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植被Word文件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197947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408.16KB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植被Word文件下载.docx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植被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植被Word文件下载.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从不同尺度区域,分析植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一、植被与环境
1.植被含义:
自然界成群生长的各种植物的整体称为植被。
2.植被分类
3.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1)植物可以改造其生长环境条件。
裸地→少数种的植物生长→改造土壤、水分等环境条件→更多种类植物生长→形成稳定的植被。
(2)天然植被具有适应当地环境的特征。
①光照:
植物通过争夺阳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
②气温和降水:
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连一连] 将下列植被与对应的植被类型连续。
二、森林
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征
森林特征
热带雨林
热带雨林气候区和热带季风气候区
终年高温、降雨丰沛
植物种类丰富,垂直结构复杂,多藤本、附生植物,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常绿阔叶林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湿润气候区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且无明显干季
森林常绿,乔木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垂直结构较简单
落叶阔叶林
温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夏季炎热或温暖,冬季寒冷,降水适宜
乔木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亚寒带针叶林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亚寒带地区
夏季短促、温和,冬季漫长寒冷
针叶林以松、杉为主,叶片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连一连] 植被类型与植被类型的特点连线。
[微思考] 说出针叶树和阔叶树叶片形态和表面特征的主要区别。
提示 针叶树的叶形为针状,针叶表面附有很厚的角质层;
阔叶树叶形扁平宽阔,有各种形状,多纸质或革质叶片。
三、草原与荒漠
热带草原
热带雨林一带的南北两侧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湿季草原葱绿;
干季草类枯黄
温带草原
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夏季温暖,冬季寒冷,气候干燥
草原夏绿冬枯,植被高度较热带草原低
荒漠植被
大陆内部或副热带地区大陆西岸
气候干旱
以旱生灌木为主,也有些非旱生的短命植物
[判一判]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草原地区因降水较少,不会有乔木的生长。
(×
)
②温带草原主要分布在温带的大陆内部地区。
(√)
③荒漠植物的生命活动周期一般都很长。
④热带草原和温带草原景观都有葱绿和枯黄的季节变化。
[微思考] 说出骆驼刺的形态特征及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骆驼刺
提示 叶子变成细刺,以减少水分蒸腾;
根系很发达,能从很深很广的地下吸取水分。
识误区
植被和植物
植被就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
所谓植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所有植物的总体,如森林、灌丛、果园、玉米地等。
一棵树、一株草、一株玉米等都是植物的概念,而不是植被。
拓知识
常绿硬叶林
常绿硬叶林是在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发育的典型植被,主要由硬叶的常绿乔木和灌木组成。
叶坚硬革质,叶面常有茸毛或退化成刺,树皮粗糙。
荒漠植物
为适应严酷的自然环境,荒漠植物有的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为刺,以减少蒸腾;
有的茎叶覆盖白色茸毛,以抵抗灼热;
有的长有肉质茎叶,以储藏水分。
荒漠植物大多有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取水分。
草甸与草原的区别
