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表格式第三单元Word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228366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41
- 大小:35.76KB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表格式第三单元Word格式.docx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表格式第三单元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表格式第三单元Word格式.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要求再读课文,尝试结合语境理解生词。
4.齐读生词。
5.自读课文,思考:
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三.小结
1.小结: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听写生词;
(3)进一步了解海伦·
凯勒的故事,并阅读她的作品。
1、听读欣赏。
2.一一指名回答。
3.指名补充。
4.指名回答。
5.指名补充。
6.齐读。
1.按要求自读课文。
2.听读,正音。
3.齐读。
4.听读,评议。
5.自读,理解生词。
6.指名回答。
7.指名补充。
8.齐读生词。
9.自读,思考。
10.同桌交流。
11.指名回答。
12.指名补充。
1.指名交流。
教
后
记
第二课时
《8.海伦·
2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3.结合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中引号的用法。
2.结合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小黑板、投影片、录音带等。
遭遇不幸:
烦躁任性
学盲文
8.海伦·
凯勒学说话热爱生活
不屈不挠
坚持学习
上大学
熟读课文
一、检查复习
1.听写生词,并检查默写情况。
2.提问: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哪几件事?
(2)课后,你阅读了哪些海伦·
凯勒的作品?
有什么感受?
二.指导精读
1.默读第一节,思考:
这一节主要讲了什么?
你是怎么知道的?
(1)海伦面对的是个什么样的世界?
如果是你,你觉得最可怕的是什么?
(2)对于一个渐渐长大,渴望了解世界的孩子来说,这个打击怎么样?
(3)海伦的脾气是对谁发的?
她会怎样?
3.朗读指导:
海伦是多么不幸啊!
这座痛苦的大山压在她幼小的心灵上,连说都说不出来。
你体会到了吗?
4.齐读第一节。
5.提问:
小海伦此时最渴望的是什么?
6.过渡:
就在这时,有一个人走进了她的世界,给她的心灵注入了清泉。
她是谁呢?
7.轻声自读2——5小节,思考:
沙利文老师是怎样帮助小海伦的?
海伦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画出有关语句。
8.提问:
(1)是什么让海伦对生活又有了希望?
(2)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更加了解这个世界,海伦是怎么学习的?
(3)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
(4)她为什么能这样努力、坚忍不拔地学习?
(5)她的努力有了什么样的收获?
9.要求再读第5小节,体会:
从海伦的描述中,你体会到什么?
10.组织交流。
11.小结:
知识打开了海伦地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一天天的过去,海伦在艰苦的学习中享受着生活的乐趣,使她对生活更加热爱。
12.指导朗读:
你被海伦感动了吗?
13.齐读第2——5小节。
14.默读6——7小节,思考:
海伦又一次做了一个惊人的尝试。
她是怎样做到的?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15.出示海伦的话,思考:
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从哪些词语感受到这一点?
16.提问:
最后一句话能不能改成“我每天坚持着练习。
”?
为什么?
17.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海伦,你会怎么去说这样的话?
18.尝试齐读第6小节。
19.引读:
终于——(学生齐读第7小节)
1.小结:
从这一节课中,你感受到什么?
2、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造句:
倾注——
如饥似渴——
(3)完成课后练习4、5。
1.听写。
2.指名回答。
2.指名补充。
1.默读第一节,思考。
3.想象,一一回答。
4.指名补充。
5.尝试练读,体会。
6.指名读,评议。
7.齐读。
8.指名回答。
9.轻声自读,思考并画出相关语句。
10.指名交流。
11.指名补充
12.指名一一回答。
13.指名补充。
14.再读,体会。
15.小组交流体会。
16.指名汇报,补充。
17.自己尝试朗读。
18.指名读,评议。
19.齐读。
20.默读,思考。
21.指名回答。
22.再读,思考。
23.指名回答,补充。
24.组织小组讨论。
25.指名回答,补充。
26.自己练习读。
27.指名读,评议。
28.齐读。
29.齐读
1、交流感受。
第三课时
《8.海伦·
凯勒》
3
1.继续结合课文的具体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2、朗读体会,整体感悟。
3、课堂练习。
2、朗读体会,整体感悟。
小黑板、投影片、等。
1.指名分节读2——7小节。
(1)从上一节课中,你有了什么收获?
(2)在完成作业时,你有什么困难?
二.继续指导精读
1.默读第8小节,联系全文思考:
为什么海伦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会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3.齐读这一节。
三、朗读体会,巩固提高。
1、海伦的做法哪些最让你感动?
2、有感情地朗读。
3、你想学习海伦什么?
你想对海伦说什么?
四.进行课堂练习
(一)听写;
(二)组词:
躁()霖()喉()挠()
燥()淋()候()饶()
噪()灵()猴()扰()
(三)反义词:
喜悦()干燥()暴躁()
不屈不挠()
(四)造句:
(1)倾注——
如饥似渴——
(五)写出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1)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2)海伦很快学会了用手指“说话”。
(3)她用这样动人的笔调描绘着她心中“看”到的世界。
(六)问答:
(1)为什么海伦那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会永远留在世人的心中?
