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例09年高考语文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198038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160.95KB
题例09年高考语文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题例09年高考语文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题例09年高考语文语文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
济乃密白刺史,伪得喜书,云步骑四万已到雩娄。
权信之,遽烧围走,城用得全。
拜济丹阳太守。
民有诬告济为谋叛主率者,太祖闻之,曰:
“蒋济宁有此事!
有此事,吾为不知人也。
此必愚民乐乱,妄引之耳。
”辟为丞相主簿西曹属。
关羽围樊、襄阳。
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
济说太祖曰:
“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
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
”太祖如其言。
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羽遂见禽。
文帝践阼,出为东中郎将。
帝问曰:
“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
”济对曰:
“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
明帝即位,迁为中护军。
时中书监、令号为专任,济上疏曰:
“大臣太重者,国危;
左右太亲者,身蔽;
古之至戒也。
”诏曰:
“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
济才兼文武,服勤尽节,每军国大事,现有奏议,忠诚奋发,吾甚壮之。
”景初中,外勤征役,内务宫室,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
济上疏曰:
“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夫欲大兴功之君,先料其民力而燠休之。
“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
齐王即位,迁太尉。
是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轻改法度。
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进封都乡侯,邑七百户。
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
是岁薨,谥曰景侯。
(选自《三国志》)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权闻之,即引兵西袭公安、江陵
引:
率领
B.陛下方当恢弘前绪,光大遗业绪:
残余的,遗留的(事业)
C.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
夺:
改变
D.微护军,吾弗闻斯言也。
微:
如果没有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也夫骨鲠之臣,人主之所仗也
B.过领汝南兵以解围太祖以汉帝在许,近贼,欲徙都
C.羽遂见禽卿所闻见天下风教何如
D.怨旷者多,而年谷饥俭诚未得高枕而治也
7.以下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蒋济“骨鲠之臣”的一组是(3分)
①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②未有他善,但见亡国之语耳
③凡使民必须农隙,不夺其时④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蔽,古之至戒也
⑤诚未得高枕而治也⑥以随太傅司马宣王屯洛水浮桥,诛曹爽等
A.①③⑤
B.③④⑤C.①②⑥
D.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权带兵围攻合肥,而此时曹操正带兵攻打荆州,加之军中发生瘟疫,能派的救兵很少;
蒋济用计让孙权主动撤兵,合肥得以保全。
B.蒋济为人刚直,敢于直言。
文帝问天下“风教”,他大胆进言,以“但见亡国之语耳”回答;
明帝时,他以“诚未得高枕而治也”告诫皇上要爱惜百姓。
C.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皇帝加封蒋济为都乡侯,邑七百户,他坚决推辞,皇帝没有答应。
D.蒋济文武兼备,忠诚奋发,在数位人主手下任职,都能直言进谏,虽多次触怒人主,但始终都为人主所器重。
9.断句和翻译。
(9分)
(1)给阅读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划分开即可)。
济上疏曰太傅奋独断之策陛下明其忠节罪人伏诛社稷之福也夫封宠庆赏必加有功今论谋则臣不先知语战则非臣所率固辞不许
(2)把阅读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帝忿然作色而问其故,济具以答,于是帝意解。
②大臣太重者,国危;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 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1)作者在本词中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分)
(2)本词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
选择其中一种(情景交融除外)简要赏析。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②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③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④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陆游《游山西村》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散文的知性与感性(节选)
余光中
文学作品给读者的印象,若以客观与主观为两极,理念与情感为对立,则每有知性与感性之分。
所谓知性,应该包括知识与见解。
知识是静态的,被动的,见解却高一层。
见解动于内,是思考,形于外,是议论。
议论要有层次,有波澜,有文采,才能纵横生风。
不过散文的知性仍然不同于论文的知性,毕竟不宜长篇大论,尤其是刻板而露骨的推理。
散文的知性该是智慧的自然洋溢,而非博学的刻意炫夸。
说也奇怪,知性在散文里往往要跟感性交融,才成其为“理趣”
至于感性,则是指作品中处理的感官经验;
如果在写景、叙事上能够把握感官经验而令读者如临其景,如历其事,这作品就称得上“感性十足”,也就是富于“临场感”。
一位作家若能写景出色,叙事生动,则抒情之功已经半在其中,只要再能因景生情,随事起感,抒情便能奏效。
不过这件事并非所有的散文家都做得到,因为写景若要出色,得有点诗人的本领,叙事若要生动,得有点小说家的才能,而进一步若要抒情,则更须诗人之笔。
生活中的感性要变成笔端的感性,还得善于捕捉意象,安排声调。
另一方面,知性的散文,不论是议论文或杂文,只要能做到声调铿锵,形象生动,加上文字整洁,条理分明,则尽管所言无关柔情美景或是慷慨悲歌,仍然有其感性,能够感人,甚至成为美文。
且以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为例: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
嗟乎!
