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是怎样的doc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177176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5.81KB
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是怎样的doc文档格式.docx
《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是怎样的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是怎样的doc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遇有婚丧嫁娶之事,由国库按统一标准供给,即领钱1000,谷100斤,通天下皆一式;
(3)鳏寡孤独、老弱病残者由国库统一支出供养。
(二)政治方面
建立新的管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层乡官制度,《天朝田亩制度》把太平军的组织系统推广到社会生活中,每5家设一伍长,5个伍设一两司马,其上设卒长、旅帅、师帅、军帅等,一军13156家。
军帅以下称乡官,乡官由推举产生。
两是社会基层单位,由25家组成,两司马为统领。
乡官制度是寓兵于农的制度,每家出一人为伍卒,有警,则首领统之为兵,杀敌捕贼;
无事,则首领督之为农,耕田奉上。
(三)教育方面
实行政教合一。
25家设一礼拜堂,礼拜堂既是学校,又是宗教活动的场所。
儿童每日去礼拜堂学习,由两司马担任教师。
教育内容以太平天国的宗教教义和方针、政策为主。
每逢礼拜日,男女皆至礼拜堂听讲教义及颂赞皇上帝。
(四)官吏选拔方面
规定每年推荐一次官吏。
只要遵守天国法令,努力从事生产劳动,皆可被保举,不受任何资格、财产、性别的限制,所举人员由上级审查。
官吏的升贬每三年进行一次,各级首领按下属不同的表现,或保升或奏贬,逐级上报,由天王最后定夺。
积极意义:
《天朝田亩制度》坚决地否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强烈地反映了农民获得土地以摆脱贫困实现温饱和幸福的要求,不愧为农民战争史上最光辉的文献,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
《北华捷报》曾对此评论说:
这个样本是异常可嘉的。
起义政府制定的条文对整个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表现出关心,它的最基本原则是保护他们人民的安康,这使得那些欧洲所谓文明政府为自己的疏忽而感到羞愧。
《天朝田亩制度》平分土地的规定打击了封建的土地制度,适应了时代的要求,符合了农民的愿望,具有重大意义。
19世纪50年代的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成为时代的要求,但中国仍然是地主贵族占有大部分土地,地租剥削繁重,人民没有生产重要性,因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大障碍。
扫除封建生产关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任务。
局限性:
《天朝田亩制度》要求消灭一切私有,实行绝对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违背了历史发展规律,成了不可实现的空想。
这是因为:
第一,《天朝田亩制度》提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违背了近代社会的发展进程。
当时世界处于资本主义蓬勃发展的时代,中国的自然经济已经开始解体,资本主义将要产生。
而《天朝田亩制度》建立国库制度,规定物物归上主,人人无私财,不仅生产资料私有权废除,生活资料的私有权也废除了,凡婚丧嫁聚等事皆从国库分配,钱一千,谷一百斤,通天下皆一式,家里养的鸡鸭猪,都是统一的,每家五只母鸡,两头母猪任何人手中都不可能保留任何剩余产品。
把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固定化,必然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从而限制了资本主义的产生。
