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短信与人际关系的构建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218494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86.21KB
手机短信与人际关系的构建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手机短信与人际关系的构建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机短信与人际关系的构建研究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笔者主要应用计算机检索google学术搜索、XX搜索引擎,检索词为“手机短信+社会心理”“手机短信+人际传播”“短信+心理研究”“短信+心里探析”等,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01/2009–6、万方数据库1994–01/2009-6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手机短信”、“短信+社会心理”、“人际关系”、“短信+传播”、“人际传播”。
选取相关资料,并查找全文,找到手机短信的传播学研究、社会心理研究等的文章,另外还通过参考文献查找法,对找到的论文后面的相关参考文献进行查找和整理,共找到695篇关于手机短信的文章和论文。
其中对手机短信进行比较系统的描述与考察的论文不仅数量不多,研究层面也比较单一,一般集中在技术层面、经济层面、传播学层面、社会学层面和心理学层面。
总体看来,这些文章都是对短信传播的某一现象、某一特征从单一角度进行的描述和研究。
由于本研究的研究视角主要是传播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方面,所以有关短信技术和经济层面的论述在此不作详细整理(从技术角度出发的,基本都是论述短信的发展历史和通信技术原理;
从经济角度出发的,则是对短信经济的分析和概括),以下仅从传播学层面、社会学层面和心理学层面对相关文献做一初步分析。
一、有关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媒介的研究——传播学研究视角
对手机短信进行传播学尤其是大众传播学视角的研究,在所有搜集到的文献中所占比例最大,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手机作为新媒体——第五媒体的提出;
短信的传播方式和特点——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结合的方式;
短信传播的负面社会影响及监管;
短信传播的社会政治经济功能;
有关短信传播的定量研究等。
[1]在笔者所涉及的资料范围内,以传播学视角对手机短信进行分析的文章,一般而言,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
(1)从媒介分析入手,探讨手机短信作为新媒体——“第五媒体”的相关研究。
首先,在传播学研究中占据显著位置的论文,大多赞同将手机短信与印刷媒体、广播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四大传统媒体并列,探讨其媒体特性,同时赋予“第五媒体”的称谓,使之独立为一种新媒体形式而存在。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顾荣:
《短信息:
不容忽视的“第五媒体”》
朱家麟:
《广州“非典”事件中的手机短信:
关于“第五媒体”传播特质的思考》;
田忠初:
《第五媒体:
从通讯终端到信息终端的演变》;
张培君:
《从传播学的角度解读手机短信的媒体角色》;
徐海玲:
《手机短信的传播学解读》;
胡忠青:
《手机短信的传播学思考》;
成文胜:
短信还是手机》;
熊国荣、杉木:
《手机:
最有资格成为第五媒体》等。
与此相对,付玉辉在《“第五媒体”与手机短信》一文中,探讨手机短信具有的媒体优秀,从短信的超时空、移动、接受方式等几个层面进行分析,提出短信虽然是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完美结合,但尚不具备第五媒体的特征,与传统四大媒体无法相提并论。
另外还有少数学者认为,“手机”与“手机短信”两个概念不能相互等同混同,作为一种物理性的技术实体,手机才能被称为“媒体”,而手机短信只是手机附带的一种功能,称手机短信为“第五媒体”是一种不恰当的表达。
手机短信只是手机媒体在现阶段的一种存在形式,不是全部,也不代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2)分析短信的传播方式和特点,是短信为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结合体。
这类研究的共同之处在于提出了人际传播是手机短信的主要传播功能,同时,它又具备大众传播的若干特点,从而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混合传播模式。
这种传播模式兼具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综合功能,即“人际传播中的大众传播,大众传播中的人际传播。
”其中比较有
代表性的观点有:
