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高一信息技术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302443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73.44KB
科教高一信息技术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科教高一信息技术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教高一信息技术教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教材分析:
高中一年级学生基本上都在小学、初中阶段上过信息技术课.由于是第一节课,教师与学生及
学生与学生间不熟悉,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本课程的学法也不了解,因此这一节课的教学方式与教师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对整本书的内容学习有开启含义,教学参考给出的参考课时0.5略低。
与以往的信息技术课程相比,新课程更注重的是能力培养,注重团队合作,注重讨论学习,改变原有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
引导学生讨论为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发挥学生的想象,自我构建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
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体验信息的基本特征。
2、难点:
信息的含义。
四、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内容和过程
1、引入
问:
“结绳记事”、“烽火告急”、“飞鸽传书”里都隐含着一个关键词,是什么呢?
——信息
大家知道盲人摸象的故事吗?
这个故事原来的寓意是什么?
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从正面去理解这个故事,你会怎样解释呢?
讨论交流,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
2、认识信息
任何事物都有多个侧面,信息也不例外。
那么到底什么是信息?
它有什么特征呢?
讨论交流,阅读课本中关于信息的定义。
课本:
1、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等特点);
2、信息具有价值性(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3、信息具有时效性(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4、信息具有共享性(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不会丢失或改变)。
3、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信息
引导学生共同分析:
信息有哪些来源?
信息有哪些载体形式?
信息有哪些传播途径?
信息有哪些存储方式?
讨论交流,推导出信息的其他特性。
如:
传输性、概括性、真伪性等.4、通过多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自己概括信息的基本特征。
案例1:
天气预报报道明天要下雨,这对于农民来说可能是一个好消息,但对于其他一些人来说可能是个坏消息。
案例2:
1万只耐克鞋的故事。
信息除了案例中体现出来的的特征外,还有其它的一些特征,你能说说吗?
六、思考与练习
讨论并了解人们是如何利用信息为生活生产服务的。
七、教学反思:
1.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
因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尚未制定,各初中校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要求标准不一,这导致了学生的基础水平存在差异,这就需要教师能作到因材施教;
到了高中阶段学习的独立自主性开始增强,如果能抓住他们的兴趣点,从实际生活出发,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本节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发展及其影响,是本课程的导言或概括性内容,是对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延续和加深,开好本节课,能更充分的调动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应用。
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趋势。
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掌握分析信息技术产生的影响。
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
能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探讨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和趋势。
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分析信息技术应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老师进行总结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五、教学内容和过程1、引入
通过上一节“信息及其特征”的学习,我们知道信息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新闻报道、市场行情、科技成果、一副图画、一张照片、一个动作、一个微笑等等都是信息,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之中。
从人类的发展历史看,人类自古至今一直进行信息关于处理、存储等方法的研究发明和应用。
举例机器人,监控报警器等这些所用的方法、手段、工具的统称信息技术,那么什么是信息技术呢,信息技术主包括了哪些方面的技术呢?
主要运用在哪里呢?
(引导学生看书、回答、交流)2、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等。
1)、计算机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的核心,扩展了人的思维器官处理信息和决策的功能。
2)、通信技术:
主要包括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扩展了人的神经系统传递信息的功能。
3)、微电子技术: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扩展了人们对信息的控制和使用能力。
4)、传感技术:
包括热敏、嗅敏、味敏、光敏、磁敏、湿敏等敏感元件,扩展了人的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信息化生存成为新的生存方式,我们应该注意什么了,大家看书体会一下如何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思考讨论,完成书本p16的练习。
(学生思虑讨论、作答)3、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语言的产生和应用:
语言产生于社会,产生于全体的使用者,产生于社会的约定俗成。
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从猿到人进化重要标志,信息在人脑中存储和加工,利用声波进行传递。
2)、文字的发明和使用:
文字使人类信息的存储和传递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3)、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
信息可以大量地生产、存储和流通,更进一步扩大了信息交流的范围。
4)、电报电话、电视和其它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手段再一次发生了质的飞跃。
5)、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使信息的处理速度和传递速度得到惊人的提高。
目前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掀起了新一轮的信息革命浪潮。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多元化:
信息技术应用各个学科领域,产生了更多的交叉学科。
网络化:
卫星通信、光缆通讯等构成了立体化信息传送网络。
多媒体化:
多媒体计算机和超文本技术相结合,形成了集文本、图像、音、动画和视频于一体的超媒体技术。
智能化:
信息技术与认知学科等的融合产生了人工智能。
虚拟化:
由计算机仿真生成虚拟的现实世界,通过虚拟的现实情境去感知客观世界和获取有关知识、技能。
5、信息技术的应用
任务阅读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探讨其作用。
例1:
丰富的信息交流手段。
例2:
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
例3: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例4:
计算机数据分析及状态模拟。
例5:
专家网上会诊。
学生活动:
列举信息技术应用实例并汇报6、信息技术的影响
(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引导学生通过例举自己所熟知的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信息技术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更加辨证地认识信息技术。
7、迎接信息技术社会的挑战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
(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4)遵守信息法规。
在对信息技术的作用与影响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交流研讨,理解健康使用信息技术。
8、总结
本节课主要是对信息技术进行了阐述,要求大家提高自身的信息意识,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分析、处理能力。
讨论信息技术对社会带来哪些消极影响,你能分析其原因在哪里吗?
