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必修3《第5课 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卷17教师用卷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218156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70.76KB
人教新版必修3《第5课 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卷17教师用卷Word下载.docx
《人教新版必修3《第5课 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卷17教师用卷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新版必修3《第5课 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卷17教师用卷Word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亲朋无一字”,得不到精神和物质方面的任何援助;
“老病有孤舟”,从大历三年正月自夔州携带妻儿、乘舟出峡以来,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何处安身,面对洞庭湖的汪洋浩淼,更加重了身世的孤危感。
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
答案:
(1)颔联逼真地描画了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
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昼夜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
置身这样的诗境中,心灵受到震撼,胸襟为之开阔,精神境界得到提高。
(2)颈联写诗人的穷困苦境,意境从宽阔转入狭窄:
亲朋隔绝,无一消息,既“老”且“病”,飘流湖湘,以舟为家,前途茫茫;
尾联意境又转到宽阔,写诗人凭栏远眺,遥想北方边境,战乱未平,国家艰危,不禁老泪纵横,自己的孤寂与辽阔雄壮形成鲜明的对比,愈益显出自己的痛苦之情,抒发了诗人漂泊天涯、怀才不遇、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
译文:
早早就闻知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观看。
吴楚被大至分为东南两地,浩荡的水波吞吐昼夜不息。
亲朋好友个个都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仿佛一叶孤舟。
北边的关山战火不曾停息,我扶窗远眺不禁涕泪交流。
赏析:
首联“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有一点是很清楚的,诗人对洞庭湖向往已久,这是在叙事写景的行文中,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感情。
但这毕竟是过去的向往,登上了岳阳楼,其感情似乎应当是高兴。
因为多年的向往实现了,一定高兴。
但仔细品味,句中又见不到高兴的字眼,抽不出如愿以偿的情思。
联系下文更是如此。
实际上在这两句中“昔”与“今”之间,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距离,作者把这段距离拉开,没有用简单的“喜”“悲”之词来填充它,而是留给读者去想象、回味。
古人说“律诗之妙全在无字处”,这里就是无字处。
“昔”与“今”之间,天在变,地在变,国在变,人也在变。
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转衰,人民的深重灾难,杜甫个人的悲惨遭遇,这一切都凝聚在一起,凝聚在杜甫的心头,并随着诗人-起登上了岳阳楼。
他高兴不起来。
应当说“今上岳阳楼”是向往了多年不得登,如今才算是登上来了,这是一声长叹,长叹的内里是一团忧国忧民、伤时伤世的感慨。
这一声长叹,就像那咏叹调的引子,开启了下面一个个乐章。
这里还要注意到一个“水”字,题目是“登岳阳楼”,头一句却先写洞庭湖,第二句才写岳阳楼,而且是“洞庭水”不是洞庭湖。
这个“水”字显然是要突出的,这是抓住了洞庭风光的主要特点,说明了下文主要是在“水”上做文章。
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这两句紧扣上联的“水”字,虽没出现水字,却是专门写洞庭水。
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向东南方向极目眺望,只见洞庭湖水茫茫一片,一眼望不到头,而吴地则被挤向了远远的东边,楚地则被远远地挤向了西边、南边。
这景象,就好像洞庭湖水向东南伸展,把本来连在一起的吴地和楚地,一下子分裂成为两块。
“坼”字用的很好,有动态感。
仿佛湖水在延伸,大地被切割开。
后一句“乾坤”就是天地,包括天地万物。
“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
“浮”字也有动态感。
使人想到整个苍穹都被湖水托住的-个半球,而万物的运动,都是湖水荡动的结果。
这两句都是写洞庭水,境界宏阔。
一是极写水面的宽阔,二是极写水的力量。
能够割裂大地,能够浮动乾坤,这是极写它的力量。
而被割裂、被浮动东西之庞大,则显示出湖水的宽阔。
这不是简单的夸张手法,这里有个视觉、感觉和想象的问题。
由于地球是圆的,人的视觉是有限的,面对茫茫的湖水可能看不到岸边,即使看到了,远远望去也只是一条线,这就造成了湖水无限大,而远地十分狭小的感觉。
诗人准确、真实地抓住了这视觉和感觉上的错觉,就把湖水描写成了四际无垠,仿佛大地四处都是水乡泽国,这是视觉感觉的真实。
但诗人又借助想象,把本来看不到的吴楚大地和整个乾坤四际,也融进了这个视觉和感觉的画面。
