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本科推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195390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28
- 大小:35.98KB
级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本科推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级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本科推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级资源共享课程建设项目申报书本科推荐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72信箱
研究方向
光学
是否曾获省级
精品课程称号
是
曾获省级精品
课程称号年份
2010年
原省级精品
教
学
现课程负责人近三年讲授本课程情况;
近五年来讲授的主要课程(含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
学生届数及学生总人数)(不超过五门);
承担的实践性教学任务(含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总人数);
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
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五项);
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主编的省部级及以上规划教材、获奖教材(不超过五项):
1.讲授的主要课程(近五年主要课程)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周学时
届数/学生总人数
大学物理
公共课
4
2届/196人
电磁测量
专业基础课
3届/165人
专业教育
2
2届/312人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近五年主要实践教学)
物理实验
18
5届/1210人
应用光学实验
专业课
2届/154人
工程设计
5届/1200人
毕业设计
1
5届/25人
3.教学研究课题(近五年主要课题)
课题名称
来源
年限
备注
设计性及创新性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探索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
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研究
2010
实验教学中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11
特等
实验教学中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2012
4.教学研究论文(近五年主要论文)
论文题目
刊物名称
时间
设计性及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创新型人才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应用光学
光电密码锁的实验研究
激光多普勒测速实验的研究分析
大学物理实验
5.编写出版教材
教材名称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2
基础物理实验
校一等奖
综合设计性物理实验
校二等奖
微型计算机应用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材科
2003
6.教学表彰奖励(近五年主要奖励)
表彰奖励项目
奖励名称
授予单位
教学名师
2009.4
物理实验教学师范中心建设规范的研究与实践
教学成果2等
陕西省
2009.10
安培力弦振动仪
新研制设备1等
2009.11
反成像光杠杆放大系统
新研制设备2等
电子束实验仪
新研制设备3等
冲击检流计改造
压力传感器实验
新开发实验3等
表面技术应用系列实验
2012.11
用CCD测量杨氏弹性模量
术
研
究
课程负责人近五年来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本人所起作用)(不超过五项);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署名次序与时间)(不超过五项);
获得的学术研究表彰/奖励(含奖项名称、授予单位、署名次序、时间)(不超过五项):
1.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近五年)
作用
十万分级频率信号处理电路
总装
2008~2012
固体推进剂燃速测试系统
航天46所
烧蚀机配套设备
惠安化工厂
3
多用途燃烧性能测试系统
航天42所
换热器泄露检测系统
西安鸿丰公司
主持
激光散射测试系统
蓝莫德公司
2.课程团队
课
程
团
队
结
构
姓名
性别
专业技术
职务
学科专业
在本课程中
承担的工作
签字
1960.01
指导物理实验
李德昌
1956.06
韩香娥
女
1962.09
指导实验与竞赛
吴兴林
1970.09
高工
无线电物理
邹洼牢
1960.08
刘科祥
1961.01
郭宏福
1964.03
指导物理实验与竞赛
宋金茂
1957.02
电学
孙继超
1961.02
乔俊绒
1962.11
张静涛
1959.10
力学
徐强
1973.11
副教授
张昌民
1954.10
武颖丽
1974.12
李强
1955.05
李艳辉
1979.09
李江挺
1980.03
代少玉
1979.08
刘伟
1979.01
刘春波
1980.04
弓树宏
1978.04
曹运华
1983.05
朱婧晶
1983.01
讲师
胡荣旭
1976.01
丁春颖
1978.11
马红玉
1983.11
指导演示实验
武福平
1976.10
武光玲
1980.12
姚荣辉
1973.10
武振华
理论物理
从事物理教学的专职教师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教授3人、副高19人、中级职称8人;
35岁以下教师12人、36岁到55岁教师15人、56岁到60岁3人。
从以上统计可以看出教师职称、年龄结构合理。
课程
团队
整体
素质
及青
年教
师培
养
课程团队(含优秀的教育技术骨干和行业背景专家)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师资配置情况、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物理实验中心现有专职教师30人。
