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文档铁路安全基础知识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265860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50.56KB
专业文档铁路安全基础知识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专业文档铁路安全基础知识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业文档铁路安全基础知识doc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车车辆脱轨事故的主要隐患有:
机车车辆配件脱落,机车车辆走行部构件、轮对等限度超标,线路及道岔限度超标,线路断轨胀轨,车辆装载货物超限或坠落,线路上有异物侵限等。
3.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
机车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有:
作业人员安全思想不牢,违章抢道,走道心、钻车底;
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违章跳车、爬车,以车代步,盲目图快,避让不及,下道不及时;
作业防护不到位,作业中不加保护措施,线路上作业不设防护或防护不到位等。
4.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触电伤害事故的主要隐患有:
电化区段作业安全意识不牢,作业中违章上车顶或超出安全距离接近带电部位;
接触网网下作业带电违章作业;
接触网检修作业中安全防护不到位,不按规定加装地线,或作业防护、绝缘工具失效;
电力机车错误进入停电检修作业区等。
5.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
营业线施工事故的主要隐患有:
施工组织缺乏安全意识和防范措施,施工安全责任制不落实,施工人员缺乏资质;
施工前准备工作滞后,施工中安全防护不到位,施工后线路开通条件不具备,盲目放行列车;
施工监理不严格,施工质量把关不严,施工监护不落实等。
第一节铁路运输安全技术
一、铁路运输安全基础知识
铁路运输安全是铁路运输生产系统运行秩序正常、旅客生命财产平安无险、货物和运输设备完好无损的综合表现,也是铁路运输生产全过程中为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全部生产活动协调运作的结果。
铁路运输安全基础知识包括车务安全知识、机务安全知识、车辆安全知识、电务安全知识、工务安全知识和牵引供电安全知识。
(一)车务安全知识
1.行车工作的基本原则
行车工作必须坚持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
局与局间由铁道部,一个调度区段内由本区段列车调度员统一指挥。
2.行车基本闭塞法
行车基本闭塞法采用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两种。
电话闭塞法,是当基本闭塞设备不能使用时,根据列车调度员的命令所采用的代用闭塞法。
3.列车的分类和等级
列车按运输性质可分为旅客列车、混合列车、行包快运专列、军用列车、货物列车、路用列车。
每类列车又分不同的等级,如旅客列车分为直达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等;
货物列车分为五定班列、快运货物列车,以及直达、直通、区段、摘挂、超限、重载、保温和小运转列车等。
4.编组列车的一般要求
列车应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及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规定的编挂条件、车组、重量或长度编组。
列车重量应根据机车牵引力、区段内线路状况及其设备条件确定;
列车长度应根据运行区段内各站到发线的有效长,并须预留30m的附加制动距离确定。
5.调车作业的有关规定
车站的调车工作应按车站的技术作业过程及调车作业计划进行,并要固定作业区域、线路使用、调车机车、人员、班次、交接班时间、交接班地点、工具数量及存放地点。
车站的调车工作由车站值班员(调度员)统一领导,调车作业由调车长单一指挥。
6.车站接发列车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车站应坚持安全、迅速、准确、不间断地接发列车,严格按运行图行车的基本原则。
接发列车时,车站值班员应亲自办理闭塞、布置进路、开闭信号、交接凭证、接送列车、指示接车或发车。
接发列车应在正线或到发线上办理,并应遵守以下原则:
客运列车、挂有超限货物车辆的列车,应接人固定线路;
特快旅客列车应在正线通过,其他通过列车原则上应在正线通过;
原规定为通过的客运列车由正线变更为到发线,接车及特快旅客列车变更进路时必须经列车调度员准许,并预告司机。
7.各铁路局《行车组织规则》制定的原则
各铁路局应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的原则,结合各铁路局行车设备的实际情况和运营实践经验来制定《行车组织规则》。
