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建筑机械操作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216592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48
- 大小:58.72KB
常用建筑机械操作Word文件下载.docx
《常用建筑机械操作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建筑机械操作Word文件下载.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3停机
作业后,臂杆应转至顺风方向,并降至400~600。
吊沟提升到顶端位置,各部制动器都应加保险固定。
操作室和机栅都要关门加锁。
6.操作控制要点
6.1履带式起重机实行定人、定机、机长负责岗位责任制。
6.2起重机不得在暗沟,地下管道,防空洞等上面作业,严禁在斜坡上吊重回转。
6.3起重机作业范围内不得有影响作业的障碍物,工作时起重臂下方不得有人停留或通过,严禁用起重机载运人员。
6.4起重机的变幅批示器、力矩限制器和行程开关等级安全保护装置,不得随意调整和拆除,严禁用限位装置代替操纵。
对无提升限位装置的起重机,起重臂最大仰角不得超过780。
6.5起重机必须按规定的起重性能作业,不准斜拉、斜吊物品,不准抽吊交错挤压的物品,不准起吊埋在土里或冻粘在地面上的物品。
6.6具有伸缩履带架的起重机,带载时,严禁伸缩履带架。
6.7满载起吊时,起重机必须先将重物吊离地面20~50MM,检查并确认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可靠性后,才能继续起吊。
动作要平稳,禁止同时进行起升、回转、变幅中的两种动作的的复合动作。
6.8如遇重大物件必须使用双机抬吊时,重物质量不得超过两台起重机所允许起重量总和的75%,绑扎时应注意载荷的平均分配,使每台起重机的载荷不超过该机允许荷载的80%。
抬吊时应统一指挥、动作应配合协调,两机的吊钩滑车组应基本保持垂直状态。
6.9液压和气压驱动的起重机,应按规定的压力、转速运行,严禁用提高压力、加快转速等手段来满足施工需要。
6.10采用蜗杆、蜗轮传动的变幅机构,严禁在起重臂未停稳前将牙嵌离合器拨入空。
6.11带有主、副两套起升机构的起重机,主、副钩不应同时开动,对设计允许同时使用的专用起重机除外。
6.12起重机带载行走时,起重臂应与履带平行,重物应拴拉绳。
行走转弯时不应过急,路面崎岖或凹凸不平的地方,不得转弯。
6.13起重机在坡道上无载行驶,上坡时应将起重臂的仰角放小一些,而下坡行驶则应将起重臂的仰角放大一些,以此平衡起重机的重心。
严禁下坡时空挡滑行。
6.14如遇大风。
大雪。
大雨或大雾时,应停止起重作业,并将起重臂转至顺风方向。
6.15起重机在维修保养时,应停机。
在检查油量或添加燃油时,不得吸烟或用明火。
6.16采用铁路运输和平板拖车运输起重机时,上车跳板坡度不得大于15”。
运输时,起重机必须与车厢纵轴线一致,各制动器应上闸,起重机绑扎牢固,吊钧不准悬空摆动。
禁止在车厢上作回转运动。
6.17起重机在高压输电线附近作业时,其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1.6.1的规定:
起重机在高压电线附近的安全距离表1.6.1
输电线路电压V,KV
V≦1
1﹤V≦15
15﹤V≦40
40﹤V≦100
100﹤V≦220
安全距离M
1.5
3
4
5
6
二、液压挖掘机操作
1.4GB50231—98《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2.1操作工应具备建筑施工方面的安全生产知识。