1.听读,评议。
1、指名交流。
2、默读,思考。
3、指名交流。
4、齐读
1、有感情地朗读。
2、交流讨论。
1.抄写并完成课堂练习。
《9、二泉映月》教学设计共计3课时
9、二泉映月
1、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的经历及他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生字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
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的经历及他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
1、挂图或投影。
2、配乐歌曲《二泉映月》。
3、配乐朗诵带。
4、搜集有关阿炳的资料。
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能自学文中的生字词,解决浅显的问题。
一、揭题、导入。
播放《二泉映月》。
你听过这首曲子吗?
能向我们介绍一下吗?
出示华彦钧的挂图。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出示生字词小黑板。
这些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指导书写:
锡、坎、坷、腾、跌、饶:
左右结构,左小平齐上,左让右。
葱:
上中下结构,上下宽出,中间收拢。
疾、厉:
半包围结构,冲出包围。
巡视。
齐读生字词。
你用什么方法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
听写。
交流。
分自然段读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哪几自然段写了《二泉映月》的诞生过程?
3、小结分段及段意。
三、学习第一段。
1、指读第一段,思考:
你对二泉有什么样的印象?
2、讨论交流。
3、你喜欢这样的景色吗?
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四、小结。
1、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一、揭题、导入。
1、听曲
2、介绍曲子。
3、介绍预习时搜集到的资料。
二、检查预习,初读感知。
1、指读,正音
2、齐读。
3、讲解注意部分。
4、进行补充。
5、学生交流。
6、描红。
7、齐读。
8、解释词语。
9、听写并交流批改。
10、轮读课文。
11、回答补充
12、默读思考
13、讨论交流,进行分段。
14、补充,提出不同意见。
1、读第一段。
2、交流讨论,理解“树木葱茏”“藤萝摇曳”“一泓请泉”。
3、各自练读
4、指读第一自然段,评议。
5、齐读。
四、小结
1、谈本课收获。
2、补充。
3、
1、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二泉映月》的琴声变化和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重点:
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二泉映月》的琴声变化和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1、挂图、小黑板、投影片。
中秋夜师傅饱经风霜
阿炳听不懂
又是中秋夜阿炳再次听泉
↓
感悟坎坷、曲折
流泻琴声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2、读第一段,这段主要讲什么?
二、学习第二段。
1、读第二段,思考:
这一年的中秋节,发生了什么事?
他们的生活经历
2、论:
师傅在倾听什么?
小阿炳听到了吗?
为什么他没听到?
什么是“饱经风霜”?
3、你对有什么感受?
能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4、这段讲了什么?
三、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思考:
十年过去了,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你认为阿炳是个什么样的人?
3、能读出你的感受来吗?
4、中秋夜,阿炳再次来到二泉,这次他从泉水中听到了什么?
5、为什么以前没有听到呢?
四、学习第四段。
1、轻声自读第四段,勾画出对《二泉映月》旋律的描写。
2、播放《二泉映月》,看文体会。
3、你体会到了什么?
4、有感情朗读。
5、最后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
什么是“享有盛誉”?
《二泉映月》为什么会享有盛誉?
6、读本段。
7、有感情朗读全文。
五、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背诵四、五自然段。
2、听写。
激愤哭泣坎坷享有盛誉
富饶无锡经历恩重如山
3、组词。
锡()葱()厉()
赐()忽()历()
跌()饶()强qiá
ng()
摔()晓()qiǎng()
解释。
倾听、饱经风霜、泯灭、萦绕、倔强、升腾跌宕、势不可挡、享有盛誉
写一段话,描绘月夜的优美景色。
下面的词语可供选用。
月光似水静影沉壁赏月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照耀
1、听写。
2、概括段意。
1、读二段,思考。
2、小组讨论交流。
3、代表汇报。
4、各自练读。
5、指名读,评议。
6、齐读。
7、概括段意。
1、读第三段,思考讨论。
2、交流汇报。
3、练读本段,指名读,评议。
4、齐读。
5、“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愤怒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6、谈体会。
7、有感情朗读。
1、自读,勾画
2、汇报,读句子。
3、听曲,体会。
4、谈体会。
5、朗读。
6、理解词语,体会本段。
8、齐读本段。
1、指导背诵第4、5自然段,体会琴声的丰富内涵。
2、认真观察月夜景色,写一段话描绘月夜的美好景象。
指导背诵第4、5自然段,体会琴声的丰富内涵。
认真观察月夜景色,写一段话描绘月夜的美好景象。
磁带或其他《二泉映月》乐曲。
1、试背课文4、5自然段。
2、认真观察月夜景色。
一、复习导入
1、默读。
2、指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第4、5自然段
1、月光似水的中秋之夜,阿炳又一次坐在美丽的二泉边,倾听着泉声,不由心潮起伏,他用琴声倾吐了满腔情怀。
读4、5两自然段就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阿炳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把它背下来。
2、指导背诵第4自然段。
(1)理清顺序:
环境描写→人物内心活动描写。
想起了……想起了……听到了……
(2)按顺序练背。
(3)指名背,齐背。
3、指导背诵第5自然段。
(1)理清顺序:
阿炳演奏的动作表现→琴声变化→想象内涵。
(2)引背,自由背。
(3)指名,齐背。
4、配乐背诵第4、5自然段。
5、总结:
课文生动记叙了盲人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过程,表现了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作斗争的精神。
三、小练笔
1、交流观察月夜景色所得。
2、练习说话,可用上以下词语。
月光似水静影沉璧赏月
3、交流,评议。
4、把这段话写下来。
四、总结
1、默读。
1、交流讨论顺序。
2、自由背。
3、配乐背诵。
3、交流,评议。
4、把这段话写下来。
《10、郑和远航》教学设计共计2课时
10、郑和远航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共七次远航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都知道哥伦布在1492年发现了新大陆,可你们知道吗?