(二)机务安全知识
1.机车装设行车安全等设备的规定
电力机车须装设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其中客运机车还应加装轴温报警装置;
牵引特快旅客列车的机车,应分别向车辆的空气制动装置和空气弹簧等其他装置提供风源;
2.《机车乘务员一次乘务作业程序标准》的制定原则
《机车乘务员一次乘务作业程序标准》是规定机车乘务员自待乘、出勤时起,到退勤时止,全过程的程序性作业标准。
各铁路局可根据铁道部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各局实际情况进行编制。
3.《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的机车运行资料分析
监控装置记录的运行信息,实行退勤、日常两级分析和运行干部辅助分析。
退勤分析由退勤调度员,对乘务员趟车文件中所记录的非常信息进行核对并作好记录;
日常分析是按铁道部相关规定,对列车操纵、行车安全、作业标准化等问题进行分析;
运行干部的辅助分析,由车队、车间和段技术管理等干部,实行逐级复检、抽查的检索分析。
4.机车“三项设备”运用管理的规定
运行机车上必须安装机车信号、列车无线调度电话、列车运行监控记录装置(简称“三项设备”)。
为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各铁路局应根据实际编制《行车安全装备使用、维修管理实施细则》,并建立铁路局和基层单位各级干部的定期检查、抽查制度。
5.机车乘务员待乘休息管理的基本要求
担当夜间乘务工作并一次连续工作时间超过6h的乘务员,必须实行班前待乘休息制度。
乘务员待乘卧床休息时间不得少于4h,待乘人员必须在规定时间持IC卡到达待乘室签到,按指定房间休息;
段、车间值班干部每天必须检查乘务员待乘休息情况,铁路局应对管内各待乘室的管理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抽查。
(三)工务安全知识
1.铁路线路类别
铁路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
2.线路标准轨距和曲线线路加宽、超高限度
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直线轨距标准规定为1435mm。
曲线线路轨距加宽限度:
300m≤半径≤350m,加宽5mm;
半径≤300m,加宽15mm。
曲线地段外轨最大超高,双线地段不得超过150
mm,单线地段不得超过125mm.
3.机车车辆上部限界最高、最宽的限度
机车车辆无论空、重状态,均不得超出机车车辆限界,其上部高度自钢轨顶面的距离不得超过4800mm;
其两侧最大宽度不得超过3400mm。
4.铁路线间距的基本规定
铁路线间距为区间及站内两相邻线路中心线间的标准距离,线间最小距离的基本规定为:
线路允许速度不超过140km/h的区段,区间双线为4000mm,站内正线、到发线和与其相邻线间为5000mm;
线路允许速度140km/h以上至160km/h的区段,区间双线为4200mm,站内正线与相邻到发线间为5000mm,牵出线与其相邻线为6500mm。
(四)电务安全知识
1.信号机的基本类型
信号机按类型分为色灯信号机、臂板信号机和机车信号机。
信号机按用途分为进站、出站、通过、进路、预告、遮断、驼峰、驼峰辅助、复示、调车信号机。
2.连锁设备的基本类型
连锁设备分为集中连锁(继电连锁和计算机连锁)和非集中连锁(臂板电锁器连锁和色灯电锁器连锁)。
3.信号机的显示距离规定
各种信号机及表示器在正常情况下的显示距离:
进站、通过、遮断信号机,不得少于1000m;
高柱出站、高柱进路信号机,不得少于800m;
预告、驼峰、驼峰辅助信号机,不得少于400m;
调车、矮型出站、矮型进路、复示信号机,不得少于200m。
4.集中连锁设备应保证的基本条件
集中连锁设备应保证:
当进路建立后,该进路上的道岔不可能转换;
当道岔区段有车占用时,该区段的道岔不可能转换;
列车进路向占用线路上开通时,有关信号机不可能开放(引导信号除外)。
同时,集中连锁设备,在控制台上应能监督线路与道岔区段是否占用,进路开通及锁闭,复示有关信号机的显示。
5.道口自动信号的技术要求
道口自动信号应在列车接近道口时,向公路方向显示停止通行信号,并发出音响通知;
如附有自动栏杆(门),栏杆(门)应自动关闭。
在列车全部通过道口前,道口信号应始终保持停止通行状态,自动栏杆(门)应始终保持关闭状态。
(五)车辆安全知识
1.车辆的基本类型
车辆按用途分为客车、货车及特种用途车(如试验车、发电车、轨道检查车、检衡车、除雪车等)。
2.旅客列车安装轴温报警器的基本规定
编入直达特快旅客列车、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旅客快车的客车应装有轴温报警装置。
3.车辆轮对基本限度
车辆轮对内侧距离为(1353±
3)mm;
车轮轮厚度客车≥25mm,货车≥23mm;
车轮轮缘厚度≥23mm;
车轮轮缘垂直磨耗高度≤15mm;
车轮踏面圆周磨耗深度≤8mm。
4.列车自动制动机试验的基本规定
列车自动制动机试验主要包括:
全部试验,简略试验,持续一定时间的全部试验。
5.列车中关门车的限制规定
编入货物列车的关门车数不得超过现车总辆数的6%,超过时要计算每百吨列车重量换算闸瓦压力,不得低于280kN。
