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前培训复习材料高等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212883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54
- 大小:54.77KB
岗前培训复习材料高等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x
《岗前培训复习材料高等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岗前培训复习材料高等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节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内涵和动因48
第二节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现状49
第三节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50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高等教育的概念
一、高等教育的不同界定
由于高等教育本身是一个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各国的具体情况也有差异,它的形式在不断变化,职能在不断丰富,因此,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国家的学者对这一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界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二条对高等教育这一概念进行了界定:
本法所称高等教育,是指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
二、高等教育的内涵
(一)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教育
(二)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
(三)高等教育是学术性与职业性教育有机结合的教育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术性或职业性的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
第二节高等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外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的“高等教育”
古代西方的“高等教育”发源于古希腊雅典,发展于“亚历山大大学”,终结于“罗马大学”,总体上可视为西方古代高等教育的萌芽。
古代高等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1.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转移,高等教育的中心也处在变动之中。
2.具有官办、私办或官私合办多种形式,但以官方的资助和兴办为主。
3.教育内容比较全面,比较注重道德与伦理教育。
4.教育的方式方法比较灵活,交流、启发、论辩是常用的方法。
5.学术研究和教学育才结合的比较紧密。
(二)欧洲中世纪的高等教育
一般认为,中世纪大学是近代高等教育的直接源头,它是在行会组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一种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机构。
公元11世纪西欧经济的发展孕育了大学的建立,约在12世纪初,欧洲开始出现一批最早的大学,主要有意大利的波隆那大学、萨勒诺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
(三)近代高等教育
近代高等教育,具有不同于中世纪大学的一些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是:
1.将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区分开来并衔接起来。
2.学校、学科、课程的设置反映工业化和地方工商业发展的要求。
3.在各大学尚有不同程度自治的前提下,国家开始对大学加大干预力度。
4.大学的职能进一步扩展,如何正确处理科学研究和为国家经济社会服务的关系问题,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
(四)二战后的高等教育
二战后各国的高等教育都得到很大发展和改革。
其主要特征如下:
1.高等教育大发展、大调整,由注重发展数量逐渐过渡到注重提高质量。
2.由精英教育过渡到大众教育。
3.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办学形式日趋多样化。
4.出现了产学研一体化和学生消费者至上的现象。
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的高等教育大体上经历了萌芽(夏商周)、形成(春秋战国)、建制(两汉)、发展(唐宋)、衰落(元清)等几个阶段。
古中国的商代和周代,有了教授贵族学习六艺的教育,作为一种高等教育机构,应是一种官学。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私学盛极一时,其中以春秋末期孔子所办私学最为著名。
设于齐国都成的官学稷下学宫,成为战国时期文化教育的中心。
汉代,公元124年,汉武帝设立太学。
东汉灵帝于公元178年,在洛阳设立了一所艺术学校,史称鸿都门学,似可称为我国最早的高等艺术学院。
隋朝开始科举制度。
唐代,除了科举制度之外,书院的兴起也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件大事。
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对培育、传承我国光辉的传统文化和中华人文精神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除商、周时期的高等教育较为特殊外,一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从办学主体看,是官私并存。
2.从社会功能看,是显在、潜在同具。
3.从管理者素质看,是名师掌权。
4.从课程内容看,是儒学为尊。
5.从受教育权看,是机会不均。
6.从教学方法看,是崇尚自学讨论。
(二)近代高等教育
鸦片战争加速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在长达10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高等教育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改良阶段(1840~1911)
1862年京师同文馆的问世、1903年癸卯学制颁布,标志着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开始起步。
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在教育方面采取了一些改良措施,1905年8月,清廷正式下诏废除科举。
2.改革阶段(1911~1913)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统治,中华民国成立后资产阶级民主派着手进行教育改革。
1912年元月成立教育部,1912~1913年公布了“壬子癸丑学制”,与高等教育有关的内容为:
学制分预科、本科、大学院三级;
废除忠君尊孔宗旨,大学不开经学,学习西方近代科学课程;
以大学堂取代书院,禁用清朝教科书;
实行学位制,设评议会,搞“教授治校”。
3.波动阶段(1913~1927)
辛亥革命后的7年里,发生了袁世凯、张勋、段祺瑞三次复古运动,每次都重提尊孔读经。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期间,采取种种措施抵制封建复古主义,力主教育现代化,为促进社会新思潮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4.缓进阶段(1927~1949)
南京国民政府执政期间,教育部陆续颁布了《大学组织法》、《专科学校组织法》、《大学规程》、《大学研究院组织规程》、《师范学规程》等一系列法令、法规。
至此,高等教育制度经过若干次的制定、补充、修改后已日渐完善,但很多流于形式,未能切实贯彻。
(三)当代的高等教育
1.建国初17年摸索、前进时期
