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质量控制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236111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6
- 大小:168.34KB
混凝土质量控制Word下载.docx
《混凝土质量控制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质量控制Word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②输送泵的数量应根据混凝土浇筑量和施工条件确定,必要时宜设置备用泵;
③输送泵设置的位置应满足施工要求,场地应平整、坚实,道路应畅通;
④输送泵的作业范围不得有阻碍物;
输送泵设置位置应有防范高空坠物的设施。
6、混凝土输送泵管的选择与支架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混凝土输送泵管应根据输送泵的型号、拌合物性能、总输出量、单位输出量、输送距离以及粗骨料粒径等进行选择;
②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25mm的输送泵管;
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50mm的输送泵管;
③输送泵管安装接头应严密,输送泵管道转向宜平缓;
④输送泵管应采用支架固定,支架应与结构牢固连接,输送泵管转向处支架应加密。
支架应通过计算确定,必要时还应对设置位置的结构进行验算;
⑤垂直向上输送混凝土时,地面水平输送泵管的直管和弯管总的折算长度不宜小于垂直输送高度的0.2倍,且不宜小于15m;
⑥输送泵管倾斜或垂直向下输送混凝土,且高差大于20m时,应在倾斜或垂直管下端设置直管或弯管,直管或弯管总的折算长度不宜小于高差的1.5倍;
⑦垂直输送高度大于100m时,混凝土输送泵出料口处的输送泵管位置应设置截止阀;
⑧混凝土输送泵管及其支架应经常进行过程检查和维护。
二、混凝土浇筑
1、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内或垫层上的杂物。
表面干燥的地基、垫层、模板上应洒水湿润;
现场环境温度高于35℃时宜对金属模板进行洒水降温;
洒水后不得留有积水。
2、混凝土浇筑应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混凝土宜一次连续浇筑;
当不能一次连续浇筑时,可留设施工缝或后浇带分块浇筑。
3、混凝土浇筑过程应分层进行,分层浇筑应振动棒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的分层振捣厚度要求,上层混凝土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完毕。
4、混凝土浇筑的布料点宜接近浇筑位置,应采取减少混凝土下料冲击的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宜先浇筑竖向结构构件,后浇筑水平结构构件;
②浇筑区域结构平面有高差时,宜先浇筑低区部分再浇筑高区部分。
5、柱、墙模板内的混凝土浇筑倾落高度应符合表8.3.6的规定;
当不能满足表8.3.6的要求时,应加设串筒、溜管、溜槽等装置。
6、混凝土浇筑后,在混凝土初凝前和终凝前宜分别对混凝土裸露表面进行抹面处理。
7、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高于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时,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一个等级时,柱、墙位置梁、板高度范围内的混凝土经设计单位同意,可采用与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进行浇筑;
②柱、墙混凝土设计强度比梁、板混凝土设计强度高两个等级及以上时,应在交界区域采取分隔措施。
分隔位置应在低强度等级的构件中,且距高强度等级构件边缘不应小于500mm;
③宜先浇筑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后浇筑低强度等级混凝土。
8、施工缝或后浇带处浇筑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施工缝的留设原则是应当留设于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①结合面应采用粗糙面;
结合面应清除浮浆、疏松石子、软弱混凝土层,并应清理干净;
②结合面处应采用洒水方法进行充分湿润,并不得有积水;
③施工缝处已浇筑混凝土的强度不应小于1.2MPa;
④柱、墙水平施工缝水泥砂浆接浆层厚度不应大于30mm,接浆层水泥砂浆应与混凝土浆液同成份;
⑤后浇带混凝土强度等级及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后浇带强度等级宜比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并宜采用减少收缩的技术措施进行浇筑。
⑥柱子,留设于基础的顶面、梁的下面、无梁楼板柱帽的下面;
⑦和板连成一体的大截面梁,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
当板下有梁托时,留在梁托下部;
⑧单向板,留在平行于短边的任何位置;
⑨有主次梁的楼板,应顺着次梁方向浇筑,施工缝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三分之一范围内;
⑩墙,留设于门洞过梁跨中三分之一范围内,或纵横墙的交接处;
9、超长结构混凝土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可留设施工缝分仓浇筑,分仓浇筑间隔时间不应少于7d;
