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案例分析第七讲流水作业网络图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274042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4.59KB
造价案例分析第七讲流水作业网络图Word格式.docx
《造价案例分析第七讲流水作业网络图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价案例分析第七讲流水作业网络图Word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空间参数。
(1)工作面。
(2)施工段。
为了有效地组织流水施工,通常把拟建工程项目在平面上划分成若干个劳动量大致相等的施工段落,这些施工段落称为施工段。
施工段的数目以m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之一。
划分施工段是组织流水施工的基础。
3.时间参数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用以表达流水施工在时间排列上所处状态的参量,均称为时间参数。
它包括:
流水节拍、流水步距、技术间歇、组织间歇和平行搭接时间等五种。
(1)流水节拍。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每个专业工作队在各个施工段上完成各自的施工过程所必须的持续时间,均称为流水节拍。
流水节拍以t表示,它是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之一。
流水节拍数值大小,可以反映流水速度快慢、资源供应量大小。
根据流水节拍数值特征,人们把流水施工分为等节奏流水施工、异节奏流水施工和无节奏流水施工三种。
影响流水节拍的因素主要有:
采用的施工方法、投入的劳动力或施工机械多少,以及工作班次的数目。
为避免浪费工时,流水节拍在数值上应为半个班的整数倍,其数值可按下列两种方法确定。
1)定额计算法。
根据各施工段的工程量、能够投入的资源量进行计算:
2)经验估算法。
它是根据以往的施工经验进行估算。
一般为了提高其准确程度,往
往先估算出该流水节拍的最长、最短、正常(即最可能)三种时间,然后据此求出期望
时间作为某专业工作队在某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
因此,本法也称为三种时间估算法。
流水节拍=[最短估算时间+4*正常估算时间+最长估算时间]/6
这种方法多适用于采用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材料等没有定额可循的工程或项目。
(2)流水步距。
在组织项目流水施工时,通常将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先后开始施工的合理时间间隔,称为它们之间的流水步距。
流水步距以K表示。
二、等节奏流水施工
等节奏流水也称为全等节拍流水,是最理想的组织流水方式。
(一)基本概念
在组织流水施工时,如果各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都彼此相等,此时流水步距也等于流水节拍。
这种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称为固定节拍流水(亦称全等节拍流水或等节拍专业流水)。
(二)基本特点
(1)所有流水节拍都彼此相等
(2)所有流水步距都彼此相等,而且等于流水节拍。
(3)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够连续作业,施工段没有间歇时间。
(4)专业工作队数目等于施工过程数目。
组织这种流水,首要的前提是使各施工段的工程量基本相等;
其次,要先确定主导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
第三,使其他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与主导施工过程的流水节拍相等,做到这一点的办法主要是调节各专业队的人数。
(三)房屋建筑工程等节奏流水施工
在多层建筑施工中,使施工段数与专业队数相等最为理想(即M=N/),这样可以使得专业队的工作连续,工作面也充分利用。
如果M>
N/,虽可使专业队的工作连续,但工作面有停歇,故效果稍差。
如果M<
N/,则造成专业队窝工,这是组织流水作业不能允许的。
在没有技术间歇和插入时间的情况下,等节奏流水的流水步距与流水节拍在时间上相等。
工期的计算公式是:
TP=(M+N/-1)K-∑C+∑Z
(需记忆并会用)
式中
TP——计划工期;
M——施工段数;
N/——工作队数;
K——流水步距;
∑C——插入时间之和;
∑Z——间歇时间之和。
(四)线性工程等节奏流水施工
异节奏流水的优点是各工作队的工作有自己相等的节奏,会给组织连续、均衡施工带来方便。
有种情况是,各工作队的流水节拍都是某一个常数的倍数。
于是,我们可以按等节奏流水的方式组织施工,产生与等节奏流水施工同样的效果。
这种组织方式可称为成倍节拍流水。
例如,某工程有7段,划分为甲、乙、丙三个施工过程,经计算,确定其流水节拍为2d、6d和4d,这三种节拍都是2的倍数。
于是,可以通过增加工作队的办法,把它组织成类似于等节奏流水的成倍节拍流水,以最大公约数去除各流水节拍,其商数就是各施工过程需要组建的工作队数。
本例中,甲施工过程需要1个队,乙施工过程需要3个队,丙施工过程需要2个队。
四、无节奏流水施工
(一)基本概念
无节奏流水也称为分别流水法施工。
在实际施工中,通常每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工程量彼此不相等,或者各个专业工作队的生产效率相差悬殊,造成多数流水节拍彼此不相等。
这时只能按照施工顺序要求,使相邻两个专业工作队,在开工时间上最大限度地搭接起来,并组织成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够连续作业的非节奏流水施工。