列车中关门车不得挂于机车后部3辆之内,在列车中连续连挂不得超过2辆,旅客列车不准编挂关门车。
6.红外线轴温探测设备设置的基本原则
在干线上,应设红外线轴温探测网,轴温探测站的间距一般按30km设置。
(六)牵引供电安全知识
1.接触网工作电压的限度值
接触网最高工作电压为27.5kV,瞬时最大值为29kV;
最低工作电压为20kV,非正常情况下,不得低于19kV。
2.接触网导线最大弛度限度
接触网接触线最大弛度距钢轨顶面的高度不超过6500mm;
在区间和中间站,不少于5700mm;
编组站和区段站,不少于6200mm;
客运专线为5300~5500mm。
3.接触网带电部分与固定接地物、机车车辆及货物的距离限度
接触网带电部分至固定接地物的距离不少于300mm;
距机车车辆或装载货物的距离不少于350mm;
跨越电气化铁路的各种建筑物与带电部分最小距离,不少于500mm。
4.电气化铁路道口限界架的高度规定
在电气化铁路上,道口通路两面应设限界架,其通过高度不得超过4.5m。
道口两侧不应设置接触网锚柱。
5.人员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规定
为保证人身安全,除专业人员执行有关规定外,其他人员(包括所携带的物件)与牵引供电设备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得少于2000mm。
二、道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因素包括人、车、路、环境四大类。
(一)人员因素
人员因素是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最关键因素,包括驾驶员、行人、乘客等。
1.驾驶员
驾驶员在驾驶车辆过程中,通过感官(主要是眼、耳)从外界接受信息,产生感觉(主要是视觉和听觉),然后经过大脑一系列综合反映产生知觉,在此基础上形成所谓“深度知觉”。
驾驶员就是凭借这种“深度知觉”形成判断(如目测距离、估计车速等)。
可见,驾驶员的生理、心理素质及反应特性对保障交通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统计,大约90%的道路交通事故与驾驶员有关。
2.行人
行人的遵章意识、交通行为会对道路交通安全产生明显影响。
一些交通事故就是由于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导致的。
加强行人的法律法规教育,规范他们的行为,将会对保障道路交通安全产生重要作用。
3.乘客
乘客的行为也会对道路交通安全状况产生影响。
乘客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一旦事故发生能够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有助于减少事故发生或降低事故的损害程度。
(二)车辆因素
车辆具有良好的行驶安全性,是减少交通事故的必要前提。
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包括主动安全性和被动安全性。
(三)
道路因素
1.
路面
为满足车辆的安全运行要求,路面应具有以下性能:
强度和刚度、稳定性、表面平整度,表面抗滑性、耐久性。
路面状况尤其是抗滑性能与交通事故发生率密切相关,二者的关系见表6—1所示。
表6—1
不同路面状况同交通事故率的关系
第一部分安全技术基础知识
一、电气安全技术
1、电气事故的种类
电,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危险。
毁坏设备,引发火灾,还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电气事故主要包括电流伤害事故、电磁伤害事故、雷电事故、静电事故和某些电路故障事故。
(1)电流伤害事故
电流伤害事故俗称触电,电流伤害又分电击和电伤。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的触电称为电击,电击会使肌肉发生抽搐,如果不能立刻脱离电源,电流将伤害到神经中枢,引起呼吸困难,心脏麻痹,以致死亡。
由于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引起的对人体的伤害叫做电伤。
电伤包括灼伤皮肤、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三种。
(2)电磁场伤害事故
电磁场伤害事故是人体在电磁场能量辐射作用下,受到的伤害。
高频电磁场会严重伤害人体,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如头痛、头晕、乏力、睡眠失调、记忆力减退等;
高频电磁场还会影响心血管系统的正常工作。
电磁场伤害引起的人体功能性改变,一般具有可复性特征。
(3)雷电事故、静电事故和电路故障事故
雷电事故属自然灾害。
雷击可能毁坏建筑设施,伤及人、畜,造成火灾和爆炸。
静电事故是指因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静电酿成的事故。
静电最严重的危害是引起现场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