了解设备的原理、构造、性能和用途,操作熟练,会维护保养设备和排除常见故障。
2.2操作工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设备安全技术规程
2.3设备处于完好状态
2.4设备运转平稳,各种仪表指示值处于说明书规定的正常范围内。
2.5各工作机构工作平稳无冲击现象,铲斗挖、卸工序就位准确。
2.6指挥联络信号正确、通畅,操作工听从指挥,无违章作业现象。
2.7工作场地平整,设备外观整洁。
挖掘机的工作环境温度为-20~40℃;
夜间操作,施工现场必须备有充分的照明设施。
4.操作步骤
4.1操作准备
4.1.1检查发动机机油位。
油位应在标尺刻度范围内。
4.1.2检查发动机水箱水位。
水箱应注满冷却水。
4.1.3检查液压油油位,液压油应加至标识范围内。
4.1.4检查液压油管路、工作油缸、液压马达有无漏油现象。
4.1.5检查各操作手柄是否处于零位,即非工作状态,然后进行操作。
4.1.6启动后,接合动力输出,应先使液压系统从低速到高速空载循环10~20MIN,无吸空等不正常噪音,工作有效,并检查各仪表批示值,待运转正常再接合主离合器,进行空载运转,顺序操纵各工作机构并测试各制动器,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4.1.7逐项进行挖卸、回转、行走、空载运行检查。
4.1.8作业前,应查明施工场地明、暗设置物(电线、地下电缆、管道、坑道等)的地点及走向,并彩明显记号表示。
严禁在离电缆1M以内作业。
4.2挖掘作业。
4.2.1操作动臂操作手柄,调整动臂角度。
4.2.2操作斗杆、铲斗操作手柄、调整铲斗与地面成45”角度。
4.2.3操作动臂、斗杆、铲斗操作手柄,铲斗离地面进行回转、升高动作,在指定位置铲斗翻转,完成卸土作业。
4.3停机
4.3.1作业后,应停放在坚实、平坦、安全的地带。
4.3.2将各操作杆置于零位。
4.3.3切断启动电源,关好驾驶室内门、窗并锁好。
5.操作控制要点
5.1挖掘机实行定人、定机、机长负责岗位责任制。
5.2挖掘机司机必须经过上岗培训取得上岗操作证后方可开机。
5.3挖掘机移动时,动臂应放在行走方向,铲斗距地面高度不超过1M,铲斗满载时,禁止移动。
挖掘机上坡时,驱动轮应在前面,动臂在后面。
5.4当铲斗未离开地面时,禁止挖掘机转动。
在挖掘机转动时,不得用铲斗对工作面进行侧面冲击。
5.5在铲斗下落时,注意不要冲击车架和履带,不要放松提升钢绳。
5.6做拉铲、抓铲工作时,禁止高速回转,禁止在风压大于250PA条件下作业。
5.7在电杆附近取土时,对不能取消的拉线、地垄和杆身,应留出土台。
土台半径:
电杆应为1.0~1.5M,拉线应为1.5~2.0M。
并应根据土质情况确定坡度。
5.8挖掘机在高压输电线附近作业时,其任何部位与架空输电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下表2.5.1的规定:
挖掘机在高压电线附近的安全距离表2.5.1
5.9配合机械作业的清底、平地、修坡等人员,应在机械回转半径以外工作。
当必须在回转半径以内工作时,应停止机械回转并制动好后,方可作业。
5.10挖掘机正铲作业时,除松散土壤外,其最大开挖高度和深度,不应超过机械本身性能规定。
在拉铲或反铲作业时,履带距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
1.0m,轮胎距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1.5m。
5.11向运土车辆装车时,宜降低挖铲斗,减小卸落高度,不得偏装或砸坏车厢。
在汽车未停稳或铲斗需越过驾驶室而司机未离开前不得装车。
5.12作业中,当液压缸伸缩将达到极限位时,应动作平稳,不得冲撞极限块。
5.13作业中,当需制动时,应将变速阀置于低速位置。