教授3人,副教授(高工)19人,讲师8人,其中博士17人,教师主要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等。
教师主要从事物理实验、大学物理和部分专业课的课程教学,科学研究和教师培养依托无线电物理博士点、光学博士点和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以及物理学一级硕士点。
物理实验中心一直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有计划地对青年教师进行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提高学术水平,稳定教师队伍,保证本科生教学质量。
近年来引进的教师都是博士,在教师培养方面除长规的教学培养1年外,重点采取送出去、请近来和加入科研团队的方式培养。
近5年引进青年教师9名,有3名到美国进修1年,2名到中科院交流进修1年,同时先后请中国科学院武向平院士,刘邦贵研究员以及法国鲁王大学任宽芳教授来学校培养青年教师,成效显著。
教学
改革
与研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教学改革必须从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着手,立足实际,从加强学科发展、人才梯队和师资队伍建设,以及科研促教学、管理体制、教学内容与模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1.加强学科建设,按照创新体系标准培养高学术水平的学术梯队
准确定位、合理布局、保持特色、拓宽方向,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科研互长,促进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必须创新、保持特色、形成合力。
通过十余年努力,现有无线电物理、光学两个博士点、物理学博士后流动站,物理学一级硕士点。
教学改革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随着青年教师增加,需要在教学科研两条战线上培养学术梯队。
学科建设离不开科研、人才建设也离不开科研。
依托科学研究,促进高学术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
科学研研与教学研究能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与敬业精神,稳定教师队伍。
近几年来,我们以国际前沿研究领域的课题为方向,以国家、国防需求以及市场需求为背景,主动积极地争取科研项目,加强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
平均年科研项目超过20项,科研经费年平均400多万元。
在本科生中实施多层次实验教学、科研训练计划,形成科研训练小组(3~5人为一组),在科研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研究作风和创新能力,促进了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教育改革成败的关键是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在双重意义上努力,一专多能:
既要不断地在科学研究中掌握和拓宽学科研究方向、新知识、新技能与新方法,提高研究能力,又要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学习意识与组织能力,包含如何传授和培养学生学习与掌握知识的理论与实验方法。
多年来形成了良好制度,主讲教师负责制度、听课制度、培训制度、青年教师讲课竞赛制度和激励竞争,多形式培养青年教师,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在教学中的骨干带头作用。
五年来在国内外发表论文400余篇,在研项目20余项,编写教材8本,科研获奖10余项,教学获奖获30余项。
2.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更新
我们于2004年提出了“厚基础、重创新、求质量、高素质”的教学改革新思路,多层次教学的实验新方法,坚持以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改革为先导,以运行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以教学内容改革创新为核心,认真抓了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方式的整合。
进一步深化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有机结合,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维空间中更新教学内容,构建开放式、设计性、综合性和科研训练的物理实验体系与内容,实施互动性研究式课堂教学的新型基础课程体系。
教师的天职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是培养学生道德修养、做人的道理、严谨作风、刻苦钻研、敬业精神。
我们历来重视开展将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教书育人有机地结合研究,将教书育人寓于教学中。
3.加强基础课教学改革力度,促进《物理实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
进一步增强精品意识,开展高等学校创新体系研究,借鉴国内外创新教育内容和途径,构建了集“教与学为一体,课内课外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为一体”的创新教育体系,根据“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总体优化”的原则,积极主动地致力于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规范教学管理,优化课程内容,实施分层次教学体系:
考虑我校专业的多学科性,学生的水平与培养目标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理、工、管、文专业和教改班学生制定不同层次和模式的物理实验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我们对物理实验教学分四个不同层次。
理科类专业和教改班采用重基础实验,使学生基础扎实;
工科学生偏重工程应用实验,培养学生知识面;
