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面防水及保护层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 文档编号:16141619
- 上传时间:2022-11-20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60.49KB
桥面防水及保护层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桥面防水及保护层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面防水及保护层施工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Q/CR9603--2015)
5、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
三、编制范围
新建连云港至镇江铁路客运专线ZXZQ04标第五分部高邮特大桥桥面附属工程,起讫里程:
DK179+282.375~DK203+866.39,线路共长24.584Km。
四、编制原则
4.1符合性原则。
满足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标准,符合施工安全要求。
4.2遵循设计文件的原则。
在编制施工方案时,认真阅读核对所获得的技术设计文件资料,了解设计意图,掌握现场情况,严格按设计资料和设计原则编制施工方案,满足设计标准和要求。
4.3科学、经济、合理的原则。
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组织均衡、连续生产,不断进行资源优化,明确管理目标,使指标量化、措施具体、针对性强。
4.4遵循一切围绕“便于施工,减少投入,严格控制工程项目投资”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工艺,合理配置资源,。
4.5引进创新、发展的原则。
积极采用“四新”技术,以提高工程技术和施工装备水平,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
4.6遵循贯标机制的原则。
确保质量、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综合管理体系在本项目工程施工中自始至终得到有效运行。
五、桥面系防水层施工总体技术方案
说明:
桥面防水层施工包括挡砟墙内侧桥面板防水层施工,挡砟墙外侧电力电缆槽及通信信号电缆槽内防水层施工,挡砟墙根部、泄水管位置等特殊地段地防水层施工。
其中,挡砟墙内侧采用防水卷材型防水层,外侧采用无需卷材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型防水层,保护层采用现浇C40细石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
5.1桥面防水层及保护层概述
(1)防护墙内侧:
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类防水层,防水卷材铺设至防护墙根部,在防护墙根部加铺卷材附加层,泄水管口处先粘贴卷材附加层;
防水卷材搭接处采用粘结剂封边处理。
防水卷材上覆盖纤维混凝土保护层,纤维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40mm,在保护层上用防水涂料封边,高度大于等于80mm。
如防水体系示意图一。
图一防水卷材防水体系构造示意
(2)防护墙内侧防水卷材及防水涂料封边处理:
在铺设防水卷材时在防护墙根部侧面加铺卷材附加层,附加层沿防护墙弯起高度5cm,水平向宽度15cm。
在施工完保护层后在防护墙根部侧面涂刷防水涂料,高度及水平宽度均不小于8cm。
具体构造示意图二。
图二防护墙根部防水体系示意图
(3)防护墙外侧:
喷涂2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涂料,用量2.4kg/m2上铺设38至58mm纤维混凝土保护层。
防水涂料类防水体系构造示意图三。
图三防水涂料类防水体系构造示意图
(4)防护墙外侧防水涂料封边处理:
在防护墙外侧电缆槽道内的防水涂料封边应高于保护层不小于8cm,见图四。
图四防护墙外侧防水涂料封边处理示意图
(5)梁端头伸缩缝位置预留30cm不做防水,等伸缩缝安装完毕后在补做。
5.2桥面防水层及保护层施工
1、清理基层→涂刷基层处理剂→细部节点处理(柔性密封防水、附加层等)→大面积铺贴防水卷材(搭接处理、收边处理等)→施工质量自检→合格交付后续施工
2、施工应由挡墙边向中间铺贴,按先远后近、先低后高、先细部后大面的顺序进行。
防水卷材应从一端开始铺贴,桥面横向由低向高顺序进行;
卷材热熔铺贴过程中,应边铺贴边滚压排气黏合;
卷材纵横向的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桥面基层无浮渣、浮灰、油污等,防撞墙根部无蜂窝、麻面。
表面应做到平整、无尖锐异物、不起砂,不起皮及无凹凸不平;
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处,可用凿除方法或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找平处理。
防水层铺设前,采用高压风(水)彻底清除基层表面灰尘。
对蜂窝、麻面进行填补,在填补前清除蜂窝、麻面中的松散层、浮渣、浮灰、油污等,填补前进行湿润。
填补蜂窝、麻面的水泥浆中添加适量的类似107胶的水溶性胶黏剂,以增强与基底的连接。
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黏结剂涂刷时基层应干燥。
采用水泥基胶黏结剂涂刷时,对基层进行湿润检查,如太干燥应对基层进行表面湿润。
雨期施工时,要注意基层混凝土的含水率检测,正在下雨或基层表面有积水时禁止进行防水层施工。
备好防水卷材、基层处理剂、密封膏、圆形搅拌桶、打磨机、小平铲、凿子、吹灰器、扫帚、滚动刷、毛刷、弹线盒、剪刀、壁纸刀、卷材铺展器、多头喷灯车或自动铺装车、喷灯、钢压辊、小压辊等。