在人类历史上,只有极端贫困的原始社会,生活资料才是平均分配的,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落后的社会制度,所以制度勾画的这幅蓝图,并不能代表历史前进的方向,是历史的倒退。
第二,《天朝田亩制度》主张绝对平均主义,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不要任何私有财产,超越了反封建主义的界限;
平均一切,否认了非封建主义的一般私有制(包括资本主义私有制在内),不能不损害富裕农民的利益,也打击了农民的生产热情。
因为劳动产品归国库,多劳不能多得,大家都过着低水平的划一生活,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不利于改进耕作技术和扩大再生产。
所以,它作为绝对平均主义的社会改革方案,其结果只能造成生产的落后,社会产品的极端贫乏,绝不会是人人饱暖,只能是普遍的贫困。
其它各项制度和政策
(一)官制
太平天国在起义前,即在起义队伍中设立军职。
初分前、后、左、右、中五军,各设军长、副军长、先锋长及所属百长、营长等官。
旋仿《周礼》之制,改各级军官为军帅、师帅、卒长和两司马。
1851年(咸丰元年)洪秀全称天王后,立四军师,即左辅正军师、右弼又正军师、前导副军师、后护又副军师;
封五军主将,统率侍卫、总制、监军及军帅以下宫。
同年秋冬,在永安封五军主将为东、西、南、北、翼五王,增加丞相、检点、指挥、等级。
1853年3月定都天京后,复增侯爵,形成了王、侯、丞相、检点、指挥、、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十三等官阶制度。
王、侯是爵,丞相以下是官。
事实上,太平天国的官阶区别并不分明。
王虽为最高级官阶,但军师始终存在,为朝纲之首领,由王担任,地位却在王之上。
太平天国前期职官,大抵分为朝内、军中官和守土、乡官。
朝内官以丞相为最高,分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各有正、又正、副、又副四人,共二十四人;
以次检点三十六人,指挥七十二人,一百人。
诸官均非实职。
六官丞相或在京佐治天朝政务或率师出征和镇守要地,才获得相应的职权。
军中官以总制最尊,次为监军,再次军帅,均每军一人。
军帅(约13000人)辖师帅五人,旅帅二十五人,卒长一百二十五人,两司马五百人。
平时军帅独负管理训练之责,战时由总制、监军实行统辖。
丞、检、指、将奉命出征,则统率数军,总制以下均受调遣。
直接管理地方行政的官员称守土官,有郡总制和县监军,由中央政府任命。
县以下地方各级政权,比照军队组织设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伍长等,由乡民公举,称乡官。
太平天国的官制分为爵位和职官。
初期爵位分为王、侯两等;
但是实际上往往爵位和职官互相混杂,不分文官武将,军事政治兼管。
天京事变后,设义、安、福、燕、豫、侯六等封爵。
后期有朝官、属官之分。
朝官包括列爵、诸将和丞相以下职官三个系列。
列爵指王和六爵。
天义、天安、天福、天燕、天豫、天侯六等爵制度,是在前期燕王、豫王贬革为顶天燕、护天豫和原置侯爵的基础上,再由义王、安王、福王的王号演变而来,大约形成于1858年。
1859年4月洪仁玕封为精忠军师干王,随后陆续封了英、忠、赞、侍、辅、章六王和洪氏亲属诸王。
至1861年《朝天朝主图》颁布时,连爵同王的驸马、西父在内共二十八个王。
六爵既已封多,又在六爵之上、诸王之下,陆续增设了天将、朝将等,以为升迁地步。
其与原有的主将、大佐将、正副总提,合为军中诸将。
诸将与六爵两个系列互相交叉。
这样,王、天将、朝将、主将、义、安、福、燕、豫、侯,成为后期官阶系统的主干。
丞相以下职官为低级军官,与六爵的次等属官地位相当。
总制、监军、军帅至两司马,一般只用来封赏乡官。
朝内设掌率综理政事,分正、又正、副、又副。
各掌率的官阶因其现任本职的高低而异。
王、诸将和六爵的属官名目,已知有六十余种。
主持日常工作与分司任事者,王之属官为同检和六部尚书,天将、朝将为总检和六政书,主将、义为经政司和六司员,安、福为军政司和六书,燕为军政司和六种,豫为议政司和总尹,侯为佥政司。
(二)土地政策
1854年秋,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等根据天京粮食供应紧张的情况,向洪秀全提出照旧交粮纳税的建议,得到洪秀全的批准。
