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必修4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213493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7.55KB
高中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必修4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必修4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必修4Word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过程与方法:
1、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根据有关原理,论证说明真理只有一个,不存在多元真理,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分析说明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确信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把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作为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教学重点】
1、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
【教学难点】
1、理解真理的具体性条件性和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
2、如何正确认识日常生活中的“真理和谬误”的转化,倡导学生文明科学健康地生活。
【课时安排及说明】2课时
第一课时:
完成“真理及其基本属性”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
完成“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这一教学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两个凹凸曲面体模具,给学生印发的学习资料等。
【教学方法】
情境设置、活动探究、启发引导和点拨归纳相结合。
【教学手段和理念】
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注重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真理的定义及其基本属性
【教学过程】
教学情境设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多媒体展示)
名人名言:
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
“‘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或者说,‘它是真的,因为是有用的’。
这两句话的意义是一样的。
”
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第46---47页虚框的内容,认真思考、充分讨论并组织讨论成果。
在课堂里走动、巡视学生的自学自究情况。
用著名哲学家的名言导入新课,并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很快地有兴趣、有目的地进入课堂学习和活动的状态。
情境设问:
1、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了吗?
错在哪里?
2、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认为是真理?
3、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为何会有真理和谬误的区分?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说法正确吗?
材料:
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定理“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
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
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这一定理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
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
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
1、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
2、是什么原因使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
3、上述材料还体现了真理哪些属性?
1、“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
2、毛泽东:
任何政党,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1、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错误?
2、从认识论的角度看,这段话表明什么道理?
展示成果1:
(1)这一结论是错的。
比如:
古代剥削阶级为了维护统治地位,向被剥削阶级宣扬“君权神授”论,以麻痹人们的思想,安心接受他们的统治。
这里的“君权神授”论,虽然对于剥削阶级来说是“有用的”,但是它实质上是唯心主义的思想,因而是不科学的。
(2)还比如:
日本侵略中国以后,向中国人推行“奴化教育”,宣扬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而实质却是要中国人安心接受他们的奴役,这才是他们的罪恶野心。
(3)还比如美国奉行“强权就是真理”的思想,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一意孤行,强行攻打伊拉克。
而这一闹剧最终是在世界人民的谴责和美国国民的反对声中,不得已而撤军告终。
展示成果2:
所谓真理就是对的、正确的道理、理论,只要主观与客观是相符合的就是真理。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或者“月亮绕着地球转,地球绕着太阳转”或者“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或者“冬去春来”等等都是真理。
展示成果3:
由于每个人的具体实际不同,如:
知识、经验、能力、思维方式、立场、观念等的不同,导致每个人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的看法不同,而这些看法中就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如:
傍晚时分,会在墓地附近看见“绿光”,有人认为这是“鬼火”,是死人的灵魂在游荡。
但也有人认为,这只是人的骨灰里含有的化学成分“磷”在发光,在黑暗的环境中比较容易发现而已。
前者的观点属于“灵魂不灭论”,是唯心主义思想的表现,是不科学的。
而后者是对这一现象的科学解释。
得出以上结论的两人,不管前者的身份多么的高贵,后者的身份多么的卑微,我们都应毫不犹豫地坚持后者观点的科学性,因为在真理面前,应该人人平等。
请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第47页虚框的内容,认真思考、积极讨论,并组织答案。
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并不能表明:
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
它仍然是真理,只不过是有条件的,即在平面上它是成立的。
原因是:
体现真理都是有条件的,都是具体的。
请学生带着问题一起朗读教材第48页名言的内容,思考后各抒己见、展示成果。
在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考试中甚至会出现不及格的情况。
这些都说明任何人犯错误都是难免的,所以我们不用去害怕会犯错误,关键是犯了错误之后,首先要承认错误,进而分析错误、改正错误,这样才能取得更快、更大的进步。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一定条件下是真理,在另一条件下就可能转化成谬误。
教师针对学生的精彩回答,给予高度的肯定,并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启发、引导、点拨、归纳。
1、“有用的就是真理”是错的。
历史上有的反动阶级头子,奉行所谓“强权就是真理”,企图依仗权势把谎言说成真理,但事实表明,真理决不会依权力而定,权力不等于真理,真理的客观性是任何权势都抹煞不了的。
教师针对学生回答2的合理成分给予表扬,对于不合理成分给予纠正,并进行详细的讲解,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结论。
2、真理中的“真”是正确的、对的的意思;
“理”指理性认识,即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反映。
