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实现的数字电子时钟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189176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229.51KB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数字电子时钟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基于单片机实现的数字电子时钟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实现的数字电子时钟设计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2LED显示电路8
3.3键盘控制电路10
第四章数字钟的软件设计12
4.1系统软件设计流程图12
4.2数字钟的原理15
4.3LED显示程序16
第五章调试与功能说明17
参考文献17
总结18
致 谢18
第一章绪论
1.1数字电子钟的背景
20世纪末,电子技术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在其推动下,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渗透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同时也使现代电子产品性能进一步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越来越快。
时间对人们来说总是那么宝贵,工作的忙碌性和繁杂性容易使人忘记当前的时间。
忘记了要做的事情,当事情不是很重要的时候,这种遗忘无伤大雅。
但是,一旦重要事情,一时的耽误可能酿成大祸。
目前,单片机正朝着高性能和多品种方向发展趋势将是进一步向着CMOS化、低功耗、小体积、大容量、高性能、低价格和外围电路内装化等几个方面发展。
下面是单片机的主要发展趋势。
单片机应用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控制系统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
从前必须由模拟电路或数字电路实现的大部分功能,现在已能用单片机通过软件方法来实现了。
这种软件代替硬件的控制技术也称为微控制技术,是传统控制技术的一次革命。
单片机模块中最常见的是数字钟,数字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1.2数字电子钟的意义
数字钟是采用数字电路实现对.时,分,秒.数字显示的计时装置,广泛用于个人家庭,车站,码头办公室等公共场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少的必需品,由于数字集成电路的发展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广泛应用,使得数字钟的精度,远远超过老式钟表,钟表的数字化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而且大大地扩展了钟表原先的报时功能。
诸如定时自动报警、按时自动打铃、时间程序自动控制、定时广播、自动起闭路灯、定时开关烘箱、通断动力设备、甚至各种定时电气的自动启用等,所有这些,都是以钟表数字化为基础的。
因此,研究数字钟及扩大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1.3数字电子钟的应用
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
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广泛用于个人家庭以及车站、码头、剧场、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极大的方便。
由于数字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采用了先进的石英技术,使数字钟具有走时准确、性能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它还用于计时、自动报时及自动控制等各个领域。
第二章整体设计方案
2.1单片机的选择
单片机微型计算机是微型计算机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颇具生命力的机种。
单片机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特别适用于控制领域,故又称为微控制器。
通常,单片机由单块集成电路芯片构成,内部包含有计算机的基本功能部件:
中央处理器、存储器和I/O接口电路等。
因此,单片机只需要和适当的软件及外部设备相结合,便可成为一个单片机控制系统。
单片机经过1、2、3、3代的发展,正朝着多功能、高性能、低电压、低功耗、低价格、大存储容量、强I/O功能及较好的结构兼容性方向发展。
其发展趋势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多功能
单片机中尽可能地把所需要的存储器和I/O口都集成在一块芯片上,使得单片机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
比如A/D、PWM、PCA(可编程计数器阵列)、WDT(监视定时器---看家狗)、高速I/O口及计数器的捕获/比较逻辑等。
