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高频考点专练专题08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金属冶炼析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165750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46.10KB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专练专题08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金属冶炼析Word下载.docx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专练专题08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金属冶炼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高频考点专练专题08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金属冶炼析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H2O
+OH?
C.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
Cu2++2e?
Cu
二、专项练习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
下列古代文献涉及的化学研究成果,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A.《天工开物·
五金》中记载:
“若造熟铁,则生铁流出时,相连数尺内……众人柳棍疾搅,即时炒成熟铁。
”炒铁是为了降低铁水中的碳含量,且熟铁比生铁质地更硬,延展性稍差
B.《抱朴子·
黄白》中“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主要发生了置换反应
C.《本草纲目》中“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利用到蒸馏
D.《梦溪笔谈》中“以剂钢为刃,柔铁为茎干,不尔则多断折”中的剂钢是指铁的合金
2.某兴趣小组进行某补血剂中铁元素含量测定实验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研磨时需要在研钵中进行
B.步骤②加入氨水的作用是将Fe2+完全沉淀
C.步骤③多步操作为过滤、洗涤、灼烧至恒重、冷却、称重
D.每片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为0.07wg
3.关于反应过程中的先后顺序,下列评价正确的是( )
A.向浓度都为0.1mol/L的FeCl3和CuCl2加入铁粉,溶质CuCl2首先与铁粉反应
B.向过量的Ba(OH)2溶液中滴加少量的KAl(SO4)2溶液,开始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C.向浓度都为0.1mol/L的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通入CO2气体,NaOH首先反应
D.向浓度为0.1mol/L的FeCl3溶液中,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小相同的铁和铜,铜单质首先参加反应
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氯气和水反应:
Cl2+H2O
Cl-+ClO—+2H+
B.硫酸铵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
===BaSO4↓
C.酸性硫酸亚铁溶液在空气中被氧化:
4Fe2++O2+4H+=4Fe3++2H2O
D.碳酸氢钠溶液和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混合:
2
+Ca2++2OH—===CaCO3↓
+2H2O
5.下列关于Fe3+、Fe2+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用酸性KMnO4溶液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Cl2
B.配制FeCl3溶液时,先将氯化铁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
C.用如图装置可以制备Fe(OH)2沉淀
D.向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Fe2+被氧化
6.在混合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解决,下列反应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Br2、FeI2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l2:
I-、Br-、Fe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
Fe3+、Cu2+、H+、Fe2+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可以看成:
KOH、Ba(OH)2、BaCO3、K2CO3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AlO2-、Al(OH)3、OH-、CO32-
7.已知:
2Fe2++Br2=2Fe3++2Br-,2Fe3++2I-=2Fe2++I2。
向FeI2、FeBr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Cl2,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还原性:
I->
Fe2+>
Br-
B.原混合溶液中FeBr2的物质的量为6mol
C.原溶液中:
n(Fe2+):
n(I-):
n(Br-)=2:
1:
3
D.当通入2molCl2时,溶液中已发生的离子反应可表示为:
2Fe2++2I-+2Cl2=2Fe3++I2+4Cl-
8.FeCl3、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Fe粉,充分反应后仍有固体存在,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B.溶液中一定含Fe2+
C.剩余固体中一定含CuD.溶液中一定含Cu2+
9.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结论
A.
向2mL0.1mol/LFeCl3的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
Fe>
Fe2+
B.
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
CO2具有氧化性
C.
将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气体通入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CO2与CaCl2溶液反应
D.