这种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称为无节奏流水施工。
它是流水施工的普遍形式。
(1)各个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通常不相等。
(2)流水步距与流水节拍之间存在着某种函数关系,流水步距也多数不相等。
(3)每个专业工作队都能够连续作业,施工段可能有间歇时间。
(三)建立步骤
确定计算总工期,考虑的有:
流水步距;
最后一个施工过程在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
施工层数;
平等搭接时间;
技术间歇;
组织间歇时间;
组织无节奏流水的关键就是正确计算流水步距。
计算流水步距可用取大差法,由于该方法是由前苏联专家潘特考夫斯基提出的,所以又称潘氏方法。
累加数列错位相减取大差法的基本步骤如下:
(1)对每一个施工过程在各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依次累加,求得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累加数列;
(2)将相邻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累加数列中的后者错后一位,相减后求得一个差数列;
(3)在差数列中取最大值,即为这两个相邻施工过程的流水步距。
[例1
某工程由3个施工过程组成,分为4个施工段进行流水施工,其流水节拍(天)见表2—1,试确定流水步距。
某工程流水节拍表
表2—1
[解]
(1)求各施工过程流水节拍的累加数列:
施工过程I:
2,5,7,8
施工过程Ⅱ:
3,5,9,11
施工过程Ⅲ:
3,7,9,11
(2)错位相减求得差数列:
(3)在差数列中取最大值求得流水步距:
施工过程I与Ⅱ之间的流水步距:
Kl,2=max[2,2,2,-1,-11]=2天
施工过程Ⅱ与Ⅲ之间的流水步距:
K2,3=max[3,2,2,2,—11]=3天
三、流水施工工期的确定
流水施工工期可按公式计算:
T=∑K+∑tn+∑Z+∑G-∑C
T——流水施工工期;
∑K——各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之间流水步距之和;
∑tn—最后一个施工过程(或专业工作队)在各施工段流水节拍之和;
∑Z——技术间歇时间之和;
∑G——组织间歇时间之和;
∑C——搭接时间之和。
第二节网络进度计划在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一、双代号网络图计算的时间参数包括:
工作最早开始时间(ES)、工作最迟开始时间(LS)、工作最早结束时间(EF)、工作最迟结束时间(LF)、工作总时差(TF)、工作自由时差(FF)。
1、
基本知识
(1)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
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是指在其所有紧前工作全部完成后,本工作最早可能开始的时刻。
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则等于本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和。
(2)最迟完成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
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条件下,本工作最迟必须完成的时刻。
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则等于本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与其持续时间之差。
(3)总时差和自由时差
工作的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工期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自由时差是在不影响紧后工作最早开始的前提下,本工作可以利用的机动时间。
从总时差和自由时差的定义可知,对同一项工作而言,自由时差不会超过总时差。
工作的总时差为零时,其自由时差必然为零。
(4).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指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与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之间可能存在的差值。
2、计算
(1).计算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应从网络计划起点开始,沿箭线方向依次向前推算。
(2).计算工作的最迟开始时间和最迟结束时间,应从网络计划终点开始,沿箭线方向依次向后推算。
(3).工程网络终点工作中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即是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
(4).工作的总时差等于该工作的最迟开始(结束)时间与最早开始(结束)时间之差。
(5).某项工作的自由时差等于该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与其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最小值的时间差。
必须注意的是:
一般情况某项的工作的自由时差小于等于其总时差,自由时差为零时总时差不一定等于零,而总时差为零时,自由时差一定为零。
二、关键线路的确定
(1)一般网络计划中,总时差为零的工作称为关键工作,由开始节点至终止节点所有关键工作组成的线路为关键路线。