有的单片机针对某一个应用领域,集成了相关的控制设备,以减少应用系统的芯片数量。
例如,有的芯片以51内核为核心,集成了USB控制器、SMARTCARD接口、MP3解码器、CAN或者I*I*C总线控制器等,LED、LCD或VFD显示驱动器也开始集成在8位单片机中。
2、高效率和高性能
为了提高执行速度和执行效率,单片机开始使用RISC、流水线和DSP的设计技术,使单片机的性能有了明显的提高,表现为:
单片机的时钟频率得到提高;
同样频率的单片机运行效率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由于集成度的提高,单片机的寻址能力、片内ROM(FLASH)和RAM的容量都突破了以往的数量和限制。
由于系统资源和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开始使用高级语言(如C语言)来开发单片机的程序。
使用高级语言可以降低开发难度,缩短开发周期,增强软件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便于改进和扩充功能。
3、低电压和低功耗
单片机的嵌入式应用决定了低电压和低功耗的特性十分重要。
由于CMOS等工艺的大量采用,很多单片机可以在更低的电压下工作(1.2V或0.9V),功耗已经降低到uA级。
这些特性使得单片机系统可以在更小电源的支持下工作更长的时间。
4、低价格
单片机应用面广,使用数量大,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成本的降低。
目前世界各大公司为了提高竞争力,在提高单片机性能的同时,十分注意降低其产品的价格。
目前,我国生产很多型号的单片机,在此,我们采用型号为STC89C52的单片机。
因为:
STC89C52是一个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单片机,片内含4kbytes的可反复擦写的Flash只读程序存储器和128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器件采用ATMEL公司的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生产,兼容标准MCS-52指令系统,片内置通用8位中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单元,内置功能强大的微型计算机的AT89C52提供了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STC89C52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单片机,40个引脚,32个外部双向输入/输出(I/O)端口,同时内含2个外中断口,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2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STC89C51可以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编程,也可以在线编程。
其将通用的微处理器和Flash存储器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可反复擦写的Flash存储器可有效地降低开发成本。
2.2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MCS-52单片机内部结构
8052单片机包含中央处理器、程序存储器(ROM)、数据存储器(RAM)、定时/计数器、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和中断系统等几大单元及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三大总线,现在我们分别加以说明: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CPU)是整个单片机的核心部件,是8位数据宽度的处理器,能处理8位二进制数据或代码,CPU负责控制、指挥和调度整个单元系统协调的工作,完成运算和控制输入输出功能等操作。
数据存储器(RAM)
8052内部有128个8位用户数据存储单元和128个专用寄存器单元,它们是统一编址的,专用寄存器只能用于存放控制指令数据,用户只能访问,而不能用于存放用户数据,所以,用户能使用的RAM只有128个,可存放读写的数据,运算的中间结果或用户定义的字型表。
图2-1单片机8052的内部结构
程序存储器(ROM):
8052共有4096个8位掩膜ROM,用于存放用户程序,原始数据或表格。
定时/计数器(ROM):
8052有两个16位的可编程定时/计数器,以实现定时或计数产生中断用于控制程序转向。
并行输入输出(I/O)口:
8052共有4组8位I/O口(P0、P1、P2或P3),用于对外部数据的传输。
全双工串行口:
8052内置一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用于与其它设备间的串行数据传送,该串行口既可以用作异步通信收发器,也可以当同步移位器使用。
中断系统:
8052具备较完善的中断功能,有两个外中断、两个定时/计数器中断和一个串行中断,可满足不同的控制要求,并具有2级的优先级别选择。
时钟电路:
单片机的结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程序存储器和数据存储器分开的形式,即哈佛(Harvard)结构,另一种是采用通用计算机广泛使用的程序存储器与数据存储器合二为一的结构,即普林斯顿(Princeton)结构。