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
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
短短九十个字,回旋的空间虽然有限,却一波三折,层层逼进,而气势流畅,议论纵横,更善用五个"
士"
和三个"
鸡鸣狗盗"
形成对照,再对鸡犬之弱反比虎豹之强,所以虽然是知性的史论,却富于动人的感性。
在美感的满足上,这篇知性的随笔竟然不下于杜牧或王安石自己咏史的翻案诗篇,足见一篇文章,只要逻辑的张力饱满,再佐以恰到好处的声调和比喻,仍然可以成为散文极品,不让美文的名作“专美”。
因此感性一词应有两种解释。
狭义的感性当指感官经验之具体表现,广义的感性甚至可指:
一篇知性文章因结构、声调、意象等等的美妙安排而产生的魅力。
也就是说,感性之美不一定限于写景、叙事、抒情的散文,也可以得之于议论文的字里行间。
……
唐宋号称八大文家,而后世尤崇韩、柳、欧、苏。
其中道理,当有专家深入分析。
若以知、感兼擅为多才的标准,来权衡八大,则苏洵与曾巩质胜于文,几无美文可言。
苏辙最敬爱兄长,也确有几篇传世的感性美文,亦能诗,堪称多才。
剩下一个王安石,能文之外,兼擅诗词,当然称得上多才。
不过就文论文,他笔下的感性固然胜于老苏与曾巩,但比之四大,却也较为质胜于文。
拿《游褒禅山记》跟《石钟山记》来比,两篇都是游记,也都借题发挥,议论纵横而达于结论。
然而借以发挥的那个“题”本身,亦即游山的感性部分,则苏轼的文章感性强烈,如临其境,显得后文的议论真是有感而发;
王安石的文章却感性平淡,未能深入其境,乃显得后文的议论滔滔有点无端而发。
总而言之,苏文的感性与知性融洽,相得益彰,王文的感性嫌弱,衬不起知性。
因此我不禁要说,同样是散文家,甚至散文大家,也有专才与通才之分。
专才或偏于知性,或偏于感性,唯有通才始能兼擅。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
12.根据文意,下列说法错误的两项是(5分)
A.所谓知性,即散文中作者的议论,也就是作者对世事与人生的见解,亦即作者在文中的“言论”的部分。
B.所谓感性,则是作品中处理的感官经验,广义地说感性不一定限于写景、叙事、抒情的散文,好的散文中,精彩的议论也富于感性。
C.知性和感性不可截然分开。
出色的散文常见知性之中含有感性,或是感性之中含有知性,而其所以出色,正在两者之合,而非两者之分。
D.一般说来,散文常有议论文、描写文、叙事文、抒情文之分,前两者应归于知性散文,而叙事文、抒情文则为感性散文。
尤其是纯抒情的散文可谓“感性十足”,难怪有人云:
“纯抒情散文是梦,是星空烟雨,是三月的柔思,十月的秋云。
E.文章中的知性与感性,就像一面旗子,旗杆是知性,旗是感性;
无杆之旗正如无旗之杆,都飘扬不起来。
有杆无旗,便失之软性;
有旗无杆,又失之硬性。
13.下面作品属于“知性文章”的一项是 (3分)
A.江淹的《别赋》B.苏轼的《前赤壁赋》
C.李密的《陈情表》D.诸葛亮的《出师表》
14.作者为什么说“知性在散文里往往要跟感性交融,才成其为‘理趣’”?