罗翔宇在《手机短信的传播学分析》一文中认为,作为目前人际传播的流行方式,手机短信在运行中也逐渐担负起大众传播媒介的角色。
相对其他媒介而言,手机短信较好地实现了“随时随地传信息”的现代传播理想,并对传统传播学理论产生了冲击与突破。
类似的研究还有莫湛、吴伟的文章《手机短信——新的传播方式》、袁艳、丁秋月的文章《手机短信的传播学研究》等。
范红、曲元在《手机短信的大众传播功能和效果》一文中,从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以及手机短信传播的特点入手,分析了手机短信在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中的作用,着重讨论了其大众传播功能与传播效果,揭示了手机短信传播对大众文化的影响。
[2]
刘瑛在《手机短信的崛起与小众化传播》一文中认为,手机短信作为一种人际传播媒介,基于自身的特征以及它与互联网相生相容的关系,其发展将会加速目前业已存在的传统大众媒体小众化的趋势。
[3]
刘伟的《手机短信的六种媒体优势》一文,将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兴的介入新闻传播领域的势力,在与传统媒体做细致的对比之后,分析其媒体优势:
短信集合了纸媒体的书写、可存储以及互联网交互的优点,还拥有无线传播的独特优势——移动、即时。
短信将各种媒体的优势高度融合,并通过网络进行了延伸,是一种融合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优势的新媒体。
[4]
(3)短信传播的负面社会影响及监管
这一类研究多从短信传播技术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如黄色短信、垃圾短信、短信诈骗等)出发,关注目前监管措施的缺失,从而提出自己的建议。
代表性较强的有:
张潇潇的《不良短信传播现象分析》一文,从不良短信的类别、传播特点和监管等方面展开论述。
易容、周晓丽在《新媒介时代的信息噪音和控制——对手机短信文化空间的现状分析》一文中指出,由手机短信构筑的“拇指文化”空间已经给人类带来手机信息噪音的困扰,进而从手机的传播特性来分析噪音(指手机短信中的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危害公共安全信息、恶意病毒信息和不为受众所需的信息)产生的根源并探讨控制对策。
[5]
李洋的《第五媒体何处去——手机短信的负面信息传播现象解读》一文对短信负面信息的分类及成因做了探讨。
(4)有关短信传播的定量研究
以上文章都是对短信传播所作的定性研究,而定量分析是传播学研究的经典方法,在短信研究中自然占据一席之地。
有一些论文通过社会调查统计,对短信的传播现象进行了剖析,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周裕琼在《手机短信的采纳与使用——深港两地大学生之比较研究》一文中,以传播学创新扩散论和使用满足为依托,选取深圳和香港两地大学生做样本,考察社会、心理、人口这三类因素影响新技术——短信的采纳与使用的内在机制,在控制住人口变量的基础上,比较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作用。
赖昀、王颖曜、王莎莎在《上海大学生使用手机短信情况调查》一文中,以上海四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大学生使用短信的一般情况、对手机短信的态度以及短信分别在人际传播和新闻传播领域的渗透等方面做了较详尽的调查。
与此相类似的还有周静的《手机短信使用动机研究——以清华大学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为例》一文,该文将手机短信作为一种传播现象,以传播学的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以清华大学校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为例,研究手机短信使用者的动机及使用者的行为和心理特性。
此外还有潘晓慧的《用户特质与满意度——香港手机功能使用的决定因素》一文,基于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以及管理学上的创新与传播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研究香港用户对手机功能采用的心理层面的影响,继而探讨用户的特质与使用手机功能而获得的满足之间的关系。
二.有关手机短信作为一种社会功能的研究——社会学研究视角
短信传播作为一种风起云涌的社会现象,势必引起社会学家的关注。
这方面所作的研究虽然数量不多,但其研究方法以及所依据的理论,呈现出层次多样、视角丰富的特点,涉及社会文化影响、社会语言应用、现代性、个体私域建构等不同层面,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论文包括:
殷俊、汤莉萍、殷瑜在《第五媒体:
社会学视角的分析》一文中,从社会学视角分析了植根于中国特色文化下短信的特殊社会功能,即社会交际、情感融会、娱乐休闲三大功能。
王雅玮的《凝视手机——一个社会学的试分析》,以吉登斯现代性三大动力为基点,对手机、手机参与“实践着”的社会事实所“体现”的现代,以及现代之“后”做了初步的分析。
王玉英的《手机短信与中学生“私域”的生成——某市中学生手机短信文本分析》一文中,从日常生活背景和“场域”理论入手,以调查收集的短信记录为基础,探讨手机短信在中学生建构和扩大“私域”中的作用。
