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平原水库建设规划secret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293629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格式:DOCX
- 页数:75
- 大小:83.87KB
山东省平原水库建设规划secretWord文档格式.docx
《山东省平原水库建设规划secret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平原水库建设规划secretWord文档格式.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章xx水库发展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17
第一节现状xx水库发展布局和存在问题分析…………………17
第二节总体布局和主要建设内容…………………………………18
第三节重点规划项目………………………………………………22
第五章xx水库改革与管理的主要任务………………………………120
第一节改革与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20
第二节改革与管理的主要任务……………………………………123
第六章投资测算与规划效果分析………………………………………128
第一节投资测算……………………………………………………128
第二节规划效果评价……………………………………………132
第七章保障措施………………………………………………………135
第一节法规政策保障……………………………………………135
第二节组织保障…………………………………………………136
第三节投资保障…………………………………………………137
第四节科技及人才保障…………………………………………138
第一章xx省xx水库发展与改革现状
第一节“十五”规划执行情况评估
一、“十五”规划及投资情况
21世纪初叶,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九十年代以来,全省的水利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对水利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水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焦点问题。
为适应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十五”期间,全省水利建设迈出了较大步伐,水利事业有了更大的发展。
按照全省水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规划,联合调度地表水、地下水、客水、回用水及海水淡化等各种水资源,统筹兼顾城市用水、农业用水、生态用水,实现水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大大缓解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
但是洪涝灾害、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恶化三大问题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
黄河仍是我省主要的客水资源,随着黄河入省水资源日趋减少,更加剧了我省水资源供需危机。
自九十年代以来,我省沿黄地市加大了引黄调蓄水库的建设力度,相继建成了一批xx水库蓄水工程,对缓解当地水资源供需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
“十五”期间,为切实搞好xx水库建设,妥善解决工程建设过程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使xx水库建设步入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计划建设、健康稳步发展的轨道,确保xx水库建成一座成功一座,充分发挥工程的最佳效益,根据《xx省沿黄xx调蓄水库规划》和《21世纪初期xx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规划》,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的需求,继续采取“蓄、引、调”相结合、水库建设与河道整治相结合的方式,加大了xx水库的建设力度,对于加快全省水利事业的发展步伐,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五”期间,xx省水利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水利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坚持依法治水、科教兴水和改革强水的路子,把解决水资源的问题摆到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围绕实现防洪安全、保障供水、改善环境三大目标,加快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努力提高水利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形势下坚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水利工作,紧紧围绕“既不怕旱,又不怕涝”的治水战略目标,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汛抗旱并举,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
“十五”期间全省规划建设三角洼、永镇、东张等15座xx水库的衬砌扩容,适当新建部分xx水库,建成一批乡村供水工程,预期新增供水能力20亿立方米,争取平水年基本满足公共用水、城乡人畜吃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枯水年缺水率降低到10%左右。
二、执行情况评估
投资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全省xx水库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较好,计划安排基本完成。
计划执行情况:
“十五”期间,全省实际建成中型xx水库16座,新增蓄水能力2.71亿立方米,投资18.84亿元;
小
(1)型xx水库13座,新增蓄水能力5555万立方米,投资3.38亿元;
小
(2)型xx水库52座,新增蓄水能力1302万立方米。
全省水利基本建设工程合格率100%,xx水库计划全部完成。
这些水资源工程的建成使用,对缓解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用水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主要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水资源短缺的沿黄xx地区经济健康发展,为此我省相继建设了一大批xx水库工程,特别是“十五”期间,对全省沿黄xx水库进行了科学规划,加大了xx水库的建设力度,水库水源工程建设得到加强,城乡和工农业供水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十五”期间全省水资源工程建设得到了加强,城乡和工农业供水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共建成大中型xx水库16座,增加蓄水能力3.31亿立方米。
建成了一大批集蓄水、防洪、观光、休闲于一体的亲水乐园和水利风景区,逐步形成了布局合理、覆盖全省的水资源拦蓄工程体系,最大限度地拦蓄径流,提高洪水资源化程度,对缓解工农业生产和城乡人民生活用水矛盾,发挥了重要作用。
深化了水利改革,水利发展活力日益增强。
一是完善了水利投入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逐步形成政府投资、社会投入、利用外资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入新格局。
二是积极推行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采取承包、股份制、合作制等形式,大胆探索水利工程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加快了水利建设的步伐,为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充分发挥工程效益总结了成功经验。
