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295509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87KB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文档格式.docx
《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问题学生诊疗手册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如自闭、忧郁、退缩,有攻击行为,无法集中注意等。
外向的有纪律问题,内向的不违反纪律。
学习成绩多数不好。
品德方面并无劣迹。
“好学生”型
在学校一般是公认的好学生,各方面都不错,问题处于隐蔽状态,常见问题有:
双重人格,自我“消失”,自我中心,虚荣心,抗挫折能力极差。
3、问题学生教育的常见错误思路。
(1)没有研究学生的愿望,只有“管”学生的冲动。
(2)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
(3)把任何问题都道德化,不承认学生的许多问题属于心理问题和能力问题。
(4)没有多种假设,只有简单归因。
(5)思维缺乏逻辑性。
(6)工作方法主观化,情绪化。
(7)只会责备别人,不想反思自我。
(8)迷信权力,迷信管理,迷信说教,迷信惩罚。
(9)处罚不见效的时候,又转而迷信“爱”。
(10)学校管不好,不切实际地寄希望于家长。
问题学生诊疗的正确思路
(1)遇到问题,先稳住事态;
(2)不急于作是非判断和道德归因;
(3)不搞“态度挂帅”;
(4)先问为什么,而不是怎么办;
(5)了解情况时,观察法与心理测验法双管齐下;
(6)横向、纵向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7)确诊前,要提出多种假设;
(8)确诊时,一定要使自己的初步结论合乎逻辑,经得起推敲和质疑;
(9)确诊时,要首先考虑问题在谁身上,以免某人得病,他人吃药;
(10)确诊后,一定要有具体的、因人而异的治疗措施;
(11)根据治疗效果的反馈来评估自己的诊疗并随时修正之。
5、顶撞老师
常见的办法:
(1)把学生压下去,让学生服软,让学生检查,让学生道歉。
老师气消了,问题就算解决了。
(2)要求教师提高修养,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两种方法各走一个极端,都拒绝分析具体情况,而死板地按照一个固定的路子工作。
学生顶撞教师常见的原因:
(1)老师冤枉学生;
(2)老师不公平;
(3)老师提出了学生做不到的任务;
(4)老师讽刺、挖苦学生,伤了学生自尊;
(5)老师要请家长;
(6)学生提出不同意见,教师误认为是顶撞;
(7)学生心情不好,迁怒于教师;
(8)学生想压住教师,好为所欲为;
(9)学生想表现自己;
(10)和老师套近乎;
(11)学生对老师业务水平有看法;
(12)学生缺乏教养。
分析
当教师被学生顶撞的时候,要保持冷静的头脑,首先鉴别一下这种顶撞是临时发作还是蓄谋已久;
是个人行为还是有背景的;
主要责任在自己还是在学生。
解决
(1)临时发作与蓄谋已久
区别:
看学生表情。
临时的可能涨红着脸,一副不满、委屈的样子,还夹杂一些恐惧,语无伦次,答非所问,类似失控的状态。
蓄谋的表情相对要镇定,回答问题比较从容,脸上有时还会写着挑衅和得意。
处理:
对待临时顶撞,教师确实有理,辩驳能力又比较强的,可以给他两句。
比较稳妥的方法是课下再说。
对待蓄谋顶撞,教师千万不要硬顶,课下再谈,要平等对话。
(2)个人行为和有背景的
观察学生的表情,当某个学生顶撞教师而有人呈兴奋状的时候,他们可能就是一伙的。
个人顶撞好办;
有背景的千万不要一味硬顶,课下找发言人谈。
(3)责任在教师和责任在学生
教师一定要有反思精神,若主要责任在自己,一定要给学生个说法,不可以有错还硬挺。
当顶撞变成对老师的人格侮辱时,一定要严肃对待。
不可当时大发脾气,事后不了了之。
应该当时冷静,事后坚决处理,至少要他在公共场合道歉,严重的要给纪律处分。
6、严重小说小动
严重小说小动是指个别学生无视提醒,屡教不改,妨碍他人,影响全局的小说小动。
这是必须解决的,否则班级有可能成为乱班。
面对严重小说小问题,老师首先要注意,自己的打击面不要过宽,一定要区别对待。
一般说,40人左右的班,在一段时间里,老师锁定的严重小说小动者,不要超过5个学生,否则就可能是老师要求过火,或操之过急。
锁定具体人之后,下一步是分析情况。
首先要看两个方面:
一看破坏面,二看学习成绩。
破坏面指的是对周围同学的影响,不是指老师的主观感受。
老师在选择工作重点时,必须有战略眼光,排除个人情绪,到同学中去调查研究,找到“病灶”的准确位置,再动手术,切不可乱开刀。
成绩好与不好,他们小说小动的原因和机制可能有很大差别,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疗。
学生小说小动的原因:
(1)听不懂,学不会
鉴别办法:
如果你发现他在某些能够听懂的课目上听讲状况好得多,小说小说少得多,那就说明他是出于无奈。
他们为什么听不懂呢?
