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42中国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189920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76MB
高考地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42中国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
《高考地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42中国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试题真题分类汇编42中国地理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完成7、8题。
7.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
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
8.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B8.B
浙江卷)37.根据下列材料,完成
(1)~(3)题。
(26分)
材料一图1为长江下游部分地区略图。
图2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结构图。
岸线资源包括港口和工业生产等所需的相关水域和陆域,一级岸线优于二级,二级优于三级。
材料二苏州地处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分布大量的出口型组装制造企业,拥有较为完善的生产配套。
在当前社会经济条件变化的背景下,部分企业面临迁移或不迁移的选择。
(1)说明该地区建设众多引排工程的主要原因(8分)
(2)长江江苏段_______岸岸线资源条件较好,说明利用岸线资源适宜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的主要原因。
(8分)
(3)苏州某组装制造企业研究是否迁往安徽的方案。
若迁移,其生产条件有何变化?
若不迁移,其需采取什么应对措施?
(10分)
37.⑴径流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
地势低平;
旱涝灾害多发;
人口和城市密集,经济发达等。
⑵北。
原料和产品多为大宗商品,宜采用水运;
用水量较大,沿长江分布,用水便利;
环境容量较大。
⑶变化:
生产成本降低;
配套不完善;
运输成本上升。
措施:
提高自动化生产水平;
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新课标Ⅰ)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
我国的多年冻土主要分布于东北高纬度地区和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
东北高纬地区多年冻土南界的年平均气温在–1°
~1℃,青藏高原多年冻土下界的年平均气温约为–3.5°
~–2℃。
由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成功穿越了约550千米的连续多年冻土区,是全球目前穿越高原、高寒及多年冻土地区的最长铁路。
多年冻土的活动层反复冻融及冬季不完全冻结,会危及铁路路基。
青藏铁路建设者创造性地提出了“主动降温、冷却路基、保护冻土”的新思路,采用了热棒新技术等措施。
图8a示意青藏铁路格拉段及沿线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其中西大滩至安多为连续多年冻土分布区。
图8b为青藏铁路路基两侧的热棒照片及其散热工作原理示意图。
热棒地上部分为冷凝段,地下部分为蒸发段,当冷凝段温度低于蒸发段温度时,蒸发段液态物质汽化上升,在冷凝段冷却成液态,回到蒸发段,循环反复。
(1)分析青藏高原形成多年冻土的年平均气温比东北高纬度地区低的原因。
(2)图8a所示甲地比五道梁路基更不稳定,请说明原因。
(3)根据热棒的工作原理,判断热棒散热的工作季节(冬季或夏季),简述判断依据;
分析热棒倾斜设置(图8b)的原因。
【答案】
(1)青藏高原纬度低,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3分)(东北高纬地区年平均气温低于-1℃~1℃,可以形成多年冻土。
)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当年平均气温同为-1℃~1℃时,冬季气温高,冻结厚度薄,夏季全部融化,不能形成多年冻土。
(5分)
(2)甲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0℃,受气温变化的影响,活动层更频繁地冻融,(冻结时体积膨胀,融化时体积收缩,)危害路基;
(4分)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五道梁,夏季活动层厚度较大,冬季有时不能完全冻结,影响路基稳定性。
(3)冬季。
(2分)
依据:
冬季气温低于地温,热棒蒸发段吸收冻土热量,(将液态物质汽化上升,与较冷的地上部分管壁接触,凝结,释放出潜热,)将冻土层中的热量传送至地上(大气)。
(3分)
热棒倾斜设置的原因:
使棒体能深入铁轨正下方,保护铁轨下的路基(多年冻土)。
重庆)13.(26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
图4为我国某类古典园林的主要分布区域,明清时期该区域经济繁荣,园林建设蔚然成风。
图4
(1)说明明清时期该区域园林迅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9分)
(2)湖、池、泉等丰富多样的水景是该区域园林的突出特点之一。
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营造园林水景的有利影响。
(13分)
(3)以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建筑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图4所示区域自然条件对该地古典园林建设可能产生的危害提出两条防护措施。
(1)经济发达(资金充足),文化繁荣,市场需求大;
水陆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能工巧匠多。
(2)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沛,能满足营造园林水景的水量需求。
②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利于园林水景水源的汇集。
③河网稠密(水系发育),水体类型多样,为营造丰富多样的园林水景提供资源条件。
④沉积物松散,地下水丰富且埋藏浅,有利于减少水景营造的工程量和成本。
(3)防火;
防潮;
防蚁虫;
防雷击等。
【解析】
试题分析:
(3)该地纬度较低,夏季气温高,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建筑易发生火灾,因此应注意防火;
该地降水丰富,尤其是每年夏初受准静止锋影响,常形成连续性阴雨天气,空气湿度大,应注意防潮;
水热充足,易使蚁虫滋生,木结构建筑应注意防蚁虫;
该地夏季气温高,大气对流旺盛,易形成雷暴天气,应注意防雷击。
考点:
园林建设的区位条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江苏卷)新疆牧民季节性地转场在冬、夏牧场之间。
图6为新疆某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图中四条转场线路最合理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2.牧民转场主要受
A.草场垂直分布影响B.山前绿洲规模影响
C.草场水平分布影响D.聚落分布的影响
11.C12.A
江苏卷)图12为2011年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类型分布格局图。
读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Ⅱ区人口稠密是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