如何避免信息技术消极影响的危害?
第2章信息获取
[单元一]
一.二.信息需求和来源的确定
〖单元概述〗
〖课程标准〗
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学会根据问题需要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学习目标〗
◆知识性目标
1.了解信息与载体的涵义。
2.了解信息的主要类型。
◆技能性目标
1.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确定信息需求。
2.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绘制信息需求表。
◆情感性目标
1.结合当前信息社会,能够辨证地认识信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适合本单元的教学策略是问题解决式,由教师结合主题和要完成的教学目标设计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准确地开展活动,同时,随着学生的活动进展情况,不断地产生新的问题,经过师生有效地交流和讨论加以解决,再通过具体的评价,最终实现主题任务需求。
[单元二]
【篇三: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全书教材分析(必修)】
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浙教版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紧紧围绕这一总目标编写教材,按照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本教材之后,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
能熟练地操作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
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
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健康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
从教材内容设计结构来看,本册教材由7章组成,每一章都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学习主题。
其中第一章是概括性的,为后续各章节的学习做一些准备,其后各章是沿着培养信息素养的主线(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交流和评价)有侧重地展开的。
全书课时分配计划如下表所示,大约需要32课时完成。
课时分配计划表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包含“信息及其特征”、“信息的编码”以及信息技术三节。
这一章是高中生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一讲,通过介绍有关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将学生引入奇妙的信息世界,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求知欲。
既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过去,也揭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产生对生活中新技术的信息敏感度,能够紧跟信息化时代潮流。
同时,通过一定情境案例展示,让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现实应用有所体悟,并且让其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本章的重点是能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并能对应实例说出其特征。
本章的难点是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
第二章“信息的来源与获取”,本章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的首要环节,分为四节。
第一节“信息获取的方法”,通过分析和比较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能有效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同时让学生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意义,学会选择恰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第二节“因特网信息的浏览与获取”,通过搜索引擎的应用,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技巧,学会在网络中高效查找所需信息;
第三节“网上资源检索”,掌握运用搜索引擎和主题目录在因特网上检索相关信息资源的方法;
第四节“因特网信息资源评价”,了解评价因特网信息资源的三种主要方式与评价标准,初步掌握网络资源评价的基本方法。
第三章“信息的加工”,是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分别是信息的编程加工和智能化加工、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多媒体信息加工。
其中,多媒体信息加工包括音频、视频、图像三个方面的采集与加工,这部分是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衔接较多的一部分,是初中内容的深化,并且更注重应用性。
第三章中信息的编程加工主要依托vb程序进行介绍,通过体验一个完整的程序设计过程,让学生懂得用编程加工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客观认识程序设计的本质,消除对编程加工信息的神秘感和畏难心理。
其后,通过体验几个智能化信息处理工具软件的使用,
感受人工智能给人类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并了解其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对探索新兴科学技术的兴趣。
第四章“信息的管理”包括“信息资源管理及其沿革”和“数据库系统”两个章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
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
掌握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第五章“信息的表达与交流”,本章主要培养学生利用电子邮件、电子公告板等方式进行信息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同时学习表达信息的知识和技巧,增强网络法制观念和网络伦理道德观念,使自己在网上的言行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要求。
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第六章“网页的设计与制作”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集成、发布和交流能力。
主要依托个人网站制作这一方式,介绍信息集成和信息发布的过程,学会发布网站、传播信息;
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和交流工具,同时强调了信息安全、文明上网的重要性,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意识,健康负责地使用信息。
第七章“信息技术与社会”包括“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知识产权”、“信息的安全和保护”和“做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四节。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病毒防范、信息保护的基本方法;
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
本册教材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基础,很好地衔接了初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相关教学内容,也为后续各选修模块的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每章的开头都有简短的前言,概括地表述了本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关系,有助于学生掌握本章的主旨;
每节学习导言包括一则有趣的小故事和学习目标简述,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思考和探索;
每一节所展示的资料也贴近日常生活、易于学生理解;
正文两旁的注释栏补充了很多课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此外,在每章的正文中加入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点的实践活动,在每章的的最后还附有需要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本章练习,有利于学生对每一章内容进行巩固。
总的说来,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与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相适应,很好地体现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
主要特色如下:
1、
2、
3、教材内容和编排合理、科学,重点、难点分布恰当;
教材活动设计与选材贴近生活,易于学生理解、实用性强;
在实践活动中,很多是以专题形式呈现,通过合作形式培养整体意识和团结意识;
4、内容调理清晰,由浅入深,可操作性强,较好地处理了内容间的联系与衔接;
5、强调技术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双重构建,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态度与价值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教 信息技术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