照旧交粮纳税就是按照清政府的赋税制度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地丁银和漕粮,允许地主收租。
地主要向天国纳粮完税,这事实上承认了地主对土地的所有权。
根据取租办赋的原则,承认了地主征收地租的权利。
太平天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制度,没有从根本上满足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
但是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农民的措施,如没收一部分地主的土地,包括清政府的官田、南方有些庵观寺院田、宗族祠祭田等公产;
承认部分农民自发占有地主的土地;
采取轻税政策,对富人则征收重税。
(三)城市管理政策
太平天国初期,天京城里推行军队中的管理原则和制度。
废除私有财产,实行圣库制度,居民的一切财产上缴圣库,再由圣库供给生活必需品;
按军队编制,居民分别建立男行女行、男馆女馆,除了天王及诸王外,夫妻不利同居;
老弱病残者,皆编入牌尾馆,由国库供养,从事扫街,拾字纸,看鱼塘菜园,割菜子蚕豆等工作。
凡16至50岁的男子,皆编入牌面馆,承担参军作战及修筑工事等工作。
并且完全废除商业。
但是,这种政策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不得不逐渐改变。
1854年,实行官营商业,对愿意从事某种商业者发给执照和资本,但有诸多限制。
后来不得不准许私人经营商业,采取保护商业、自由贸易的政策。
1855年,杨秀清下令解散女馆,令男女婚配,夫妻团聚。
但对于手工业的管理,天京设立诸匠营(金靴营、绣锦营、镌刻营、木、织营、金匠营)和百工衙,实行统一管理。
诸匠营有土营、木营、织营、金营等7种;
百工衙分为弓箭衙、战船衙、旗帜衙、缝衣衙、豆腐衙等39种。
诸匠营和百工衙都有一定数量的手工业工人,产品全部缴公,不经市场交换,工人除供应吃穿外没有其它报酬。
这种政策长期推行是不利于生产发展的,所以只在军中和天京推行,其它地区仍实行公营和保护私营工商业相结合的政策。
(四)妇女政策
太平天国打破了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的封建束缚,提高妇女的地位,实行男女平等的政策。
经济上,妇女可以分得土地,同男子一样劳动;
政治上,妇女可以参军、做官,从金田起义开始就组织女军,与男子并肩作战。
对有才能的女子授以官职,她们与男官处于同等地位。
妇女同男子一样享有受教育、参加考试的权利。
另外,废除封建买卖婚姻,主张自由婚姻,男女结婚领取结婚凭证合挥。
但是,太平天国妇女政策并未完全实行,定都之后,随着洪秀全诏令女理内事,外非所宜闻,她们便逐渐淡出太平天国的政治和军事舞台,其活动空间十分有限。
这些被组织起来的民女一律被勒令放足,且不得穿裙,以便于从事削竹签、搓麻绳、挖壕沟、盘粮等后勤劳务;
善女红的女子则被编入绣锦衙,其绣花处曰绣花馆,算是上差。
诸王等仍然选嫔妃、纳妻妾,而且曾是洪秀全等冲击对象的三从四德观念,后来却被他们奉为至理之言,这与初期宣传的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
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的平等观念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五)文化教育政策
太平天国对孔子和儒家经书的正统权威进行猛烈地冲击,太平军所到之处,毁孔庙,砸孔子牌位,把儒家经书斥为妖书,严禁军民诵读和收藏。
还专门成立了删书衙,负责将四书、五经中的一切鬼话、怪话、妖话、邪话,一概删除净尽,只留真话、正话。
并建立镌刻营,刊印太平天国编著的各种书刊。
太平天国还通过改革考试制度,广泛吸收知识分子参加政权管理,考试内容以太平天国文献为对象,考取后即授予官职。
科考取消门第限制,男女平等。
要求各地乡官鼓励读书人赴试。
军帅辖区内如果没人应考,军帅就有被革职的可能。
对家境贫寒的考生,政府还提供路费等必需的费用。
此外,太平天国还颁行了天历,对旧的历法进行改革。
天历规定一年为366天,单月31天,双月30天。
这种计算方法虽然同地球绕太阳一周的实际时间有些差距,但是它否定了清朝的纪年,删除了旧有历法上所宣扬的迷信内容。
(六)对外政策
