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193754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44
- 大小:685.45KB
云南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
《云南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心理学考试材料Word文档格式.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的体系越来越完善,内容越来越丰富。
随着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加之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深刻影响,人们对学习概念的理解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学习和教学过程及其条件研究得越来越深入细致,如从认知层面研究问题解决过程、学习策略以及学习动机等,并且越来越注重为教学实践服务,发展了许多有效的教学模式,如合作学习等。
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特邀专题报告中,精辟地总结了教育心理学十几年来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做更多的控制;
第二,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第三,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如同伴辅导、合作学习、交互式学习等,从而使学生把个人的科学思维与同伴相结合;
第四,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
我国的教育心理学最初是从西方引进的,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又出现了几本翻译介绍和自己编写的教育心理学书籍。
直到建国前,某些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对学科心理尤其是汉语教学心理、教育与心理测验进行了一定的科学研究,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多模仿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建国后,学者们主要学习和介绍苏联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和研究,做了一些有关教学改革的儿童入学年龄的实验研究。
20世纪60年代前期,又在学科心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前期,由于十年动乱的冲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度中断。
自70年代后期起,教育心理学重新复苏繁荣,自己编写的和翻译介绍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越来越多。
目前,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工作者们正在不断地吸收国外的先进科研成果,并结合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开发理论和应用研究,这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中学教育心理学精华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研究表明,学生心理发展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连续性与阶段性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4.差异性
二、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
1.乳儿期(0~1岁)2.婴儿期(1~3岁)3.幼儿期(3~6、7岁)
4.童年期(6、7岁~11、12岁)5.少年期(11、12岁~14、15岁)
6.青年期(14、15岁~25岁)7.成年期(25~65岁)8.老年期(65岁以后)
到了14、15岁,个体发展进入青年初期,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逐步与成人接近。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1.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2.关键期
已有研究提出,2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
4岁~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
当然,儿童的行为学习与动物的完全依赖本能的学习不同,即使错过了关键期,有的能经过补偿性学习仍有可能获得,只是难度要大得多。
所以,我们应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发展
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一)感觉运动阶段(0~2岁)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有如下主要特征:
1.单维思维(即思维的片面性)2.思维的不可逆性
3.自我中心
(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这个阶段的儿童的思维主要有如下特征:
1.多维思维2.思维的可逆性
3.去自我中心4.具体逻辑推理
(四)形武运算阶段(11~15岁)
二、认知发展阶段与教学的关系
(一)认知发展阶段制约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在皮亚杰看来,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知水平。
所以,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超出当时的认知发展水平,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当内容。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大量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教育训练来加快各个认知发展阶段转化的速度是可能的。
只要教学内容和方法得当,系统的学校教学一定可以起到加速认知发展的作用。
(三)最近发展区
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
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
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也就是说,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一、人格的发展
(一)人格的含义
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二)人格发展的阶段理论
1.基本信任感对基本不信任感(0岁~1.5岁)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2岁~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4岁~5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11岁)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岁~18岁)
其他三个阶段分别是:
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
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
(三)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因素
1.家庭教养模式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含义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的认识。
一般认为,自我意识包括三种成分:
一是自我认识,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价;
二是自我体验,个体对自己的自我体验,如自尊、自爱、自豪、自卑及自暴自弃等;
三是自我监控,属于对自己的意志控制,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和自我追求等。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1.生理自我
生理自我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
儿童1岁末,开始将自己的动作和动作的对象区分开来,把自己和自己的动作区分开来,并在与成人交往中,按照自己的姓名、身体特征、行动和活动能力来看待自己,并作出一定的评价。
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基本成熟。
2.社会自我
儿童在3岁以后,自我意识的发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
他们从轻信成人的评价逐渐过渡到自我独立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原则性、批判性正在迅速发展,对道德行为的判断能力也逐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概括程度的评价。
但他们的自我评价通常不涉及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的调节控制能力也较差,常出现言行不一的现象。
社会自我至少年期基本成熟。
3.心理自我
心理自我是在青年初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青年开始形成自觉地按照一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则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能力。
通过对自我的发现,产生独立的愿望,了解未来对自己的重要意义。
自我评价越来越客观、公正和全面,并具有社会道德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我理想,追求最有意义和最有价值的目标。
第四节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认知过程是指学生借以获得信息、做出计划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
这个过程存在着个体之间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能力等方面的个别差异。
(一)认知方式的差异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与教育有明显关系的认知方式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场独立与场依存(这两个概念的提出者是赫尔曼·
威特金)
2.沉思型与冲动型(这种认知方式是贾罗米·
凯冈提出的)
3.辐合型与发散型(美国的吉尔福)
(二)智力差异
1.智力与智力测量
智力是使人能顺利地从事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
为了对人的聪明程度做定量分析,心理学家创造了许多测量工具,这些测量工具被称作智力量表,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量表)。
智力测验中引进了一个重要概念——智商(IQ),智商是智力商数的简称,是用来表示智力高低的一种相对指标。
IQ一智力年龄(MA)/实际年龄(CA)×
100
2.智力的差异
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故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包括个体差异和群体差异。
智力的个体差异反映在个体间和个体内。
个体间的差异指个人与其同龄团体的稳定的平均数比较时所表现出来的差异。
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
(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教育工作者应当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一)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性格也是指那些表现在恒常的行为方式上的特征。
性格是人格的核心。
(二)性格的差异
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1.性格的特征差异
性格特征差异通常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性格的态度特征;
二是性格的理智特征,;
三是性格的情绪特征;
四是性格的意志特征。
2.性格的类型差异
性格类型是指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组合。
许多心理学家都试图对性格进行分类,以下列举几种:
依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两类。
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根据性格的特征差异,将性格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三)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
性格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作为动力因素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教育更应重视性格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