15.作者认为散文的“感性”可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
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本大题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考生任选一组作答。
作答前,务必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
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外乡人父子
苏童
老冬爷的一生对我们来说是个谜。
他的坟头如今孤单单立在河的左岸,与童姓家族的祖坟隔河相望。
老冬爷的一生在故乡一直是个谜。
他在世时是村里最好的竹匠。
可是人人都知道他不是童姓家族的人。
但我们总觉得祖父对老冬爷的感情来得不寻常。
就在那个有风的黄昏,我们听祖父讲了一个外乡人的故事。
在淡青色的天光里,那家蓬头垢面的外乡人渐渐走近了我们的村子。
我第一次看见的时候,他蜷缩在一只露顶的松木箱里。
冬子的父亲把他挑在肩上迟疑地爬上铜炕桥的石阶。
冬子的脑勺上翘一根小辫,在晨风中无力地飘起来,显得疲惫不堪。
大概是一个秋天的早晨,冬子和他父亲走过了五个桥孔的铜炕桥,走过我家。
“来了一家人。
”我踩着堂屋里满地的篾条往外钻,围坐在一起干早活的家人都腾出一只手来拽我,不让我出门。
他敲了村里所有德高望重者的家门,倚着人家的门檐,朝屋里沙哑地说话。
“我是这村里的人,我老爷爷那辈走的,走了好多地方,后来到了东北,他们临死前告诉过我,我们是这个村的人……我也姓童,真的,我姓童,这姓少有,在哪里都孤单,只有回老家,回老家就全是姓童的……”
那就是冬子的父亲。
他絮絮叨叨对人说话的时候,树皮般粗糙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
我也看清楚了他的眼睛。
他是一只老羊,老羊的眼睛是灰黄的,俯视着自己沾满泥浆的旧布鞋,偶尔抬起来,就有一种深深的忧患掉落下来。
可是村里人都说那外乡人怎么是童姓的后代呢?
坐在松木箱里的男孩总是把我们村长了几百年的竹子叫树。
他们没有大头篾刀。
他们没有我们血统的四方脸膛和平和舒展的眉目。
以后的日子里他们住到了铜炕桥的桥洞里。
入夜村子的每户人家都看见黑黝黝的桥洞里燃着一堆柴火。
父子俩的身影在火边晃动着,一大一小。
有时候人影静止不动,望过去比河边的树还要孤寂。
秋天的雾霭一早一晚从河面上浮起来,把铜炕桥隔得很远。
冬子一家是不是童震的后代,只有老祖父能辨认。
但是老祖父对我们说过,“他们不像,眼神就不像,太软太弱啦。
”那几天是收竹器的好日子。
大船泊在河边,等着各家各户挑出山一样的上好竹器来。
村里人干活都干疯了。
我记得那回被老人们挑出来做了船上的送竹童子,跟着船走一百里水路到城里去。
竹器船将要起锚的时候,有个女人恐怖地尖叫一声,大家闻声朝她望,看见了外乡人的大花棉被里,冬子的整个身体被捆得结结实实,露在外面的只有一张无声无息的红得让人疑惑的小脸,眼睛如小小的油灯,照射着陌生的人群。
“你这是干什么?
这孩子死了吗?
”祖父俯下身子,摸了摸冬子的脸,厉声地质问冬子的父亲。
“没死,他这会儿还不想死。
……你们让冬子跟着船走一回吧。
”外乡人脸上表情干涩,直直地盯着祖父干瘪的嘴唇,但是我祖父习惯性地缄默着,隔了好久才说,“送竹童子要挑族祖里的孩子。
”“冬子姓童。
”外乡人慢吞吞地说。
祖父也许出于一种消灾化吉的心理,他破例地答应了让一个垂死的外乡孩子充当送竹童子的角色。
童姓家族的人暴怒地喧哗起来,他们排成人墙站在河滩上,挡住了通向竹器船的跳板。
但是德高望重凝结权力的老祖父,他用皱巴巴的铁笊篱一样的手推开了他的下辈们。
冬子的脸探出厚厚的花棉被外,浮现出幸福而迷惘的笑容。
我看见外乡人把他儿子扛在肩上,朝跳板走过去。
走到河心的时候,外乡人突然站住了,他始终仰起的头这时垂下去,像一只老羊哺乳羊羔,在他儿子赤红的小脸上舔了一口。
从此不见了冬子的父亲,那个外乡人。
“那时候谁也想不到冬子会活下来。
更想不到他后来会成为村里最好的竹匠。
”祖父跪在一张巨大的篾席上,喃喃地说。
“也许冬子真姓童,也许他就是童震的后代。
”我们听见祖父在堂屋的幽暗中说最后那句话。
(本文有删节)
16.文章第六段写到“有时候人影静止不动,望过去比河边的树还要孤寂”,试结合文章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17.文中两次提到外乡人像“一只老羊”,有什么含义?