5.14作业中,当发现挖掘力突然变化,应停机检查,严禁在未查明原因前擅自调整分配阀压力。
5.15作业中不得打开压力表开关,且不得将工况选择阀的操纵手柄放在高速档位置。
6.液压挖掘机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见表2.6.1
表2.6.1
故障现象
产生原因
排除或处理方法
(一)整机部分
机器工作效率明显下降
1.柴油机输出功率不足
2.油泵磨损
3.主溢流阀调整不当
4.工作排油量不足
5.吸油管路吸进空气
1.检查、修理柴油机气缸总成
2.检查、更换磨损严重的零件
3.重新调整溢流阀的整定值
4.检查油质、泄漏及元件磨损情况
5.出空气,紧固接头,完善密封
操纵系统失控
1.控制阀的阀芯受压卡紧或破损调
2.滤油器破损,有污物
3.管路破裂或堵塞
4.操纵连杆损坏
5.控制阀弹簧损坏
6.滑阀液压卡紧
1.清洗、修理或更换损坏的阀芯
2.清洗或更换已损坏的滤油器
3.检查、更换管路及附件
4.检查、调整或更换已损坏的连杆
5.更换已损坏的弹簧
6.换装合适的阀零件
制动器制动后脱不开
1.制动控制阀调整不当或失效
2.系统压力不足
3.管路堵塞,油流不畅
4.制动油缸有故障
5.联动装置损坏
1.检修或调整阀组件
2.检修油泵及阀,保持额定工作压力
3.检查并疏通管道及附件
4.拆检油缸,更换已损件
5.修复或更换联动装置组件
挖掘力太小,不能正式工作
1.油缸活塞密封不好,密封圈损坏,内漏很严重
2.溢流阀调压太低
1.检查密封及内漏情况,必要时更换油缸组件
2.重新调节阀的整定值
液压输油软管破裂
1.调定压力过高
2.管子安装扭曲
3.管夹松动
1.重新调整压力
2.调直或更换
3.拧紧各处管夹
工作、回转和行走装置均不能动作
1.油泵产生故障
2.工作油量不足
3.吸油管破裂
4.溢流阀损坏
1.更换油泵组件
2.加油至油位线
3.检修、更换吸油管及附件
4.检查阀与阀座、更换损坏零件
工作、回转和行走装置工作无力
1.油泵性能降低
2.溢流阀调节压力偏低
3.工作油量减少
4.滤油器堵塞
5.管路吸进空气
1.检查油泵、必要时更换
2.检查并调节至规定压力
3.加油至规定油位
4.清洗或更换
5.拧紧吸油管路,并放掉空气
(二)履带行走装置
行走速度较慢或单向不能行走
1.溢流阀调压不能升高
2.行走油马达损坏
3.工作油量不足
1.检查和清洗阀件,更换损坏的弹簧
2.检修油马达
3.按规定加足工作油
行驶时阻力较大
1.履带内夹有石块等异物
2.履带板张紧过度
3.缓冲阀调压不当
4.油马达性能下降
1.清洗石块等异物,调整履带
2.调整到合适的张紧度
3.重新调整压力值
4.检查并换件
行驶时有跑偏现象
1.履带张紧左右不同
2.油泵性能下降
3.油马达性能下降
4.中央回转接头密封损坏
1.调整履带张紧度,使左右一致
2.检查、更换严重磨损件
3.检查、更换严重磨损件
4.更换已损零件,完善密封
(三)轮胎行走装置
行走操作系统不灵活
1.伺服回路压力低
2.分配阀阀杆夹有杂物
3.转向夹头润滑不良
4.转向接头不圆滑
1.检查回路各调节阀,调整压力值勤
2.检查调整阀杆,清除杂物
3.检查转向夹头并加注润滑油
4.检修接头,去除卡滞毛刺
变速箱有严重噪声
1.润滑油浓度低
2.润滑油不足
3.齿轮磨损或损坏
4.轴承磨损已损坏
5.齿轮间隙不合适
6.差速器、万向节磨损
1.按要求换装合适的润滑油
2.加足润滑油到规定油位
3.修复或换装新件
4.换装新轴承并调整间隙
5.换装新齿轮并调整间隙
6.修复或换装新件
变速手柄挂挡困难
1.齿轮齿面异状,花键轴磨损
2.换挡拨叉固定缧钉松动、脱落
3.换挡拨叉磨损过度
1.检修或更换已严重磨损件
2.拧紧螺钉并完善防松件
3.修复或更换拨叉
驱动桥产生杂声
1.轴承壳破损
2.齿轮啮合间隙不合适
3.润滑油粘度不合适
4.油封损坏,漏油
1.检查、修理或更换轴承壳
2.调整啮合间隙,必要时更换齿轮
3.检测润滑油粘度,换装合适的油