太平天国采取友好平等、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从1853年4月至1854年6月,英国驻华公使文翰及其后任包令、法国公使布尔布隆、美国公使麦莲等先后访问南京进行刺探,并试图强迫承认各国在华的侵略权益。
但是,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拒绝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主张平等往来,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尊严。
同时严禁鸦片输入,鼓励正当贸易。
然而,由于他们初次接触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者,对其本质认识不清,而且又因宗教形式相同,于是把侵略者称为洋兄弟,甚至表示允许外国侵略者自由出入、货税不征,放松了对其应有的警惕与防范。
太平天国的制度困境是什么
太平天国的制度困境
太平天国,开国不久就急速腐败、迅速内讧,短短十年便造光了所有政治资源。
迄今,天国覆灭已历150年,6月15日,一场由人民日报社旗下《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主办、大益茶赞助的太平天国的制度困境主题沙龙在北京彼岸书店(北航柏彦店)拉开帷幕。
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清史研究所教授、中国太平天国研究会常务理事何瑜,专栏作家、《这个天国不太平》作者陶短房等专家学者齐聚沙龙,共同探讨天国陷落背后的那些事儿。
以下为对话实录(节选):
对话一:
改革开放前批判洪秀全是要被批斗的
主持人纪彭(《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副主编):
研究太平天国是一个很显学的东西,以前拔的很高,有一段时间又被往回说,请何瑜老师跟我们分享一下这场农民战争、这么一个历史事件的研究是怎样展开的,有一个怎样的过程?
何瑜(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学院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太平天国研究会常务理事):
说起天国学的研究,从建国以后比较热,研究太平天国就成为一门显学。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受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的理论影响就逐渐淡出了。
清史学界和近代史学界研究的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宽,拓展的越来越多,所以文革时期,年龄大的同志知道帝王将相属于禁区,一般都不研究。
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在历史上的作用、地位和意义已经逐渐冷下来。
我认为近代史有两条线,一条线是旧民族主义的领导人,即天王洪秀全;
孙中山的辛亥革命是继承洪秀全的,孙中山先生对洪秀全是充分肯定的。
所以从洪秀全到孙中山、后来的毛泽东,是一条红线。
还有一条黑线,那就是同时代镇压天王洪秀全的曾国藩;
到孙中山这个时代,同时代的人就是袁世凯。
曾国藩、袁世凯、蒋介石,这是一条黑线。
两条红线和黑线就贯穿了整个近现代史。
所以在阶级斗争的那个时代,历史的教科书研究,红的非常的红,黑的是非常的黑。
因为中国的那段历史是非常错综复杂的。
而实际上历史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改革开放以来,对于农民运动的领袖、农民战争的研究历史地位各方面都是比较冷静的,不会无限地拔高。
那时拔高的不得了,批判洪秀全就等于批判毛泽东,是要戴高帽游街的。
现在对洪秀全、孙中山,大家可以提出自己的见解。
如今人们的视野开放了,研究的禁区也相对少了,质量和深度也更深入了。
对话二:
洪秀全制造神话目的是为造反
纪彭:
天王洪秀全是太平天国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请陶短房老师讲一讲,您研究的洪秀全是怎样走上传教甚至是革命的道路的。
陶短房(专栏作家、《这个天国不太平》作者):
