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207185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158
- 大小:209.99KB
学校体育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
《学校体育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体育学教案文档格式.docx(1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在体育的三大支柱)
(狭义)习惯上称学校体育
是现代体育的基础,也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的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育良好的道德意志品质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成的教育过程。
它与德育、智育相互配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二、学校体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明确规定把原体育理论课程分为体育概论、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并规定了学校体育学为教育类专业中社会体育专业的12门主要课程之一。
1991年6月根据专业目录要求,国家教委正式颁布施行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教学计划》,学校体育学被正式列为体育专业10门理论学科必修课程之一。
1992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并于1993年4月出版了包括学校体育学在内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社会体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简称基本要求)。
1994年6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国家教委领导、由金钦昌为首主编的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本科教材《学校体育学》。
该书应用现代教学论的观点,以80年代以来的学校体育改革和发展为背景,系统地反映了学校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学校体育学的创建和将来逐步走向成熟奠定了基础。
三、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和课程目标
研究对象:
学校体育
学校体育学课程目标是:
研究与揭示学校体育规律,阐明学校体育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应用这些理论、知识和技能开展学校体育的能力。
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具体任务是:
(1)、使学生正确认识学校体育在教育、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树立体育教师的专业思想与师德规范,忠诚党的教育和体育事业。
(2)使学生比较全面系统地学习并掌握组织与实施学校体育教学、锻炼、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3)学以致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内容:
(1)学校体育价值的理论知识,包括学校体育的功能、地位、目标,及学校体育行政法令等反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对基础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要求,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2)体育基本手段——运动动作的理论知识.运动动作是体育运动的细胞或基石,学校体育学应阐述它的技术构成和因素组合的理论知识及应用.
(3)学校体育四种基本组织形式的理论知识。
体育教学、课外锻炼、课余训练和体育竞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主干。
学校体育学要阐明它们的特点、规律、原理、方法、组织、评价等有关理论知识和方法.
(4)学校体育管理的理论知识。
学校体育通过管理职能的发挥,调动和调控人、财、物的积极性和正常运行,把工作搞活.学校体育学应阐述管理体制的职能、体育法规、系统管理、民族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有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
(5)学校体育科学研究的理论知识.学校体育只有不断改革、创新,才能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而改革必须用科技引路。
学校体育学应阐述体育科研方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开展教学研究的有关理论与方法.
第一章:
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第一节:
我国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简述
一、我国古代学校体育沿革简述
l、奴隶社会:
六艺教育中“射、御”具有体育性质
2、封建社会:
武举制度
二、我国近代学校体育形成与发展概述
(一)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设立体操科
(二)1923年的《新学制课程标准》改为体育课
(三)1940年公布了《各级学校体育实施方案》
(四)1941年创建《延安大学体育系》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学校体育发展概括
(一)、初创阶段(1949—1957)
1.1952年《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计划》规定开设体育必修课,每周2学时。
2.1953年翻译了前苏联的11年体育教学大纲
3.1954年公布了《准备劳动与卫国体育制度》
4.1956年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
5.1957年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学参考书
6.1952年创建华东体育学院以及此后的6所体育学院、11所
(二)、曲折发展阶段(1958一1965)
1961年出版了中小学体育教材
(三)、严重破坏阶段(1966—1976)
1.1972年业余训练
2.1973年全国中学生运动会
(四)、改革开发、新的发展时期(1977至今)
1.改革开放后,国家首先加强了体育的法规制度建设,相继颁发实施了一系列学校体育的法规制度。
2.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体育教学改革方兴未艾。
3.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得到重视,学术气氛空前活跃。
第二节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
一、现代学校体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一)学校体育的内容不断更新。
教学过程由单纯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向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开发智力相结合转化。
(二)学校体育过程的监测、评价手段日趋现代化。
各种电化教育形式、声像教材、现代医疗检测仪器设备和计算机广泛应用与学校体育的教学、训练、管理过程以及对学生体质的测量、评价等各个领域。
(三)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丰富多彩,改变了传统的“铸型式”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把体育教学过程变成学生积极参与的自觉行为。
(四)各国都十分重视建立和完善学校体育管理体制,使学校体育逐渐规范化、法制化。
二、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主要特征
(一)学校体育的社会主义方向性特征
(二)学校体育发展的不平衡性特征
(三)学校体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特征
三、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一)学校体育目标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概括起来主要有:
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目标;
教养的目标;
教育的目标;
竞技的目标;
娱乐的目标;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等。
(二)学校体育向着追求阶段效益和长远效益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学校体育一方面与群众体育、竞技体育相互渗透,另一方面,它坚持充分挖掘民族体育文化遗产,丰富和扩展学校体育的内涵,同时广泛吸取世界各国学校体育的先进思想和实践经验,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体系。
随着终身体育思想影响的深入,人们对作为终身体育关键环节的学校体育,提出了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龄阶段效益的同时,必须十分注重其长远的效益。
(三)学校体育向着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结合已成为我国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发展方向。
每个在校学生得到体育教育的是时也得到健康教育,也就是说,既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又要掌握养护身体健康的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学校体育教育,为终身体育与健康生活奠定基础,从而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
体育课程改革:
初中到大学(体育课——体育健康课)
(四)学校体育逐渐向整体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围绕着体育育人和学校体育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用系统论的观点重新审视学校体育的理论和实践,对学校体育进行了整体设计、整体改革,已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效果。
(五)学校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向多样化、现代化方向发展
主要体现为学校体育管理法制化,学校体育管理机构系统化,学校体育质量检测现代化等。
习思考题
1、怎样理解“体育”和“学校体育学”的概念?
