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树区湖水绿影村问题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184511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29.13KB
花树区湖水绿影村问题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
《花树区湖水绿影村问题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树区湖水绿影村问题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6.1实施计划说明20
6.2实施进度表20
第七章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21
7.1环境现状21
7.2项目对环境影响分析21
7.3设计采用标准21
7.4项目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及治理措施21
7.5消防23
7.6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措施24
第八章项目组织与经营管理26
8.1机构组织与经营管理26
8.2劳动定员27
8.3经营管理制度和措施27
8.4人员培训28
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29
9.1总投资估算29
9.2资金筹措方式29
9.3投资使用计划29
第十章财务经济评价31
10.1基础数据31
10.2总成本费用测算31
10.3投资还本能力分析34
10.4财务评价结论35
第十一意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6
11.1社会效益36
11.2生态效益36
第十二章结论37
第一章 总 论
一、概况
1.项目名称
湖北省卢山市花树区湖水绿影村(问题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
2.项目建设地点
卢山市花树区湖水绿影村
3.建设规模与内容
绿影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以及对村容村貌进行综合建设整治。
建农户生活污水收集管3000米,检查井150个;
建公共厕所6座、总建筑面积291.6平方、拆除猪栏、厕所60幢;
建中心村庄垃圾池10座、垃圾中转站1座;
购人工垃圾收集车2辆、自装卸式垃圾车1辆,建氧化塘污水处理设施一座。
整治村庄村民生活污水处理率≥80%;
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5%。
4.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该项目建设总投资为600万元。
资金来源为:
项目建设资金申请湖北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300万元,绿影村自筹资金300万元。
5.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12个月,即2011年12月~2012年12月。
6.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小学
二、项目区概况
本项目区位于花树区湖水绿影村,绿影村位于湖水东北部,203省道穿境而过,西南与本镇潭村毗邻,发源于卢山布水峰的麻川河,至南向北从村前蜿蜒而过,村民以种植业为主,毛竹资源十分丰富,全村14个村民小组,653户,总人口2132人,土地面积12420.62亩,耕地面积1065.62亩,水田2443、62亩,旱地260亩,茶园300亩,山场15455亩,竹林面积5560亩。
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水田、毛竹、茶叶及外出务工。
为解决项目区内群众生活习惯不良、环境卫生设施而造成环境卫生状况极差的问题,改善群众的生活居住环境,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绿影村委会决定对村庄卫生环境进行集中整治。
联合成立了以村委会主任为组长,各村民小组代表为成员的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计划对全村的环境卫生进行综合建设整治。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
⒉《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⒊《湖北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
⒋《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规划(2010-2015年)》;
⒌《村庄整治技术规范(GB50445~2008)》;
⒍《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
⒎《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规范(NY/T1702-2009)》;
⒏《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1168-2006)》;
⒐《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技术政策》(环发[2010]20号);
⒑相关设计规范标准;
⒒项目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一、项目建设背景
1.地质地貌
绿影村地形地貌以丘陵及河谷盆地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温和气候。
四周群山起伏,均为低山丘陵,村境属扬子江地层区江南分区,为沉积岩分布区。
2.土壤植被
土壤分布具有典型的暖温带和北亚热带过渡性生物气候特征。
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相应形成的地带土壤为棕壤和黄棕壤为主,河谷盆地为潮土和水稻土为主,盆内岗地为黄红壤、石灰土以及部分粗骨土。
3.气候及气象
绿影村地处中亚热带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受地形影响小气候多变。
多年平均气温15.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7.4℃,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8℃,极端最低气温-13.5℃。
≥10℃年积温为4867℃,无霜期达220天。
常年平均降雨量1556mm,降雨季节分布不均匀,春夏多,秋冬少,年总蒸发量1150mm,相对湿度80%以上,年日照时数为1700小时。
光、热、水条件充足,适宜水稻、油菜、茶叶等农作物生长
4.水文
湖水有麻川河、东干渠、西干渠、低干渠、芦溪河、紫云溪等河域,风景水库、江家冲水库、岸口里水库等水库,湖水境内的水资源丰富。
二、社会环境
1.基础设施
湖水公用工程设施主要有中心学校1所,小学3所,小学教学点2个,卫生院1所、规范化卫生室5个。
有风景水库、江家冲水库、岸口里水库3座,麻川河等6条河流。
到2002年,全镇实现村村通公路,组组通电话、电灯,并建立了移动和联通2个基站,覆盖全镇绝大部分地区。
2.行政管辖、人口与交通
绿影村现辖红等十四个村民组。
辖区总人口2132人。
该村的主要的道路103省道和高速公路横贯全境。
3.社会经济
