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人教版必修2染色体变异 作业Word下载.docx
- 文档编号:16161947
- 上传时间:2022-11-21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158.49KB
学年人教版必修2染色体变异 作业Word下载.docx
《学年人教版必修2染色体变异 作业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人教版必修2染色体变异 作业Word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析】
试题分析:
制片时经过了解离细胞已经死亡,不会观察到加倍的过程,故A错误。
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发生在前期,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故B正确。
分生区有的含2个染色体组,有的含4个染色体组,但不可能出现8的,因为根尖不会进行减数分裂,故C错误。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染色体不会移向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加倍,故D正确。
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以下叙述或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病毒是目前发现的结构最为简单的生物,所以病毒应是最小的生命系统
B.DNA连接酶对DNA黏性末端的核苷酸序列没有要求,说明该酶没有专一性
C.在有丝分裂末期,通过DNA分子的解螺旋使细胞中染色体转变成染色质
D.单倍体玉米和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但是它们的产生都属于可遗传变异
【答案】D
生命系统的最小单位是细胞,A错误;
酶可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都有专一性,B错误;
有丝分裂末期,通过解螺旋使染色体变成染色质,但DNA还保持双螺旋结构,C错误;
单倍体和三倍体的形成原理都是染色体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D正确。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理解,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4.下列有关变异和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片段的缺失和重复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变化
B.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中,都会由于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一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D.基因重组过程中不能产生新的基因,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
染色体片段缺失和重复会不一定会导致基因种类变化,但会使生物体性状改变,故A错误。
非同源染色体片段交换属于易位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一种,故B正确。
一般来说,自然选择会使适应环境的基因生存率更高,频率高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应是更适应环境的,故C正确。
基因重组只是原有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只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能产生新基因,故D正确。
本题考查变异和进化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5.萝卜和甘蓝两种植物杂交得到的种子一般不育,但偶然发现个别种子种下去能产生可育后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数目加倍D.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解析】由萝卜和甘蓝杂交得到的种子发育而成的植物,其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一般是不育的;
若使其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就可以产生可育的后代,故选C。
6.假如水稻高杆(D)对短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状)与一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状)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B.以秋水仙素处理F1只能得到1种表现型的后代
C.利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可以提前获得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
D.F2中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为ddRR和ddRr,所占比例分别为1/16、1/8
【答案】A、B、D
【解析】题中所说育种方法是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
F1的基因型是DdRr,用秋水仙素处理F1,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只能得到1种表现型的后代;
利用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只能得到单倍体植株,要想提前获得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还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
F2中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为ddRR和ddRr,所占比例分别为1/16、1/8。
故选ABD
7.下图表示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
根据图解,结合学过的生物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
B.四倍体植株所结的西瓜,果皮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C.三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属于同一物种
D.培育无子西瓜通常需要年年制种,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快速进行无性繁殖
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的茎尖,主要是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形成四胞胎西瓜,A正确。
四倍体植株接受二倍体植株花粉结果,果实果皮由四倍体植株子房壁发育而来,含有4个染色体组,B正确。
三倍体西瓜和二倍体西瓜杂交形成的子代不育,存在生殖隔离,为不同物种,C错。
无籽西瓜不能形成种子,要靠无性繁殖繁殖后代,D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8.已知细胞突变率(%)=(突变细胞数/细胞总数)×
100%。
如图表示在不同处理时间内采用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洋葱根尖细胞突变率的影响。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诱发细胞发生突变的原理是基因重组或染色体变异
B.时间相同的条件下,秋水仙素浓度与洋葱根尖细胞的突变率成正相关
C.浓度相同的条件下,洋葱根尖细胞的突变率与秋水仙素处理时间成正相关
D.若要提高洋葱根尖细胞的突变率,可采用浓度为0.15%的秋水仙素处理24h
秋水仙素诱发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其原理是染色体变异,A错误;
根据曲线图可知,时间相同条件下,在一定浓度秋水仙素范围内,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与之成正相关,当超过一定范围,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与之成反相关,B错误;
