阳光的行为引起了众多的好奇,然后是雨水也往里面跳,鸟雀也往里面飞,虫鼠也往里面爬。
一个清寂的窑洞就热闹了。
隔几年,居然有植物长出来,从窑底或窑壁隙缝里冒出几片绿叶。
我想,那一定是土地里的树根,听到这边热闹了,就循声而来。
但它们没想到土里会藏这么一个大的空,一脚踏出来,就被好客的阳光留住了,再不放回去,然后根就只能以枝的模样出现。
④大概是从没见过地面上的东西吧,所以叶也绿得怯怯的,枝也长得怯怯的,一副斯斯文文的样子。
有些还不知该往哪儿舒展它们稚嫩的头颅,往往才上长几寸,又犹豫着低下头了。
这时阳光就成指挥家了,阳光每天从天窗下来,不是固定在某一地方,而是螺旋般旋转而上,那些枝儿呢,也就跟着它扭麻花似的往上长。
这样一窑子植物就一个个小蛮着腰,像在跳舞。
偶尔阳光十天半月都不光临,那些枝儿突然没了指挥,就横斜竖弯地你看我,我看你,不知所措。
等阳光一来,才能纠正了自己的姿势。
⑤阳光乐了,不知一窑子植物竟这么听话,像小学生似的,比窑外的植物可好玩多了,就天天来伴它们玩。
不觉间,长得快的枝儿就伸出了天窗。
⑥……嗬嗬嗬,外面那个大呀!
阳光那个多呀!
蓝天那个阔呀!
先探出头的枝儿一下子成熟了许多,没几天就把那身怯怯嫩嫩的绿换成了深色,然后再不听阳光的话了,要怎么生就怎么生,要如何长就如何长。
大概是看着天窗实在比较窄,就想一个人霸占它,于是拚着命地横生柯枝,没多久功夫就把天窗给严严地罩住了。
⑦这就让我想起了望青的父母,为了在瑶村取得绝对的霸权,望青父母一共生了九个儿子,现在瑶村就成他们家的天下了。
他们家想欺负谁就欺负谁。
⑧原来所有生命都有称霸的欲望。
阳光没想到会是这样,就再没兴趣管它们了,也无能为力去管它们。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起先是以喜剧开始,最后则以悲剧结束。
万能的阳光也改变不了。
⑨一窑子植物被首先冒出头的植物暗无天日地关在里面,一个个病恹恹的,然后连绿都不会绿了。
再然后,觉得空间的世界热闹是热闹,美丽是美丽,但有太多龌龊的倾轧,就一个个退回去,继续做根去了。
⑩……可惜人不能这样。
人分为两截,活着的时候,只能做枝。
不管你愿不愿意竞争,你都非得要跟别人争个高低输赢不可。
只有等到死了,你才能躺在黑暗而幽静的泥土里,舒舒服服过根的日子。
⑾我羡慕有些人的勇气,在上面的世界斗败了,就毅然决然地去了下面的世界。
我太软弱了,做不来,只能这么卑微地活着……
⑿好在终有一天我也有做根的机会。
1、第③段“阳光的行为引起了众多的好奇”“众多”指的是哪些?
雨水、鸟雀、虫鼠、植物
2、给第⑨段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龌龊(wò
)(chuò
):
不干净;
肮脏
3、请仔细品味第②段的 “每天阳光都要从天窗探下身子,绕着窑洞好奇地转一圈,到黄昏又走了。
”句子,说说它好在哪里。
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阳光照窖洞的状态。
4、解释第⑧段划横线的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起先是以喜剧开始,最后则以悲剧结束。
开始是和睦共处共同生长,是和谐的,最后却是残酷的你死我活竞争结束。
句子中充满着作者的悲伤。
5、作者从废窑中的故事感受到“不管你愿不愿意竞争,你都非得要跟别人争个高低输赢不可”。
我们的地球上,千万种形状各异的动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奇妙的关系,既有 “杀机”腾腾,不共戴天;
也有互为友邦,相得益彰,甚至共栖生活,生死与共,永不分离。
犀牛和犀牛鸟的共生现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对此,请谈谈你的想法。
略。
从竞争和合作角度论述。
6、请阅读下面句子,发挥你的想象,在后面再仿写一个句子,要求结构相似。
理想不是现成的粮食,而是一粒种子,需要你去播种,培育;
示例:
理想不是美丽的画卷,而是一张白纸,需要你去描绘、渲染。
理想不是葱葱绿洲,而是一片荒漠,需要你去开垦、改造。
落叶
贾平凹
①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
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
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
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
。
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上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媚的笑。
②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
我甚至十分忌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③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
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一片落去。
法桐就削瘦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
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④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
想:
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
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的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
⑤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
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
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
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⑥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
如此而己,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
⑦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地幼稚呢。
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在验证:
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
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⑧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
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着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1、作者行文很注意前后照应,如,开头写到“窗外”,后面再有“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再后又有“长过了窗台”。
文章第⑤段中“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这句话照应了第①段中哪句话?