1950年6月,教育部主持召开了全国高等教育会议,通过了建国后第一个《高等学校的暂行规程》;
1952年,在原教育部基础上,又另设高等教育部以加强管理;
1952年开始进行院系调整,前期为撤并,后期为内迁。
1958~1960年,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做了不少违背教育规律的事,然而,一些条件较好的大学增设了不少新兴专业,对于我国科技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发挥了重大作用。
1961年,高等教育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压缩条件差和过于重复的专业设置;
系统总结经验,制定《高教六十条》,整顿教学秩序,提高教育质量。
17年的成绩显著。
高校培养大、专毕业生155万,相当于解放前20年总数的8.4倍,研究生1.6万,业余、函大毕业生20万。
2.文化大革命10年惨遭浩劫时期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批高校被撤、并、迁、散。
高校由1965年的434所减少到1971年的328所。
高校5年停止招生。
1970年采取推荐制,试招工农兵学员。
3.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改革时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政府全面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
1977年,恢复高校招生考试制度;
1978年,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1979年,中央决定撤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推翻两个估计,平反冤假案。
召开三次重要会议:
1979年1月,国家科委、教育部、农林部联合召开高校科研工作会议,着重解决高教界当时存在的一些思想认识问题。
1983年5月,教育部召开全国高等教育工作会议,探讨如何开创我国高等教育工作新局面,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1985年5月27日,《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正式颁布,其中关于高等教育的改革内容占有相当篇幅。
1992年,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的鼓舞下,原国家教委召开了全国普通高教工作会议,提出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改革的目标:
规模有较大发展,质量上一台阶,结构更加合理,效益有明显提高。
第三节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理论体系
一、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一)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现象
高等教育有其特殊的构成要素和内在矛盾运动。
高等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是:
有高深知识和能力的教师,完成完全中等教育的学生,较高基础和特定专业的教学内容和相应的教学方法。
(二)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
按高等教育自身的运行形态,亦可将其分为高等教育活动、高等教育事业和高等教育思想。
(三)高等教育学研究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高等教育规律是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规律主要有以下三条:
1.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规律
2.高等教育必须适应大学生身心发展健康和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规律
3.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协调发展规律
二、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一)从一般性质来说,高等教育学是一门教育学科
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之别,高等教育所指的教育是狭义的教育,即教育机构(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所开展的教育。
(二)从特殊性质来说,高等教育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
1.高等教育是一门综合学科
2.高等教育是一门理论性学科
3.高等教育又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三、高等教育学概念
高等教育学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运行形态和发展基本规律为研究对象的具有综合性、理论性和应用性的教育科学。
四、高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
本书大体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讨论高等教育学的一般问题和基本理论。
第二部分,探讨高等教育的制度和体制,即是对高等教育制度形态的理性反映。
第三部分,研究高等教育活动的主体和主要内容。
第四部分,既从改革基础和发展前提的角度对高等教育运行形态进行总结,又对高等教育的现实改革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的思考。
第四节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一、学习高等教育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增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二)有利于深化我们对高等教育的理性认识
(三)有利于提高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和水平
二、学习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方法
(一)要以现实的高等教育工作为中心
我们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学理论,一要联系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等教育实际,二要联系各高校教师所在学校、所在学科的工作实际,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和自己的工作实际为中心。
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实际有三个要点:
第一,社会主义性质
第二,中国特色的特征
第三,现阶段的客观条件
(二)要注重将高等教育学理论运用于实际
(三)要着力对高等教育实际问题的理性思考
(四)要着眼于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新发展
第二章高等教育结构与功能
第一节高等教育的结构
高等教育的结构指高等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的构成状态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的综合结构。
一、高等教育结构的构成
(一)高等教育的体制结构
指宏观上高等学校的办学主体和行政管理的隶属关系。
按办学主体的不同以及所有权和经费来源的不同划分,高校可分为公立高校、民办高校和公立民办二元制的高校。
按行政管理隶属关系,高校又可分为教育部直属高校、中央其他部委直属高校、省级政府部门所属高校和中心城市所属高校。
(二)高等教育的形式结构
指不同的办学方式及其比例关系,即一般高等教育与其他各种类型高等教育之间的比例,又称类型结构。
我国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在学制上基本可分为两大类:
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
(三)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