经管类学生采用按较低要求的实验,尽量培养学生较扎实的物理实验基础知识。
考虑实验内容的基础性、完整性的同时,加强现代物理实验内容,并针对专业特色增加选做内容。
同时对教学工作、实验报告、实验命题、考试工作和资料保管,以及质量监控与评价等一系列工作实行了规范化管理等,取得良好效果。
●加强精品教材的编写和应用:
针对不同的专业,近5年来我们编写出版了《大学物理实验》;
《基础物理实验》;
《综合设计性物理实验》三部教材,同时编写了7本物理实验讲义,进一步完善立体化物理实验教材的建设。
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建设和应用:
针对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加强视频演示资料和动画,以及各种教学资料的收集与制作;
参考国内外大量教学资源,编制了多套物理实验课件。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率先分层次实现预约开放式教学
更新实践教学改革的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目的,开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分层次、设计性、综合性、研究型实验教学的规划与教材撰写。
研究建立设计性及创新性物理实验课程结构,开发设计性和创新性物理实验项目,使综合性实验智能化、系统化。
对创新性、设计性实验教育模式与课程结构进行研究,以基础物理实验、中级物理实验以及物理与传感器、电子线路、计算机相结合,设计出综合性实验。
在西北地区较早实现物理实验教学全面预约开放和计算机网络管理模式。
学生网上预约实验项目,预交实验设计报告,安排实验时间。
分层次(按不同年级和不同能力的学生)进行必修与选修,实施开放式的设计性与创新性实验,以及学生教学网络管理。
4.建立开放式教学,构建服务于学生创新活动与素质培养的教学环境
●利用教育部修构基金,建设物理演示实验室:
2006年完成500平方米物理演示实验教学大厅的建设。
完善或新建1500平方米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室,物理实验演示大厅建设使教学效果更加生动形象、理论联系实际,物理演示实验室,除供课堂做演示实验,也能供课外做演示实验。
部分演示实验仪器装置是教师自己设计制作,更具有实用性。
●完善设计性与综合性物理实验设备与仪器,开发设计及创新性物理实验项目,完成其系列课程和教材;
在基础物理实验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在综合设计性实验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分层次面向全校各专业本科生开放设计性与综合性物理实验。
通过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受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产学研相结合,为学生建立应用基地,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中心与高新开发区、西安中策公司、西安四维电器公司及北京应用软件公司等单位建立合作,建立学生实践基地。
物理实验中心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结合物理和电子线路进行电子线路、挑战杯等竞赛活动。
我校学生每年均获得一、二等奖数名,总成绩处于高校前茅。
5.承担多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成果明显,起到示范作用。
在上世纪80年代我校物理实验中心就以胡昌壁教授为首开始进行创造性、开放式实验教学研究。
近几年以来,中心承担了《陕西省普通高校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陕西省工科物理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高等学校创新体系改革计划》、《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的研究与实践》等多项教学研究项目。
例如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校重点教育基金项目,15万
《高等工科院校开展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面向21世纪省教育改革基金项目,
《设计性及创新性物理实验的开发》,校教育改革重点项目
《物理实验中心创新体系研究与实践》,校教育改革重点项目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的研究与实践》,陕西省重点教改项目
《物理实验建设》,教育部修构资金立项项目
积极参与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教学研究工作。
吴振森教授积极参与教育部物理学与天文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应用物理学》专业规范的研究与撰写,受电子信息科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负责编写《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报告。
组织西北地区物理实验教学的研讨会,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研讨。
吴振森教授在2006年陕西物理实验教学学术会议上作题为《高等学校开放式创新性实验教学体系的研究》的特邀报告,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3.课程建设
详细介绍课程持续建设和更新情况:
物理教研室成立于1951年,主要承担全校各专业大学物理和物理实验课程,1982年物理实验单独设课,成立物理实验中心,在教学教改中取得多项成果,方湖宝、过巳吉、胡昌壁等知名专家曾经在物理教研室工作,他们创建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在国内外很有影响。
我校物理实验教学,坚持不断改革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发表了多篇教学改革学术论文。
物理实验中心作为我校211工程建设子项目,高质量通过了教育部专家验收,并成为展示我校教学改革成果的重要窗口之一。
物理实验中心具有浓郁的西电特色,先后有40余所大学派教师师参观学习,“四固定实验教学方法”等部分成果在全国多所大学推广应用。
恢复高考以来物理实验教学得到了全面发展。
1978年成功地举办了四年制本科物理师资班。