INTEL的MCS-52系列单片机采用的是哈佛结构的形式,而后续产品16位的MCS-96系列单片机则采用普林斯顿结构。
下图是MCS-52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2MCS-52系列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第三章数字钟的硬件设计
3.1内部系统设计
1.外接晶体引脚
图3-2晶振连接的内部、外部方式图
XTAL1 19
XTAL2 18
XTAL1是片内振荡器的反相放大器输入端,XTAL2则是输出端,使用外部振荡器时,外部振荡信号应直接加到XTAL1,而XTAL2悬空。
内部方式时,时钟发生器对振荡脉冲二分频,如晶振为12MHz,时钟频率就为6MHz。
晶振的频率可以在1MHz-24MHz内选择。
电容取30PF左右。
系统的时钟电路设计是采用的内部方式,即利用芯片内部的振荡电路。
AT89单片机内部有一个用于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
引脚XTAL1和XTAL2分别是此放大器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这个放大器与作为反馈元件的片外晶体谐振器一起构成一个自激振荡器。
外接晶体谐振器以及电容C1和C2构成并联谐振电路,接在放大器的反馈回路中。
对外接电容的值虽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电容的大小会影响震荡器频率的高低、震荡器的稳定性、起振的快速性和温度的稳定性。
因此,此系统电路的晶体振荡器的值为12MHz,电容应尽可能的选择陶瓷电容,电容值约为22μF。
在焊接刷电路板时,晶体振荡器和电容应尽可能安装得与单片机芯片靠近,以减少寄生电容,更好地保证震荡器稳定和可靠地工作。
2.复位 RST 9
在振荡器运行时,有两个机器周期(24个振荡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出现在此引腿时,将使单片机复位,只要这个脚保持高电平,51芯片便循环复位。
复位后P0-P3口均置1引脚表现为高电平,程序计数器和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全部清零。
当复位脚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时,芯片为ROM的00H处开始运行程序。
复位是由外部的复位电路来实现的。
片内复位电路是复位引脚RST通过一个斯密特触发器与复位电路相连,斯密特触发器用来抑制噪声,它的输出在每个机器周期的S5P2,由复位电路采样一次。
复位电路通常采用上电自动复位和按钮复位两种方式,此电路系统采用的是上电与按钮复位电路。
当时钟频率选用6MHz时,C取22μF,Rs约为200Ω,Rk约为1K。
复位操作不会对内部RAM有所影响。
常用的复位电路如下图所示:
图3-3常用复位电路图
3.输入输出引脚
(1)P0端口[P0.0-P0.7]P0是一个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端口,端口置1(对端口写1)时作高阻抗输入端。
作为输出口时能驱动8个TTL。
对内部Flash程序存储器编程时,接收指令字节;
校验程序时输出指令字节,要求外接上拉电阻。
在访问外部程序和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0口是分时转换的地址(低8位)/数据总线,访问期间内部的上拉电阻起作用。
(2)P1端口[P1.0-P1.7]P1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0端口。
输出时可驱动4个TTL。
端口置1时,内部上拉电阻将端口拉到高电平,作输入用。
对内部Flash程序存储器编程时,接收低8位地址信息。
(3)P2端口[P2.0-P2.7]P2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0端口。
对内部Flash程序存储器编程时,接收高8位地址和控制信息。
在访问外部程序和16位外部数据存储器时,P2口送出高8位地址。
而在访问8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时其引脚上的内容在此期间不会改变。
(4)P3端口[P3.0-P3.7]P2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0端口。
对内部Flash程序存储器编程时,接控制信息。
除此之外P3端口还用于一些专门功能,具体请看下表。
P3引脚
兼用功能
P3.0
串行通讯输入(RXD)
P3.1
串行通讯输出(TXD)
P3.2
外部中断0(INT0)
P3.3
外部中断1(INT1)
P3.4
定时器0输入(T0)
P3.5
定时器1输入(T1)
P3.6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WR
P3.7
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RD
表3-1 P3端口引脚兼用功能表
3.2LED显示电路
显示器普遍地用于直观地显示数字系统的运行状态和工作数据,按照材料及产品工艺,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常用的显示器有:
发光二极管LED显示器、液晶LCD显示器、CRT显示器等。
LED显示器是现在最常用的显示器之一,如下图所示。
图3-4LED显示器的符号图
