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湖底泥清淤方案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259425
- 上传时间:2022-11-22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73.58KB
斑马湖底泥清淤方案Word格式.docx
《斑马湖底泥清淤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斑马湖底泥清淤方案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效磷(P)
速效钾(K)
斑马湖底泥含量(mg/kg)
0.983
0.142
47.1
80.7
23.2
232
0.5
209
《绿化土壤质量标准》(CJ/T340-2011)
≤0.4
≤200
≤150
≤35
≥40
≥8
≥60
1.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
斑马湖东位于雷峰大道旁长沙市望城区中心部位、滨水新城核心区北部,南临北横线,东临湘江,处于望城区滨水新城生态景观链中重要一环,与大泽湖商务旅游文化中心区遥相辉映,周边建有斑马湖国际大酒,联城商业步行街,以及新建的政府办公大楼,同时还有数个高档住宅小区,斑马湖东湖的建成投产直接影响区府形象、周边办公环境、商业投资以及市民群众的娱乐生活。
我单位承建长沙望城区斑马湖片区景观系统一期工程,作为专业的生态环境建设团队,分析斑马湖东湖在改造前应清淤有以下原因:
原因一:
东湖多年做为老城区雨污合流排放地之一,水质污染严重,淤泥之中有害物质含量较多,应纳入东湖治理内容之一。
原因二:
公园投入使用后,水秀及游船都需较好水质,如不清淤会造成淤泥上翻影响景观效果。
原因三:
若无好的水质,影响景观观赏及水鸟、鱼类等生物没有好的生存环境,不利于生态平衡。
原因四:
夏季炎热,水气蒸发、污染物随着水气弥漫于空气中,严重影响空气质量,以至影响周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原因五:
为保证东湖公园建成之后的水质,需将污染源即淤泥清理干净,减少后期的维护成本。
2、工程设计
湖泊底泥疏浚工程是解决湖泊内源污染,控制水体污染富营养化的一种重要措施。
其目的是通过清除湖内污染底泥,清除沉积物中所含污染物,减少沉积物中污染物向水体的释放。
改善基底的污染程度,增加湖泊容积和水体自净能力,为水生植物的重建以及鱼、水鸟等生物的生活提供适宜的底质条件。
生态清淤工程设计的原则是底泥:
减量化、无害化、稳定化、资源化。
减量化:
系通过机械脱水,减少底泥的体积。
稳定化与无害化:
系植物修复底泥中的重金属,并通过堆肥杀灭病原菌、寄生虫卵及病毒,提高淤泥的卫生指标。
资源化:
系通过科学配比将干泥制成绿化种植土。
2.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
5、《水功能区管理办法》,2003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
7、《绿化种植土壤》(CJ/T340-2011)
8、《农用污泥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1984)
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0、《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2、《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13、《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
1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15、《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59);
1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CJ/T291-2008);
17、《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农用泥质》(CJ/T309-2009);
18、《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混合填埋泥质》(CJ/T249-2007);
2.2清淤范围及清淤量
东湖现状湖面面积约300亩(19.7万㎡),其中现状湖水平均深度为1.8m,湖水量
m3;
淤泥平均深度1.0m,淤泥量
m3。
对斑马湖东湖湖底沉积的淤泥进行清除工作。
规划区域内的其他鱼塘根据污染情况也需列入清理范围。
2.3底泥的处理处置设计
湖底淤泥我们采用绞泥船,抽到岸上,填加药剂,使其絮结,再通过专业脱水设备进行脱水处理,然后场内临时堆放。
对脱水干泥进行检测及成份分析,通过科学配比将干泥制成绿化种植土。
为防止重金属造成二次污染,将进一步采用植物修复措施对底泥进行生态修复。
临时堆放场布置见工程总平面布置图。
3、施工组织设计
3.1主体工程施工方法
湖泊底泥清淤工程包括:
湖泊底泥疏挖、输送、沙石垃圾分离、脱水干化、运输和处置资源化利用。
按现有施工条件、工法进行组织施工。
3.2施工工艺流程
湖泊底泥清淤工程流程包括:
湖泊底泥疏挖、管道输送、沙石垃圾分离、分拣、药剂添加、底泥浓缩、底泥脱水、运输和场地运至临时堆土区。
图示如下:
3.3方案特点
(1).针对湖岸复杂的地形条件,所有设备均可车载移动安装,可快速作业;