(2)不计算时间参数的情况下,由开始节点到终点节点形成的路线上各项工作持续时间之和最大值所对应的路线称为关键路线。
三、网络计划的优化
网络计划的优化包括工期优化(案例分析中常用)费用优化和资源优化3种。
(一)工期优化是通过压缩工期以达到计划工期的新要求的过程。
工期优化一般通过压缩关键路线的持续时间来达到其目的。
工期优化的主要步骤如下:
1.找出网络计划中关键路线,并计算工期,计算工期经优化压缩后的工期为计划工期。
2.根据计划工期,求出压缩工期:
计算工期—计划工期=压缩工期
3.选择缩短持续时间所需增加费用最小的关键工作为优先压缩对象进行调整优化。
4.尽可能缩短优先压缩对象的持续时间,注意不要将其变为非关键工作。
5.上述过程,可以多次重复进行,以达到计划工期要求。
(二)费用优化
工程项目的总费用由直接费和间接费组成。
随工期的缩短而增加的费用是直接费;
随工期的缩短而减少的费用是间接费。
由于直接费随工期缩短而增加,间接费随工期缩短而减小,故必定有一个总费用最低的工期,这便是费用优化所要寻求的目标。
(三)资源优化
资源优化是通过改变工作的开始时间,使资源按时间的分布符合优化目标。
四、络计划技术在施工索赔计算中的应用
网络计划技术应用于施工索赔的基本步骤如下。
(1)确定可以引起索赔的事件。
(2)根据所发生的索赔事件的影响绘出新的网络图。
(3)对事件发生前后的网络图进行分析,对比前后两种工期及费用的计算结果。
(4)根据工期计算结果的分析,确定应索赔的工期。
此时主要是要区别关键工作和非关键工作。
若事件的发生延误了关键工作,则会发生工期延误;
若事件发生延误了非关键工作,则要分析其延误的时间与该工作总的时差的比较,若延误大于该工作总的时差,则也应得到工期的补偿。
(5)根据工期延误情况确定费用索赔的数额。
这里主要是指由于工期延误所造成的承包人的窝工、机械闲置等费用的索赔。
另外,如果由于事件的发生而造成总工期的延长,则承包人还应得到管理费用等其他费用的补偿,其补偿数额按合同规定,如合同中无此项规定,
可按分摊到每天的管理费用率来确定索赔数额。
第三节、计划的偏差与控制
一、根据进度计划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1)分析网络图,计算各个时间参数;
(2)将网络图转换为横道图;
(3)分解各单位工程造价,按分部分项工程划分编制资金使用计划;
(4)计算并汇总各单位时段的投资额,按时间划分编制资金使用计划,并绘制时间---投资累计曲线(S型曲线)。
S形曲线(投资计划值曲线)必然包括在由全部活动都按最早开工时间开始和全部活动都按最迟必须开工时间开始的曲线所组成的“香蕉图”内,
二、计划的偏差与控制
(一)偏差的概念和程度
投资偏差指投资计划值与实际值之间存在的差异,即
投资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上式中结果为正表示投资增加,结果为负表示投资节约。
与投资偏差密切相关的是进度偏差,
进度偏差=已完工程实际时间-已完工程计划时间
为了与投资偏差联系起来,进度偏差也可表示为:
进度偏差=拟完工程计划投资-已完工程计划投资
所谓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是指根据进度计划安排在某一确定时间内所应完成的工程内容的计划投资。
进度偏差为正值时,表示工期拖延;
结果为负值时,表示工期提前。
(二)偏差的分析方法
常用的偏差分析方法有横道图法、表格法和曲线法。
1.横道图法
用横道图进行投资偏差分析,是用不同的横道标识已完工程计划投资和实际投资以及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横道的长度与其数额成正比。
2.表格法
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数据来源、投资控制工作的要求等条件来设计表格,因而适用性较强。
表格法的信息量大,可以反映各种偏差变量和指标,对全面深入地了解项目投资的实际情况非常有益。
3.曲线法。
曲线法中横轴代表时间(进度),竖轴代表费用(投资)。
在用曲线法进行偏差分析时,通常有三条投资曲线,即已完成工程实际投资曲线a,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b和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曲线P,图中曲线a与b的竖向距离表示投资偏差,曲线P与b的水平距离表示进度偏差。
曲线P与a的竖向距离表示投资增加。
(三)偏差的原因和类型
一般来讲,引起投资偏差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即客观原因、业主原因、设计原因和施工原因。
(四)投资偏差的纠正措施
l明确纠偏的主要对象
(1)根据偏差类型明确纠偏主要对象。
(2)根据偏差原因明确纠偏主要对象。
(3)根据偏差原因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明确纠偏主要对象。
2.采取有效的纠偏措施
(1)组织措施。
指从投资控制的组织管理方面采取的措施。
(2)经济措施。
经济措施最易为人们接受。
(3)技术措施。
运用技术措施纠偏时,要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后加以选择。
(4)合同措施。
在纠偏方面主要指索赔管理。
在计算投资及进度偏差时,一个要注意的地方是正确理解“已完工程计划投资”与‘拟完工程计划投资”这两个概念的相同点与区别。
两个概念的相同点表现在:
“拟完工程计划投资”是指根据进度安排在某一确定时间内所应完成的工程内容的计划投资,强调的是根据事先所制定的进度计划来确定;
而“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所根据的是实际进度,也即已完工程实际时间,强调的是根据实际的进度情况来确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造价 案例 分析 第七 流水作业 网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