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是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带性植被;
而一般的草甸属于非地带性植被,可出现在不同植被带内。
在湿润气候区,草甸可以伴同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出现。
探究点一 识别主要植被类型
情境探究
[情境]北京四季分明,秋色尤佳(图1)。
金秋时节,银杏叶黄,黄护染红,令人感怀。
因为华北春秋多大风,公园和景区在入秋后园林工人都要及时清扫林下落叶和荒草,这也让一些游客觉得遗憾。
图2示意北京气温和降水状况。
[探究]
(1)(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指出北京森林景观的季节差异,并说明原因。
(2)(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有人建议园林管理部门在入秋后合理保留落叶和荒草。
你是否赞成,请表明态度并阐释理由。
提示
(1)季节差异:
春季(气温回升)枝芽萌发,新叶吐绿;
夏季(高温多雨)树木生长旺盛,枝繁叶茂(郁郁葱葱);
秋季(气温下降)树叶变色(金黄色、红色等),树木开始落叶;
冬季(受冬季风影响,气温较低)树叶大多落尽,阔叶树只剩下树枝和树干。
原因:
气候四季分明,森林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2)赞成。
理由:
(落叶、荒草是秋季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优化公园景区秋季休闲和旅游环境,延长秋景欣赏时间,满足市民与游客需求,增加游客量(体现公共场所功能);
减少园林工人清扫工作量,减少管理和运营成本;
利于保持土壤湿度,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扬尘;
为一些动物提供栖息、越冬场所等。
不赞成。
秋天风大,天气干燥,容易引发火灾;
落叶和荒草随风飘扬,破坏环境整洁,不利于人身健康;
落叶和荒草腐败后易滋生病虫害等。
素养凝练
1.主要植被及其植物的形态特征
植被
植物及其形态特征
森林
多年生乔木为主,树型较高大,树冠呈伞状
灌丛
耐旱灌木为主,植株多簇生,无明显主干
草原
旱生草本植物为主,冬季或干季大都枯萎
荒漠
植物稀少,叶子退化为刺,根深而叶稀疏
2.辨识不同森林植被树叶的特征
素养应用
例1:
(2020·
山东临沂高一上学期期末)现在有很多手机软件,对着植物拍摄,软件能立即对比辨认出植物。
下图示意小明同学周末在野外使用该软件时显示出的三幅截图。
据此完成
(1)~
(2)题。
(1)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拍摄地最可能位于( )
A.太行山区B.长白山区
C.昆仑山区D.武夷山区
(2)一个植物群落往往由乔木、灌木和草本等组成,它们高矮不一,错落有致,分享着阳光雨露。
三幅图片显示的植物从上层到下层排序正确的是( )
A.③②①B.③①②
C.②①③D.②③①
解析 第
(1)题,图片中有山茶花,属于亚热带植物,该同学拍摄地应在亚热带地区,最可能位于武夷山区,D对。
太行山区、长白山区、昆仑山区均位于温带,A、B、C错。
第
(2)题,①是蕨类植物,喜潮湿环境,分布在最下层。
②茶树是灌木,适宜在中层,便于采茶。
③樟树是高大乔木,位于上层。
从上层到下层排序正确的是③②①,A对。
答案
(1)D
(2)A
探究点二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情境]在祁连山地区,有一部分山地长有“阴阳脸”,即一侧山坡林木葱郁(阴脸),另一侧山坡草地青翠(阳脸),出现了山脉“阴阳脸”的现象。
[探究](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分析“阴阳脸”现象的形成原因。
提示 阴坡温度低,蒸发弱,湿度大,树木生长旺盛;
阳坡温度高,蒸发强,水分少,只适合草类生长,从而形成这里山脉的“阴阳脸”现象。
1.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1)光照
植物类型
喜光植物
喜阴植物
对光要求
需要充足的阳光
需要少量的阳光
分布位置
分布在向阳的地方或占据植被群落的上层
多分布在背阳、荫蔽的地方,或生长在植被群落的底层
(2)热量:
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在不同的纬度带形成不同的植被带。
如亚欧大陆东部自北向南依次为:
苔原、亚寒带针叶林、温带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由赤道向两极植被景观的变化
(3)降水:
从沿海向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形成了森林、草原、荒漠等不同的植被景观。
一般来说年降水量在400mm以上为森林,200~400mm为草原,在200mm以下为荒漠。
从沿海向内陆植被景观的变化
(4)风向:
长时间风吹使迎风面树枝受到损伤,背风面树枝不断生长,形成旗形树冠。
树木的枝叶主要生长在树干的一侧,远看就像一面旗子插在地上,这就是旗形树。
旗形树冠
(5)水分:
不同植物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可分为旱生植物、湿生植物、中生植物、水生植物四类。
例如,仙人掌属于旱生植物,芦苇、荷花属于水生植物。
(6)地形:
山区植物种类比平原地区丰富。
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由于热量减少和水分变化,形成了垂直分布的植被带。