通过短信记录里内容、用语等方面的文本分析,提出手机短信以自身独有的功能为中学生“私域”建构或扩大提供了可能。
[6]
刘景秀的《手机短信语言研究》一文,从语言运用的角度对手机短信的类型、短信语言的特色、短信的文化关照以及手机短信对社会规范的冲击进行了全方位的研究。
三.有关手机短信与人际交往的研究——心理学研究视角
从心理学的视角研究短信传播,多集中于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领域,也有部分针对短信的社会动机、发展心理、文化心理的探讨。
郜键在《青年人际交往的新景观:
谈手机短信在人际沟通中的矛盾性》一文中,分析了短信在人际沟通中的时间因素、交往目的效果、追求个性和事实雷同、工具性与玩具性等各个方面的矛盾性,并指出手机短信的矛盾性实际上是社会的问题。
[7]
闫隽的《试论手机人际传播的特征》一文,通过分析手机的技术特征与人际传播的特点,论述传统技术网络化后手机对人际传播过程的影响,进而提出手机人际传播不同于传统传播行为的新特点,并对手机人际传播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预见。
[8]
牛军伟、王浩垒、赵俊忠在《手机短信的传播与社会心理探究》一文认为,手机短信的发展有其特定的社会基础。
作为交际的话语文本,体现了编码和解码的基本原则,进而探究短信的传播方式以及编码和解码所反映的社会心理,如原型模仿心理、求新求异心理、趋吉心理等。
[9]
项国雄、黄小琴在《从人际传播的角度对手机短信进行文本解读》一文中强调了手机短信的人际传播特征,特别探讨了其中满足性人际传播和手段性人际传播的区分。
魏殿林的《手机短信的心理研究》一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手机短信流行的原因,在于人们通过使用短信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求、检测环境的需求、娱乐的需求以及经济利益和消费心理需求,同时,短信的使用还适应了国民的民族心理特征。
[10]
高华、彭新波在《青少年短信行为的心理循因》一文中,从信息认知、人际关系、性心理、情绪宣泄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当代青少年短信行为的心理原因,指出短信行为对青少年成长的负面影响,从学校、社会、家庭及学生自身诸方面提出了教育对策;
与之类似的研究还有陈少华、刘文兴、宋丽娜的《大学生人格特质与手机短信的相关研究》一文。
四、小结
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发现,对手机短信进行比较系统的描述与考察的论文不禁数量不多,研究层面也比较单一,一般集中在技术层面、经济层面、传播学层面、社会学层面和心理学层面。
由于本次研究涉及的是心理层面,所以着重对手机短信心理方面的文献做一个观点的总结,主要以以下几类观点:
一、通过研究,认为人的性格(内外向)对于一个人的短信行为有很大的影响,性格内向的人更倾向于使用短信进行交流;
二、手机短信行为对于人的性格有很大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对青年群体的调查得出的结果,认为多使用短信会让人变得内向。
其实短信行为与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本身是一种相关关系,并不具有绝对因果关系,很难确定两者何为因,何为果。
三、认为手机短信行为对人的社交心理有深刻的影响,引发了一系列社交障碍;
四、认为手机短信有利于构建新型的人际交往关系,使得一部分内向之人找到适当的交友途径。
五、在使用手机短信的动机研究中,得出的结论大致倾向于认为人们使用手机短信更多地是为了沟通感情和日常交流。
研究主题:
(1)手机短信的日益普及及其迅猛的发展趋势,势必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流和交往,手机短信的纯文本符号性以及相对间接性等特点,也使这种交往方式与以往的人际传播方式有了不一样的地方,从而构建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有何特点,会对人的交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都是需要研究者来认真思考和探讨的,这也是笔者做这项研究的出发点。
(2)以往对于手机短信的研究很多只是局限于手机短信所能创造的经济价值以及新的科学技术下手机短信的发展趋势等,而对手机短信对人与人之间交往方式的影响所做的研究比较少。
所以从人际传播角度对手机短信进行研究应该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研究对象:
以手机短信传播为主的人际交往;
使用手机短信进行人际交往的核心人群(主要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学生为例)。
本研究试图以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为例,研究手机短信构建的新型人际关系,了解手机短信影响下的新型人际关系的特点。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方式进行。
本研究调查样本为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学生。