(5分)
18.请结合全文分析,“外乡人”是真正的外乡人吗?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
梁衡
既然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算起,禁烟英雄林则徐就是近代史上第一人。
可惜这个第一英雄刚在南海点燃销烟的烈火,就被发往新疆接受朝廷给他的处罚。
怎么摆脱这种状况?
最常规的办法是得过且过,忍气苟安,争取朝廷早点召回。
特别不能再惹是非,自加其罪。
一般还要想方设法讨好皇帝,贿赂官员。
这时内地的家人和朋友正在筹措银两,准备按清朝法律为他赎罪。
林则徐却断然拒绝,我没有任何错,这样假罪真赎,是自认其咎,何以面对历史?
他选择了上对苍天,下对百姓,我行我志,不改初衷,为国尽力。
林则徐看到这里荒地遍野,便向伊犁将军建议屯田固边,先协助将军开垦城边的20万亩荒地。
垦荒必先兴水利,但这里向无治水习惯与经验,他带头示范,捐出私银,承修了一段河渠。
这被后人称为“林公渠”的工程,一直使用了l23年,直到l967年新渠建成才得以退役。
就像当年韩愈发配南海之滨带去中原先进耕作技术一样,林则徐也将内地的水利、种植技术推广到清王朝最西北的边陲。
他还发现并研究了当地人创造的特殊水利工程“坎儿井”,并大力推广。
皇帝本是要用边地的恶劣环境折磨他,用寂寞和孤闷折杀他,他却在这亘古荒原上爆出一声惊雷!
林则徐在伊犁修渠垦荒卓有成效,但就像当年治好黄河一样,皇帝仍不饶他,又派他到南疆去勘察荒地。
南疆沙海无垠,天气燥热,人烟稀少,语言不通。
对皇帝而言,这是对他的进一步惩罚,而在他,则是在暮年为国为民再尽一点力气。
1845年1月l7日,林则徐在三儿聪彝的陪伴下,由伊犁出发,在以后一年内,他南到喀什,东到哈密,勘遍东、南疆。
他经历了踏冰而行的寒冬和烈日如火的酷暑,走过“车箱颠簸箕中粟”的戈壁,住过茅屋、毡房、地穴,风起时“彻夕怒号”“毡庐欲拔”“殊难成眠”,甚至可以吹走人马车辆。
林则徐每到一地,三儿与随从搭棚造饭,他则立刻伏案办公,“理公牍至四鼓”,只能靠第二天在车上假寐一会儿,其工作紧张、艰辛如同行军作战。
对垦荒修渠工程他必得亲验土方,察看质量,要求属下必须“上可对朝廷,下可对百姓,中可对僚友”。
剐人十分不理解,他是一戍边的罪臣啊,何必这样认真,又哪来的这种精神?
说来可怜,这次受旨勘地,是皇帝给的苦役,活得干,名分全无。
他的一切功劳只能记在当地官员的名下,甚至连向皇帝写奏折、汇报工作、反映问题的权利也没有,只能拟好文稿,以别人的名义上奏。
这是何等的难堪,又是何等的心灵折磨啊!
但是他忍了,他不计较,能为国出力就行。
整整一年,他为清政府新增69万亩耕地,极大地丰盈了府库,巩固了边防。
林则徐真是干了一桩“非份”之事,他以罪臣之名,而行忠臣之事。
林则徐还有一件更加“非份”的事,就是大胆进行了一次“土地改革”。
当勘地工作将结束,返回哈密时,路遇百余官绅商民跪地不起,拦轿告状。
原来这里山高皇帝远,哈密王将辖区所有土地及煤矿、山林、瓜园、菜圃等皆霸为已有,数十年间竟无人敢管。
林则徐接状后勃然大怒,立判将土王所占一万多亩耕地分给当地汉维农民耕种,并张出布告:
“新疆与内地均在皇舆一统之内,无寸土可以自私。
民人与维吾尔人均在对恩并育之中,无一处可以异视。
”各族人民奔走相告,生计无忧,民族和睦,边防巩固。
他这是以罪臣之身又多管了一件“闲事”啊!