一般情况下,阳坡热量条件好,迎风坡水分条件好,植被相对茂盛;
阴坡热量条件差,背风坡水分条件差,植被相对稀疏。
(7)土壤:
土壤水分含量、土壤肥力、土壤性质都会影响植被的生长等。
例如:
酸性的土壤适合茶树、杜鹃的生长,碱性土壤适宜泡桐、柽柳的生长;
砂质土壤适宜香椿、骆驼刺的生长,黏质土壤适合杜仲、黄柏的生长。
2.植被可以指示自然环境特征
(1)指示环境的干湿状况
叶特征
根特征
指示环境
原因
水生植物
柔嫩硕大
不发达
水生环境
水分充足
旱生植物
变成细刺
发达
干旱环境
水分不足
(2)指示土壤性质:
铁芒萁的生长反映红壤等酸性土壤环境,碱蓬的生长反映盐碱性的土壤环境。
例2:
广东高二合格考)读新疆部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区域地势特征为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区域植被差异大,甲区域为________、乙区域为________,影响两地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中河流的类型判断,甲处河流变为时令河,地处沙漠,所以河流从南部山区流向北部盆地。
第
(2)题,甲处植被为荒漠,乙在水源丰富的山区,植被为森林。
答案
(1)南高北低 河流流向
(2)荒漠 森林 水分
湘教版P114-115“正文”
热带雨林全年呈深绿色,无明显的季相(植物群落在不同季节表现的外貌)变化。
上层乔木树干高大,树基常有板状根,老干上可长出花枝(茎花现象)。
木质大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发达,林中常有绞杀植物附生。
与热带雨林相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较简单,藤本植物和附生植物较少,林内没有板状根植物,也没有茎花现象的植物。
温带落叶阔叶林具有明显的季相变化:
春季萌叶抽枝;
夏季叶色鲜绿,枝繁叶茂,林冠郁闭;
秋季叶色转黄,树叶凋落;
冬季则完全无叶。
亚寒带针叶林又称泰加林,往往是由单一树种构成的纯林,群落结构简单,外貌非常特殊。
中图版P80“正文”
自然环境对植被的影响
决定某地区植被类型的根本因素是该地区的水分和热量以及二者的配合状况。
不同的自然地理要素通过影响区域的水热状况从而对植被产生影响。
太阳辐射提供给地球的热量由赤道向两极有规律地减少,形成不同的温度带,由此形成了热带植被、温带植被、寒带植被等全球陆地植被基本格局。
由于距海远近不同,不同区域的水分条件存在差异。
水分条件的差异也是造成不同区域植被类型差异的主要原因。
例如,森林一般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草原一般分布在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荒漠一般分布在干旱地区。
鲁教版P52“正文”
植被对环境的影响
植被对地表环境的影响也非常显著。
以森林植被为例,其群落结构复杂,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非常活跃,因此形成以下功能:
固碳释氧,净化空气。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大量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且能吸收有害气体,释放负离子。
涵养水源,保育土壤。
森林对降水的截留、吸收和贮存,可以增加可用水量,净化水质,调节径流。
植物根系可以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
积累营养物质,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在生长中积累了大量营养物质,为人类及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
防风固沙,减轻灾害。
森林可以降低风速,减轻风沙、台风、霜冻等灾害。
知识微网
核心要点
1.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2.热带雨林的垂直结构复杂,常见茎花、板根等现象;
常绿阔叶林多革质叶片,花期多集中在春末夏初;
落叶阔叶林的叶片宽阔、春季发叶,秋冬季落叶;
亚寒带针叶林的叶片为针状,以抗寒抗旱。
3.热带草原湿季葱绿,干季枯黄;
温带草原夏季葱绿,干季枯黄。
4.荒漠植被以旱生灌木为主,也有些非旱生的短命植物。
(2020·
山东济宁高一上学期期末)我国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植被往往呈现出不同的景观(下图)。
据此完成1~2题。
1.植物对环境具有指示作用,图中能指示水湿环境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2.关于图中各地植物主要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四季常绿B.乙——根系发达
C.丙——叶宽而薄D.丁——叶呈针状
解析 第1题,甲图为芦苇,为多年水生或湿生的高大禾草,生长在灌溉沟渠旁、河堤沼泽地等,指示水湿环境;
乙图为胡杨树,分布在我国西北地区,指示干旱的环境;
丙为黄山迎客松、分布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湿润地区;
丁为椰林,分布在热带地区,为湿润地区,乙、丙、丁都显示的陆生环境,故选A。
第2题,甲——芦苇生长有发芽、展叶、开花、孕穗、抽穗、结果、种子成熟等几个生长时间,因此不是四季常绿,A错误;