两者联系起来:
真理:
就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而在同学们所列举的事例中体现的是一种现象,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的现象的正确反映,而非对于本质的正确反映。
所以大家对于这一问题的认识具有片面性。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3,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引导归纳结论: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人,不论他出身、社会地位、职业状况等如何,只要他的认识和客观对象相符合,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就是真理。
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为何会有真理和谬误的区分:
是因为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不同,每个人的知识结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不同,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只能有一个真理。
教师展示:
两个凹凸曲面体模具,并演示“三角形内角和在平面、凸面、凹面分别等于、大于、小于180°
”的情况。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点拨点评、分析归纳。
1、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并不能表明:
它仍然是真理,只不过是有条件的
2、虽然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
但是,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于球面认识的不断深入,这一定理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
正是这一原因,使人们认识到欧几里得定理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的真理。
3、体现真理都是有条件的,都是具体的。
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真理会逐渐丰富、发展和完善。
我们反对:
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
教师针对学生的切身感受的回答,结合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点拨点评、分析归纳。
1、要认识到:
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2、说明:
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追求真理要与时俱进,树立追求真理的永恒信念,把发展真理作为自己的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也说明了这一点。
对名人的观点进行质疑,锻炼学生敢于向权威提出挑战的勇气,提高超越前人的能力。
通过搜索和列举
大量的相关事例,来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性,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掌握演绎法的表达方式。
通过声讨和谴责“奴化思想”和“强权思想”,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民族自尊心,树立正义、真理的思想。
得出结论:
一、真理是客观的。
1、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让学生学会用自己已有的知识来大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学会从错误中成长起来的态度和方法。
2、真理的含义:
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让学生学会由果及因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提高探索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绿光”的讨论,坚定科学的唯物主义思想,反对唯心主义思想。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方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三角形内角和是等于、大于、还是小于180°
的条件”。
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辨证否定的看问题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观点,提高对问题的全面认识的能力。
让学生坚定随着
时空条件的变化,事物总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状态中的观点。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让学生在朗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名言的教育意义。
设置切合学生学习实际的问题,让学生充分表达对问题的观点。
从实践到理论,从切身的学习体会到深刻的哲学道理,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
【作业巩固】
《真理和师生的对话》
1、赫拉克利特的名言: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克拉底鲁:
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2、亚里士多德的名言: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问题:
1、什么是真理?
2、赫拉克利特和克拉底鲁谁的认识是真理性的认识?
为什么?
3、如果克拉底鲁也如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可以吗?
4.、赫拉克利特和克拉底鲁这对师生的观点的分歧反映了真理的哪些基本属性?
答案:
1、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赫拉克利特的认识是真理性的认识。
因为:
(1)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观点是在承认相对静止的存在的前提下,说明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这符合唯物辩证法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相统一”的哲学观点,因而是正确的。
(2)而克拉底鲁的“人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的观点无视相对静止的存在,因而使赫拉克利特的这一真理性认识就变成了谬误。
这是因为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3、不可以,因为他的观点不是真理,所以体现不了他更爱真理。
4、这反映了真理的三个基本属性:
(1)客观性(最基本的属性)
(2)条件性
(3)具体性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师生共同学习和探讨了真理的内涵及其基本属性,通过学习,同学们要明确,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真理只有一个,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真理是客观的、有条件的、具体的,因此真理也往往是和谬误相伴而行的,所以,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但需要正确对待错误。
下节课我们将学习本框的第三个问题。
【板书设计】
1、真理的含义:
2、真理的最基本属性是客观性。
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马鞍山二中当涂分校政治研究课师生活动资料
教学情境一:
问:
2、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被认为是真理?
3、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为何会有真理和谬误的区分?
教学情境二:
1、巴切夫斯基和黎曼的发现表明,欧几里得定理不再是真理?
3、上述材料体现了真理哪些基本属性?
教学情境三:
1、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错误?
4.、赫拉克利特和克拉底鲁这对师生的观点的分歧反映了真理的什么属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高中政治 在实践中 追求 发展 真理 教学 设计 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