将0.1mol/L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在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CuSO4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色蓝色沉淀
Mg(OH)2的溶度积(Ksp)比Cu(OH)2大
10.在混合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
I-、Br-、Fe2+
B.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
Fe3+、Cu2+、H+
C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通入CO2:
D.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
AlO2-、Al(OH)3、OH-、CO32-
11.硫酸锌是制备荧光粉的原料之一。
某实验室用炼锌厂的烟道灰(主要成分为:
炭粉、ZnO、PbO、FeO、SiO2)制备皓矾(ZnSO4·
7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
ZnSO4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
请回答下列问題:
(1)下列操作或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_
A.“抽滤洗涤”时,将洗液与溶液I合并,有利于提高皓矾的产率
B.溶液I中含量较高的溶质有ZnSO4、PbSO4、FeSO4、H2SO4
C.重结晶时,需加少量稀盐酸抑制Zn2+水解
D.“洗涤干燥”时,可用95%的酒精作为洗涤剂
(2)如图安装抽滤装置,经过一系列操作完成抽滤。
请选择合适的编号,按正确的搡作顺序补充完整:
在布氏漏斗中加入滤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认抽干。
__________
①转移固液混合物;
②开大水龙头;
③关闭水龙头;
④微开水龙头;
⑤加入少量蒸馏水润湿滤纸
(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证明晶体II中的杂质Fe3+含量低于晶体Ⅰ,请把该方案补充完整。
_____(填操作),分别加入2滴稀硝酸和6滴15%KSCN,________(填现象),证明晶体II中的杂质含量低于晶体I
(4)某同学称取28.700g研细的皓矾晶体(0.100mol),置于坩埚中充分加热、冷却、称量,发现晶体失重13.100g。
该同学分析认为,在加热失水过程中还发生副反应,该副反应可能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将烟道灰在氧气中髙温灼烧后,再按上述流程操作,皓矾产率有明显提高,其原因是________
12.实验室用图1所示装置制备KClO溶液,并通过KClO溶液与FeCl3溶液的反应制备高效水处理剂K2FeO4。
已知K2FeO4具有下列性质:
①可溶于水,微溶于饱和KOH溶液;
②在0~5℃的强碱性溶液中比较稳定;
③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
④在酸性至弱碱性条件下,能与水反应生成Fe(OH)3和O2。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用于产生氯气,若选用图2中的甲装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若选用装置乙,其中的导管a的作用是_____。
(2)Cl2与KOH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KClO3。
在不改变K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的条件下,控制反应在0--5℃进行。
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
在通入氯气的过程中,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_。
(3)制备K2FeO4时,KClO饱和溶液与FeCl3饱和溶液的混合方式为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
(4)提纯K2FeO4粗产品[含有Fe(OH)3、KCl等杂质]的实验方案为:
将K2FeO4粗产品溶于冷的3mol/LKOH溶液中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将滤液置于冰水浴中,再加入_________,搅拌、静置、再过滤,晶体用适量乙醇洗涤2--3次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13.氯化铁可用作金属蚀刻、有机合成的催化剂,研究其制备及性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1)氯化铁晶体的制备(夹持及加热装置省略):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丙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____________。
②该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及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氯化铁的性质探究:
为探究氯化铁的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
(查阅文献知:
①氯化铁的熔点为306℃、沸点为315℃,易升华,气态FeCl3会分解成FeCl2和Cl2②FeCl2熔点670℃)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原因
打开K,充入氮气
D中有气泡产生
①充入N2的原因___________。