乙——胡杨树,生活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水稀少,主要靠根系吸取地下水生长,因此根系发达,B正确;
丙——迎客松,分布在季风气候区,叶子呈针状,C错误;
丁——椰林,常绿乔木,产于热带。
树干高约15~30米,单项树冠。
叶羽状全裂,长4~6米,裂片多数,革质,呈线状披针形,长65~100厘米,宽3~4厘米先端渐尖;
叶柄粗壮,长超过1米。
D错误。
答案 1.A 2.B
山东青岛高一上学期选科抽测)保和岛位于菲律宾中部,当地森林茂密,但是,岛上1000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丘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成草堆。
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巧克力山”的称谓由此而来。
下图示意保和岛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
据此完成3~5题。
3.从大尺度来看,保和岛的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B.热带季雨林
C.热带草原D.热带荒漠
4.“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主要原因是( )
A.土层太薄B.温度太高
C.降水太多D.海拔太高
5.据图推断,“巧克力山”的最佳观赏时间是( )
A.2月B.5月
C.8月D.11月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菲律宾保和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第4题,由材料可知,巧克力山岩石为石灰岩,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山上岩石容易遭受流水侵蚀,土层薄,树木难以生长,出现了乱草覆盖的景象;
而山下岩石受流水侵蚀的作用小,树木苍翠。
第5题,热带季风气候,每年11月到翌年5月为旱季,6月至10月为雨季。
因此观赏的最佳时间为5月份。
答案 3.B 4.A 5.B
6.(2019·
福建省1月合格考·
改编)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自东向西降水和植被景观的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 我国“三北”防护林体系历经几十年的建设,取得了西北地区荒漠化面积减少等重大效益,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1)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________,自然植被依次呈现出由森林→________→________的变化。
(2)自东向西自然景观的递变是以________(填“水分”或“热量”)变化为基础的。
(3)说出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至少回答两点)
解析 第
(1)题,西北地区东部放牧牛、马、羊,西部放牧骆驼、山羊,植被由草原变为荒漠。
其原因可以从图中得知,该地区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第
(2)题,水分条件决定植被种类的分布地区。
第(3)题,从植被破坏的角度分析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答案
(1)减少 草原 荒漠
(2)水分
(3)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不当等。
合格考——大显身手
一、选择题
辽宁丹东高一上学期期末)下图为某生物学家拍摄到的植物景观照片和骆驼刺根系结构示意图,骆驼刺为亚洲某地区的典型植物。
据此回答1~3题。
1.造成图片中三种植物形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光热条件不同B.土壤性质不同
C.海陆位置差异D.水分条件差异
2.骆驼刺所生长地区的植被特征是( )
A.植被稠密B.种类繁多
C.群落结构简单D.叶面宽大
3.纺锤树粗大树干的主要作用是( )
A.储水B.防风
C.给养D.隔热
解析 第1题,三种植物分别生长在草原、雨林和沙漠地区,水分条件差异导致植物形态差异。
第2题,骆驼刺为了吸收更深更远处的地下水,发育了发达的根系,沙漠地区植被稀少,群落结构简单。
第3题,纺锤树生长在热带草原气候区,有干季和湿季之分,湿季时,粗大树干可以吸收大量水分,贮存在树干里,到干季来临时再消耗。
答案 1.D 2.C 3.A
(2018·
广东6月学考B卷)分布于高寒区域的某类垫状植被常形成致密的垫状体结构,贴伏于地面,具有很强的喜光性,降水的减少会导致垫状植物茎的死亡,加速植物叶子在秋季的枯萎。
下图为青藏高原某山地南坡该类垫状植物盖度分布图,据此完成4~5题。
4.该类垫状植物分布最密集的海拔在( )
A.4800米B.4900米
C.5000米D.5100米
5.此山坡4500米~4750米处,该类垫状植物盖度低的原因可能是( )
A.草地退化严重B.降水较多
C.透光率较低D.气温较低
解析 第4题,根据材料可知垫状植物在4900米处分布最密集,故选B。
第5题,读图,垫状植被最大分布盖度区海拔4900米,与之相比,该山地4500~
4750米处的海拔低,气温较高,D错。
青藏高原区以冰雪融水为主,降水少,B错。