发光二极管(LED)由特殊的半导体材料砷化镓、磷砷化镓等制成,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装成分段式或点阵式LED显示器件(半导体显示器)。
分段式显示器(LED数码管)由7条线段围成8字型,每一段包含一个发光二极管。
外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发出清晰的光。
只要按规律控制各发光段亮、灭,就可以显示各种字形或符号。
LED数码管有共阳、共阴之分。
显示电路显示模块需要实时显示当前的时间,即时、分、秒,因此需要6个数码管,另需两个数码管来显示横。
采用动态显示方式显示时间,硬件连接如下图所示,时的十位和个位分别显示在第一个和第二个数码管,分的十位和个位分别显示在第四个和第五个数码管,秒的十位和个位分别显示在第七个和第八个数码管,其余数码管显示横线。
LED显示器的显示控制方式按驱动方式可分成静态显示方式和动态显示方式两种。
对于多位LED显示器,通常
都是采用动态扫描的方法进行显示,其硬件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
图3-6数码管的硬件连接示意图
数码管使用条件:
a、段及小数点上加限流电阻
b、使用电压:
段:
根据发光颜色决定;
小数点:
根据发光颜色决定
c、使用电流:
静态:
总电流80mA(每段10mA);
动态:
平均电流4-5mA峰值电流100mA
数码管使用注意事项说明:
(1)数码管表面不要用手触摸,不要用手去弄引角;
(2)焊接温度:
260度;
焊接时间:
5S
(3)表面有保护膜的产品,可以在使用前撕下来。
3.3键盘控制电路
该设计需要校对时间,所以用三个按键来实现。
按khour来调节小时的时间,按kmin来调节分针的时间,按ksec来调节秒的时间。
下图是按键硬件连接图。
图3-7按键控制电路的硬件连接图
当用手按下一个键时,如图3-8所示,往往按键在闭合位置和断开位置之间跳几下才稳定到闭合状态的情况;
在释放一个键时,也回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这就是抖动。
抖动的持续时间随键盘材料和操作员而异,不过通常总是不大于10ms。
很容易想到,抖动问题不解决就会引起对闭合键的识别。
用软件方法可以很容易地解决抖动问题,这就是通过延迟10ms来等待抖动消失,这之后,在读入键盘码。
图3-8按键抖动信号波形
第四章数字钟的软件设计
系统的软件设计也是工具系统功能的设计。
单片机软件的设计主要包括执行软件(完成各种实质性功能)的设计和监控软件的设计。
单片机的软件设计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根据软件功能要求,将系统软件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设计出合理的总体结构,使软件开发清晰、简洁和流程合理;
(2)培养良好的编程风格,如考虑结构化程序设计、实行模块化、子程序化。
既便于调试、链接,又便于移植和修改;
(3)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提高系统的性能,并选取合适的参数;
(4)绘制程序流程图;
(5)合理分配系统资源;
(6)为程序加入注释,提高可读性,实施软件工程;
(7)注意软件的抗干扰设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4.1系统软件设计流程图
这次的数字电子钟设计用到很多子程序,它们的流程图如下所示。
主程序是先开始,然后启动定时器,定时器启动后在进行按键检测,检测完后,就可以显示时间。
图4-1主程序流程图
按键处理是先检测秒按键是否按下,秒按键如果按下,秒就加1;
如果没有按下,就检测分按键是否按下,分按键如果按下,分就加1;
如果没有按下,就检测时按键是否按下,时按键如果按下,时就加1;
如果没有按下,就把时间显示出来。
图4-2按键处理流程图
定时器中断时是先检测1秒是否到,1秒如果到,秒单元就加1;
如果没到,就检测1分钟是否到,1分钟如果到,分单元就加1;
如果没到,就检测1小时是否到,1小时如果到,时单元就加1,如果没到,就显示时间。
图4-3定时器中断流程图
时间显示是先秒个位计算显示,然后是秒十位计算显示,再是分个位计算显示,再然后是分十位显示,再就是时个位计算显示,最后是时十位显示。
图4-4时间显示流程图
4.2数字钟的原理
数字电子钟是一个将“时”,“分”,“秒”显示于人的视觉器官的计时装置。
它的计时周期为24小时,显示满刻度为23时59分59秒,另外还有校时功能。
因此,一个基本的数字钟电路主要由显示器“时”,“分”,“秒”和单片机,还有校时电路组成。
数码管按照数码管动态显示的工作原理工作,将标准秒信号送入“秒单元”,“秒单元”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秒发出一个“分脉冲”信号,该信号将作为“分单元”的时钟脉冲。
“分单元”也采用60进制计数器,每累计60分钟,发出一个“时脉冲”信号,该信号将被送到“时单元”。
“时单元”采用24进制计时器,可实现对一天24小时的累计。
显示电路将“时”、“分”、“秒”通过七段显示器显示出来。
校时电路时用来对“时”、“分”、“秒”显示数字进行校对调整,按一下ksec,秒单元就加1,按一下kmin,分就加1,按一下khour,时就加1。
4.3LED显示程序
voiddisplay()
{if(num==20)
{num=0;
sec++;
if(sec==60)
{sec=0;
min++;
if(min==60)
{min=0;
hour++;
if(hour==24)
{hour=0;
min=0;
sec=0;
}
secge=sec%10;
secshi=sec/10;