2、“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3、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学有哪些主要特征?
你对这些特征是如何认识的?
作业及
参考文献
学校体育学
课后小结
教研室主任(签字)
2
第二章学校体育的功能与目标
第三章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基本规律
教学目的
及要求
了解学校体育功能、地位,掌握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基本法规
通过学习掌握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特殊规律为今后的教学确定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标,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掌握新课程标准的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目标
掌握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途径、要求
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
教学方法
及教具
第一节:
学校体育功能
一、学校体育功能的概念
学校体育的功能是指学校体育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或效能
二、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
强身健体:
1、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
2、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
3、提高人体功能
4、调节人的心理
5、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
三、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
1、教养功能
2、教育功能
3、美育功能
4、促进个性社会化功能
5、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功能
第二节:
学校体育的地位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的历史使命。
学校体育又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它对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学校体育与全面发展教育
全面发展教育,是指为促进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而实施的德育、智育、体育等多方面的教育。
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体育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手段。
学校体育与德育。
学校体育不仅可以健身、启智,而且可以育德。
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集体,服从组织,遵守纪律,团结协作、勇敢顽强、不怕困难等精神品质,有助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的形成。
学校体育与智育。
1、体育锻炼可以促进脑器官的发展
2、锻炼训练了脑中枢的灵活性
3、体育活动有益于提高观察力和记忆力
学校体育与美育。
体育活动中的人体美和集体活动中的心灵美
1、培养人体的正确姿势
2、发达的肌肉是健康美的标志之一
3、动作的美是体育美学的突出表现
4、把形式的美导向行为和心灵的美
二、学校体育与全民健身
(一)、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
目前在我国一般认为:
*、终身体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所进行的身体锻炼和所受到的各种体育教育的总和。
既从一个人的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都要适应环境与个人的需要,进行身体锻炼,以取得生存、生活、学习与工作的物质基础或条件。
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基础,主要是通过学校体育的终身体育所能产生的作用体现的。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打好体质基础。
2、其次学校体育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
和能力。
(二)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公公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的、精神的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的总称。
健康教育:
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既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消除或降低危险因素,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
学校体育教育与健康教育在增进学生健康方面是一致的。
(三)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
学校体育对发现和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节: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一、学校体育目标的一般概述
学校体育的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学校体育实践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它是学校体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确定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一)社会的需要
(二)学校体育本身的功能
(三)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此外,确定学校体育的目标,还要考虑我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
三、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
我国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质,使其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我国学校体育具体效果目标是:
(一)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
(二)掌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四)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为国家培养输送体育后备人才
四、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与要求
(一)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
1、体育课与健康课。
2,课外体育活动。
它包括早操、课间操、班级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与体育竞赛,以及在校外进行的远足、郊游、夏;
(冬)营等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二)实现我国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要求
1、全面贯彻教育方,面向全体学生。
2、以整体观点开展学校体育工作。
学校体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体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学校体育整体效益的获得。
3.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学习与创新的关系。
4.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5.加强学校体育的教学.
6.要保证必要的物质条件.
7.加强领导,科学管理。
第一节体育教学特点和目标
体育教学:
是教与学的统一活动,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术、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运动能力,培养思想品德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
一.体育教学特点
体育实践课教学的特点:
(一)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
(二)体育教学组织的多变与复杂
(三)体育教学中的人际交往频繁
(四)体育教学有利于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品德教育
二、体育教学目标
(一)体育教学目标及特征
体育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师生经过努力后所要达到的教学结果的标准、规格或状态。
它是体育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并决定着体育教学的方向。
(二)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
1.学校体育目标与体育课程标准。
2.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与功能.
3.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及其规律。
4.实际条件和可能.