气温较高,冰雪融水较多,草地植被发育较好,A错。
植被发育好,透光性较低,故选C。
答案 4.B 5.C
辽宁丹东高一上学期期末)“银杏黄时秋意浓”,每至暮秋,银杏树便“尽换黄金甲”,当秋风袭来,遍地碎金,如梦如幻的浪漫景色吸引大量游人前去观赏。
读我国主要银杏观赏地分布图,完成6~7题。
6.丹东的地带性植被属于( )
A.常绿阔叶林B.针阔叶混交林
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7.与湖州相比,丹东的银杏( )
A.生长缓慢B.枝叶繁茂
C.冬季落叶D.树干高大
解析 第6题,丹东位于辽宁省,为温带季风气候,地带性植被属于落叶阔叶林。
湖州位于浙江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更充足,比丹东的银杏生长更快,故选A。
第7题,与湖州相比,丹东的纬度更高,气温较低,银杏的生长速度较慢,A正确。
两地都是银杏树,因此枝繁叶茂,冬季落叶和树干高大,都是相似的,B、C、D错误。
答案 6.C 7.A
山东潍坊高一期末)红柳沙包是分布在新疆罗布泊地区的一种特殊地貌,高度一般在3~10米。
研究发现,红柳沙包由许多枯枝落叶层和风沙层组成,二者交替堆积,形成了清晰的层理构造。
下图示意红柳沙包景观。
据此完成8~10题。
8.红柳沙包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
A.植被B.地形
C.土壤D.水分
9.与红柳沙包中枯枝落叶层厚度大小密切相关的因素是( )
A.气压B.水分
C.气温D.光照
10.沙包上的红柳( )
A.植株高大B.叶片宽阔
C.枝条粗短D.根系发达
解析 第8题,由材料及图片可知,红柳沙包形成于红柳树边,是枯枝落叶层与风沙层两者交替堆积。
据此判断,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植被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其主导因素应是植被。
故选A。
第9题,枯枝落叶层厚度的大小决定于红柳树的生长状况。
干旱地区决定植被状况的主要因素应该是水分。
故选B。
第10题,由红柳所处的该地沙漠环境及景观图片可知,沙包上的红柳为灌木,因此植株并不高大,枝条细长可以用以编筐等;
叶片较小,以减少蒸发;
根系发达,以适应干旱缺水环境。
故选D。
答案 8.A 9.B 10.D
二、综合题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冷夏热,降水较少。
下图为内蒙古植被类型分布图。
(1)判断A、B、C三种植被类型。
(2)简述内蒙古植被的分布地区。
(3)指出影响内蒙古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
解析 第
(1)题,读内蒙古自治区植被景观分布图可知,内蒙古自治区的植被类型从东往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
第
(2)题,根据图例和三种植被的分布描述即可。
第(3)题,植被的分布深受降水的影响,内蒙古自治区植被景观的变化表明该省级行政区域降水量从东往西逐渐减少。
答案
(1)A为森林;
B为草原,C为荒漠。
(2)森林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东部大兴安岭地区,草原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东部地区,荒漠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部地区。
(3)水分(降水)。
12.(2019·
北京临川学校高一测试)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概括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特征。
(2)指出热带雨林的三大分布地区。
(3)指出甲、乙两地植被的显著区别。
(4)与常绿阔叶林相比,热带雨林的显著特征是什么?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示和针叶林的分布进行描述即可:
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约在北纬50°
~70°
之间,如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呈带状东西延伸。
第
(2)题,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赤道南北两侧,东南亚地区、刚果河流域和亚马孙河流域是热带雨林的三大集中分布区,亚马孙河流域集中分布着地球上大约一半的热带雨林。
第(3)题,由图可知,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区,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夏季常绿、冬季由于气温低,树木落叶;
乙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树木终年长青。
第(4)题,热带雨林地区为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区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植被 新教材 高中地理 必修 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