中学教育心理学精华第三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一、学习的心理实质
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
2.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
由经验引起的学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有计划的练习或训练而产生的;
一种是由偶然的生活经历而产生的随机学习。
四、学习的一般分类
(一)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1.信号学习2.刺激一反应学习3.连锁学习4.言语联结学习
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规则或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学习
(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的五种学习类型
1.智慧技能2.认知策略3.言语信息
4.动作技能5.态度
(三)我国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
我国教育心理学家把学生的学习分为三类∶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学习。
第二节联结学习理论
一、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
(一)桑代克的经典实验
桑代克(1874~1949)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创始人。
他把人和动物的学习定义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而形成的,即通过试误形成的。
桑代克以动物为对象研究学习过程,较著名的实验是小猫“迷箱”。
(二)尝试一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
1.效果律2.练习律3.准备律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经典性条件反射是由俄国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来的。
巴甫洛夫在研究狗的消化腺的过程中发现了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是∶
1.获得与消退2.刺激泛化与分化
三、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操作性条件反射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来的。
他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是∶
1.强化2.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3.消退4.惩罚
四、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加涅提出的学习模式是依据电子计算机工作的原理,并结合人对信息加工的特点提出来的。
1.信息流2.控制结构——期望事项和执行控制
第三节认知学习理论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一反应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
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
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是受习惯所支配。
一、苛勒的完形一顿悟说
(一)苛勒的经典实验
德国心理学家苛勒曾在1913至1917年间,对黑猩猩的问题解决行为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研究,从而提出了与尝试一错误学习理论相对立的完形一顿悟说。
苛勒的实验主要有两个系列∶箱子问题与棒子问题。
(二)完形一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
二、布鲁纳的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他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
因此,他的理论常被称为认知一发现说或认知一结构论。
(一)学习观
1.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2.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二)教学观
由于布鲁纳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认知结构的重要性,所以他主张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对学科结构的一般理解。
他认为,学生理解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就容易掌握整个学科的具体内容,就容易记忆学科知识,就能促进学习迁移,促进儿童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并可提高其学习兴趣。
三、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一)意义学习的实质
所谓意义学习,奥苏贝尔认为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所谓实质性的联系,是指表达的词语虽然不同,但却是等值的,也就是说这种联系是非字面的联系。
所谓非人为的联系,是指有内在联系而不是任意的联想或联系,指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的观念建立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
(二)意义学习的条件
意义学习的产生既受学习材料本身性质(客观条件)的影响,也受学习者自身因素(主观条件)的影响。
从客观条件来看,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在学习者的心理上是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学习能力范围之内的。
从主观条件来看,首先,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认知结构;
其次,学习者必须具有积极主动地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最后,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使认知结构或旧知识得到改善,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即心理意义。
意义学习的目的,就是使符号代表的新知识获得心理意义。
上述条件缺一不可,否则就不能构成有意义的学习。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
建构主义是认知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
建构一方面是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是新旧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这种思想被认为是当代教学和课程改革的基础。
(二)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知识观2.学习观3.学生观
中学教育心理学精华第四章:
学习动机
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一)动机及其功能
所谓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它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
激活功能;
指向功能;
强化功能。
(二)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两者相互作用形成学习的动机系统。
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
2.学习期待与诱因
(三)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论
奥苏贝尔提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这三种内驱力就是学习需要的三个组成因素:
1.认知内驱力2.自我提高内驱力3.附属内驱力
二、学习动机的种类
(一)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可以分为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高尚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低级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己的、自我申心的,学习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
(二)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活动直接相关联的,来源于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的兴趣。
远景的间接性动机是与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的前途相关联的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
一、强化理论
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
一般说来,强化起着增进学习动机的作用;
惩罚则一般起着削弱学习动机的作用,但有时也可以使一个人在失败中重新振作起来。
二、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
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三、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阿特金森。
成就动机是个体努力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又快又好地解决某一问题的愿望或趋势。
它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是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
成就动机是人类所独有的,它是后天获得的具有社会意义的动机。
在学习活动中,成就动机是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
四、成败归因理论
由于归因理论是从结果来阐述行为动机的,因此它的理论价值与实际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二是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
三是有助于从特定的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
正因为如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运用归因理论来了解学习动机,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作用。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三种:
一是直接强化;
二是替代性强化;
三是自我强化。
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中学教育心理学精华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
第一节学习迁移概述
一、什么是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
由于迁移的作用,几乎所有的习得经验都以各种方式相互联系起来。
二、迁移的种类
(一)正迁移与负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效果不同而划分的类型。
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干扰、阻碍。
(二)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这是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进行的划分。
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二节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一、早期的迁移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认为心理官能只有通过训练才得以发展,迁移就是心理官能得到训练而发展的结果。
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
官能即注意、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一般的心理能力。
(二)相同要素说
相同要素即相同的刺激一反应的联结,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
后来相同要素被改为共同要素,即认为两种情境中有共同成分时可以产生迁移。
迁移是非常具体的,并且是有条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
(三)经验类化说
美国心理学家贾德的经验类化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在迁移中的作用,强调原理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 教师 资格证 中学 教育 心理学 考试 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