近年来,湖水的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万亩绿色水稻示范种植基地已经形成,个私企业发展异军突起,劳务输出收入创历史新高。
同时,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十一五”时期,湖水累计完成财政收入3980万元,年均增长60%;
2008年,荣获卢山市乡镇财税增幅奖和增量奖。
2010年,财政收入突破千万元大关,达到1208.2万元、同比增长26.2%。
“十一五”时期,累计实施项目52个,其中招商引资项目14个,计划投资56700万元,实际完成投资49216万元。
项目建设成效显著,;
例如: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整村推进项目一期、夫子山旅游综合开发项目、树莓基地项目、大棚蔬菜基地项目等项目已基本完成或接近尾声。
4.文化、教育、体育、卫生
湖水有着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活传统。
科技、文化、体育、娱乐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人民物质、精神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镇区主要建设了公共开放的绿地、利用麻川河北侧的U形湿地建设一座16.7公顷湿地公园、建设沿三饶路、103省道向外展示镇区风貌的休憩场所。
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并依法完成支出任务,先后建成了中学、小学教学楼。
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建成了镇卫生院迁址重建主体工程和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工程。
文化思想宣传工作扎实开展,建成了4个村的农家书屋工程,投资30万元建成了镇综合文化站
5.项目区概况
绿影村位于湖水东北部,103省道穿境而过,发源于卢山布水峰的麻川河,至南向北从村前蜿蜒而过,村民以种植业为主,毛竹资源十分丰富,全村14个村民小组,653户,总人口2132人,土地面积12420.62亩,耕地面积1065.62亩,水田2443、62亩,旱地260亩,茶园300亩,山场15455亩,竹林面积5560亩。
农民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水田、竹、茶叶及外出务工。
集体经济主要依靠少量林业收入
6.项目区环境现状
由于绿影村经济基础较差,财政和村民财力有限,无力进行环境卫生设施建设。
一是现生活污水没有进行处理,乡村垃圾也没有收集、清运设施,到处乱堆乱放,造成环境卫生状况差。
垃圾成堆、随处可见,每逢夏季空气质量严重恶化,易滋生蚊子、苍蝇、老鼠等病虫害,极易造成传染疾病的传播,严重污染环境,危害群众的身心健康。
二是畜禽养殖污染日趋严重。
养殖行业普遍存在污染治理能力弱、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及“重养殖、轻防治”等问题;
三是农药、化肥污染比较突出。
长期过量使用农用化学品,使污染物在土壤中大量残留,对生态环境、食品安全和农业持续发展构成威胁。
特别是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滞后性和不可逆性的特点,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
四是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低。
目前,村内农村饮用水源主要是井水、河流水、山泉水,除山泉水的水质大部分达标外,井水和河流水的水质较差。
五是乡镇企业污染严重。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乡镇企业缺乏环保处理设施,工业农村化现象十分明显,废水废气废渣没有治理,乱排乱放,给农村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
六是生态系统功能衰退,水土流失严重。
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资源分布不均,林种和林龄结构不合理,林地生态系统脆弱,稳定性差。
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项目建设是保护和改善绿影村农村生产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的需要。
由于绿影村的村民生活卫生习惯不良、环保意识低、环境卫生设施不足,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不当,造成环境卫生状况差。
群众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随意堆放造成垃圾成堆、随处可见,每逢夏季空气质量严重恶化,滋生蚊子、苍蝇、老鼠等病虫害,极易造成传染疾病的传播,严重污染环境,危害群众的身心健康。
进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绿影村人民群众长期强烈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是保护和改善农村生产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的迫切
2.项目建设是满足绿影村农民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水平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与日俱增,其中环境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是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最主要的内容。
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的一贯战略思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
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区内饮水安全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群众农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有利于人民精神生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形象,增强对党和政府的向心力。
3.项目建设是改善绿影村投资环境,促进绿影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绿影村是一个农业村,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全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基础,调整结构,工业兴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经济得到了持续发展,绿影村经济欠发达,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是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重要举措。
项目的建设,将促进绿影村经济的进一步提升,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章 建设地址与建设条件