另外,静电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电击。
电路故障本是设备事故,但设备事故往往会引发人身事故。
例如,电线短路可能引起火灾,从而造成重大人身事故等等。
2、电流对人体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产生的有害作用。
电流通过人体会引起针刺感、痉挛、疼痛,血压升高、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症状。
电流对人体伤害的程度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
(1)电流的大小。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危险就越大。
(2)通电时间。
通电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危险性也就越大。
另外,由于人体电阻因出汗等原因会降低,通电时间过长,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增加,电击的程度亦随之增加。
(3)电流途径。
通过心脏的电流会引起心室颤动,或使心脏停止跳动,导致触电者死亡。
通过中枢神经的电流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强烈失调致死。
通过头部的电流会使人昏迷,若电流太大,还会严重损害人脑致死。
通过脊髓的电流,会引起截瘫。
(4)电流种类。
我国目前使用的交流电流称为工频电流,此外,还有直流电流、高频电流、冲击电流和静电电荷它们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伤害。
(5)人体状况。
身体越强健,受电流伤害的程度越轻。
因此,触电时,女性比男性受伤害更重;
儿童比成人更危险。
患病的人比健康的人遭受电击的危险性更大。
3、工人安全用电基本知识
(1)不要随便乱动车间内的电气设备。
自己使用的设备、工具,如果电气部分出了故障,应请电工修理。
不得擅自修理,更不得带故障运行。
(2)自己经常接触和使用的配电箱、配电板、闸刀开关、按扭开关、插座、插销以及导线等,必须保持完好、安全,不得有破损或将带电部分裸露出来。
(3)在操作闸刀开关、磁力开关时,必须将盖盖好。
(4)电气设备的外壳应按有关安全规程进行防护性接地和接零。
对接地和接零的设施要经常检查,保证连接牢固;
接地和接零的导线没有任何断开的地方。
(5)移动某些非固定安装的电气设备,如电风扇、照明灯、电焊机等时,必须行切断电源再移动。
导线要收拾好,不得在地面上拖来拖去,以免磨损。
导线被物体轧住时,不要硬拉,防止将导线拉断。
(6)使用手电钻、电砂轮等手用电动工具时,必须注意如下事故:
①必须安设漏电保安器,同时工具的金属外壳应进行防护性接地或接零。
②使用单相的手用电动工具,其导线,插销、插座必须符合单三眼的要求;
使用三相的手用电动工具,其导线、插销、插座必须符合三相四眼的要求。
其中一相用于防护性接零。
严禁将导线直接插入插座内使用。
③操作时应戴好绝缘手套和站在绝缘板上。
④不得将工件等重物压在导线上,防止轧断导线发生触电。
(7)使用的行灯要有良好的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
灯泡的金属灯口不得外露。
引线要采用有护套的双芯软线,并装有“T”型插头,避免插入高电压的插座上。
一般场所,行灯的电压不得超过36伏,在特别危险的场所,如锅炉、金属容器内、潮湿的地沟处等等,其电压不得超过12伏。
(8)一般禁止使用临时线。
必须使用时,应经过技安部门批准。
临时线应按有关安全规定安装好,不得随便乱拉乱拽,还应在规定时间内拆除。
(9)进行容易产生静电火灾、爆炸事故的操作时(如使用汽油洗涤零件、擦试金属板材等等)必须有良好的接地装置,及时导除聚集的静电。
(10)在雷雨天,不要走近高压电杆、铁塔、避雷针的接地导线周围20米之内,以免雷击时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11)发生电气火灾时,应立即切断电源,用黄砂、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灭火器材灭火。
切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因为它们有导电的危险。
救火时应该注意自己身体的任何部分及灭火器具不得与电线、电器设备接触,以防危险。
(12)打扫卫生、擦拭设备时,严禁用水冲洗或用湿布擦拭电气设施,以防发生短路和触电事故。
(13)建筑行业用电,必须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安全技术规范》(JG-88)执行。
4、触电急救方法
触电急救的基本原则是动作迅速、方法正确。
(1)迅速脱离电源
人体触电以后,可能由于痉挛或失去知觉等原因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己摆脱电源。
抢救触电者的首要步骤就是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
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