(三)我国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它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
*新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根据"
健康第一"
的指导思想,结合课程特点构建了五个领域、三个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的目标体系:
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6个水平)
体育与健康课程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目标
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相结合。
课堂目标和课外目标相结合,(现日本,美国,苏联等国的体育教学都布置置课外作业,其中包括课前预习作业和课后复习作业。
这两类作业都有具体的标准,使学生练习起来有明确的目的性,课外目标的确立,是实现课堂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两者应该结合起来。
)
第二节体育教学过程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概述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质与特点
体育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主要表现为:
1.是认识对象具有特殊性.即以学习间接知识经验为主的,
2.是认识条件具有特殊性,即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这可避免和减少认识上的失误与少走弯路;
3.认识的任务具有特殊性,包含教养、教育和发展3个方面的任务.
再从实践方面去看,体育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有其特殊性.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实践目的的特殊性.
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是使学生丰富感性经验,更好地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能,并在反复练习(实践)中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和发展个性;
二是实践环境的特殊性.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活动,只限于体育课堂教学这个特定的环境,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事先进行计划设计,对学生不断引导、调节,以便较为顺利地达到预期目标;
三是实践的方式特殊性.
即都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的示范、讲解、分组练习、游戏或电影、录像和幻灯等方式方法,而人们的社会实践就完全不同了.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概念
体育教学过程是指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技术与技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促进健康,发展个性体能,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学习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过程。
它存在于体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过程。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要素
在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究竟包含着哪些基本5个要素呢?
体育教师
学生:
是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体。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是自我完成作用。
二是能动作用。
三是制约作用。
四是评价反馈作用。
教材:
显性教材:
主要指写在课程标准上,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组织学习与练习的内容。
隐性教材:
主要指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产生影响,但又不写在课程标准中的那些因素。
(实质性的要素)
传播媒介:
主要指体育教学环境条件和方法(包括语言、教学方法、组织措施、场地器材设备和电化手段等),这是教师教学时传递信息的中介物。
(物质要素)
教学目标
三、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体育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1.社会制约性规律。
2.认识规律。
3.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4.教与学辩证统一的规律。
5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
6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相统一的规律。
7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基本要素合力的规律。
8体育教学过程的控制反馈规律。
(二)体育教学过程的特殊规律
1.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
动作技能形成提高的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
(1)粗略地掌握动作阶段。
(2)改进与提高动作阶段。
(3)动作的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
2.人体机能适应性变化规律。
(工作阶段——相对恢复阶段一超量恢复阶段——复原阶段的规律在变化。
根据这一规律,教学中为了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必须遵循上述的人体机能适应性的变化规律,把下次课的运动负荷安排在上次课后的超量恢复阶段,同时使每次课学习技术、技能的效果在上一次课的痕迹上产生,这样才能产生体育练习的效果积累,使之对上次课所学的技术、技能得到深化和巩固。
这样才能产生体育练习的效果积累
超量恢复的状况将依赖于运动负荷的大小和人体新陈代谢能力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3.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的规律。
学生的生理功能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
从一节体育课来看,呈上升——稳定——下降的趋势。
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健康状况及训练水平的不同,教师选择的教材和采用的组织教法的差异,以及气候变化等差别,机能活动能力提高阶段所需要的时间,功能活动曲线一般是上升的时间短而快,但维持高峰阶段的时时间较短。
身体训练水平越高的学生,功能活动能力提高的时间较短,达到和保持最高阶段的时间延长,并可承受较大的生理负荷。
课后小节
第四章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
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新的课程价值观;
使学生明确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与意义
课程内容标准
第一节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与意义
体育教学内容的概念与意义
体育教学内容是反映为了达到体育教学目标而选用的体育知识和技能的体系。
第二节:
我国现行学校体育课程标准*
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踝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国家整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管理和评价的基础,也是教材编写和教学与评估的依据。
《课程标准》的颁布将意味着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一、课程性质
(一)课程性质(的定位)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所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并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它关注的是学生如何通过体育实践活动,增强体能、掌握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整体健康水平,达成课程提出的健康目标。
同时,它也十分重视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其健身和育人的功能与价值。
(二)课程价值(的阐述)
1.增进身体健康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3.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确立)
(一)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三)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三、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一)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变了根据三维健康观、体育自身的特点以及国际课程发展的趋势,将课程(不同性质)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五个领域由两条主线组成:
一条是身体活动主线;
一条是健康主线。
(二)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标准》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并在各学习领域按水平设置相应的水平目标。
即水平一、水平二和水平三分别对应于小学1、2年级、3、4年级、5、6年级,水平四对应初中,水平五对应高中,水平六属于发展目标。
(三)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校 体育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