洪秀全早期的整个生涯在正规的记载中梳理的并不清楚。
不是说史料匮乏,相对于其他类似的运动,洪秀全早期的生涯记载的最生动。
他自己有记载,他的族弟洪仁玕曾经在香港待了很多年也口述了很多。
他早期一直跟洪仁玕在一起,所以有很多记载。
另外当时的传教士言行已经比较自由,本身洪秀全跟传教士有很多的接触,洪仁玕是正规受洗的信徒,属于西教。
尤其在早期,基督教是有义务把这些都记录下来。
其实他早期的记录是相当多的,为什么那么不清楚呢,那是有历史原因的。
简又文先生早期研究太平天国史,算是将士级的前辈。
他认为太平天国是一个汉人反对满清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所以他把凡是不符合这条的都给删了,他认为洪秀全完全就是在利用基督教,根本就没有信仰。
《太平天国起义记》是最早一篇外国发表的文章,简又文首先把它翻译成汉语。
但是他并不重视,等到新中国之后,他又把太平天国当做一场农民运动,认为是旧民族主义革命。
凡是跟阶级斗争没有关系的他就删掉,他认为洪秀全是在利用宗教在搞农民运动,凡是跟这条主线没有关系他同样把它删掉,洪秀全早期的运动本身就是在传教,把这个删去之后自然也就没什么可讲的了。
洪秀全在1837年做了个梦。
在梦中他见什么人,跟他嘱咐要做什么事,可能因为他当时生病,或者精神状态有问题,他也记不太清楚了。
过了几年,他去广州参加省考,考秀才。
省考要考三次,考完了之后才能当秀才。
他前面两次都考的不错,但最后一次考砸了。
我曾经研究过清代的考试制度,前面几次他只需要写一篇文章,后面要写经义,要写诗,很可能是其中某一项他不太擅长,结果考几次都没考上。
有一次他考完之后就在贡院周围转一圈,这时候碰上一个人,给了他一本小册子,可能是盒饭打折或是保佑平安之类,咱们就不细说了。
当时天主教还是被严厉禁止的。
洪秀全看过之后就把书和梦境联系起来,想办法暗示这本书能让他干什么。
于是,冯云山跟洪仁玕导演了这么一出戏,证明他是有上天旨意的,但那时候还没有说他是上帝的亲儿子、耶稣的亲弟弟。
从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起义记》里可以看出,他传教的目的就像现在有些教会那样,传道挣钱。
洪秀全去的地方都是两广穷地区,去一个表亲家,那个表亲没钱,他觉得过意不去,然后就跟洪仁玕吵起来,那就说明他不是一个人去的,他带了很多人去。
在这种情况下,他无法坚持下去只有回去,回去又觉得教义不够精准。
于是,他去了基督教新教的浸信会,即基督教中比较正统的教派。
当时有一个地方化的中国教会,里面有4个传教士,其中有一个美国人叫罗孝全,一个是韩山明,后来《太平天国起义记》的作者,还有一个人是梁发,梁发就是他拿的那本小册子《劝世良言》的作者。
所以浸信会跟洪秀全和太平天国的关系非常密切。
洪秀全参加了这个会并讲述了之前的梦境。
罗孝全回去后说,读过这样一本小册子的人就能做出这样一个梦让他非常惊讶。
但像罗孝全这种带偏执的基督教正统观念的人听到这个梦竟然没有把洪秀全贡起来,这说明当时这个梦的版本很奇怪。
洪秀全后来为什么没有受洗成,是因为他受了两个黄姓牧师的误导。
罗孝全认为洪秀全动机不纯,延长他的见习期。
结果他在见习期期间接到冯云山亲戚的信,说本来是两人一块去的,结果你一人回来了,冯云山却下落不明。
洪秀全就想既然做不了传教士,那不妨到广西,一方面把冯云山找到,给冯云山家人有个交代,第二是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去了之后发现,冯云山把教传下去了。
冯云山和洪秀全不同之处在于,冯云山那时已经是教皇了,他是按照造反的模式去传教。
洪秀全第二次去广西看到这种格局,被冯云山说动,加上他对清朝科举制的不满,觉得有机可乘,就转向开始做造反的准备。
他开始制造很多的神话,包括他是上帝的亲儿子、耶稣的亲弟弟。
如果仅说他是天子已经不够了,因为他传的是基督教,基督教人人都是天子。
那必须要说他不是一般的天子,而是上帝的亲生儿子。
上帝还得有个亲老婆才行,否则就不是亲生儿子。
后面上帝教的异化实际上是从他的需要改变开始的。
因为他原来只需要吸引信徒,这些信徒交了钱,把它发展起来就可以了。
现在要造反就不行了,需要改朝换代,就要其他的一些东西。
宗教必然就会随之而改变,这甚至不是以洪秀全的意志为转移,他自己都没有觉得有变化,其实它已经变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太平天国 制度 政策 怎样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