从而构成了一个想象的吴地楚地被裂开,整个乾坤被浮动的广阔无垠的画面。
这就是借助想象而形成的意象。
这是将想象中的更广阔的景象纳进了视觉画面的结果。
这是说“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视觉错觉加上想象的产物,这是一个很成功的宏观意象。
它的主要特点是境界广阔、气魄宏大。
像这样大的宏观意象、气魄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是很少见的。
如孟浩然也有咏叹洞庭湖的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但没有杜诗境界更为高远。
这两句是写景,但不能看成是纯写景,写景中渗透着诗人的胸怀。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透露唐王朝的分裂衰败和国势的不安定。
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这两句是写诗人自己的处境。
“无一字”指的是没有一点消息,一点音信。
“亲朋无一字”写出了诗人的孤苦,但主要是音信断绝,自己不了解朝里和地方上的情况,即整个国家的情况。
这对一个念念不忘君王,不忘国家,不忘人民的诗人来说,是一种被社会忘记的孤独感,他在精神上无疑是很痛苦的。
“孤舟”是指诗人全家挤在一条小船上飘泊度日,消息断绝,年老多病,孤舟漂泊,其精神上、生活上的惨苦可以想见。
理解这两句应与前两句联系起来看,前两句是远望,随着湖水向四际望去,水天相接,联想到吴楚,联想到整个乾坤。
这两句近看,看到了孤舟,孤舟是近景中映入眼帘最能触动他的东西。
于是使他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处境。
可以说这两联都是由观景引出,只不过前两句以写观景所见为主,后两句以写观望所见而引起的联想为主。
这两联在内涵上也是一脉相通的。
表面看起来毫无联系,实际上是一脉相通的。
既然这后两句是写他的孤苦悲惨处境,由此应推想到前两句也绝非是单单写景,实际上前两句是借写远景象征性地、比拟性地暗示国势的动荡不安。
这里包含着安史之乱的后遗症:
唐王朝的衰败,人民的痛苦,外族的侵扰,国家的四分五裂和社会的不安定,栋梁之臣的缺乏等等,这一切都是杜甫飘泊中念念不忘的大事。
正是由于诗人心中牵挂着国事民事,才牵肠挂肚。
所以当他看到广阔无垠洞庭湖水时,也会想到仿佛大地裂开了,乾坤在日夜不停地浮动。
从杜甫一贯的优国忧民的思想境界来看,他登上岳阳楼极目远眺,也必定会想到这些。
可以说没想到这些就不是杜甫。
也正是由于诗人胸中翻腾着叫人牵肠挂肚的国事民事,所以就很自然地勾起了自己不能再施展抱负的痛心。
于是这孤舟飘泊,老弱多病,消息也听不到的可悲处境,也就顺理成章地涌上心头。
这两联中,上联境界极大,下联境界却很小,大小相映成趣,其间也包孕着诗人的无限感慨。
就景象来说,上联展现的是浩瀚的洞庭湖水,下联则画出了水面上的一点孤舟。
湖水动荡,孤舟飘浮,虽然大小悬殊,却统一在一幅画中。
如果将洞庭湖水比作整个国家,那么那一点孤舟就是诗人杜甫自己。
这里是象征,这鲜明对照的谐调之中,既包含着诗人对自己终身遭遇的痛心和不平,也体现了诗人将自己的命运、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诗人站在岳阳楼上,望望湖水,看看孤舟,想到国家,想到自己,万种感慨,萦绕心头。
“不阔则狭处不苦,能狭则阔境愈空”,“乾坤”与“孤舟”对比,阔大者更为浩渺,狭小者更显落寞。
尾联“戎马关山北。
”“戎马”,就是战马、兵马,指战争。
“关山”,泛指,并非专指那道关,那座山。
“关山北”,指打仗的地方。
从诗人来说,从洞庭湖向长安望去,隔着一道道关,一座座山,而战火就在北面燃烧。
“戎马关山北”,具体指的是当时吐蕃入侵,威胁长安,战争不息,国家不得安宁。
“凭轩涕泗流”是说杜甫倚靠岳阳楼的窗户,向北眺望,虽然隔着道道关山,他看不到长安,也看不到战火,但在他心中却呈现出吐蕃入侵,长安危急,人民遭难的情景,于是他就禁不住伤心的老泪纵横了。
这两句是两个景象:
一个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个是岳阳楼上倚窗眺望的老诗人。
两者构成了一幅画,前者是诗人心中想到的,后者是诗人自身实景。
长安与岳阳楼相距千里,但在诗人心中却没有这个距离。
这真是身在洞庭,心在长安。
孤舟虽小却装着整个天下。
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跳动着-颗忧国忧民的志诚之心。
同时“戎马关山北”一句,明确写出了诗人在登岳阳楼时心中想的是国家的不安宁。
这就更可以说明了第二联绝非仅仅是写景。
第三联也决不只是写自己的孤苦无依。
“凭轩涕泗流”一句中,则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自己孤苦处境比照后,感到无可奈何,感到万分压抑的感情,非常形象而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时的精神痛苦。
精神痛苦主要是无可奈何。
【小题2】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内容的基本能力。
首先,根据描述景物和场面以及人物活动等特点进行分层;
接着,提取几个概括性词语分点概括几幅画面;
最后,结合诗句分析各个画面内容。
(2)本题考查鉴赏诗人思想感情和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解答此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意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写作背景及注释,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回答本题,应先读懂诗句内容,然后根据诗中所表达的意象进行分析。
注意回答手法,一定先要明确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最后点明诗人的情感。