①立即将闸刀打开或将插头拨掉,切断电源。
要注意,普通的电灯开关(如拉线开关)只能关断一根线,有时关断的不是相线,并未真正切断电源。
②找不到开关或插头时,可用绝缘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棒、竹杆、手套等)将电线拨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③用绝缘工具(如带绝缘的电工钳、木柄斧头以及锄头等)切断电线来切断电源。
④遇高压触电事故,立即通过有关部门停电。
总之,要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快速切断电源,防止事故扩大。
(2)现场急救方法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对症救护,力争在触电后1分钟内进行救治。
(注一)
注一:
国内外一些资料表明,触电后在一分钟内进救治的,90%以上有良好的效果,而超过12分钟再开始救治的,基本无救活的可能。
现场应用的主要方法是口对口人工呼吸和体外心脏挤压法,严禁打强心针。
(注二)
①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是用人工的方法来代替肺的呼吸活动,使空气有节律地进入和排出肺脏,供给体内足够的氧气,充分排出二氧化碳,维持正常的通气功能。
②体外心脏挤压法:
是指有节律地对心脏挤压,用人工的方法代替心脏的自然收缩,使心脏恢复搏动功能,维持血液循环。
注二:
触电急救方法
触电病人一般有以下四种症状,可分别给予正确的对症救治:
I、神志尚清醒,但心慌力乏,四肢麻木。
该类病人一般只需将其扶到清凉通风之处休息,让其自然慢慢恢复。
但要派专人照料护理,因为有的病人在几小时后会发生病变而突然死亡。
II、有心跳,但呼吸停止或极微弱。
该类病人应该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进行急救。
人工呼吸法可按下述口诀进行,频率是每分钟约12次:
清理口腔防堵塞,鼻孔朝天头后仰;
贴嘴吹气胸扩张,放开口鼻换气畅。
III、有呼吸,但心跳停止或极微弱。
该类病人应该采用人工胸外心脏挤压法来恢复病人的心跳。
一般可以按下述口诀进行,频率是每分钟约60~80次。
当胸一手掌,中指对凹膛;
掌根用力向下压,压下突然收。
IV、心跳、呼吸均已停止者。
该类病人的危险性最大,抢救的难度也最大。
应该把以上两法同时使用,亦即采用“人工氧合”的方法。
最好是两人一起抢救,如果仅有一人抢救时,应先吹气2~3次,再挤压心脏15次,如此反复交替进行。
二、机械安全技术
各行各业使用着各种不同的机械,对机械安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机械安全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机械设备本身应符合安全要求,另一方面是指机械设备的操作者在操作时应符合安全要求。
机械代替手工操作,能够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但是,因为机械结构上有缺陷,组织布局不合理,操作时不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就可能发生事故。
1、机械设备造成伤害事故的种类。
机械设备造成的伤害事故,一般有以下几种:
(1)机械设备零、部件作旋转运动时造成的伤害。
主要是绞伤和物体打击伤;
(2)机械设备零、部件作直线运动时造成的伤害。
这类事故主要有:
压伤,砸伤,挤伤;
(3)刀具造成的伤害。
刀具直接造成的伤害,包括在前两类伤害中,不再重复。
但还应注意,在生产中刀具产生的碎屑也会造成伤害:
①烫伤。
刚切下来的碎屑温度很高,可达600-700℃,容易造成烫伤;
②刺、割伤。
各种金属碎屑都有锋利的边缘,会造成刺伤或割伤。
飞起的切屑可能伤害眼睛;
(4)被加工零件固定不牢,甩出机床打伤人;
(5)手用工具使用不当造成伤害。
2、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
不同的机械尤其是专业机械有其特殊的安全要求,这里只介绍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包括:
(1)机械设备的布局要合理,应便于操作人员装卸工件,加工观察和清除杂物;
同时也应便于维修人员的检查和维修。
(2)机械设备的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应符合安全要求,安装应牢固。
(3)机械设备根据有关安全要求,必须装设合理、可靠,不影响操作的安全装置。
例如:
①对于作旋转运动的零、部件应装设防护罩或防护挡板、防护栏杆等安全防护装置。
②超压、超载、超温度、超时间、超行程时会发生事故的零、部件,应装设保险装置,如超负荷限制器、行程限制器、安全阀、温度继电器、时间断电器等。
③需要对人们进行警告或提醒注意时,应安设信号装置或警告牌等。
如电铃、喇叭、蜂鸣器等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业 文档 铁路 安全 基础知识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