三是调整了供水结构,加快水价改革步伐。
调整了城镇和工业供水价格,实行新水新价,为工程建设、运营、维护、管理的良性循环奠定了基础。
四是继续推进了水务管理一体化改革,统一管理和调配水资源,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了体制保障。
第二节存在的的主要问题
一、水库布局不合理,存在重建轻管现象
在xx水库建设中,存在只重视建设规模,追求建设速度,而轻视工程管理的问题,缺乏水库运营管理的长效机制,不能充分发挥工程整体效益。
有的没有明确的供水目标,有的工程建成后长时间不能蓄水;
有的工程仓促上马,对管理、运行论证不充分,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缺乏必要的管理运行经费,造成工程年久失修,难以全面发挥其效益。
二、建设标准低,水量损失大
在现有的xx水库中,由于水库建设标准低,大多数设计水深较小,水面面积大,致使蒸发损失大,也增加了渗漏损失,水库的有效利用系数偏小。
另外,由于水深较浅,水易富营养化,影响了水质。
三、工程配套程度差
工程效益的发挥,工程配套是关键。
主体工程建成后,由于缺乏必要的配套资金,配套工程建设滞后或者达不到设计要求,建设标准偏低,工程不配套,加之长期以来重建轻管思想尚未从根本上扭转,管理粗放,手段落后,经费不足,缺乏工程良性运行机制,致使许多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
有些工程达不到设计库容,枯水年时供水无法保障,丰水年时无法保证工程安全和工程效益的全面发挥,输配水渠系(管网)工程标准低、配套工程建设滞后,大大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影响工程整体效益的发挥。
四、投资渠道少,资金投入小
长期以来水利建设与管理投入不足,缺乏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导致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并将严重制约未来水利事业的发展。
由于xx水库建设规模大,省、市资金补足标准低,受益单位及群众负担重,资金筹措困难,工程标准降低的现象比较严重,致使水库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
五、水价背离成本,水商品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建立。
水利投资机制和价格形成机制很不健全,水价偏低,农业水价距目标水价、非农业水价距供水成本加合理利润相差甚远,水权不明晰,水市场不发育,极大地影响了水源的优化配置。
水资源的稀缺性和水价格的低廉性并存,进一步加大了我省水资源的供需失衡程度。
xx水库大多从渠道引水,泵站提水入库,加上蒸发、渗漏损失,水的成本较高,而物价部门核定的水价又偏低,水管单位何时供水、如何供水不是单位经营行为,而是行政决定,社会服务价格长期背离价值规律,缺乏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水价形成机制与管理体制。
六、水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不顺
水法规体系不健全,“多龙管水”的体制尚未理顺,不利于水事活动的统一协调与依法行政;
水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缺乏管理经费,不适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市场经济的要求,尤其是公共服务功能体系不健全,难以保证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有序进行,难以实施水资源的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管理人员素质差,管理手段落后,有些小型水库基本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水利发展的要求。
第二章xx水库发展与改革总体思路
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将“五个统筹”的发展要求与xx水库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推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要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改善生活水平和提高生活质量的实际出发,着力解决好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水源问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等方面的需求。
(二)坚持人水和谐的原则
xx水库的发展与改革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处理好水利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要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作为水利建设的紧迫任务和重要内容,加强保护,加快建设,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合理开发利用配置水资源,要努力做到在与自然和谐共处中,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三)坚持城乡与区域统筹发展的原则
统筹考虑不同流域、区域和城乡水利发展的特点和需求,协调城市与农村、当前与长远、需要与可能之间的关系,统筹考虑水资源条件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合理确定水利发展目标、速度、规模和水平。
大力提升基础设施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同时强化政府对水资源的管理职能。
水利发展的目标、速度、规模、水平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统筹协调各地区、各行业对水资源的需求和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严格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和取水许可制度,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水的供需管理,保障水利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坚持资源节约与保护的原则
继续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配置放在突出位置,节水并举,治污并重,把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作为一项长期性任务,提高全社会节水防污意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五)坚持重点突出、注重效益的原则
根据财政状况和投资政策,明确水库发展的重点,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优化配置建设资金,根据自然条件和全省水资源特征,按照经济发展目标与布局,科学合理地制定开发利用规划,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到建设与管理、工程性措施与非工程性措施、更新改造与新建扩建并重,提高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的原则
加大改革力度,克服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完善和优化政府的管理职能,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行政,通过管理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不断增强xx水库建设与管理良性发展的动力,全面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深化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
探索和建立水权分配机制,实行水资源优化配置;