4.更换油封,完善密封
轮边减速器漏油
1.轮壳轴承间隙过大
2.润滑油量过多,过稠
3.油封损坏,漏油
1.调整轴承间隙并加强润滑
2.调整油量和油质
3.更换油封,完善密封
制动时制力器打滑
1.制动鼓中流入黄油
2.壳内进入齿轮油
3.磨擦片表面有污物或油渍
1.清洗制动鼓并完善密封
2.清洗壳体
3.检查和清洗磨擦片
制动器操纵失灵
1.油缸活塞杆间隙过大
2.储气筒产生故障
3.制动块间隙不合适
4.制动衬里磨损
5.液压系统侵入空气
1.检查活塞杆密封件,必要时换装新件
2.拆检储气筒,更换已损坏
3.检查制动块并调整间隙
4.换装新件
5.排除空气并检查,完善各密封处
(四)回转部分
机身不能回转
1.溢流阀或过载阀调压偏低
2.液压平衡阀失灵
3.回转油马达损坏
1.更换失效弹簧,重新调整压力
2.检查和清洗阀件,更换失效弹簧
3.检修马达
回转速度太慢
1.溢流阀调节压力偏低
2.油泵输油量不足
3.输油管道不畅通
1.检测并调整阀的整定值
2.加足油箱油量,检修油泵
3.检查并疏通管道及附件
启动有冲击或制动失灵
1.阀调压过高
2.缓冲阀调压偏
3.缓冲阀的弹簧损坏或被卡住
4.油泵及马达产生故障
1.检测溢流阀,调节整定值
2.按规定调节阀的整定值
3.清洗阀件,更换损坏的弹簧
4.检修油泵及马达
回转时产生异常声响
1.传动系统齿轮副润滑不良
2.轴承辊子及滚道的损坏处
3.回转轴承总成联结件松动
4.油马达发生故障
1.按规定加足润滑脂
2.检修滚道,更换损坏的辊子
3.清洗阀件,更换阀件
4.检修油马达
(五)工作装置
重载举升困难或自行下落
1.油缸密封件损坏,漏油
2.控制阀损坏,泄漏
3.控制油路窜通
1.拆检油缸,更换损坏的密封件
2.检修或更换阀件
3.检查管道及附件,完善密封
动臂升降有冲击现象
1.滤油器堵塞,液压系统产生气穴
2.油泵吸进空气
3.油箱中的油位太低
4.油缸体与活塞的配合不适当
5.活塞杆弯曲或法兰密封件损坏
1.清洗或更换滤油器
2.检查吸油管路,排除空气,完善密封
4.调整缸体与活塞的配合松紧程度
5.校正活塞杆,更换密封件
工作操纵手柄控制失灵
1.单向阀污染或阀座损坏
2.手柄定位不准或阀芯受阻
3.变量机构及操纵阀不起作用
4.安全阀调定压力不稳、不当
1.检查和清洗阀件,更换已损件
2.调整联动装置,修复严重磨损件
3.拆检油缸,更换密封圈等已损件
4.检修油泵
3.检查和调整变量机构组件
4.重新调整安全阀整定值
(六)转向系统
转向速度不符合要求
1.变量机构阀杆动作不灵
2.安全阀整定值不合适
3.转向油缸产生故障
4.油泵供油量不符合要求
1.调整或修复变量机构及阀件
2.重新调整阀的整定值
3.拆检油缸,更换密封圈等已损件
转向离合器不灵活
1.油位太低,供油不足
2.油路脏污,油流不畅通
3.阀杆有卡滞现象
4.阀不平衡或磨损严重
1.加油至规定油位
2.检查和清洗管道,换装新油
3.清洗和检修阀及阀杆
4.检修或更换阀组件
转向离合器不到位
2.吸入滤油网堵塞
3.补偿油泵磨损严重,所提供的油压偏低
4.主调整阀严重磨损,泄漏
2.清洗或更换滤油网
3.用流量计检查油泵,检修或更换油泵组件
(七)制动系统
制动器不能制动
1.制动操纵阀失灵
2.制动油路有故障
3.制动器损坏
4.联结件松动或损坏
1.检修或更换阀组件
2.检修管道及附件,使油流畅通
3.检修制动器,更换已损件
4.更换并紧固联结件
制动实施太慢
1.制动管路堵塞或损坏
2.制动控制阀调整不当
3.油位太低,油量不足
4.工作系统油压偏低
1.疏通和检修管道及附件
2.检查阀并重新调整整定值
3.加足工作油并保持油位
4.检查油泵、调整工作压力
三、汽车、轮胎式起重机操作
2.质量要求
2.1操作人员应具备建筑施工方面的安全生产知识。
2.2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各种指挥信号和机械技术性能。
严禁超载作业.
