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304590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格式:DOCX
- 页数:4
- 大小:19.47KB
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论文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对策
一、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
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社会化程度低,物流管理体制混乱,机构多元化,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规模经营、规模效益难以实现,设施利用率低,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严重。
由于利益冲突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造成余缺物资不能及时调配,大量物资滞留在流通领域,造成资金沉淀,发生大量库存费用。
另外,我国物流企业与物流组织的总体水平低,设备陈旧,损失率大、效率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形成了“瓶颈”,制约了物流的发展,物流配送明显滞后。
商流与物流分割,严重影响了商品经营和规模效益。
实践证明,市场经济需要更高程度的组织化、规模化和系统化,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建设具有信息功能的物流配送中心。
发展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是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流通体系的重要内容。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要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利用现代化的设施,但目前还不可能达到发达国家物流配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只能从国情、地区情况、企业情况出发,发展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物流配送中心。
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普及,中国的物流配送业一定会按照新型物流配送中心的方向发展。
据国家有关部门预测,未来10年全国还计划兴建100个物流中心,以及7个主要交易中心,由此看来,物流业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将是十分广阔的。
2001年3月,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外经贸部和民航总局六部委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联合发布的《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中,已把发展物流配送中心列为重点鼓励发展的项目。
在中国政府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宏观政策引导下,各地纷纷出台了自己的物流发展规划,把发展现代物流列入了重要议事日程。
二、现阶段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主要问题
1.配送中心设施利用率低,发展缓慢
长期以来,我国物流配送的基础设施投入较少,发展比较缓慢,尽管近几年也新建了一些较先进的仓储物流设施,但总体上看,我国物流仓储设施仍较陈旧落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仓库还有较多仍在使用,而且仓储物流设施结构不合理,货场、低档通用库多,适合当前社会要求的冷藏、调温等专用库少。
应当加快我国物流配送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技术改造,鼓励和吸引社会各方投资物流行业,国家也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对物流配送设施的建设给予一些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
2.配送中心总体配送比率较低,采购成本难以降低
从我国现有商业零售企业来看,除了一些中大型、知名的商业企业以外,一般的商业“连锁”企业大多没有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利用第三方物流中心。
这些企业虽然也建立了一些自己的“连锁”分店,但实际上商店经营的商品并没有做到“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这使得部分商业零售企业的“连锁经营”显得有名无实!
而在其他已经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或利用第三方物流中心实现商品配送的商业企业中,配送中心的效用也未能得到有效发挥,这进而影响到了连锁企业综合采购成本优势的发挥,导致配送中心配送的比率非常低,采购成本难以降低。
3.物流的社会化、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高
我国物流配送业的发展水平低,还表现在物流配送企业的小和散,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在物流配送的各环节上衔接配套差,服务功能不完善,能做到“一站式”服务的企业少。
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物流储运企业中的“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仍然存在。
物流企业大多数规模较小,缺乏覆盖面较广的物流配送服务网络。
4.现代化程度低、信息化水平不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各种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利用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水平的企业已经越来越多。
例如目前采用较多的信息管理技术包括产品识别条码(BC)、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管理信息系统(MIS)、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地理信息系统(GIS)、自动分拣系统(ASS)、柔性物流系统(AGV)、全球定位系统(GPS)、仓库管理系统(WMS)等。
从国际国内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信息化程度来看,美国的连锁商业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自动化配合信息系统的整合作业模式,例如电动叉车、传送带、装卸搬运、吊车等机械设施配合各种信息系统的使用,就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节约了人员成本。
美国立体化的商业物流中心很多都建有专业通讯网,货物的入库、移动、配装等都通过计算机控制托盘、货架铲车和吊车进行。
日本采用的计算机机器人进行物流作业的模式已经广泛存在。
相比而言,我国商业物流中心的现代化程度就相对落后了。
据零点研究集团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实行物流配送的商业企业中,有超过58%的企业至今几乎没有采用过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来进行物流作业,而在已经采用信息技术进行物流管理的企业中,72%的企业仍然以传统手工作业为主,信息技术只作为其辅助性的管理手段,例如配送中心内部基本上是手工辅以叉车和托盘作业;
到货分拣、商品组配、商品盘点等无专业电子扫描装置;
计算机应用仅限于配送中心的事务性管理(例如商品进、销、存、配、送信息的记录与存档等);
商业物流信息技术的采用仍然以互联网、仓库管理系统(WMS)、管理信息系统(MIS)等为主,对于供应链管理、企业资源计划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
三、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的基本对策
1、加快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整体物流配送能力
国家实施“八五”、“九五”计划以来,我国的物流基础设施开始得到显著的发展,例如政府对铁路、公路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强;