林则徐是皇家钦定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又是人民托举出来的、近代史开篇的第一位功臣。
(选自《把栏杆拍遍》,有删改)
19.充军伊犁期间,林则徐“在这亘古荒原上爆出一声惊雷”,“惊雷”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结合文意分条概括。
20.本文主要是从哪几个角度来选材组材的?
选择大量丰富的史料有何作用?
21.文章最后一段说“林则徐是皇家钦定的、中国古代最后一位罪臣,又是人民托举出来的、近代史开篇的第一位功臣”,请结合全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下面是一则关于职工使用公积金贷款规定变化的消息,请用两句话概括它的内容。
从今天起,市民到除深圳外的珠三角八个市购房,都可使用公积金贷款。
记者昨日从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珠海、佛山、东莞、惠州、江门、中山、肇庆市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持以上任一城市公积金中心(含下属机构)开具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和贷款情况证明》到广州申请公积金贷款的,均可受理其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
上月3日,广州、佛山、珠海、惠州、江门、中山、东莞、肇庆八市的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在广州共同签署八城市公积金异地互贷协议。
根据此前的协议,从今天开始,在这八个城市缴存公积金者,只要符合条件,就可在任一城市申请公积金贷款购买住房。
至于首付比例、贷款额度、年限等,都遵循现有规定,在哪个城市贷款,就按哪个城市的规定办。
(1)第一方面:
(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2个字)
(2)第二方面:
(含标点符号,不超过20个字)
23.在第29届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蹦床运动员陆春龙、何雯娜分别夺得男、女蹦床金牌,蹦床这一新兴体育项目成为中国网民热搜的词汇。
请参照下图,展开联想,写一段描述生动的文字,向网民介绍蹦床这项运动。
要求不少于80字。
六、作文(60分)
1、柳暗花明又一村
2、横看成岭侧成峰
3、山高人为峰
4、不只是晴天才会有阳光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6、花开不只在春天
7、面对(共同面对、坦然面对、勇敢面对)
8、牵一发而动全身
9、危机——危中有机
10、我心中的香格里拉
11、赛点
12、榜样(偶像)
13、幸福之花常在心头绽放
14、真正的财富
15、豁然开朗
16、起跑线和终点线
【备注:
2009年高考作文出题方向预测:
一、原则
审题上不会为难学生。
二、内容
1、要含有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最好是名言警句。
2、要有哲理,要有较深刻的思辨性。
3、要能与当前的热点时事(如金融危机,广佛同城化、全球一体化、广州亚运会等)联系得上。
三、形式
1、命题作文(或半命题)。
如果是含意稍微深刻的,审题稍微难的,(有比喻义和引申
义的),会提供一些简短的材料以帮助学生理解。
2、话题作文】
参考答案
1.B(编辑jí
/休憩qì
皈ɡuī依/烦fá
n嚣 主角jué
/角jiǎo落没mé
i趣/没mò
齿不忘 A.开拓tuò
/拓tà
本沙汀tīnɡ/伶仃dīnɡ窥、岿kuī 庇、裨bì
C.笺、缄jiān缜zhěn密/慎shè
n重 穿梭suō/竣jù
n工 磊、累lěiD.节省shěnɡ/反省xǐnɡ 纬wěi度/忌讳huì
说、税shuì
宿、臭xiù
)
2.C(A无可讳言:
有顾忌不敢或不便说,指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即可以坦率地说。
B如雷贯耳:
像雷声穿透耳内,比喻人的名气很大。
C铩羽而归:
铩羽,羽毛摧落;
比喻失败或不得志,指失败或不得志灰溜溜地回来。
D卷土重来:
形容失败后组织力量,重新猛扑过来。
一般用作贬义词。
3.C(A项语序不当,“广州的市容”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题例 09 年高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