鉴赏诗歌思想情感:
这类题目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显情语。
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一般是动词或形容词;
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
②分析景语。
鉴赏古代诗歌,把握情感态度,应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
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
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
当然考试中对不熟悉的作家作品,命题者都要作注,以便于考生把握诗歌的内容。
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
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
欢快、愉悦、激动、哀伤、悲愤、沉痛、惜别、依恋、赞美、仰慕、豪迈、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2.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恨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②上元元年三月,校检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
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分析本诗所表达的诗人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具体诗句,尤其是关键词语,分析本诗所表现了的杜甫诗的沉郁顿挫的风格。
(1)①首联“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四千里”,恨的是离家路途遥远,离家越远,思乡之情越弄;
“五六年”,说的是叛军直入中原已经五六年了,点明的是战乱之久。
诗人在外漂泊也很多年了,漂泊越久,思家之情越浓。
所以这里既有个人漂泊之苦,又有国事艰难之痛,这些都通过这一组数量词中体现出来。
“宵立昼眠,忧而反常”写的是自己生物钟颠倒,白天睡觉晚上却走来走去睡不着,反复忧思。
为什么坐立不安呢?
因为思乡思家,这两句委婉的通过描写生活细节表现了诗人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
②颔联两句描述诗人在蜀地漂泊的情况。
“草木变衰”,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暗示时间的流逝,暗示漂泊蜀地时间较长,是因为战乱让我流亡蜀中这么多年,容颜变老了。
首联也有“五六年”这样的描写战乱之久的词语。
这里诗人表露的是一种恨战乱之久的感情。
③尾联“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写的是听到司徒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而且要急于攻下幽燕之地。
诗人虽个人困苦,但从未忘记国家。
这里听说唐军节节胜利,而且有快要收复长安之势,所以内心是喜悦的,他希望能够尽快的平定叛乱,天下太平,自己也可以早些回到家乡,结束漂泊的生活。
这里感情有前面的忧愁变为喜悦,与诗人的另一首诗《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表达的感情有相似之处。
(2)首先弄清楚“沉郁顿挫”的含义。
沉郁顿挫的风格的基调是悲慨,沉郁,是感情的悲慨壮大深厚;
顿挫,是感情表达的波浪起伏、反复低回。
结合本诗具体诗句来看:
首联主要表现的是离乡的愁绪和国家动荡的忧虑;
颔联则侧重表现飘泊之悲苦;
颈联为我们描摹了一个思乡怀人的诗人形象,他悲苦萦怀,愁绪满腔,只身徘徊,仰面哀叹,其沉郁之情使人动容;
尾联由悲转喜,写出诗人一贯的阔大的胸襟和情怀。
感情凡三转,而愈转愈深,正体现其顿挫的特点。
(1)抒发了诗人流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骨肉的怀念,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2)前三联“一别”“长驱”点题,抒写了深痛忧愤之情;
“衰”“老”想呼应,写自己的飘零憔悴,悲凉沉郁。
“思家”“念弟”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
最后一联以充满希望的诗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广阔。
白话译文:
我离开洛城之后便四处漂泊,远离它已有四千里之遥,安史之乱叛军长驱直入中原也已经有五六年了。
草木由青变衰,我来到剑阁之外,为兵戈阻断,在江边渐渐老去。
我思念家乡,忆念胞弟,清冷的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
冷落的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
令人高兴的是听说司徒已攻克河阳,正乘胜追击敌人,急于要拿下幽燕。
诗歌赏析:
鉴赏此诗,一要注意炼字的表达效果,二要注意表意的含蓄蕴藉,寓情于形象的描绘和叙述之中。
首联中的“一别”“长驱”颔联中的“衰”“老”等词,一方面表现了叛军的嚣张气焰,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在安史之乱中的无奈、悲凉、飘零憔悴的遭遇。
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
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沈德潜评论此联说:
“若说如何思,如何忆,情事易尽。