②当留设后浇带时,后浇带封闭时间不得少于14d;
③超长整体基础中调节沉降的后浇带,混凝土封闭时间应通过监测确定,差异沉降应趋于稳定后再封闭后浇带;
④后浇带的封闭时间尚应经设计单位认可。
三、混凝土振捣
1、混凝土振捣应能使模板内各个部位混凝土密实、均匀,不应漏振、欠振、过振。
2、混凝土振捣应采用插入式振动棒、平板振动器或附着振动器,必要时可采用人工辅助振捣。
3、振动棒振捣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按分层浇筑厚度分别进行振捣,振动棒的前端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中,插入深度不应小于50mm;
②振动棒应垂直于混凝土表面并快插慢拔均匀振捣;
当混凝土表面无明显塌陷、有水泥浆出现、不再冒气泡时,可结束该部位振捣;
③振动棒与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0.5倍;
振捣插点间距不应大于振动棒的作用半径的1.4倍。
四、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保湿养护可采用洒水、覆盖、喷涂养护剂等方式。
选择养护方式应考虑现场条件、环境温湿度、构件特点、技术要求、施工操作等因素。
2、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7d;
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养护时间应根据水泥性能确定;
②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矿物掺合料配制的混凝土,不应少于14d;
③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C60及以上的混凝土,不应少于14d;
④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
⑤地下室底层墙、柱和上部结构首层墙、柱宜适当增加养护时间;
⑥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应根据施工方案确定。
3、洒水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洒水养护宜在混凝土裸露表面覆盖麻袋或草帘后进行,也可采用直接洒水、蓄水等养护方式;
洒水养护应保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②洒水养护用水应符合本规范第7.2.8条的规定;
③当日最低温度低于5℃时,不应采用洒水养护。
4、覆盖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覆盖养护宜在混凝土裸露表面覆盖塑料薄膜、塑料薄膜加麻袋、塑料薄膜加草帘进行;
②塑料薄膜应紧贴混凝土裸露表面,塑料薄膜内应保持有凝结水;
③覆盖物应严密,覆盖物的层数应按施工方案确定。
5、柱、墙混凝土养护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地下室底层和上部结构首层柱、墙混凝土带模养护时间,不宜少于3d;
带模养护结束后可采用洒水养护方式继续养护,必要时也可采用覆盖养护或喷涂养护剂养护方式继续养护;
②其他部位柱、墙混凝土可采用洒水养护;
必要时,也可采用覆盖养护或喷涂养护剂养护。
③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堆放荷载、安装模板及支架。
④同条件养护试件的养护条件应与实体结构部位养护条件相同,并应采取措施妥善保管。
⑤施工现场应具备混凝土标准试件制作条件,并应设置标准试件养护室或养护箱。
标准试件养护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五、混凝土缺陷修整
1、混凝土结构外观一般缺陷修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于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外表缺陷,应凿除胶结不牢固部分的混凝土,应清理表面,洒水湿润后应用1:
2~1:
2.5水泥砂浆抹平;
②应封闭裂缝;
③连接部位缺陷、外形缺陷可与面层装饰施工一并处理。
2、混凝土结构外观严重缺陷修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于露筋、蜂窝、孔洞、夹渣、疏松、外表缺陷,应凿除胶结不牢固部
分的混凝土至密实部位,清理表面,支设模板,洒水湿润,涂抹混凝土界面剂,
应采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密实,养护时间不应少于7d
3、开裂缺陷修整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对于民用建筑的地下室、卫生间、屋面等接触水介质的构件,均应注浆封闭处理,注浆材料可采用环氧、聚氨酯、氰凝、丙凝等。
对于民用建筑不接触水介质的构件,可采用注浆封闭、聚合物砂浆粉刷或其他表面封闭材料进行封闭;
②对于无腐蚀介质工业建筑的地下室、屋面、卫生间等接触水介质的构件
以及有腐蚀介质的所有构件,均应注浆封闭处理,注浆材料可采用环氧、聚氨酯、氰凝、丙凝等。
对于无腐蚀介质工业建筑不接触水介质的构件,可采用注浆封闭、聚合物砂浆粉刷或其他表面封闭材料进行封闭;
③清水混凝土的外形和外表严重缺陷,宜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修补后用磨光机械磨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质量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