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
2、第⑤段中“喔,叶子,你们认识吗”。
这里为什么用“你们”而不说“你”,请简要回答。
因为这里是对历年收留的落叶和今年收藏的新叶而说的。
3、“悠悠岁月”中的“悠悠”作“长久”解。
文章第5自然段“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中的“悠悠”作何解释?
从容不迫(自由自在、怡然自得等)
4、文章第⑦段中,作者写道“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
请从文中找出作者往日哀叹的原话。
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
!
5、仿照文中划线句,另写一个放在文中得体连贯的句子。
注意,语境由“没风”改成“有风”
有风的时候,显得很潇洒,轻盈而活泼的摸样。
6、文章最后说:
“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
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着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作者这里写的是法桐,实际上也是表达对人生的认识。
请你揣摩这段话中加点的语句,结合人的生命现象,简述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
人也像落叶一样,一代接着一代,消亡,成长。
这是社会的规律。
正因为推陈出新,长江后浪推前浪,人类才得以不断地成长进步。
答到意思即可给分。
理解要点:
①年年凋落旧叶;
②来年的新生,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
③树长成材。
新 叶
①一夜春雨。
清晨,我撩开白色的帘幔一眼瞥见小窗下那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上,冷丁里爆发出些淡绿、鹅黄色的嫩芽。
“新叶!
”我不由眼睛唰地一亮,惊喜地叫出声来。
陡然觉得一阵清风带着春的气息从脑间穿过。
“啊!
你好,新叶!
“
②大自然里的花,五彩缤纷,而“绿色的花”却十分罕见,如果说我见过的话,那就是新叶了。
③人们总是把燕子飞来当作春天来临的预告,而我认为,新叶,才真正称得上春的使者。
早在严酷的冬天,它就怀着自己的信念和希冀,坚定执著地等待着,积蓄着,一但冰消雪化,它便急不可耐地从干枝秃条上冒出来,怯怯地朝四处窥探一眼,然后,轻轻抖动小小的身子,亲热地互相招呼着,迎阳光,沐春雨,尽情舒展开来。
不几天,就星星点点地缀满一树,展示出蓬勃的生机。
④新叶一天天长大了,伴着春的脚步。
转眼间,便是满目碧绿。
仰头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片片澄明透亮,青翠欲滴,恰似一芽鲜嫩的新茶投入沸水里。
老远看来,却见一团团、一簇簇,浓淡相间,亭亭如盖。
密处浓得深邃,像汩汩流油;
稀处,淡得清亮,像一层薄薄的光晕。
⑤然而,倘若它只有惹人喜爱的风姿,怎值得我动之以情。
留意观察许久,我发现一些使我敬慕的——它的德行和情操。
⑥新叶的一生是短暂的。
秋风起后,大都飘飘去了。
夏日生长,春天萌芽,短暂的一生,却洋溢着无穷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爱。
首先,它从不挑剔所处环境的恶劣。
可安家于深山僻野,或置身繁街闹市,忠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于地不争丰瘠,于人但求有益。
它辛勤地工作着,日夜不停地吸收二氧化碳,输出新鲜氧气。
它用自己的身体装点河山,美化环境,为大道挡阳拦沙,为路人庇阴遮雨。
它扶持着香甜的果实、艳丽的花朵,却从不炫耀自己。
默默地专心致志地垂着绿阴,谦逊而不 ,清高而不孤傲,淡妆自恃,深根自养,忘我自献。
大地的乳汁养育了它,它报以一腔忠诚。
即使凋落下来,也总是挤挤地集在树根前,不肯离去。
而且,大多是叶面朝下,把最后一吻献给母亲。
⑦也许是因为“绿肥红瘦”的缘故,花朵常常比绿叶更容易博得人们欢心。
可是红花虽好,还需绿叶扶持。
没有绿叶的“无穷碧”又哪来花朵的“别样红”?