在设计问卷方面,参考了一部分网上关于手机短信使用情况的调查,在初步拟定问卷后在前期还进行了预先调查,并根据预调查结果对问卷内容进行了修改。
调查问卷共分两大部分,一部分为封闭式问题,另一部分为开放式问题。
问卷除了最后一个问题采用开放式的问答外,其余均采用封闭式选择的方式。
问卷由笔者以及笔者找的几个本院的学生当面发放,整体调查时间大约为四天。
在深度访谈方面,笔者从2010年3月份开始陆续对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的4个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以了解手机短信这种交流方式对其人际关系的影响。
在受访者的选择和确定上,一是根据方便原则,选取了学院两个大四的女生,由于平时已经对她们的手机短信使用情况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访谈时比较有针对性,另外则选取了一个大二的男生作为访谈对象,以期了解男女生在使用手机短信进行人际交流的差异性。
另外,在做问卷调查的过程中,会根据需要随机挑选几个做问卷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访问。
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研究是针对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学生利用手机短信进行人际交往的情况,笔者和几个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一起利用课余时间对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分别做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样本115份,其中有效样本107份,男生为57份,女生50份,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有效问卷数分别:
27份、30份、25份、25份。
案例:
根据方便取样的原则,选取了自己身边比较熟悉的4个个案以及随机选取了在问卷调查过程中的几个回答问卷的学生。
结合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以及深度访谈的几个案例,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第一章手机短信中人际传播的特点
首先,手机短信中的人际传播是一种“异步交流”,具有延迟性的特点。
这主要体现在,短信的接收和发送并不是同步的,这样在使用短信进行交流的双方有更充分的时间和心理准备,不需要像面对面交往时那样即刻对对方的话语抑或表情做出反应,这样一来,使用短信进行沟通的主体就更有自主性,每个短信使用者都可以在交流过程中选择抑或不回复,如果决定回复,也可以延迟一段时间,有机会去考虑如何回答对方会更加合理,这样的交流方式减轻了由面对面交流时需要及时反馈信息所造成的压力,使交往双方更有自由,更有属于自己的空间。
实例:
(受访者:
李同学,20岁,男,人文与发展学院大二学生)
笔者:
你觉得用短信交流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李同学:
我觉得发短信一个非常大的特点就是人都是看不见的,没有在你的面前,虽然打电话人也不是在眼前,但有时候总觉得声音在耳边,人就在旁边一样,总感觉也是在面对面交流。
发短信就不同了,有时候一条短信发过去了,过好久才能收到回复。
我自己也一样,有时别人给我发短信,我不知道怎么回复的,就搁那先不理,等好久想到回什么再给对方回短信。
自己发短信的时候也是,很多话当面不好意思说,就编辑一条短信发过去,然后慢慢地等待回复。
我觉得特别是在情侣之间,有时候吵架,对方不想接电话就关机,这样打电话就不行了,找不到人也不能面对面解决问题,有时发一条真诚点的道歉短信,等到对方开机的时候就能看见,说不定误会解除,两个人又能和好了。
而且,像我这样,平时比较木讷一点的,有时候面对面沟通时一不小心说错了话人家生气了也看不出来,还是接着往下说,最后搞得气氛很尴尬。
但如果发短信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我有时间好好的琢磨琢磨自己编辑好的短信,看看是不是会产生歧义,或者这样发过去收到的人是不是会不高兴,这样就不容易因为反应失误而得罪人了。
也正是因为短信的这种延迟性的特点,短信的信息发出者就有了更多可以思考、编辑的时间,从而达到较好的交流效果。
其次,手机短信中的人际传播具有很强的私密性。
短信是无声的,这就避免了打电话或者面对面聊天交流时出声所造成的信息外露,而且短信以手机为载体,屏幕较少,不容易被外人看到短信的内容,隐秘性强。
人际交往的主体在这样一个私密的环境下更容易进行自我表露。
何同学,22岁,女,人文与发展学院大四学生)
平时喜欢用发短信的方式跟别人交流吗?
何同学:
嗯,最常用的就是发短信了,我性格比较内向,一般见到人多了就不爱张口说话,不过发短信的时候就不太一样,我也喜欢嘻嘻哈哈地跟对方开玩笑,有时候甚至还有跟他们斗嘴,诡辩,一些自己觉得平时说不出口的话发短信的时候很轻松就说出口了,我在别人面前都是一副百依百顺的乖乖女形象,不过发短信时就会显得比较有个性,有一次联系一个还没见过面的以前高中的校友,他就觉得我特别有主见,个性很突出。
后来见了面,他很诧异地对我说:
‘简直判若两人啊!