一、建设地址
1.建设地点与地理位置
湖水位于卢山市花树区东南面,世界著名风景区--卢山的东北麓,南接卢山风景区,东依谭家桥镇,203省道和高速公路横贯全境,距城区和高速入口不足4公里。
湖水始建于唐天宝11年(公元752年),始建道泰乡,迄今已逾千载,2002年8月16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乡建制而设立的。
镇政府驻地绿影村。
地理位置见附图1。
湖水总面积60平方公里,下辖5个村65个村民小组71个自然村,总人口10039人,以汉族为主,少数民族有土家、侗、壮、苗等4个民族。
2.建设土地权属类别与占地面积
建设项目涉及土地为该村集体土地,其中垃圾收集站建筑总用地面积291.6平方米。
二、建设条件
1.社会经济条件
绿影村村民以种植业为主,毛竹资源十分丰富,全村14个村民小组,653户,总人口2132人,土地面积12420.62亩,耕地面积1065.62亩,水田2443、62亩,旱地260亩,茶园300亩,山场15455亩,竹林面积5560亩。
集体经济主要依靠少量林业
2.气候条件
3.政策扶持条件
湖北省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极为重视,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工作作为解决农村环境污染突出问题,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健康水平,构建农村环保体制的大事,重点将以下地区作为示范区域:
一是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和区域范围内,存在突出环境问题的连片村庄;
二是需要通过连片整治才能根本解决的“问题村”集中地区;
三是可以充分发挥连片整治效果的引用水源区和重要湖库周边地区;
四是已有一定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基础的地区(包括已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整理、基本建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等);
并给予一定的项目建设资金支持。
湖水人民政府和绿影村村委会极为重视所辖地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项目的建设,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部署。
绿影村还成立了以村委主任为组长,各村民小组代表为的本村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区域内环境整治工作,计划对所属的绿影村的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进行综合治理。
绿影村群众对关系到他们切身利益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要求也极为迫切,积极性高,愿意投工投劳。
第四章 建设方案
一、建设规模与内容
绿影村为了响应国家环保号召,配合花树区城市发展对周围环境的要求,发展自身乡村的优势,计划对本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进行综合建设整治。
建3000平米人工湿地一个;
建公共厕所6座、总建筑面积291.6平方、拆除厕所60幢;
建中心村庄垃圾池10座、建垃圾中转站1座,人工垃圾收集车2辆、自装卸式垃圾车1辆;
建垃圾中转站一个规划建筑面积平方米。
二、建设项目
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
该工程采用雨、污水分流制。
雨水由村庄现有明沟或暗渠收集,就近排入池塘、河流等水体,并应定时清理维护沟渠,防止被淤泥淤积堵塞。
①项目区生活污水处理概况
农户的生活污水为洗浴用水和餐饮用水,COD和BOD5较低,COD在200-300mg/L、BOD5100-200mg/L。
绿影村位于集镇所在地,大力发展自身乡村优势项目。
为了配合绿影村经济发展和花树区城市发展对周围环境的要求。
②项目区生活污水处理水量测算
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等确定,人用水量标准50L/人·
天,猪用水量标准20L/人·
天,家禽用水量标准3L/人·
天。
绿影村最高日污水量见表下表:
表4-1:
绿影村用水量及污水量预测表
序
号
用水项目
数量
用水量标准
L/人·
天
最高水量
m3/天
备 注
1
人口
2123
50
2
猪
100
20
3
家禽
20000
4
小计
5
未预见用水
最高日用水量15%
6
合计
7
污水量
用水量的85%计
③项目区生活污水处理措施
考虑到绿影村位于湖水政府所在地,该村污水采用DN400水泥硷管收集和排放;
农户的生活污水经配备的污水管收集后,排入村人工湿地进行集中处理;
人工湿地面积3000平方米,水深1-1.5米,可满足该村生活污水15天以上的停留,人工湿地种植象草,通过处理后,生活污水的COD和BOD5含量可大幅降低。
经人工湿地净化降解处理后COD≤30mg/L、BOD5≤1Omg/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三类水标准,可作为农田灌溉用水再利用。
经测算,该工程最高日污水量为159.33m3/d,设计处理水量180m3/d,用DN400水泥硅管能满足输水要求。
DN400水泥硅管总长3000米。
该项目生活污水收集管采用DN400水泥硅管,人工湿地利用村庄的池塘或山坑平整挖深砌石埂改造而成。
绿影村生活污水收集管和人工湿地面积见下表:
表4-2:
绿影村污水收集管及人工湿地面积表
项目名称
单位
备 注
人工湿地
平方米
3000
湿地种植象草
DN400水泥砼管
米
2.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项目
该工程采用畜禽粪便与生活垃圾分离处理制。
畜禽粪便由村庄内农户自行集中收集堆肥后,运往自村农田做肥料使用。
①项目区生活垃圾概况
随着近年来社会的迅速发展,农村生活垃圾成分日趋复杂,塑料制品含量增加,同时,农业有机肥的使用率明显下降,使垃圾处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像湖北省绝大数农村一样,虽然绿影村环保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全村目前在生活垃圾处理方面还没有任何进展,从总体上看,这方面的工作还处在起步阶段,工作形势仍很严峻,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
在绿影村各种生活垃圾污染物中,农业污染尤为突出。
地膜、塑料大棚的使用,对农业增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却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环境污染。
②项目区生活垃圾处理方针、原则
随着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推进,改变农村生活面貌,提高农村人口居住环境成为了发展的主题。
⑴根据循环经济的理念,建立垃圾处理系统。
一方面遏制了垃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另一方面也从可回收、可利用、可再生的角度来实行对垃圾的分类管理与科学化处理,从而降低农民生产、生活的总成本支出,实现农村经济的节能型转变。
⑵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