只需极少土建工程。
(2).经絮凝剂的絮凝作用和机械脱水,使脱水效率较自然干化提高10倍以上;
(3).污泥抽送、砂水分离、垃圾分离、机械脱水实现流水作业;
(4).绞吸上来的泥浆机械强制脱水,脱水泥饼含水率低于50%;
(5).底泥脱水产生的排放水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二级排放标准,主要指标:
CODCR≤150mg/l,SS≤100mg/l,BOD5≤30mg/l。
(6).设备占地少,仅为500平方米左右;
(7).高效高速,连续作业,从淤泥泵送进入脱水系统到出泥饼,仅需5分钟;
(8)污泥脱水后成块状,体积可减少70%以上,无液体渗漏,无恶臭,可避免二次污染;
(9).设备技术成熟、维护方便,运营成本低于现有传统处置工艺运营成本。
3.4清淤底泥的处置利用方案
清淤底泥的处置方式主要是用做园林绿化种植土壤,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处置利用:
(1)在快速脱水过程中添加絮化剂、除臭剂、杀虫杀菌剂等外加剂,使淤泥在处理后最大程度的无害化;
(2)在脱水处理后的场内倒运过程中和外购客土按1:
1的比例进行配比掺和,既充分利用了淤泥中富足的有机质、有效N、有效K等营养元素,又能进一步降低重金属镉(Cd)的单位含量,做到无害化处理;
(3)在与客土掺和前按500g/m3的比例施用钙镁磷肥,达到平衡施肥的目的;
(4)和设计结合,将处理后的底泥装入土工布袋,在湖泊周边做生态护岸,泥土可就近处置。
3.5施工总平面布置
根据工程现场情况和施工需要,遵循有利施工,方便管理,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见附图)
3.6质量控制标准
(1)底泥脱水后含水率≤50%;
体积减少70%以上;
(2)尾水污染物含量及悬浮物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二级排放标准,悬浮物SS≤20ml;
(3)脱水后底泥在临时堆场养护后,做进一步资源化利用处置。
(4)处理处置后底泥达到《绿化种植土壤》(CJ/T340-2011)的标准及资源化利用要求;
3.7施工进度
3.7.1施工计划参数
(1)清淤底泥水下方约20万方;
(2)泥浆泵吸入的泥浆含水率95%以上;
(3)淤泥经机械脱水处理后,含水率约50%;
(4)施工总工期为93天,其中前期准备工作5天,实际施工疏挖脱水时间为88天(雨季、设备维护检修工期顺延);
(5)每天工作时间按24小时计算。
(6)每套设备处理底泥水下方每小时21.8方;
3.7.2工期计算
处理量都按水下方计算,单位为方。
设备每小时处理量:
21.8×
5=
设备每天处理量:
109×
24=
实际工期:
230000/2616=
天
工期设计90天,具体计划见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附图二)
3.8施工管理
3.8.1组织管理机构
针对斑马湖东湖特点,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
由经验丰富的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整个清淤的施工,同时还配备专业工程师、安全员、预算员、质检员、材料员等协助项目负责人,作为本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并全权负责本工程,即从开工到竣工整个施工过程的施工管理、质量技术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与此同时,我公司委派本工程现场的项目负责人将对作业层负有管理与服务的职能,以保证本工程在顺利完工的前提下达到建设方对工程质量的要求。
项目组织结构(见下图)
3.8.2工程主要人员职责及人员划分
3.8.2.1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是直接负责整个工程的全面管理,是我公司派驻现场的全权代表。
其主要职责是定期主持项目部的会议,合理组织和调配队伍,安排工程组的人、财、物的流向,严格把控施工的质量和施工进度以及施工成本,保证施工安全,同时他还将代表公司与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相关施工单位进行相互的关系协调,及时准确地向有关方面提供工程报告并定期向公司领导汇报等工作。
3.8.2.2技术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主要是协助项目负责人工作。
由项目负责人直接领导、安排,具体负责对整个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难点等问题进行研究与解决,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等工作。
如对工程图纸进行技术解释,参加施工技术方案编排,负责施工中的方案的制定,对施工中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和措施等。
3.8.2.3专业工程师
专业工程师是在项目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的领导下,针对本工程进行工程进度管理、工程成本管理、工程合同管理、文明施工管理、安全施工管理,另外,还要负责施工中的技术记录、技术档案编号与整理、办理工程变更、洽商、编制竣工图等方面的相关施工管理工作。
3.8.2.4清淤班组长