指高等教育各层次之间的构成比例状态和比例关系,属于一种纵向结构。
一般有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层次。
(四)高等教育的科类结构
即不同学科领域的高等教育结构状态。
一般以高等教育机构所授学位、文凭与证书的科类划分为准。
如哲学、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法学、教育学、农学、医学。
从20世纪60年代初到80年代,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格局虽然经历调整,但总的来说专业种类偏多,专业结构不合理。
当时,高校专业一半以上属于工科,专业划分过细,口径太窄,所培养的人才社会适应性差。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实施后,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失调的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从1996年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对学科专业进行重大调整,即以科学、规范、拓宽为基本原则,使我国高校学科专业的结构更趋合理化:
一级学科坚持按学科体系设置,力求宽窄适度,扩大了15%,二级学科由原来的654种调整到近380种,比原先压缩40%,75.4%二级学科范围得到不同程度的拓宽,增大了学科内容。
1998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得到了进一步调整,本科专业数减少到249种。
(五)高等教育的能级结构
指具有不同办学条件,不同办学要求和培养目标的各类高等学校间的比例关系。
我国的高等学校大致可分为三个能级:
1.设有研究生院,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教学与科研兼顾的重点院校;
2.以本科教育为主的一般院校;
3.以培养应用性、技艺性为主的专科院校。
(六)高等教育的地区结构
指高等教育的地区分布,即它们的数量、类型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比例,或称区域结构。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地域布局逐步形成以下两种模式:
1.梯度结构模式(见右图)
2.中心城市模式(52%以上的高校集中在大城市)
二、高等教育结构的制约因素
(一)社会经济、产业、技术结构的基础作用在众多制约因素中,经济因素的作用是基础性的
(二)社会政治和文化的根本制约
(三)区域经济、区域文化的客观影响
三、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趋势
当代世界高等教育机构改革有两种基本趋势:
其一,一体化模式
指把以前地位不同的教育机构联合在一起或建立新的包括多种培养目标、教育内容的机构。
其二,多样化模式。
多样化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1)为学习能力、动机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学生提供与之相应的教育环境。
(2)在一个多样化的系统中,不同结构在声誉、学术水平等方面存在着等级或差别。
(3)各种高等教育机构和课程项目不仅存在纵向的等级差别,而且在性质、目标、课程内容方面存在横向的区别。
这两种教育结构改革的基本趋势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有着有益的启示,主要表现为:
1.各种类型机构要保持自己的特色
2.高等教育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应该建立相应的转学机制
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包括层次、科类、形式和地区结构,是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二节高等教育的功能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一教育的定义,包含以下的涵义:
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促进人的发展;
2.教育是社会活动,教育活动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社会为教育提供必要条件;
3.教育培养人的过程是将社会知识、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意识形态不断地内化于教育对象,使个体社会化;
4.教育通过培养人(劳动力、公民、专门人才)来为社会服务,促进社会的发展。
这一教育定义,揭示了教育的两种基本功能-----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包含了三个基本概念—教育、人、社会。
教育是人与社会的中介,人与社会是教育的两端。
三者之间的联系,可以图示如下:
高等教育的功能是高等教育所具有的功效以及能够发挥这种功效的能力的总称。
高等教育的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
一、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
高等教育的个体功能是高等教育对个体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要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
(一)促进个体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功能
使个人在掌握一般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获得长足的增长。
(二)促进个人提高文明素养的功能
(三)促进个人改变社会地位的功能
二、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
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是高等教育对社会所起的作用,也就是高等教育要促进社会发展。
(一)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
1.使受教育者政治化
2.培养政治领袖及专门政治、法律人才
3.促进政治的民主化
(二)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
其一,高等教育担负着劳动力再生产的任务,为生产发展提供专门人才的支持。
其二,作为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手段和途径,高等教育比基础教育更重要更直接。
其三,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完善。
(三)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
1.高等教育具有选择、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
2.高等教育具有创新和发展文化的功能
高等教育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这两个功能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
总之高等教育功能由单一走向多样,即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也是高等教育重组的过程,它既应该反映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又应该能反映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和谐性,否则会产生高等教育的合法性危机。
第三节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
职能与功能实际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职能是指人、机构应有的作用、功能。
两者在概念的内涵上有着相同之处,都指事物的作用;
但两者存在着应有范围上的区别。
如果把事物看作一个系统,在淡其作用时往往使用功能一词;
而谈到某一机构的作用时,大多使用职能一词。