有的可能是基础问题,有的可能是智力问题,也有的可能是智力类型问题。
上述情况,批评都不能解决问题。
基础问题帮他补;
智商低的允许他做自己喜欢的事;
智力类型的,应该给他多介绍几种学习方式。
(2)早就会了
看得出他很聪明,成绩往往很好。
当老师讲书上没有的东西时,他会听得很专心,很投入,小说小动大幅度减少。
建议老师适当给这类学生开辟“特区”,允许他去学习更深的东西,或者看课外书。
之后,他的成绩下降了,可以请他选择,再试还是取消“特区”。
这类学生不是没有学习能力,只是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而自我控制能力只有在自主条件下才能逐渐学会。
(3)没有规则意识
这种学生不光严重小说小动,他根本就没有规矩。
无论课内课外,无论学校家庭,到哪里都没有个孩子样,率性而行,旁若无人。
这种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好有坏,共同特点是:
没有规则意识,干什么都不懂得遵守规则。
这种学生,与其说他们不好,还不如说他们幼稚。
为什么为这样呢?
从小家长给惯的,孩子没家教。
家长的百般溺爱,千般纵容,在孩子脑子里形成了这样的意识:
“我的愿望就是我们家的规矩。
”他这套在家中畅通无阻,到学校就行不通了,处处碰壁。
这叫作“社会化障碍。
对这种孩子,批评不容易见效。
老师面对这种学生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急躁,怀疑他们的屡教不改是成心捣乱,因而激化矛盾。
遇到这种学生时,老师的中心任务是帮助他重新建立规则意识。
要指导家庭教育,让家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很大,必须下决心改正。
帮家长选一两件事,制定规则,坚决要求孩子遵守,如果做不到,要适当惩罚。
与此同时,学校老师也做同样的工作。
双管齐下,他们才能有所进步。
(4)自控能力差
这种学生的问题是无法使自己在行动上服从规则,简单点说,就是明知故犯。
明知故犯有两种:
一种是我既明白道理,又能做到,可是我偏不做;
另一种是,我明白道理,可是我确实做不到,只好不做。
前一种是态度问题,后一种是能力问题。
给这种孩子讲大道理是做无用功。
他们的问题是“知”和“行”相脱节。
这种学生需要的是训练。
少说话,多干实事。
建议老师仔细观察一下,把他们的小说小动都加以细致的研究。
然后,根据情况选择某一种或几种小说和小动,告诉他如何改正。
要出主意,而且这主意必须能够操作,比较容易核查。
一旦有效果,就要鼓励学生坚持,并扩大战果。
面对这种孩子,空洞的批评和千篇一律的惩罚,很难有效果。
如果家长能配合老师,效果会更好。
教育这一类学生,也不要幻想立竿见影,只要逐渐进步就好,有反复也不奇怪。
(5)动觉学习者
这种学生上课也总是小说小动,令人心烦,但是你把他叫起来回答问题,他却常常会答对。
这就可见,你认为他没注意听讲,可能不符合实际,他也许就是这么个听法。
如果你严加管理,把他管得暂时不敢乱说乱动了,你会发现他的精神就要萎靡,昏昏欲睡,听讲效果反而降低了。
他好像需要通过不停的肢体动作和不停的嘴里嘟嘟囔囔来维持大脑的兴奋状态。
这种学生,有人称之为“动觉学习者”,他们喜欢在动作中学习。
他们一般觉察不到自己的语言和动作,可能有遗传。
对这种学生的教育目标,就要调整,不要企图消灭他们的小说小动,而只要减少一些,尽量少影响别人就行了。
对他们应该比对别人宽松一点。
小说小动两个方面,首先解决小说问题,因为说话对他人影响更大此。
教育这种学生特别需要教师心胸宽阔,心理健康。
教师若看见他们像虫子一样动就是着急,就发脾气,那只能事与愿违。
(6)表现欲
这种学生的小说小动是做给别人看的。
有的是做给老师看的,想吸引教师的注意,有的是给同学看的,想吸引同学的注意。
他们小说小动的同时,一直留意他人的反应,有人注意,就得意,没人注意,就失望。
这种学生并不是没有自制力,当他们不想吸引别人注意时,他们可以做到不去小说小动。
解决这类学生的问题,有以下几种办法。
第一,找到他们自我表现的目的,给予回应。
希望得到老师关爱的,教师就要适当满足,多看他们几眼,多跟他们说几句话,但千万不可过多,要保持距离。
第二,创造一些机会,满足他们的表现欲。
比如多给发言机会等。
第三,对有的学生,采用“不理睬”政策,效果更好。
(7)多动症
多动症是一种病态,没有确实的证据,是不可以随便乱说的。
真正患多动症的孩子,是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难以平静下来的。
多动症,必须找正规的大医院确诊,用药必须谨慎。
三、经常性迟到
老师对经常迟到的认识,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孤立地看迟到现象。