关闭K,加热至600℃,充分灼烧固体
B中出现棕黄色固体
②产生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束,振荡C静置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方程式解释)
答案与解析
一、高考真题再现
1、【答案】B
【解析】A项,FeCl3水解不彻底,故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小于0.1NA
C项,92.0g甘油(丙三醇)为1mol,每个丙三醇分子中含有3个羟基,所以差劲基数应为3NA。
2、【答案】C
3、【解析】A项,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现象,生成白色沉淀,迅速转化成灰绿色,最后转化成红褐色。
3、【答案】A。
【解析】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
正确为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18OC2H5+H2O
2、专项练习
1.【答案】A
2.【答案】B
【解析】由流程图可以知道,该实验原理为:
将药品中的Fe2+形成溶液,将Fe2+氧化为Fe3+,使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再转化为氧化铁,通过测定氧化铁的质量,计算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
3.【答案】C
【解析】A、三价铁的氧化性强于铜离子,还原剂铁先是和氧化性强的铁离子反应,故A错误;
B、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所以开始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错误;
C、碳酸钠和氢氧化钠均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但是氢氧化钠的碱性强于碳酸钠,所以NaOH先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C正确;
D、一种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反应,还原性强的铁首先反应,故D错误;
正确选项C。
4.【答案】C
5.【答案】A
【解析】A.酸性条件下,KMnO4溶液能够把氯离子氧化为氯气,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对亚铁离子的检验受到了干扰,A错误;
B.FeCl3易水解,配制溶液时应防止溶液因水解而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可先将氯化铁晶体溶于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到所需要的浓度,B正确;
C.反应开始时生成的氢气进入B中,可排出空气,防止生成的氢氧化亚铁被氧气氧化,一段时间后关闭止水夹C,A中硫酸亚铁进入B中可生成Fe(OH)2,C正确;
D.Fe3+与铁反应可生成Fe2+,则向FeCl2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是为了防止Fe2+被氧化,D正确;
6.【答案】B
【解析】A.溶液中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I->
Br-,向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时发生的反应分别为:
2I-+Cl2=2Cl-+I2、2Fe2++Cl2=2Fe3++2Cl-、Cl2+2Br-=2Cl-+Br2,所以参与反应的离子先后顺序为:
I-、Fe2+、Br-,故A错误;
B.铁离子的氧化性强于铜离子,H+的氧化性弱于Cu2+而强于Fe2+,所以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粉,反应的先后顺序Fe3+、Cu2+、H+,故B正确;
C.氢氧化钡先发生反应,因为碳酸钾与氢氧化钡不能共存,则反应的先后顺序为Ba(OH)2、KOH、K2CO3、BaCO3,故C错误;
D.若H+最先与AlO2-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而氢氧化铝与溶液中OH-反应生成AlO2-,则反应顺序为OH-、AlO2-、CO32-、Al(OH)3,故D错误;
7.【答案】B
8.【答案】D
【解析】由题意知氧化性顺序为Fe3+>
Cu2+>
Fe2+,则剩余的固体一定含有铜。
成份有两种可能:
(1)只有铜,没有铁,当固体为铜时,溶液中一定没有Fe3+、Cu2+,恰好全部参加反应或部分反应生成Fe2+和Cu;
(2)剩余固体为铁和铜的混合物,当固体为铁、铜时,溶液中的Fe3+、Cu2+全部参加反应生成Fe2+和Cu,反应的方程式为:
2FeCl3+Fe=3FeCl2、CuCl2+Fe=Cu+FeCl2,所以溶液中一定没有Fe3+、Cu2+,一定含有Fe2+;
综上,剩余的固体一定含有铜,只要有固体剩余一定没有Fe3+,加入KSCN溶液一定不变红色,
一定含有Fe2+,可能含有Cu2+,故D错误;
9.【答案】C
【解析】A.向2mL0.1FeCl3的溶液中加足量铁粉,发生2Fe3++Fe=3Fe2+;
B.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说明二氧化碳被还原生成碳;
C.碳酸酸性小于盐酸,二氧化碳和氯化钙不反应;
D.溶度积常数表达式相似时,溶度积常数越小的越先产生沉淀。
10.【答案】B
11.【答案】AD⑤④①②取相同质量的晶体I和晶体II,加入相同体积蒸馏水溶解晶体II所得溶液颜色较浅ZnSO4
ZnO+SO3灼烧后碳粉与O2反应生成CO2,减少了锌元素的吸附损失
【解析】
(1)A、洗液中含有溶解的ZnSO4,因此将洗涤液与溶液I合并,提高Zn元素的利用,故A正确;
B、PbSO4是难溶物,应在固体I中,故B错误;
C、加入盐酸,引入新的杂质Cl-,故C错误;