我国早在明代就有一位著名的航海家,第一次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八十多年!
它的名字叫郑和。
2、揭示课题,质疑。
3、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就是以这位航海英雄为主人公的。
补充板书:
10郑和远航
4、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郑和是什么样的人?
郑和远航到底有多“远”?
远航途中发生了哪些事情?
二、初读课文
1、同学们带着刚才的问题自读课文,试着从课文中找找答案。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
2、组织反馈交流,了解课文内容。
3、逐段指名朗读
(同学之间相互评议)
4、自学生字,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1)学生自由组合,展开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习。
(2)反馈学习体会。
5、练读词语。
(出示投影片)
指名读,小组读,抽读。
6、这篇课文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词语,你读书时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7、反馈理解词语的情况。
8、小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朗读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课文也读得通顺、流利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和郑和一起经历一次远航。
三、作业
1、抄写生字。
2、朗读课文。
齐读课题,质疑
齐读
交流
尝试自学课文,解决疑难
指名读课文
指名读生字词,正音
交流词义
1、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2、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通过学习感受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情怀。
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初步懂得详写、略写的作用。
扬帆起航
第一次远航 友好交流
10郑和远航 (详写) 战胜凶险
其余六次远航
(略写)
1、熟读课文。
2、收集郑和的资料。
一、自读课文
思考:
如果把全文分成两段,可以怎么分?
1、反馈:
说说这样分的理由。
第一段(1—5):
写郑和第一次远航。
第二段(6—7)写郑和共有七次远航。
这样分段,可以看出全文的内容重点和写作特点。
2、默读第1—5自然段,根据“扬帆起航”、“友好交往”、“战胜凶险”三个标题把第一段分成三个层次。
3、组织反馈。
二、精读课文
1、自学第1-3自然段,思考:
(1)郑和第一次远航的时间和地点是什么?
(2)为什么把远航的大船叫做“保船”?
①反馈,交流。
②指导朗读。
出示投影片:
将近中午,身材魁梧的郑和健步走上指挥船。
他双手抱拳向岸上的人群告别,接着高举起令旗,大声喊道:
“起航!
”
a.练读,体会应该读出什么语气。
b.角色表演。
2、自学第4、5自然段。
(1)分组讨论:
郑和在航行中和各国进行了哪些友好交往?
他们在途中遇到哪些困难,又是如何克服的?
(2)指导朗读。
①练读第4自然段,在读中体会文字中流露出来的友好之情。
②哪些词语表现了航行的凶险?
找出来读一读。
③面对危难,郑和有什么表现?
④组织讨论,反馈。
三、略读第6、7自然段
1、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体会:
读了这两个自然段,你对郑和的形象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2、讨论:
为什么略写其余六次远航?
3、郑和远航有什么重要意义?
4、组织学生反馈、交流。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的主要内容
2、你能试着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吗?
3、分小组反馈,交流。
4、总结:
我们和郑和一起经历了一次重大的远航,在众多欢呼声中“扬帆起航”,途中和各国友人“友好交流”,一次又一次“战胜凶险”,真是令人回味无穷啊!
我们还感受到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人民的开拓、探索精神,作为炎黄子孙,我们为此而感到骄傲。
自读课文,尝试分段
默读第一段,尝试分层
自读第一段,思考
自由读,思考
表演读,评议
自学4、5小节。
思考
默读,思考
指名读,评议
齐读课文
尝试概括主要内容
《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教学设计共计2课时
11、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挂图、投影片、录音带等。
一、揭题,解题
1、介绍《史记》。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它反映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
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典范。
(板书:
11、司马迁)
2、介绍司马迁。
司马迁是汉代的史官,《史记》的作者。
3、司马迁为什么能写成《史记》这部辉煌著作呢?
二、自由读课文,理解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小学语文 年级 下册 教案 表格 第三 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