他们往往不善于把迟到放到学生整体精神状态的大背景中来观察,就事论事,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又急于求成,这就容易失败。
学生经常迟到常见的原因有:
1、恐惧老师,恐惧学校
这种学生的主要问题不是迟到,而是他们根本就不愿意到学校来,又不能不来,能晚点就晚点。
少在学校呆一会儿,是他们最大的愿望。
他们整天没精打采,精神最好的时候是快放学的时候。
他们有的可能是教师恐惧症。
如果某个经常迟到的学生看见老师就蔫,可是和同学在一起要相对好一点,那就可能是这种学生。
解决方法是老师和他搞好关系。
有的可能是学校恐惧症。
就是说,学校里有他特别害怕的人或事情。
这种孩子,当你批评他迟到时,他可能不加申辩,只是一声不响,因为他无话可说,或有话不敢说。
老师不要轻易批评他,而要尽可能和蔼地向他询问情况。
老师遇到学生迟到,关键是向学生询问原因,具体的,真实的原因,把学生的具体问题解决了,迟到现象才能解决。
2、家长纵容造成的习惯性迟到
有些学生是迟到的老手。
他们从幼儿园就开始常常不能按时到校。
稍微有点不舒服,家长就说:
“得了,今天不去了。
”旷课尚且不在乎,迟到更不当回事了。
家长根本就没有把孩子每天按时上幼儿园看成是一种早期的纪律训练和规则意识训练,看作是未来孩子上学的重要准备。
他们只有疼孩子的本能,没有教育观念,只图眼前讨好孩子,不为孩子长远打算。
家长一放松,孩子自然顺坡下驴,能赖在家里就带赖在家里,久而久之,就拿迟到不当回事了。
有些学生,迟到、旷课满不在乎,老师批评他他还挺委屈,可能就是这种孩子。
也有的孩子开始比较规矩,忽然得病,在家休息,家长百般照顾,孩子尝到了不上学的甜头。
病好后,家长老觉得孩子可怜,于是在上学问题上就难难免放宽了要求。
孩子也就养成了懒散的习惯,甚至可能装病不上学。
这叫作倚病卖病,也是家长“心软”造成的恶果。
如果老师遇到有学生连续迟到,先不要着急批评,而要了解他的“迟到史”,如果确属家长纵容造成的习惯性迟到,就一定要请家长,给他讲清前因后果,让他认识到自己的失误,不要再袒护孩子的迟到现象。
要争取所有家长统一认识,要坚定,不能急躁。
老师也不要急躁,如果过分施压,可能适得其反,弄不好还会酿成事端。
3、家长包办过多造成的习惯性迟到
也有的学生家长不但不纵容,反而从孩子很小起就因为上学迟到与孩子进行过“持久战”。
打、骂、赏、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最终孩子还是常迟到。
这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要考虑是否有人掣肘。
父严,母说好话;
父母严,隔辈人护,不能形成合力。
孩子有保护伞,就会磨蹭。
遇到这种情况,要先协调一致,再说其他。
其次,可能是家长包办太多。
什么都替孩子做。
起床上学本来是孩子分内的事情,竟然变成了“给妈妈起床,给妈妈上学”,主动变被动。
这种孩子迟到也害怕,也后悔,但他们不反思自己,而会埋怨家长。
孩子迟到,家长负责,迟到问题很难解决。
教师要指导家长,孩子的事,家长不要替他承担责任,家长顶多做一些帮忙的工作,而且尽可能减少。
家长要跟孩子说清楚,让孩子自己负责自己的事情。
还有一个办法是家长故作懒惰或疲倦状,和孩子“交换位置”。
注意,如果孩子不起床,家长千万不要唠叨,提醒不要超过三次,然后就不要管他。
另外,也不要总说孩子“爱迟到”。
说多了,孩子就可能认定自己是一个爱迟到的人。
总的说来,学生迟到,还要靠家长帮助解决。
教师必须学会指导家长,给他出具体的主意。
单纯责怪家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四、同学冲突
同学间的矛盾冲突,也是教师头疼的一件事。
动不动就吵,就打。
教师不得安宁,班主任尤其烦恼。
我们要找这些冲突发生的原因,进行预防和干预,减少冲突发生的频率和危害,保持班级教育教学秩序的稳定。
现在有许多教师大力鼓吹爱,以为只要学生从根本上懂得了爱他人,各种矛盾就都能迎刃而解了。
这是过于天真的想法。
世界上并没有抽象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人们不是先懂爱,然后才把这个原则落实到具体行动中去,恰恰相反,人们是在各种各样的具体情境中体会到了爱的情感,才逐渐把它们升华成某种抽象的东西的。
对于孩子谈抽象的爱,效果差。
少谈爱,多谈尊重。
爱是一种感情,没办法强迫,也很难检测和衡量。
尊重就不然,有外部标准,比较容易判定。
实际生活中,学生的多数矛盾不是靠爱,而是靠游戏规则,靠公平,靠分清事非,靠互相尊重,互相让步,靠具体分析问题来摆平的。
是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才是科学态度。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问题 学生 诊疗 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