B.Ⅲ区内部不同省区间农业机械化水平差异大
C.Ⅳ区具有耕地面积大土地后备资源多的优势
D.V区自然条件差是限制其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4.在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可定位为粮食生产型农业区的省份主要位于
A.I区B.Ⅲ区
C.Ⅳ区D.V区
23.BD24.BC
安徽卷)34.(22分)阅读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图8为福建省1982年和2005年交通与城市发展示意图。
改革开放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福建省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由1982年的117.8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6554.69亿元,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1)简述福建省交通运输网的变化特点。
(2)说明交通条件改善对福建省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34.(22分)
(1)交通运输线路里程增加,站点增多,密度增大;
高速公路从无到有,沿海地区及其与中西部之间的交通线明显增多,交通布局更加合理;
形成了以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为主的省级综合运输网。
(2)加强了区域内外联系;
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等级提升,布局合理,沿海地区城市密集,城市等级体系更加完善。
北京卷)36.(36分)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
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图10
(1)说明百余年来北京至张家口之间交通运输的变化,并分析此变化对聚落兴衰的影响。
2014年7月,在北京市延庆县召开的第11届世界葡萄大会上,延庆与张家口市怀来县签订了葡萄产区合作协议,打造“延怀河谷·
葡萄酒乡”品牌,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2)简述“延怀河谷”协同发展葡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北京市与张家口市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
(3)概述崇礼作为雪上项目主赛场的气候条件。
为了改善区域环境质量,张家口市积极推进能源生产结构调整。
(4)举例说明张家口市能源生产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地理条件。
36.(36分)
(1)运输方式变化大;
出现铁路、公路、高速公路;
交通线路增多,路网密度变大。
古驿站衰落;
部分聚落(张家口、崇礼等)等级提升。
(2)利用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有助于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
增加劳动力就业,提高收入;
缩小区域差异。
(3)与周边地区相比较,崇礼冬季积雪时间较长,在75天以上;
平均风速较小,在2米/秒以下。
(4)推进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如风速较大,开发风能;
日照较充足,开发太阳能;
生物质能资源较丰富,开发生物能。
福建卷)37.(37分)图17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
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
材料二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
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1)说出渭河平原南北两侧(沿108°
E)的地形特征差异。
(2)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12分)
(3)分析楚河中游地区出现“秦腔飞地”的原因。
(4)楚河中游地区某中学的同学对造纸厂的规模是否扩大展开讨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看法。
选择你支持的一种看法,并为其提供论据。
A:
可扩大造纸厂规模。
B:
不宜扩大造纸厂规模。
37.(37分)
(1)(8分)
南侧:
以山地为主,地势较高(南高北低),起伏较大。
北侧:
以高原为主,地势较低(北高南低),起伏较小。
(2)(12分)
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
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
周边地区农业基础好,农产品丰富;
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3)(8分)
地处古代丝绸之路;
自然地理环境较好;
关中地区人口迁移到此聚居,带来秦腔文化,并世代相传到今。
(4)(9分)
支持A:
农业发展为造纸工业提供更多的资源;
两国经贸合作的加强,资金来源更充足;
先进设备的引进,林木等资源利用率提高;
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扩大。
(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支持B:
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大,市场有限;
扩大造纸厂规模可能加剧水资源紧张;
可能产生水体、环境污染;
砍伐林木可以导致生态破坏。
广东卷)41.(30分)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1)﹣(5)题。
材料一: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图9)。
图9
材料二:
南四湖及周边地区1982年与2012年各景观类型面积统计图(图10)。
(1)南四湖湖盆狭长,总体呈____走向。
部分入湖河流不定期出现断流现象。
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
(6分)
(2)南四湖及周边地区各景观类型中,1982年面积最大的是____;
1982﹣2012年间,面积增加最多的景观类型是____。
(3)分析1982﹣2012年间南四湖及周边地区沼泽面积大幅度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
(4)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5)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41.(30分)
(1)西北﹣东南 ①河流补给不足;
②河流沿岸用水量大;
(2)湖泊 台田鱼塘
(3)①开挖鱼塘;
②围垦造田;
③建设用地占用;
(4)①提高湖泊自净能力,改善水质;
②稳定湖泊水位,维持湖泊水量;
③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改善局地小气候。
(5)①调整工业结构,降低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
②优化工业布局,便于集中处理污水;
③提高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减少污水排放量;
④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实施达标排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地理试题 分类 汇编 42 中国 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