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与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关系不同,C错误;
浓度为0.15%的秋水仙素处理24h,黑麦根尖细胞的畸变率最高,D正确。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曲线图的含义。
9.香蕉是三倍体,所以它
A.无果实,有种子,进行有性生殖B.无果实,无种子,进行营养生殖
C.有果实,有种子,进行有性生殖D.有果实,无种子,进行营养生殖
香蕉是三倍体,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无种子,进行营养生殖等无性繁殖,可以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雌蕊柱头,产生种子。
10.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洋葱的不定根在冰箱的低温室内诱导36h,可抑制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
C.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洗涤细胞固定过程中使用的卡诺氏液和解离细胞
D.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洋葱的不定根在冰箱的低温室内诱导36h,不能抑制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但是可以抑制染色体向两极的移动,A错误;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染色,B错误;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洗涤细胞固定过程中使用的卡诺氏液和解离细胞,C正确;
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是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加倍,D错误。
本题考查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相关知识,属于对识记、理解层次的考查。
11.如图为某种生物的部分染色体发生的两种变异的示意图,图中①和②、③和④分别互为同源染色体,则图a、图b所示的变异
A.均为染色体结构变异
B.均使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
C.均可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D.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均发生改变
【解析】图a为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互换片段,该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图b中④和⑤为非同源染色体,⑤上的片段移接到④上引起的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A错误;
基因重组不会引起基因的数目发生改变,也不一定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B、D错误;
图a所示的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图b所示的染色体结构变异可发生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C正确。
12.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制作酸奶的过程中,乳酸菌能在缺氧条件下产生乳酸
B.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可估测某作物新品种的细胞液浓度
C.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以减少误差
D.常取大蒜幼苗根尖做临时装片,用碱性染料染色可观察染色体分布和数目
【解析】乳酸菌属于厌氧型生物,通过无氧呼吸产生乳酸,A正确;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可估测某作物新品种的细胞液浓度,B正确;
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调查,要注意随机取样,并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以减少实验误差,C错误;
大蒜幼苗根尖能进行细胞分裂,碱性染料可以将染色质染成深色,可观察染色体分布和数目,D正确。
【考点定位】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
【名师点睛】用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等碱性染料可以将染色质染成深色,便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功能;
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
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
若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式。
1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育种可以培育出新品种,也可能得到新物种
B.无子果实的获得均要用到秋水仙素,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的数目变异
C.中国荷斯坦牛、青霉素高产菌株和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依据的原理相同
D.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解析】育种可以培育出新品种,也可能得到新物种,例如由二倍体生物培育而成的四倍体生物,与原二倍体生物存在生殖隔离,是一个新物种,A正确;
无子果实的获得,有的要用到秋水仙素(如三倍体无籽西瓜),变异类型为染色体的数目变异,有的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在没有受粉的雌蕊柱头上得到的(如无籽番茄),B错误;
中国荷斯坦牛的培育采用了试管动物技术,属于有性生殖的范畴,其培育原理与转基因抗虫棉的培育依据的原理相同,都是基因重组,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C错误;
联会时的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实现了染色单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D错误。
14.培育具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无籽西瓜采用的育种方法是
A.诱变育种B.单倍体育种C.多倍体育种D.基因工程育种
【解析】培育具有三个染色体组的无籽西瓜,采用的育种方法是多倍体育种,A、B、D均错误,C正确。
15.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均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直接观察到
C.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D.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促进染色单体分离使染色体增倍
【解析】染色体中DNA的一个碱基缺失属于基因突变,而染色体的结构没有改变,A正确;
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而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B错误;
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
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错误。
16.基因型为AAaBBBCCc的细胞中所含的染色体组数最可能是( )
A.2个B.3个C.4个D.5个
【答案】B
【解析】基因型为AAaBBBCCc的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3次,所含的染色体组数最可能是3个,B正确,A、C、D均错误。
17.17.科学家发现种植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后,附近许多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也获得了抗除草剂性状。
这些野生植物的抗性变异来源于
A.基因突变B.染色体数目变异