我赞美绿叶,尽管我也十分喜欢花朵。
⑧新叶青青,使我忽然想到:
即使不能做一朵流芳溢彩的鲜花,做一片纯净高尚的绿叶又何乐而不为呢。
人生,本该像它一样青翠、蓬勃、谦逊、勤恳。
⑨朋友,愿你生命之树,永远长满绿油油的新叶,四季长青。
1、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顺序已打乱,请按正确顺序写在下面横线上。
春天萌芽,夏日生长,秋风起后,大都飘飘去了。
2、根据第⑥段上下文的意思,在空格内填入恰当的词语。
谦逊而不 卑贱 ,清高而不孤傲。
3、文中赞美了新叶的诸多可贵品质,请你简要写出其中三种。
提示:
①一生短暂,热爱生活;
②不惧环境恶劣;
③忠守岗位;
④与地不争,与人有益;
⑤工作辛勤;
⑥美化环境;
⑦从不炫耀;
⑧知恩图报……
4、按下面例子,请另找一处你认为写得精彩的语句,简要说说好在哪里。
例:
第①段“光秃秃的枝条”与“淡绿,鹅黄色的嫩芽”形成鲜明对比,突出“嫩芽”的勃勃生机。
言之成理即可。
枫叶如丹
袁鹰
春天,绿的世界。
秋天,丹的世界。
绿,是播种者的颜色,是开拓者的颜色。
人们说它是希望,是青春,是生命,这是至理名言。
到夏季,绿得更浓,更深,更密。
生命在丰富,在充实。
生命,在蝉鸣蛙噪中翕动,在炽热和郁闷中成长,在雷鸣雨骤中经受考验。
于是,凉风起天末,秋天来了。
于是,万山红遍,枫叶如丹,落木萧萧,赤城霞起。
丹,是成熟的颜色,是果实的颜色,是收获者的颜色,又是孕育着新的生命的颜色。
单纯是色彩的变化、更替、转换以至循环吗?
撒种,发芽,吐叶,开花,结果。
孕育,诞生;
长大,挫折,成熟。
天地万物;
人间万事,无一不是贯穿这个共同的过程。
而且,自然与人世,处处相通。
今年五月,曾访问澳大利亚。
五月在南半球,正是深秋。
草木,是金黄色的;
树木,是金黄色的。
有一天,在新南威尔士州的青山山谷一位陶瓷美术家R先生家作客。
到他家时已是晚上,看不清周遭景色,仿佛是一座林中木屋。
次日清晨起床,悄悄推门出来,一片宁谧,整个青山都还在静憩中。
走到院里,迎面是一株枫树,红艳艳的枫叶,挂满一树,铺满一地。
我回屋取了相机,把镜头试了又试,总觉得缺少点什么。
若是画家,定会描出一幅绚烂的斑驳油画,可我又不是。
再望望那株枫树,竟如一位凄苦的老人在晨风中低头无语。
这时木屋门开了,一个八九岁的女孩蹦了出来。
这是R先生的外孙女莉贝卡,他们全家的宝贝疙瘩。
小莉贝卡见我对着枫树发愣,就几步跳到树下,拾起两片红叶,来回跳跃,哼着只有她自己懂的曲调。
最初的一缕朝阳投进山谷,照到红艳艳的枫叶上,照到莉贝卡金色的秀发上,就在这一刹那间,我揿了快门,留下一张自己十分满意、朋友们也都喜欢的照片。
后来有位澳大利亚朋友为那张照片起了个题目:
秋之生命。
就在这一刹那间,我恍然明白:
枫叶如丹,也许正是由于有跳跃、欢乐的生命;
或者,它本身也正是有丰富内涵的生命,才使人感到真、善、美,感到它的真正价值,而且感受得那么真切。
于是想到北京香山红叶。
香山的红叶是黄栌树,不是枫树,到秋天那一片艳艳的红光,一样能使人心旷神怡。
但是,倘若没有那满山流水般的游人,没有树林中鸣声上下的小鸟,也许又会使人有寂寞之感了。
有人喜欢它的宁静、庄严,也有人欣赏它的丰饶、浑厚。
于是,又想起20年前曾游南京栖霞山。
栖霞红叶,也是金陵一景。
去时虽为十月下旬,枫叶也密布枝头,但那红色却缺少光泽,显得有点黯淡。
我不无扫兴地说: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南京友人摇摇头,说再迟十天半月,打上一层霜,就自不同了。
问怎么个不同法,他说经过风霜,红叶就显得有光泽,有精神。
不经风霜,红叶就没有光泽和精神,恐怕不只是从文学家的眼睛看,也还有点哲理韵味在。
难怪栖霞山下大殿里一副楹联有云:
“风霜红叶径,数江南四百八十寺,无此秋山。
”这半副楹联,让我记到如今。
枫叶如丹,不正是它同风霜搏斗的战绩,不正是它的斑斑血痕吗?
“霜叶红于二月花”,经历了这个境界,才是真正的成熟,真正的美。
愿丹的颜色,丹的真、善、美,长驻心头。
1、作者为什么由春天的绿写到秋天的丹呢?
由绿而丹,展示的是天地万物、人间万事的发展过程,而本文所讴歌的正是生命蓬勃的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抒情性 散文 常见 难点 题型 方法 总结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