探索以公益性为主的xx水库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深化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加强投融资体制改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水价形成机制、产权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促进全省水利事业全面发展。
第二节总体思路
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从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水利服务于全社会的角度,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确保农业和农村饮水、工业和城镇用水,兼顾改善生态环境,坚持丰蓄枯用、冬蓄春用,努力拦蓄地表水、充分利用黄河水、科学调引长江水,切实增强xx水库调蓄配水能力,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统筹搞好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xx水库发展与改革目标分析
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发展的需求分析
21世纪初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将实现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速度型向效益型的转变,加快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跨越,人民生活由小康向富裕迈进,提前实现现代化化,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xx。
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对xx省水利发展与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科学发展观对水利发展的要求
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求在治水实践中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节约资源的观念、保护环境的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念。
要把解决关系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水利问题放在突出位置,不断提高政府对水资源的社会管理能力和水平,节约和保护水资源,加强对生态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要统筹区域、城乡水利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在农村全面推进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饮水问题,保障人的基本生存和生活权利,实现农村与城市、工业与农业、农民与市民同步提高、同步发展。
二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人、水、城自然和谐、协调发展,在xx水库建设上,以改善农村生活、生态、生产条件为出发点,全面建设集供用水、旅游观光、开发与一体的现代化水利风景区,促进农村生活、生产、生态效益的完美统一。
三要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按照保生活、保生态、保生产的原则,以xx水库和河道拦蓄工程为重点,大力开展水源工程建设。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水利发展的要求
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党的十六大提出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水利工作面临着前所末有的机遇和挑战,水利工作必须为全省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一要保障饮水安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水量、水质和保证率;
二要满足粮食安全生产用水,为农业灌溉排涝提供保障;
三要为工业发展提供用水保障,优化供水结构,提高供水能力;
四要保证基本的生态环境用水,大力防治水污染;
五要提高防洪安全标准,建立和完善更为有效的防洪减灾体系。
三、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对水利发展的要求
面对我省实施生态省建设、xx半岛城市群、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突破济南、突破菏泽、实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等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区域经济开发格局,
根据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近期规划和远景目标展望,“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仍将呈现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预计2010年国民经济总产值达到17500亿元,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50%,工农业生产总值大幅提高,农林牧渔业全面增长,城镇居民生活进一步改善。
而目前xx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国的六分之一,且损失浪费严重,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与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相协调,必须继续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经济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发展。
四、经济体制改革对水利改革的要求
要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实现科学、民主、依法行政,水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水价机制等改革的步伐,创新和完善水利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第二节水资源需求分析
xx省是我国北方严重缺水的地区之一,水资源总量不足,人均、亩均水资源占有量偏低,当地淡水资源总量为305.82亿立方米,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
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44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25,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维持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1000立方米的下限值,属严重缺水地区。
我省水资源先天不足,又由于水资源年际年内及地区间分布极不均匀,开发利用难度大,水资源浪费和水体污染严重。
xx省重要的客水资源是黄河水,黄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在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黄河水入境水量逐年下降,可利用量呈减少趋势,黄河水“可用而不可靠”的状况日趋明显。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水资源已成为21世纪初期我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因素。