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就是高等学校应该或可以在社会发展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人们通常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为社会服务的三大职能来概括高等学校的职能。
一、高等学校职能的演变
中世纪大学产生之后到19世纪初,大学一直沿着培养人才这一办学方向缓慢发展着。
到19世纪初,德国柏林大学的诞生确立了大学发展科学的职能。
《莫里尔法案》的颁布和“赠地学院”的建立给美国高等教育带来了一场革命,从此大学跳出了象牙之塔,开始了与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合作。
(康乃尔大学、威斯康星大学)
二、高等学校的职能定位
(一)培养专门人才
高校的一切工作都要把培养专门人才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发展科学
发展科学的职能体现在大学的科学研究活动中
(三)社会服务
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从广义上讲,都是为社会服务
高等学校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的三项职能,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共同构成了现代高校的职能体系。
第三章高等教育目的
第一节高等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目的
一、教育方针与高等教育方针
(一)教育方针的含义
是国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其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教育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一切教育工作应遵循的基本指针。
(二)我国的教育方针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明确指出: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总之,当前我国的教育方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总结并汲取了几十年教育实践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而提出的,其核心内容就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它为我国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我国的高等教育方针
高等教育方针与教育方针是一致的
二、教育目的和高等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结果的观念存在,是教育活动所希望获得的教育结果,主要反映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高等教育的目的,具体而言就是指按一定的社会要求把接受过完全中等教育的人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三、高等教育目的的性质与作用
(一)高等教育目的的性质
1.高等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具有主观性
2.高等教育目的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具有客观性
(二)高等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2.调控作用
3.评价作用4.激励作用
第二节高等教育目的体系及其基本理论
一、高等教育目的体系
我们认为高等教育目的由高等教育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构成。
(一)高等学校培养目标
高等学校培养目标是指高等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目标和规格要求,相对于教育目的来说,它是高等教育层次的特殊要求;
而相对于各级各类高等教育来说,则是共同的总目标。
《高等教育法》对各层次高等教育的业务要求做了如下规定:
1.专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
2.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
3.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4.博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二)专业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目标对人才要求除具有学校层次、类型的不同要求外,还增加了学科性质和特殊的职业要求。
专业培养目标的基本内容包括培养方向、使用规格和相应的质量要求。
制定专业培养目标通常要考虑以下因素:
1.要与教育方针、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国家的学位条例相一致。
2.要体现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的要求。
3.要体现高等学校层次、规格的差异性。
4.要使专业人才质量规格具有国际可比性。
(三)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手段。
课程目标有两层含义:
一是围绕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所要建构的课程体系;
二是每一门课程所要达到的效果。
高校课程培养目标有不同的表述,但多种表述有一致的根本含义,即根据需要和可能,在具体指标内容上达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统一。
1996年,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首先确立的教育的四个支柱:
学会认知;
学会做事;
学会共同生活;
学会生存,被认为是高等学校课程目标的价值选择和取向。
二、高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制定高等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1.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1)旧式分工和私有制使人的发展片面化。
(2)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大工业生产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必要条件。
2.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内涵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思想内涵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第一层次是指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
第二层次是指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第三层次是指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全面发展
(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
1.毛泽东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扬
第一,要正确处理好政治与业务的关系,做到又红又专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第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
第三,实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任务。
2.邓小平对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和深化
第一,人的全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岗前 培训 复习 材料 高等 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