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资料江西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280379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0.21KB
教师招聘资料江西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文档格式.docx
《教师招聘资料江西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资料江西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模拟试题及答案1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现场教学
D.课堂教学
6.下列原则中既属于我国中学教育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的是( )。
A.导向性原则
B.因材施教原则
C.直观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7.考试的核心环节是( )。
A.选择题型
B.命题
C.确定评分方法
D.阅卷
8.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后勤工作
B.管理工作
C.教学工作
D.科研工作
9.班级管理的基本功能是( )。
A.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教学活动
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
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
D.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
10.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抽象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巩固性原则
D.启发性原则
11.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间接性主要是指( )。
A.间接地获得知识
B.获得间接经验
C.有教师帮助去获得知识
D.有同学帮助去获得知识
12.把道德情感的培养置于中心地位的德育模式是( )。
A.认知模式
B.体谅模式
C.社会模仿模式
D.说理教育模式
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教师对学生的德育影响,必须经过他们主体的选择、吸取与能动的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他们的品德
B.自我教育能力是德育的一个重要条件,只有注意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学生品德内部矛盾才能转化
C.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主要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
D.德育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
14.班级管理的主要对象是( )。
A.班级公共财产
B.班级信息
C.学生
D.班级资料
15.班级建设设计以( )最为重要。
A.实现目标的途径
B.实现目标的具体方法
C.实现目标的工作程序
D.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2分,共20分)
1.关于当代儿童发展观,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儿童的身心发展受制约于社会的发展状况
B.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C.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D.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E.以上几种说法都是不对的
2.“课程是经验”的观点具有这样的特点( )。
A.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及能动性
B.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
C.课程从学习者角度出发和设计
D.课程联系学习者个人的经验
E.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凌驾于学习者之上
3.小班教学体现教育公平,保证教学质量,在实施中应注意( )。
A.教师包班而不分科任教
B.因材施教
C.学生机会均等
D.责任明确
E.分层管理
4.当今教育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A.重知识轻能力
B.片面追求分数与升学
C.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唯成绩是论
D.制约教学改革,标准固定划一
E.以上问题都不是
5.探究—研讨法十分注重儿童不同发展阶段认识的不同特征,形成了突出的教学特点( )
A.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
B.充分利用各种艺术手段
C.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
D.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
E.肯定学生在学习中所犯错误的意义
6.对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作了规定的政策文献有( )。
A.《教师资格条例》
B.《教育法》
C.《宪法》
D.《教师法》
E.《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
7.教师良好的教育能力体现在( )。
A.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B.知识广博
C.富有感情、有感染力
D.富有个性
E.改善实践
8.教学目标的特征有( )。
A.具有可操作指标体系
B.体现学生学习行为及其变化
C.体现教师思维活动的规律性
D.具有灵活性
E.反映教学方式的科学性
9.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体现在( )。
A.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
B.制约教育的结构
C.制约教育的内容
D.决定教育发展的速度
E.决定教育发展的方向
10.班集体的基本特征包括( )。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D.集体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E.一定的共同生活的准则三、是非判断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仅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
( )
2.教育具有阶级性,任何社会的教育宗旨都是相同的。
3.系统的学校教育制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现代学校教育的诞生而产生的。
4.班主任是班级活动的组织者,因而不需要注重交往活动。
5.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中学德育既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6.德育内容决定了德育目标。
7.教材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8.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9.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的教育作用。
10.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导向和动力作用的是智育。
11.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因而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中心。
12.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13.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14.19世纪德国教育家夸美纽斯用“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15.班会一般有三类:
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例会。
四、情境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一)
有研究者对8个班的语文课和数学课上师生交流时间进行观察统计,把所有观察的28个班的课分为四类:
(1)演讲型的课,这类课一半以上的时间是教师在讲,学生听,师生联系的方法是教师与全班交流,单向传授,即很少有师生的问题。
也缺乏学生之间的讨论,课堂活动仅限于学生被动的听讲、理解与接受。
这类课占了25%。
(2)演讲—对话型的课,这类课上教师不仅对全班讲授,而且还注意提问个别学生。
这两种活动各占上课时间的40%以上,共占上课时间的80%以上,这两种活动方式,对全班绝大部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来说,都是被动地听教师讲、教师问和个别学生答。
这类课占了这次调查的40%。
(3)对话型的课,这类课上师生交流方式主要是教师问,一位学生答,教师再问,再一位学生答或补充,这种问答活动占一节课一半以上时间。
对全班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上课就是听,自己表达的时间很少。
这类课占调查的14.3%。
(4)混合型的课,这类课上师生交流方式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一学生答,一学生领读、全班跟读等方式。
这类混合型的课,绝大多数学生的大部分时间仍是被动地听、接受和理解别人的表述。
这类课占调查课的10.7%。
1.你认为上述四类型课存在什么问题?