2.3起重机在公路或城市道路上行使时,应遵守交通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
2.4起重机在下坡行驶时,不要用空挡滑行,不要熄灭发动机,以免发生事故。
3.操作步骤
3.1操作准备
3.1.1作业前应将载荷、回转半径内障碍物、地基等情况调查清楚,以保证安全作业。
3.1.2检查作业场地,地面应坚实平整。
如遇松软地基或起伏不平的地面,一定要垫上适当的木块,在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始工作。
3.1.3按润滑规定给各润滑点加油。
检查液压油箱中的油是否在规定的刻线范围内。
3.1.4检查各制动器及安全装置是否可靠,各关键部位零件是否紧固以及吊具,索具的牢固程度。
通过空载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3.1.5锁住起重机操纵室门,收回支腿。
取力器操纵手柄应在脱开位置,才能启动发动机。
3.1.6液压泵启动时,应以低速运转,并空载运载数分钟,观察有无漏油或异常现象。
3.1.7轮胎气压一般在低于0.45MPa以下时,不应起步行驶。
3.1.8行驶时水温应在80~90℃范围内。
水温未达到80℃以上时,不得高速行驶。
3.1.9当起重机陷入泥坑内或处于坏路上不易起步时,不许用猛然放松离合器踏板的方法来冲击起步。
3.2操作控制要求
3.2.1起重机作业场地必须坚实平整。
作业时支腿要全部伸出,撑脚板下要垫方木,有定位销的支腿要插好定位销。
底盘为弹性悬挂的汽车起重机,放支腿前要先收紧稳定器。
3.2.2一般整机斜度不得大于1.5,底盘车的手制动器必须锁死。
作业时不得扳动支腿操纵阀手柄。
如需调整支腿时,必须将重物放至地面,起重臂位于正前方或正后方,方可调整。
3.2.3起重作业时,动臂回转范围内不准有障碍物,动臂最大仰角不准超过使用说明书的规定,无资料可查时,其最大仰角不准超过78。
。
3.2.4作业时,起重臂下严禁站人,下部车驾驶室不得坐人。
重物不得超越驾驶室上方,也不得在车前方起吊。
3.2.5作业时,起升、变幅、回转都要平稳操作,严禁猛起。
猛落动臂。
不准斜拉,斜吊。
3.2.6作业中若发现起重机倾斜。
支腿变形等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放下重物进行调整,绝对不准在负载状态下去调整支腿。
3.2.7起重机在架空电线(缆)下作业时,动臂最高点与架空线路要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
在高低压架空线路下方或一侧作业时,起重臂、钢丝绳或被吊重物等与输电线路的垂直、水平安全距离均应不小于下表3.3.1的规定。
汽车式起重机起重臂距输电线路安全距离表3.3.1
输电线路电压/kV
垂直安全距离/M
水平安全距离/M
1
1.5
1~20
2.0
35~110
2.5
4.0
154
5.0
220
6.0
3.2.8重物在空中需要停留较长时间时,应将卷筒制动,驾驶员不允许离开操纵室。
3.2.9在满载或接近满载作业时,不得同时进行两种操纵动作。
3.2.10当起吊重、大、高物体时;
应有机长或技术熟练人员操作。
在重物吊离地面0.5m时,应停车检查起重机的稳定性,制动的可靠性。
重物的平衡性、绑扎的牢固性,确认无误后,方可再起吊。
3.2.11当起重机出现倾翻迹象时,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建筑机械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