minge=min%10;
minshi=min/10;
hourge=hour%10;
hourshi=hour/10;
P2=0xfe;
P0=table[secge];
delay(5);
P2=0xfd;
P0=table[secshi];
P2=0xfb;
P0=0x40;
P2=0xf7;
P0=table[minge];
P2=0xef;
P0=table[minshi];
P2=0xdf;
P2=0xbf;
P0=table[hourge];
P2=0x7f;
P0=table[hourshi];
}
第五章调试与功能说明
时间是一个基本物理量,具有连续、自动流逝、不重复等特性。
我国时间基准来自国家授时中心,人们日常使用的时钟就是以一定的精度与该基准保持同步的。
结合时间概念和误差理论,可以定义电子钟的走时误差S=S1-S2,S1表示程序实际运行计算所得的秒;
S2表示客观时间的标准秒。
S>
0时表示电子钟秒单元数值刷新滞后,即走时误差为“慢”;
反之,S<
0表示秒单元数值的刷新超前,即走时误差为“快”。
本文设计的单片机电子钟系统中,其误差主要来源包括晶体频率误差,定时器溢出误差,延迟误差。
晶体频率产生震荡,容易产生走时误差;
定时器溢出的时间误差,本应这一秒溢出,但却在下一秒溢出,造成走时误差;
延迟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造成与基准时间产生偏差,造成走时误差。
参考文献
《51系列单片机高级实例开发指南》李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MCS—51/96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孙涵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AT89系列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王幸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欧阳斌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C程序设计》潭浩强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
《单片机原理与实用技术》付晓光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子技术基础》邹寿彬清华大学出版社
《电路基础》许熙文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路与电子技术》卢尔健科学技术出版社
《电路基本分析》石生高等教育出版社
总结
我在这一次数字电子钟的设计过程中,很是受益匪浅。
通过对自己在大学三年时间里所学的知识的回顾,并充分发挥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对毕业设计的思考及书面表达能力,最终完成了。
这为自己今后进一步深化学习,积累了一定宝贵的经验。
撰写论文的过程也是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它使我运用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对其进行设计,分析和解决一个理论问题或实际问题,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实际训练。
培养了我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发现,只有理论水平提高了;
才能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相整合,理论知识服务于教学实践,以增强自己的动手能力。
这个实验十分有意义我获得很深刻的经验。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们知道了理论和实际的距离,也知道了理论和实际想结合的重要性,,也从中得知了很多书本上无法得知的知识。
我们的学习不但要立足于书本,以解决理论和实际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还要以实践相结合,理论问题即实践课题,解决问题即课程研究,学生自己就是一个专家,通过自己的手来解决问题比用脑子解决问题更加深刻。
学习就应该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理论的问题,也就是实践性的课题。
这种做法既有助于完成理论知识的巩固,又有助于带动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加强我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致 谢
首先衷心地感谢我的导师赵建林老师。
本文从选题到完成,从理论上的探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无处不饱含着赵老师的心血。
还要感谢学校三年来的培养和各科老师的悉心教导,使我受益匪浅。
感谢同学们和我一起度过珍贵而难忘的三年,并给与我生活上和学习上的帮助。
感谢我的父母对我默默的支持和辛勤的付出。
在此,谨向我的学校﹑我的各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单片机 实现 数字 电子 时钟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