( )[不定项选择题]
A.全班统一学习的机会多,个人独立学习的机会少
B.接受学习的机会多,表述学习的机会少
C.学习水平高的学生参与机会多,水平低的学生参与机会少
D.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
2.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A.增加学生课堂学习的机会
B.减少全班统一学习在一节课的比重,增加个别学习、成对学习、小组学习在一节课的比重
C.采用先个人,后小组,再全班学习等形式的教学策略
D.有效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二)
对学生来说,由于知识基础的差异和个性品质的不同,对课程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比如,新课程提倡的研究性学习,就有很多学生不知所措。
一个班少则有四五十人,多则有六七十人,要进行有效的合作探究,难度很大。
据上课教师分析,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只有那些主动性强的学生受益,三分之二的学生是跟着走或跟不上。
在众多的课堂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只是那些性格外向的学生,性格内向的学生只能做旁观者。
这种情况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两极分化。
1.这则材料反映了新课改的什么问题?
A.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
B.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C.教师思想观念跟不上时代
D.不能因材施教
2.教师应当采取什么方法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A.应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
B.重视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
C.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D.重视个别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C【解析】智力一般是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思维力是核心。
3.C【解析】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学习动机。
4.A【解析】上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课的类型就不同,如新授课和巩固课等。
5.D【解析】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课堂教学。
6.B【解析】因材施教则既属于中学教育原则又属于德育原则。
7.B【解析】考试分为三阶段,核心是命题。
8.C【解析】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教学工作,管理工作也很重要。
9.B【解析】略。
10.B【解析】由教育学中教学方法原则中直观原则可知。
11.B【解析】教学过程中所教授的知识,多是间接性的,是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知识。
12.B【解析】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和社会模仿模式。
体谅模式是由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等人创建的一种德育模式。
假定与人友好相处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满足这种需要是教育的首要职责。
它以一系列的人际与社会情境问题启发学生的人际意识与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关心,学会体谅。
13.C【解析】德育内容的确定要受到教育的内部和外部多种因素的制约。
所以学校德育工作不能只注重外部环境的调节。
14.C【解析】班级管理的对象是班级中的各种管理资源,主要是学生。
15.D【解析】班级建设设计以班级建设目标的制定最为重要。
二、多项选择题
1.BCD【解析】当代儿童发展观主要包括以下三项基本内容:
(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儿童的发展蕴含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2.ACD【解析】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为杜威,主要观点为:
课程应以儿童活动为中心,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考虑儿童现有的经验和能力。
3.AC【解析】略。
4.ABCD【解析】略。
5.ACDE【解析】美国教育家兰本达教授提出探究—研讨法,其特点为:
(1)从具体材料引发学习经历;
(2)通过集体交流和研讨促进学习;
(3)鼓励学生的语言表达;
(4)肯定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所犯错误的意义。
6.BDE【解析】对教师在职培训的法律制度化作了规定的政策文献就是这三项,另两项与题意不符。
7.ACD【解析】知识广博是教师应具备的最基本的专业素养而非能力要求,改善实践与题干无关。
8.ABD【解析】CE两项与题意不符。
9.ABCD【解析】教育发展的方向受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
10.ABDE【解析】一个班的学生群体还不能称为班集体。
班集体形成的基础是成员具有明确的共同目标,并且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有共同生活的准则,集体中存在平等、心理相容的氛围。
三、是非判断题
1.×
【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存在于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之间,还存在于其他方面。
2.×
【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是以巩固和发展统治阶级自身利益为根本宗旨的。
3.√【解析】略。
4.×
【解析】交往是班级人际关系形成和发展的手段,班主任应悉心研究班级的人际关系,指导学生活动。
5.√【解析】略。
6.×
【解析】德育目标决定了德育内容。
7.×
【解析】教材一直是我国的主要课程资源,但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它包括教科书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
8.√【解析】略。
9.√【解析】略。
10.×
【解析】德育是各育的方向,是灵魂,对其他各育起着导向和动力作用。
11.×
【解析】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但是并不是班级管理的主体,班级管理的主体是学生。
12.×
【解析】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13.√【解析】略。
14.×
【解析】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用“统觉理论”原理来说明教学过程,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15.×
【解析】班会一般有三类:
常规班会、生活会和主题班会。
四、情境分析题
(一)1.ABCD
2.ABCD
(二)1.ABD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教育学 教师 招聘 资料 江西省 教师资格 中学 教育学 模拟 试题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