”
首联领起“恨别”,点明思家、忧国的题旨。
“四千里”,恨离家之远。
“五六年”,伤战乱之久。
个人的困苦经历,国家的艰难遭遇,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
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
“草木变衰”,语出宋玉《九辩》中的“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这里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承上句的“五六年”,暗示入蜀已有多年,同时也与下一句的“老”相呼应,暗比诗人自己的飘零憔悴。
诗人到成都,多亏亲友帮助,过着比较安定的草堂生活,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
由于“兵戈阻绝”,他不能重返故土,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
“老江边”的“老”字,悲凉沉郁,寻味不尽。
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杜少陵集详注》)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
杜甫有四弟,名为杜颖、杜观、杜丰、杜占,其中杜颖、杜观、杜丰散在各地,只有杜占随杜甫入蜀。
此二句中的“思家”、“忆弟”为互文。
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
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
杜甫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突出了题意的“恨别”。
它不是抽象言情,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
手法含蓄巧妙,诗味隽永,富有情致。
尾联回应次句,抒写杜甫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盼望尽快破幽燕、平叛乱的急切心情。
上元元年(760)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
这就是诗中“乘胜”的史实。
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杜甫盼望国家复兴,他自己亦可还乡,天下可喜可乐之事,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了。
这首诗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显示了杜甫胸怀的开阔。
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言近旨远,辞浅情深。
杜甫把个人的遭际和国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饱和着浓郁的诗情,值得读者反复吟味。
(1)本题考查的是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
分析时不能笼统的答表达了作者或感伤或愉悦的感情,要说具体,再结合所涉及到表达思想感情的诗句作具体的分析。
(2)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要抓住关键词“沉郁顿挫”,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种风格体现在哪里。
古诗鉴赏一直是我们在平常作业练习和考试中遇到的难题,比分也比较重。
答题方法
1、捕捉信息
把握诗歌基本信息的要素
(1)诗歌的吟咏对象及特点
对象就是人、事、物、景。
(2)作者借助吟咏对象所表达的情感和道理。
(3)作者表现吟咏对象及抒情言志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列清单)
2、抓住关键词语
如何捕捉有效信息,方法是抓关键词语。
什么是关健词语?
诗中的名词(写景、写物、写人),有时还得注意名词前的修饰语,弄清它写了什么。
3.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
本诗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时所作。
请从写景和传情两方面简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处。
“事事幽”是统摄全诗的核心,请结合二、三两联简要说明诗人是如何来表现“幽”的。
(1)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的能力.考查对古代诗歌语言的鉴赏能力.这是炼字题,通过关键字把握意境.既然是炼字,一般是词类活用,或者运用了修辞手法,做题时首先应该指出这点,再从景与情两方面说明其效果.“抱”将草堂围起来,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它的可爱,同时也照应了“江村”的诗题,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静谧.
(2)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诗首联写景,颔联、颈联叙事兼描写,尾联抒情.“事事幽”统摄全诗,幽,僻静、安闲之意.如何表现这一特点,就涉及到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二三联,一句一景,用的是赋的铺叙手法,用描写角度来说,也可说运用白描的手法勾勒;
第三联,写妻子“画纸”,稚子“敲针”,属细节描写;
第二联属环境描写,第三联是人物描写,以环境的安闲衬托人物的安闲,用的是衬托手法.反之也成立,所以可以说是互相衬托或映衬.