帮助农民认识到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危害程度,为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改变敲响警钟。
并通过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或垃圾治理的相关法令法规来约束农村居民的垃圾倾倒与环境污染行为,以制度为先行控制垃圾肆意丢弃带来的治理难题。
⑶对于农村垃圾的收集和清运以及处理等工作所需的资金投入问题。
应鼓励社会各界的资金注入农村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不仅仅依靠政府拨款来解决。
实现垃圾处理的市场化运营,引进垃圾处理项目的投资与建设,促进农村的整体化发展。
③项目区生活垃圾处理措施:
参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行动方案》、《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指南》、《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等。
绿影村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户分类收集、村、组收集、镇统一处理转运的模式运行,收集的生活垃圾最后转运至花树区垃圾处理厂填埋处理。
计划建设10个中心村庄垃圾池;
购置人工清运车2辆;
自装卸式垃圾车1辆,绿影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规格与数量等见下表:
表4-3:
绿影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表
项目
规格
中心村庄垃圾池
15平方
10
个
自装卸式垃圾车
辆
人工清运车
第五章 项目区环境评价
一、项目地区环境现状
1.水环境现状
项目所在地水环境现状良好,人引工程饮用水符合地下水二级标准。
2.大气环境现状
项目地址大气环境保持良好,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其次是氮氧化物、PM10、自然降尘;
项目所在地大气符合大气二级标准。
二、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1.环境质量标准
①大气环境: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
②水环境:
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标准。
2.污染物排放标准
①废水:
项目区生活污水汇入村内自建的人工湿地集中处理,处理后污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的一级标准。
②噪声:
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
三、项目建设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1.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
项目施工阶段主要污染工序来自各种机械的工作噪声,施工和运输等作业噪声;
施工雨污水、泥浆水;
施工车辆产生的废气,土石方和建筑材料运输造成地面扬尘等;
基坑开挖、场地填平时产生弃土,进行垃圾收集站施工时产生的建筑垃圾。
2.施工期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①建设施工噪声控制
合理选用施工机械,尽量选用节能、低噪声的施工机械。
加强施工管理,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禁止夜间进行作业。
②建设施工水污染控制
在施工前期应同步设计好排水沟和沉淀池,将建筑泥浆水和冲洗水经沉淀分离后的上清夜排入污水管网,沉淀泥浆应定期外运,合理排放。
建筑废物应按指定地点堆放并及时清理,避免因暴雨冲刷而流入附近水体。
③建设施工大气污染控制
晴天开挖时,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少扬尘量;
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避免长期堆放;
施工尽量选择在白天进行。
四、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1.运营期对环境的影响
该项目为农村环境整治工程,也是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工程。
运营期通过对农雨、污水分流,农户污水进入人工湿地集中处理,实现生活污水减量化、资源化,生活污水处理后可达农田灌溉要求,达到水资源再利用的目标。
通过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集中清运和转运,收集的生活垃圾最后转运至花树区垃圾处理厂填埋处理。
2.处理工艺
①生活污水处理工艺(见下图):
农户生活污水(餐饮污水、洗涤污水)
DN300水泥砼
污水收集管网
村人工湿地微生物降解和水生植物净化综合处理
农田灌溉
②生活垃圾处理工艺(见下图):
生活垃圾
人力垃圾运输车(板车)
垃 圾收集站
自卸式垃圾运输车
区垃圾处理场
垃圾填埋处理
第六章 项目组织机构与实施计划
一、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1.项目建设管理机构
该项目建设由花树区湖水绿影村村委会具体实施,建成后,由新成立的绿影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办公室进行管理。
绿影村己成立了以村委主任为组长,各村民小组代表为成员的本村环境整治领导小组,负责绿影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计工作。
2.项目运营管理机构
项目建成后,计划设置绿影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机构,为社会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
负责该村建成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设施设备的日常管理、垃圾清运运行工作。
绿影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管理办公室人员计划编制3人,设负责人1名,清运工作人员2人。
二、工程建设管理
1.工程建设管理制度
项目建设由花树区湖水绿影村村委会负责组织实施,工程施工和工程监理通过公开招标选择施工技术力量强,信誉好的有相应资质的建筑公司和监理公司进行。
项目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参建单位工程质量领导责任制和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以及项目建设工程质量行政领导责任制,项目建设实行公开招标和合同管理制,施工实行监理制。
绿影村村委会为项目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对建设工程质量负首要责任。
工程质量由聘请的区建筑质量监督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监督,项目业主对项目建设进行不定期检查,确保工程质量。
建成后由花树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花树区 湖水 绿影村 问题 环境 综合 整治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