D、ZnSO4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用95%酒精作为洗涤剂,减少ZnSO4的损失,故D正确;
(2)抽滤操作步骤步骤是加入滤纸,然后用蒸馏水润湿滤纸,转移固液混合物,接着微开水龙头,开大水龙头,最后确认抽干,即步骤顺序是加入滤纸→⑤→④→①→②→确认抽干;
(3)取相同质量的晶体I和晶体II,加入相同体积蒸馏水溶解,分别加入2滴稀硝酸和6滴15%KSCN,晶体II所得溶液颜色较浅,说明晶体II中的杂质含量低于晶体I;
(4)ZnSO4·
7H2O全部失去结晶水,发生ZnSO4·
7H2O
ZnSO4+7H2O,晶体减少的质量是水的质量,即晶体失重0.1×
7×
18g=12.6g<
13.100g,即部分ZnSO4发生分解,因此副反应是ZnSO4
ZnO+SO3;
(5)灼烧后碳粉与O2反应生成CO2,减少了锌元素的吸附损失。
12.【解析】MnO2+4H++2Cl-
Cl2↑+Mn2++2H2O平衡气压,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滴下将装置C中的三颈烧瓶放在冰水浴中使氯气与碱液充分混合反应,同时及时散热,防止生成杂质将FeCl3饱和溶液慢慢滴入KClO溶液中3ClO-+2Fe2++10OH-=2FeO42-+3Cl-+5H2O过滤饱和KOH溶液
(1)装置A用于产生氯气,若选用图2中的甲装置,则该反应需要加热,故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MnO2+4H++2Cl-
Mn2++Cl2↑+2H2O,若选用装置乙,其中的导管a的作用是平衡气压,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滴下,故答案为:
MnO2+4H++2Cl-
Mn2++Cl2↑+2H2O;
平衡气压,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能顺利滴下;
(2)Cl2与KOH在较高温度下反应生成KClO3。
在不改变K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的条件下,控制反应在0--5℃进行。
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是将装置C中的三颈烧瓶放在冰水浴;
在通入氯气的过程中,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氯气与碱液充分混合反应,同时及时散热,防止生成杂质,故答案为:
将装置C中的三颈烧瓶放在冰水浴;
使氯气与碱液充分混合反应,同时及时散热,防止生成杂质;
(3)K2FeO4在Fe3+和Fe(OH)3催化作用下发生分解,应保证碱性,因此制备K2FeO4时,KClO饱和溶液与FeCl3饱和溶液的混合方式为将FeCl3饱和溶液慢慢滴入KClO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3ClO-+2Fe2++10OH-=2FeO42-+3Cl-+5H2O,故答案为:
将FeCl3饱和溶液慢慢滴入KClO溶液中;
3ClO-+2Fe2++10OH-=2FeO42-+3Cl-+5H2O;
(4)含有Fe(OH)3、KCl等杂质,氢氧化铁过滤可除去,且K2FeO4可溶于水、微溶于浓KOH溶液,所以将滤液置于冰水浴中,向滤液中加入饱和的KOH溶液,析出K2FeO4晶体从而除去KCl,再进行过滤,用乙醇洗涤,减少因溶解导致晶体损失,最后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故答案为:
过滤;
饱和KOH溶液。
(1)①根据装置图,装置甲中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
装置乙中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和装置甲和乙中挥发出来的氯化氢在丙中与氢氧化钠反应,过量的氯气在丙中与氢氧化钠反应除去;
装置丙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OH-+H+=H2O、C12+2OH-=ClO-+Cl-+H2O,故答案为:
OH-+H+=H2O、C12+2OH-=ClO-+Cl-+H2O;
②该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及操作为关闭两个分液漏斗活塞及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3,丙烧杯中盛蒸馏水,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用酒精灯微热甲装置中的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故答案为:
关闭两个分液漏斗活塞及弹簧夹2,打开弹簧夹1、3,丙烧杯中盛蒸馏水,将导气管插入烧杯中水中,用酒精灯微热甲装置中的烧瓶,若导管末端产生气泡,停止微热,有水柱形成,说明装置不漏气;
(2)①为防止空气对实验的干扰,打开K,充入氮气,故答案为:
排出装置内的空气;
②FeC13易升华,B中出现棕黄色固体,故答案为:
FeC13易升华;
③充入氮气,关闭K,加热至600℃,充分灼烧固体,2FeC13
2FeCl2+Cl2,
生成的氯气通入C装置,2Br-+Cl2=Br2+2Cl-,四氯化碳密度比水重,萃取溴单质,使C中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橙红色,故答案为:
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橙红色;
④灼烧固体,2FeC13
2FeCl2+Cl2,生成的氯气在C装置中与溴化钠发生置换,2Br-+Cl2=Br2+2Cl-;
故答案为:
2FeC13
2FeCl2+Cl2,2Br-+Cl2=Br2+2C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化学高频考点专练专题08 铁铜及其重要化合物 金属冶炼析 高考 化学 高频 考点 专题 08 及其 重要 化合物 金属 冶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