《21世纪初期xx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规划》通过大量调查评价和分析研究,全面评估了xx省水资源的质和量,摸清了xx省水资源的现状,科学分析了21世纪初期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预测了不同规划水平年、不同保证率情况下的水资源供需状况,根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的要求,全面系统的总体规划了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提出了解决xx省水资源紧缺的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和要求,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xx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规划形成的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成果,是在大量调查研究和分析计算的基础上,根据全省中、远期发展规划等有关成果提出的,可以作为全省水资源供需平衡的依据。
本次xx水库规划是在《21世纪初期xx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下,依据总体规划对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成果,提出了全省“十一五”期间xx水库发展与改革的目标、任务。
全省2005年水资源供需结果是:
保证率为50%、70%、95%时分别为缺水80.72、116.69、152.72亿立方米,缺水率分别为22.5%、32.0%、41.9%。
全省2010年水资源供需结果是:
保证率为50%、70%、95%时分别为缺水123.62、159.86、195.89亿立方米,缺水率分别为30.8%、39.2%、48.0%。
其中缺水最严重的市包括东营、德州、聊城、滨州、潍坊、烟台、菏泽、青岛等,其他城市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青岛、烟台、潍坊等市主要为城市生活和工业缺水,在一般年份和特枯年份,胶东半岛各市缺水量较大,尤其是城市和工业将面临严重缺水局面;
德州、聊城、东营、菏泽等主要是农业缺水,作为我省的主要引黄灌溉区,在黄河来水量逐年减少和限制引黄的条件下,沿黄各市缺水状况将非常严重。
各流域中,缺水最严重的是海河流域鲁北xx区,缺水率达20%,其次是xx半岛区和黄河流域黄汶区。
为了实现我省xx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增强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有力支撑作用,“十一五”期间必须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开源节流,挖掘水资源潜力,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摆到战略位置,通过合理利用黄河水,大力拦蓄地表水,科学引用长江水,合理开发地下水,加大污水处理回用,相机实施海水利用等措施,提高供水质量,实现全省及规划区水资源供需平衡。
规划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包括再生水回用、地表水地下水开源、雨洪水深度开发和海咸水开发利用,其中地表水工程开发,到2010年全省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将全面完成,汛期将按正常运用标准进行控制,全省大中型xx水库灌区的节水改造与续建配套也将完成,有效灌溉面积、灌溉水利用系数将会达到设计水平,规划项目区内xx水库的建设仍有巨大的挖掘潜力,通过新建和扩建xx水库蓄水工程,将会对当地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三节xx水库发展目标
随着xx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工农业生产、农村城镇生活、环境生态用水量大幅度增加,而当地水资源不足,各市都出现过不同程度的供水危机,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黄河小浪底水库和南水北调工程的建成运用,黄河和南水北调水资源实行统一调度,可利用的黄河水和长江水得到了保证。
目前,我省xx地区缺水主要是工程性和资源性缺水,通过合理调度配置,相机拦蓄地表径流,增加冬季和汛末丰水期引水量,实行丰蓄枯用、冬蓄春用,能够满足水库充库要求,提高xx水库单位库容的效益。
兴建xx水库水源工程,合理调配水资源,科学利用好黄河水、长江水、地表水,实现丰蓄枯用、冬蓄春用,解决水资源因时空分布不均而造成的供需矛盾,以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是十分必要的。
“十一五”期间,我省xx水库发展的主要目标是重点解决好城市和乡村供水水源地问题,通过新扩建一批xx水库,对部分有效利用率低的水库进行挖潜、改造,提高水库标准,力争新增蓄水库容19.6亿立方米,以满足规划区部分工农业及城乡用水需求,基本建立起水库水源保障体系。
通过合理优化配置水资源,改善农村供水条件,保障饮水安全,提高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的水量、水质和保证率;
解决农业生产供水;
满足工业和城市用水;
保证基本的生态环境用水。
初步实现水库供水网络化、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
到2020年,通过水资源的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建立完善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供水安全得到保障,实现xx水库与全省水利工程联网、调度联合,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第四节改革和管理目标分析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根据xx省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总体思路,依法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深化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确保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我省xx水库改革与管理的目标为:
到2010年:
强化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推行xx水库企业集团化经营,基本建立政府调控、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库运行与管理机制。
大中型水库全面实行实时监控,初步建立xx水库信息管理与联合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基本形成xx水库信息化综合体系。
继续深化管理体制改革,精简管理机构,提高管理养护水平,加强多种经营管理。
到2020年:
建立完善的市场开发和运作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形成xx水库信息化综合体系,完成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完备的工程管理和维护投入机制。
第四章xx水库发展总体布局和主要任务
第一节现状xx水库发展布局和存在问题分析
我省xx地区针对十年九旱、黄河断流、弃水入海的基本水情,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通过油地共建、政府扶持、企业筹资等多种形式,大力推进了水xx水库建设。
到2004年年底,全省共投资54.15亿元,建成xx水库770座,其中大型2座,中型45座,小型723座,总设计库容16.54亿立方米。
我省xx水库大都分布在鲁北、鲁西南黄泛xx区,为“蓄、引、调”相结合的引黄蓄水水库,在时间和空间上配置利用黄河来水。
主要建在毗邻黄河的菏泽、聊城、德州、滨州、东营、淄博、潍坊、济南八市,且近黄河地区多,边远xx区、山前xx区少,其中菏泽市大中型xx水库4座、东营市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省 平原 水库 建设 规划 secr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