其主要是根据编排好的工程进度计划,合理的进行劳动力安排并组织施工,确保施工质量与进度,另外其还要负责工程月、季度计划的编制与实施,并根据工程进展情况作相应得调整,还要负责施工过程的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相关的各项管理工作。
3.8.2.5质检员
质检员主要是负责对整个工程各个阶段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工程的质量合格,对质量不合格的地方向施工队提出整改意见,做好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工作,以确保本工程质量合格并达到优良的标准。
3.8.2.6安全员
安全员主要是落实安全文明施工措施,随时对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并做安全施工检查记录,出现问题要及时处理,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保证安全上岗,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
3.8.2.7资料员
资料员主要是对现场各项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及对各种文件资料、运营状况进行综合管理,并且向公司上级部门和业主、监理方及时准确的报送相关资料。
4、施工环境影响评价
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主要为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三废”排放和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
工程施工期的生态影响主要为工程占地以及施工过程中对湖泊底泥的扰动等。
施工临时占地会破坏当地的植被,但随着施工结束也会随之恢复;
施工中的底泥扰动会造成局部水域SS浓度增加,对水生生物造成影响,但影响是暂时的。
空气污染: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8978-1996)及《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8978-1996),处理后底泥臭度须达到二级标准,及臭气浓度≤20(按照六级臭度法进行检测);
噪声污染:
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1993)标准选用机械设备,确保控制噪声污染。
5、水土保持方案
该方案采用带水作业,不必要抽干湖水,对周边地下水水位影响较小;
同时淤泥脱水后,其脱出来的水满足二级排放标准,不会造成,斑马湖水域水体的非自然流失。
淤泥经过脱水处理后,泥土就地进行了改良,作为种植土使用,同样不会造成泥土的流失。
水土保持方案总目标为:
预防和控制项目建设新增的水土流失,并在工程顺利建设和安全的前提下,保护并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提高水环境质量,重建新的更好的生态环境,工程为湖泊水生态修复工程,位于长沙市望城区,应按照一级标准防治,具体目标为:
(1)对因工程施工扰动、占压的土地分区合理安排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及实施进度计划,扰动土地整治率达到95%以上。
(2)在工程建设期,首先建设渣场的水土流失防治工程措施,发挥工程措施效益,拦渣率达到98%以上。
(3)工程完工后,项目建设区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98%以上,项目区(扣除湖泊水面)林草植被恢复率达到70%以上。
6、堆泥方案
经过方案技术处理200000m3的淤泥经过脱水浓缩处理,将剩下约4万m3的半干浓缩泥土。
设计堆泥区域面积为
m2,平均堆泥约1.5m高。
为防止降雨冲刷淤泥,形成地表径流,决定在堆泥中心区域堆土2.7m高,然后自然放坡堆至边缘部位。
在堆土过程中及时用挖机修整好边坡,并在雨期用彩条布覆盖,减少因雨而增加泥土含水量,防止土体滑坡。
7、投资估算
序号
工作内容
单位
工程量
综合单价
合价
单方造价
备注
1
泵抽泥费用
m3
200000
28
5600000
2
机械脱水处理
59.54
3
外加剂(絮化剂、杀虫剂、杀菌剂等)
5
1000000
4
施肥(钙镁磷肥等)
40000
160000
0.8
按出
土量
外购土
37
1480000
7.4
6
场内掺和运输费
80000
15.8
1264000
6.32
7
临时设施及道路
项
600000
8
工程排水
354600
0.50
177300
0.89
合计
110.95
附表一工程进度计划表
工程总进度计划
分项工程名称
20天
40天
60天
80天
90天
(雨季、设备维护检修工期顺延)
施工准备
绞泥船抽淤
机械脱水
泥土场内倒运
附表二劳务计划表
劳务计划表
工种
自开工之日起的每旬
绞泥船
操作工
脱水机整套设备操作工
土方转运
引导员
脱水淤泥
养护工
电力供应保障电工
其他
合计
附表三主要施工设备表
名称型号
生产能力
或规格
功率
数量
自有
租赁
到场日期
泵及管道
700m3/h
37kw
1台
租用
开工之日
移动式脱水机
5~8m3/h
(干泥量)
40kw
2套
自有或租用
装载机
50
2台
推土机
挖机
PC350
自卸车
载重12T
配电柜
落地式
100KW
开工
之日
安全、防护设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斑马 湖底 清淤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