C.基因重组D.染色体结构变异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转抗除草剂基因作物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野生植物杂交,其变异属于基因重组,D错误.其基因固定,不属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AB错误,故选:
C。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单倍体植株都会表现出高度不育的特点
B.细菌细胞中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C.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
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控制豌豆圆粒和皱粒的基因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
由二倍体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都会表现出高度不育的特点,A项错误;
细菌不能进行有性生殖,其细胞为原核细胞,原核细胞中没有染色体,而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所以细菌细胞中不能发生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B项错误;
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C项错误;
控制豌豆圆粒和皱粒的基因的根本区别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项正确。
本题考查可遗传变异、基因的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19.进行无性生殖的原核生物,其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是
C.染色体变异D.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解析】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进行减数分裂,因此进行无性生殖的生物不能发生减数分裂,即不能发生基因重组;
所有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
原核生物的细胞内没有染色体,不能发生染色体变异,所以A选项正确。
20.已知蝴蝶的性别决定为ZW型.有一种极为罕见的阴阳蝶,即一半雄性一半雌性的嵌
合体,其遗传解释如右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可推断,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的基因可能位于Z染色体上
B.过程I依赖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但没有体现细胞识别的功能
C.阴阳蝶的出现是因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部分细胞染色体变异的结果
D.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其次级卵母细胞比次级精母细胞多1或2条染色体
【解析】由图解可以看出,有W染色体则发育成雌性,无W染色体则发育成雄性,因此决定蝴蝶雌性生殖器官生长发育的基因可能位于W染色体上,A错误;
过程Ⅰ为受精作用,其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才能实现,也体现了细胞膜之间的信息交流功能,B错误;
阴阳蝶的出现是个体部分缺失了W染色体导致的,属于染色体变异,这种变异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C正确;
次级卵母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数目为1或2,而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性染色体数目为1、2或0,因此若阴阳蝶能产生配子,则其次级卵母细胞比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多1或2条染色体,也可能少1条染色体,也可能相等,D错误。
【考点定位】性别决定和染色体变异
【名师点睛】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蝴蝶的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为ZW型,其中ZZ表示雄性,ZW表示雌性。
二、非选择题
21.现有两个纯种小麦,一个纯种小麦性状是高秆(D)、抗锈病(T);
另一个纯种小麦的性状是矮秆(d)、易染锈病(t)(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育种专家提出了如图中工、Ⅱ所示的两种育种方法以获得小麦新品种。
问:
(1)方法Ⅰ应选择的方法是 ;
此方法的优点是 。
(2)(三)过程采用的方法称为 ;
(四)过程最常用的化学药剂是 。
(3)图中①和④的基因组成分别为 和 。
【答案】
(1)单倍体育种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且后代均为纯合子
(2)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3)DTddTT
单倍体育种的过程一般是首先花药离体培养,从而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进行秋水仙素加倍,从而获得所需性状的纯合个体。
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能迅速获得纯合体,加快育种进程。
依据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杂交育种的方法通常是选出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个体杂交,从子代杂合体中逐代自交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
杂交育种的优点是简便易行;
缺点是育种周期较长。
方法Ⅰ是单倍体育种,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三)过程采用的方法是花药离体培养,从而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使其染色体加倍。
从图中分析可知,①的基因组成为DT,④的基因组成ddTT。
作物育种
点评:
本题要求学生识记育种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运用育种的原理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度中等。
22.下图中,甲、乙是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的示意图。
Ⅰ.图甲中D和d、E和e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中包含的育种方法有。
(2)②③过程通过的手段,选择并获得纯合新品种。
(3)④过程中必然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是。
Ⅱ.科学家采用图乙所示过程,培养出适应高寒地区生长的八倍体小黑麦。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用黑麦和普通小麦进行杂交,目的是。
(2)黑麦和普通小麦的杂交后代,不育的原因是。
(3)过程B中采用的方法是。
(4)图乙育种方法的原理是。
【答案】I.
(1)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
(2)连续自交(3)基因重组
II.
(1)让不同亲本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
(2)减数分裂联会紊乱,不能正常产生配子
(3)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杂种个体幼苗或萌发种子(4)染色体数目变异
Ⅰ
(1)①②③为杂交育种,①④⑤⑥为单倍体育种。
(2)亲本杂交获得F1后,通过F1连续自交,选择并获得纯合新品种。
(3)F1减数分裂产生花药会发生基因重组,形成不同种类花药。
Ⅱ.
(1)用黑麦和普通小麦进行杂交,目的是让不同亲本优良性状重组在一起。
(2)黑麦和普通小麦的杂交后代,不育的原因是减数分裂联会紊乱,不能正常产生配子。
(3)通常用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杂种个体幼苗或萌发种子,获得染色体组加倍个体。
(4)图乙育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
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人教版必修2染色体变异 作业 学年 人教版 必修 染色体 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