各地物流园区建设数量和规模的增加;
中重型卡车产销量的上升;
现代化物流营运设备的逐渐采用等,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的物流配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但相对于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要求来说,目前这些基础设施建设还显得相对滞后。
主要表现为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平衡,例如我国当前进行西部大开发,这对于我国以及外资商业零售企业来说都是一大发展契机,而西部地区目前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显然不能满足连锁企业在当地的物流配送,因此从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配送能力的角度出发,当前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主要是西部地区以及其它物流业发展相对缓慢地区的高速公路建设、高速铁路建设;
提高城市内部交通的通畅性,减少交通“堵塞”现象;
同时加快开发和引进高科技的物流设备,例如集装箱、散装专用船、各种装卸器具、移动运输器具等的进口或生产等,提高商业企业本身物流现代化管理水平,进而从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运营硬件方面为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创造条件。
2、大力推动“共同配送中心”的发展
目前我国商业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多集中在百货公司、超级市场、大型卖场、折扣店等业态领域。
每个商业连锁企业由于各自的主营业态差异较大,因此他们建设配送中心的思路也不完全相同。
一般而言,百货公司由于自营商品比重较低,采用第三方物流的可能性较大;
超级市场以企业经销或代销商品为主,因此它们选择自建配送中心的可能性较大;
当然其它不同业态的物流配送模式都会存在一定差异,但不管是何种零售业态,随着企业门店的不断增加,他们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是:
建立自己的物流配送中心、利用第三方物流还是与其它零售企业共建配送中心?
在进行配送中心规划决策中,企业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企业的连锁门店数量较少,如果自建配送中心投资成本太大,资金流量出现困难;
如果利用第三方物流,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也并非一种特别有效的战略,而且会分流企业的利润。
从这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共建配送中心便是一种既经济能实现利润共享的选择思路!
共同配送中心不仅能有效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能通过不同零售企业之间的联合增强企业联盟的集团竞争力,对于中小型投资主体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一种物流配送模式。
3.提高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网络化程度。
一是大力发展社会化物流服务体系,支持社会化物流企业的发展,提高物流配送的规模化效益。
二是提高物流网络化、组织化程度,通过适当方式将物流相关企业组织起来,形成较为完善的物流服务网络。
物流企业更要注意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网络服务功能。
三是充分利用全社会物流配送设施资源,鼓励兼并、重组、联合,优先进行技术改造,尽量避免物流设施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4、更新传统观念,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在推动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方面,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于物流配送中心不够重视,因此,多年来我国物流尤其是物流配送中心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发展较慢。
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建设发展的瓶颈,为改变这种现状,我们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更新,同时也要通过具体的行动来引起社会各界对物流配送中心的重视,鼓励社会化物流管理培训工作的开展和推进,学习国际先进的物流管理经验和管理方法;
行业协会可以组织国内中大型物流配送企业、商业连锁企业的有关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和实地考察等,各地区政府部门应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不断增强全民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意识,提高劳动者素质,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和各种教育途径,建立高素质、专业配套、层次合理的物流配送中心信息化人才队伍。
通过高素质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快对我国物流配送中心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探索,从而为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修齐.物流配送管理[M].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8
[责任编辑:
朱玉萍]
我国配送业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物流配送业近几年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在起步阶段:
1.许多重要基础设施仍然处于垄断经营状态,不适应市场经济国际化运营的要求;
2。
在规划、管理和实际运作上,条块分割,自成体系,制约了物流配送的社会化;
3.物流行业整体上存量资产大,但布局分散,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管理落后,资产利用率不高,运行方式陈旧。
物流配送的社会化程度较低、专业化发展趋势缓慢,形成不了服务规模,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现代物流企业群体不多。
。
配送业存在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1.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措施积极推动物流配送的发展,把发展现代物流列入日程,把物流作为支柱产业,制定物流规划。
2.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在生活资料领域和生产资料领域造就不同类型的现代物流企业,包括运输和把仓储业通过改造变成物流企业。
3.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措施保证连锁企业内部的配送中心在硬件设施、管理水平、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建设有较大发展,能够达到达到较先进的水平。
如华联超市在上海桃浦镇建立的配送中心,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商品库存量60万箱,日均吞吐能力在14万箱。
配送中心全面采用了计算机管理,并应用先进的无线网技术,实现了无纸化收货验货、拣货理货和仓储保管盘点。
4.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在现代物流技术的开发研究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加强物流配送企业在开发物流信息技术和物流配送管理技术的研发,推动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
适应配送业国际化的要求!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论文 我国 物流配送 中心 发展 现状 问题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