(1)运用了拟人手法(1分),概括了草堂周围的环境,一弯清流绕宅而过(1分);
传达出诗人与周围自然山水的融合无间,体现了诗人的自适和惬意.(1分)
(2)两联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是赋的铺陈手法;
从景物(环境)和人事(人物活动)两个方面展开描写,典雅的环境和闲适的人物活动相互映衬;
细节描写.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
作者杜甫在饱经颠沛流离之后,终于获得了一个暂时安居的栖身之所.这首诗在一片宁静的氛围里,细腻地描画了优美恬淡的景物,随意地叙写了闲适温馨的生活情趣,表现出作者杜甫难得的一段安定生活给他带来的满足和欣然.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在初夏时节的村庄,一条曲曲折折的江水环绕着村子静静流淌,水色清澈,有鱼儿在水中戏耍、来去无声,整个村庄的一切都是那么幽静.一曲清江,给村落带来了安宁和清幽,这“清江”即成都的浣花溪,诗人以“清”称之,大概是喜爱它悠悠然绕村而流.因此给它一个美称.“抱村流“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它的可爱,同时也照应了“江村”的诗题.开头两句,就定下了全诗的氛围,挈领了全诗的旨意.万事悠悠,历经磨难的诗人不再有担忧和愁烦,且自怡然欣赏这村中的景色.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看吧,新建的草堂刚刚落成,就有顽皮的小燕子轻快地飞过来又飞过去,没有人去理会它们,可是它们自在地玩得那么开心,真像活泼的小孩子一样.诗人捋着胡子呵呵笑着,信步走到了江边,江上有两只白鸥在轻柔地浮游,它们或前或后,时而交颈而鸣,时而追逐着在水面上打着圈儿--它们一定是一对相亲相爱的情侣.南朝诗人何逊曾有“可怜双自鸥,朝夕水上游”的句子,杜甫曾学习何逊的诗,当他看到这种场景,想必会心有所会、悠然忘机.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诗人怀着愉快的心情缓步向家中走去,看见老伴正坐在门前的树荫下,在纸上画着什么,走近看时,原来是一个棋局.“叮叮”的声音传来,小儿子在埋头认真地敲着一根针,这个贪玩的孩子,他是要自己做个鱼钩儿,好去江边钓鱼玩.这样的场面大概是村中常可见到的,可是对于经历了安史之乱,屡受挫折、颠沛半生的作者杜甫来说,是他少有的珍贵的福气,令他心头为之一暖.在他“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时候,他何曾想象过这样温馨的时刻.这两句捕捉到生活中最普通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普遍的亲情的温暖和生活的闲适美好.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诗人从眼前和乐安宁的生活场景中发出感叹:
有老朋友赠送我粮食和他的俸禄,我这个平凡卑贱的人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这两句看似庆幸、表示满足的话,仔细读来,其实不知潜含着多少悲苦和酸辛.杜甫能够居住在成都草堂,全赖友人的帮助,眼前虽有这样的和乐与安宁,却是建立在对别人的依赖之上的.被后人尊为“诗圣”的伟大诗人,却要靠着别人的赠与才能活下去,而且还要说自己“更何求”,即没有别的要求.这语言越是平静从容,越是让读者心感酸楚、为之落泪.他的志向本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然而数十个春秋过去了,如今人到晚年,要求仅只是一蔬一饭而已.诗人说得这样闲淡,仿佛他的心头已经不再有生活的阴霾,再也不愿去迎接那些纷扰和喧嚣.尾联上句“但有故人供禄米”,一作“多病所需唯药物”,无论从平仄还是诗意上看,都以“但有”之句更佳.
从作诗的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写法精严而又流转自然;
字句精炼、刻画细微,而又让人无迹可寻.这是杜甫律诗的老到之处.在艺术上,此诗有三个特色:
复字不犯复:
这首诗首联的两句中,“江”字、“村”字皆出现两次.按一般做律诗的规矩,颔、颈两联同一联中忌有复字,首尾两联散行的句子,要求虽不那么严格,但也应该尽可能避复字.这首诗用一对复字,就有一种轻快俊逸的感觉,并不觉得是犯复了.这情况像律句中的拗救,拗句就要用拗句来救正,复字也要用复字来弥补.况且第二句又安下了另外两个叠字“事事”,这样一来,头两句诗在读起来的时候,就完全没有枝撑之感.
全诗前后啮合,照应紧凑:
“梁上燕”属“村”,“水中鸥”属“江”:
“棋局”正顶“长夏”,“钓钩”又暗寓“清江”.颔联“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两“自”字,两“相”字,当句自对;
“去”、“来”与“亲”、“近”又上下句为对.自对而又互对,读起来轻快流荡.颈联的“画”字、“敲”字,字皆现成.且两句皆用朴直的语气,最能表达夫妻投老,相敬弥笃,稚子痴顽,不隔贤愚的意境.
结句忽转凄婉:
杜甫有两句诗自道其做诗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5课 杜甫诗三首 人教新版必修3第5课 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卷17教师用卷 新版 必修 杜甫 诗三首 同步 练习 17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