现在留校的学生均已成为教授、教学科研带头人,多人成为博导。
有的已成为国内外著名的学者,如美国纳米材料首席科学家王中林教授;
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科学院武向平教授。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全面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尤其是基础课实验教学质量,多次修订物理实验教学大纲,建设了演示实验室,改善教学硬软件环境,制定培养教师计划等15项制度。
根据国家高校本科生教学工作评价指标体系,针对全校物理实验教学,注重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年龄层次结构地合理性。
我们选派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和博士导师亲自承担物理实验教学,起表率作用。
物理实验现有面积6000余平方米,可以开出基础物理实验24个,设计性物理实验24个,近代物理实验54个,物理演示实验310个,还有全套的物理实验教学录像片。
2002年,我们提出了“厚基础、重创新、求质量、高素质”的教学改革新思路,坚持以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改革为先导,以运行模式和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以教学内容改革创新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全面改革实践教学”获得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3年“加强学科建设,促进教学改革,创建基础课程教学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2001年211子项目“物理实验教学中心”高质量通过教育部验收,我们开始筹建示范教学中心。
2003年,“高等学校基础实验教学新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从教学思想到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习题环节和考核办法形成了较完善的体系。
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的思想方法、创新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
同年,我们开始建设新校区物理实验中心,投入800万元全面购置更新实验仪器设备。
2002-2007年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共承担省级、校级教改项目20余项,开展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研究与实践。
分层次的基础性、设计性、综合性、科研训练实验教学的规划与教材撰写。
研究建立设计性及创新性物理实验课程结构,开发设计及创新性物理实验项目,使综合性实验智能化、系统化。
2005年物理实验中心被评为“陕西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0年“物理实验”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
我校一直重视实验课程的持续建设和更新,2008年开始学校对各实验中心投入专款建设更新费每年20万元,主要用于实验教学改革项目和新实验设备研制开发,实验中心每年立项完成实验教学改革项目10项,新实验设备研制开发项目10项。
4.课程内容
课程的内容、结构、知识点、课时等方面的组织安排:
课程目标
建立以学生为本、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多方面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
构建激励探索、培养创新精神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
课程设计思路与效果
1.挖掘物理理论和实验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优势作用,优化整合理论和实验教学体系,在课堂实验教学、课内外实验、网络教学和课外创新诸多环节中铺就多层次的贯穿大学四个年级的物理实验教学创新实践平台。
2.为适应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的需求,分层次教学贯穿到实验课程的始终,主要通过2条渠道加以实施。
①课程体系分成基础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演示实验和科研创新训练等层次。
②根据各专业的特点和学生层次,分人文管理类模块、教改理科类模块、电子类模块,灵活课程体系的专业适应性。
3.建设现代化的物理实验教学网络平台,正确发挥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作用,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深层次个性化学习的主导作用。
本科生物理实验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师指导方法
年级
实验层次
开出数
至少选做
操作方法
教学重点
一下
基础实验
24
9
网上选课,预约开放,教师指导
不确定度,实验方法,
实验操作,实验分析
二上
设计性实验
实验设计,实验能
二下
综合性实验
54
7/23
综合应用,综合分析
三上
创新实验
科研训练
各种竞赛
3~5学生为一组自选题目,在教师指导下完成,获得课外学分
理论应用,综合设计,综合加工,安装调试,书面报告(或论文)
本科生物理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课程性质
学时
学分
考试方法
必修
27
1.5
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50%,考试50%
限选/选
92/30
2/4
任选
课外
课外学分1~8
验收评审报告,发表论文,科研作品
国际、国家、省部、校级获奖
(指导教师工作量8~20学时)
5.课程资源
资源特色
“物理实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资源的特色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资源共享 课程 建设项目 申报 书本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