’。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也不知道,不过感觉发短信的时候别人也不会知道你在说什么,就只有收短信的人知道,不会害怕说错了会有损自己在其他人心目中的形象之类的,毕竟只有两个人,即使说错了,过会发个短信过去道个歉就完了。
平时跟同学一起的时候,就算只有两个人走在路上说话,有时声音大了,或者自己有不一样的观点了,从你身边走过的人就会斜看你一眼,每当这个时候,总觉得不太舒服,好像自己的隐私受到了侵犯一样。
发短信就不一样了,有时不高兴了就会说些比较冲的话,旁边也不会有人瞪着你看,感觉比较轻松。
另外,在一项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中,当被问到“你是否会和陌生人使用短信进行交流”时,有47.6%的大学生回答“不会”,20.1%的人回答“不确定”,只有15%的人回答“会”。
这一项调查在一定程度上也说明了大学生主要还是在自己的年龄交往群体内使用短信,而且用于熟人间的短信比较多。
交流的双方关系越密切,使用短信交流的次数就越频繁,交流越多,可以说,手机短信在某种程度上对陌生人具有一定的排斥性,这与目前社会仍然流行的网络聊天这种交流方式有着较大的区别。
从这方面也可以看出,手机短信是一种比较私密的人际传播方式,不会随便跟一个陌生人采用这样的交流方式。
再者,手机短信中的人际传播具有相对的平等性。
这种相对平等性主要体现在短信交流双方的身份上。
有时,在日常生活的面对面人际交流中,会因为交流双方的身份、地位的不同而导致人际交往具有不平等性。
而在使用短信交流中,由于双方都不在现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掩蔽”了两者在身份、地位上的差别,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身份的差别有多大,在使用短信交流时,交往的主体都能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一种内心的平衡感,有些话当面不敢说的在短信中就有勇气说了。
王同学,21岁,女,人文与发展学院大四学生)
你会给你的老师发短信吗?
王同学:
当然会啊,上大学了以后每周见老师的次数那么有限,遇到什么事情只能通过发短信询问了,这样方便而且还比较及时。
平时节假日也会适当给老师发发祝福短信。
你觉得用短信这种交流方式跟老师交流怎么样?
还不错,一开始跟老师不熟,对老师都有点敬而远之,有事情不敢当面跟老师说就干脆发短信了,渐渐地发短信的次数多了,感觉老师就跟自己的同学一样,我有时也会跟老师开开玩笑什么的,再跟老师见面的时候,也愿意当面跟老师多聊聊,有时候还会提到之前发短信的内容,不会像一开始当面跟他们聊天时那么紧张了。
我记得大一那会我上课时遇到些问题,课下找老师交流,结果表达了半天,那个老师没明白我在说什么,当时又紧张又不好意思,脸都涨红了。
后来发短信就不一样了,自然多了。
就像王同学那样,其实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会因为顾及到沟通对象的身份、地位,比如下属对上级、学生对老师,在面对面交流或者电话沟通时会产生较强的尊卑感,而在使用短信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交流对象的暂时性缺场【1】会较少心理压力。
最后,手机短信中的人际传播具有较强的可控制性。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短信使用者可以主动选择短信的发送对象和发送的内容。
例如调查结果所显示的关于使用短信进行人际交流的对象选择问题,可以把父母作为短信发送对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把同学、朋友作为短信交流对象。
而且发送短信的时间和地点也是可以根据自己本身的情况进行自主选择。
一般喜欢在什么时候给别人发短信?
我发短信聊天一般喜欢在晚上,晚上下了自习洗漱完以后就躺在床上开始给一些朋友同学发短信。
为什么会选择在晚上呢?
这样不会耽误学习,而且我觉得这时候是我一天之中心情最平静的时候,挺放松的,心态比较好吧,所以比较适合跟朋友聊天。
其实我是比较多愁善感的,有时会无缘无故比较郁闷,但是在晚上发短信的话一般不会在短信里表现出来,因为说了丧气话的话会影响对方和自己的情绪,晚上会睡不好。
晚上一般你就跟别人发短信吗?
不跟寝室的同学聊会天?
嗯,差不多吧,快毕业了,大家都焦头烂额的,考研、出国、找工作,这些事情都在心里,有时很难跟宿舍的人说,因为她们也在担忧,所以晚上跟她们沟通相对较少一些。
你有没有过一些纯粹只发短信不见面的朋友呢?
有啊,我有个师兄,现在已经毕业去南京了,我跟他一开始就不认识,是我叔叔同事的儿子,那时刚知道我考上了农大,偶然的一次,我叔叔在单位跟人闲聊的时候知道对方的儿子也在这所学校,不过不同系,就马上要了他的电话号码,说有事联系,也可以有个照应。
不过从一开始,我就是跟他用短信联系的,也一直没说要见面,我有什么事情问他,他也都很耐心地通过短信呢告诉我。
我俩就这么靠短信联系,谁都没提过要见面。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有时我们无法选择交往的对象、交往的时间以及交流的话题,然而在短信交往过程中,短信发送主题有更多的选择性,对时间、地点等有更强的控制力。
第二章手机短信中性别差异下的人际传播特征(如果使用数据,最好将图表附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手机短信 人际关系 构建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