涂刷高聚物改性沥青基层处理剂,用量为每平米不少于0.4kg。
施工方法是用长柄滚刷进行涂刷,要求涂刷均匀,不露底面、不堆积,待处理剂达到干燥程度(一般为不粘手为准)再进行热熔施工。
泄水管口部位先用聚氨酯涂料或水泥基胶粘剂贴卷材附加层,附加层卷材宜选用厚0.5mm,长宽400×
350mm;
防水卷材铺至防护墙根部,防水卷材及附加层中间开孔,剪成多个三角形,紧贴泄水管口下内壁。
为了保证挡砟(防护)墙处的防水封边处理,应在挡砟(防护)墙内测与桥面板交角处设置3cm的倒角。
卷材铺贴从一端开始,桥面横向由低到高顺序进行。
防水卷材纵向搭接不得少于160mm,横向的搭接不得少于100mm,在已涂刷基层处理剂并干燥的基层表面,留出搭接缝尺寸。
将铺贴卷材的基准线弹好,以便按此基准线进行卷材铺贴施工。
对于桥涵面的曲线部位,应按曲线半径放线,以直待曲,取保铺贴接茬的宽度。
基层处理剂干燥后,点燃喷灯,烘烤卷材地面的沥青层和基层上的处理剂,烘烤喷灯以距离卷材辊30cm左右为宜,烘烤要均匀,将卷材底面沥青层融化后,向前滚铺。
卷材底面熔化以沥青接近流淌,呈黑亮为度,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
为保证卷材与基层的粘结,卷材热熔铺贴过程中,边铺贴边滚压排气粘合,以保证搭接处粘帖牢固,滚压采用15~20kg重,1m长,直径15cm的钢辊。
卷材搭接处的上层和下层卷材应完全热熔粘合,以保证搭接处粘贴牢固,搭接缝处应有自然溢出的熔融沥青。
防水卷材应在桥面铺设至防护墙的根部。
卷材铺贴到梁体周边收口部位时,滚压后应有自然溢出的熔融沥青,采用刮板抹平收口。
防水层铺贴完成后30分钟,即可浇筑保护层。
质量要求:
防水层铺设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零下20℃;
制作防水层时,不得因流溅或其他原因污染梁体;
卷材底面熔化以沥青接近流淌,呈黑亮为度,不得过分加热或烧穿卷材;
防水卷材的铺设应平整、无破损、无空鼓,搭接处及周边均不得翘起。
防水涂料采用人工涂刷。
防水涂料按照产品说明进行配制,先主剂,后固化剂,每种组分的称量误差不得大于±
2%,采用机械搅拌均匀,搅拌器转数在200~300转/分,搅拌时间3~5分钟。
为防止气泡存于涂膜内,涂刷分2次进行,第一次使用平板在基层上刮涂一层厚度0.2mm左右的涂膜,1~2小时内使用金属锯齿板进行第二次涂刮。
涂膜总厚度不得小于2.0mm,每平米用量约2.4kg。
对防护墙、竖墙等垂直部位使用毛刷或辊子先进行涂刷,平面部位在其后涂刷。
基层表面不得有明水,严禁雨中施工;
配置好的涂料应在20min内用完,随配随用;
不得使用风扇或类似工具缩短干燥时间;
喷涂后4小时或涂刷后12小时内防止霜冻、雨淋及暴晒;
防水层完全干固后,方可浇筑保护层;
防水层铺设施工环境温度不得高于35℃不得低于5℃;
防水涂料应涂刷均匀,无漏刷、无气泡。
铺设完成后,用橡胶测厚仪检查涂层厚度,每孔梁检测10处。
保护层为C40细石纤维混凝土,纤维采用聚丙烯菁纤维。
(1)材料要求
水泥:
采用不低于;
细骨料:
中砂,级配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粗骨料:
最大粒径10mm的碎石,质量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试验方法》JGJ53的规定。
粉煤灰:
采用Ⅰ级粉煤灰,需水量比应不大于100%,参量由试验确定,其质量应符合GB1596的规定。
外加剂:
外加剂应采用符合GB8076的要求或经铁道部鉴定的产品,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外加剂参量由试验确定,严禁使用掺入氯盐类外加剂。
应采用高效减水剂,其性能应与所用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纤维:
采用聚丙烯腈纤维。
拌制和养护用水应符合JGJ63的要求,凡符合饮用标准的水,即可使用。
(2)施工及运输
采用强制搅拌机搅拌,将石子、砂子、水泥倒入搅拌机中预拌1min,然后加入水、减水剂及纸袋包装好的纤维网,搅拌时间不少于3min,注意纤维拌和均匀。
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至施工现场,混凝土在梁场内泵送上桥由桥面上的混凝土罐车运至施工现场。
混凝土罐车运至施工现场后,应检测每车混凝土的性能指标,合格后方可浇筑。
在梁场内静载试验台座处安置泵车尽量不影响现场的其它工序作业。
泵车采用20米泵车,现场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由专人进行指挥。
混凝土浇筑应从梁体的一端向另一端顺序进行,将混合均匀的纤维混凝土均匀的铺在梁体的防水层上。
混凝土振捣采用平板振捣器振捣,振捣时间为20秒左右,并无可见孔洞为止。
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方可抹面,抹刀应光滑以免带出纤维,抹面时不得加水,抹面次数不宜过多。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采用保水养护。
自然养护时,土工布,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桥面混凝土洒水次数应能保持表面充分潮湿。
当环境相对湿度小于60%时,日然养护应不少于28d;
相对湿度在60%以上时,自然养护应不少于14d。
桥面保护层纵向每隔4m作一宽约10mm、深约20mm保护层厚度的断缝。
当保护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将断缝填实、填满,不得污染保护层及梁体。
铺贴防水卷材时气温不得高于35℃或低于5℃,对铺贴的防水卷材应及时进行质量跟踪检查,可用肉眼观察其是否有空洞、起泡、翘边等现象,如出现空洞、起泡等现象应及时进行补救处理,每300-500㎡应做一次防水层与混凝土基层的剥离强度试验,保证防水层与梁体的粘结强度。
保护层达到设计强度后,应钻取芯样进行混凝土与卷材或涂料的粘结强度检测,每孔梁检测3处。
取样后的孔洞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填满。
保护层表面不得出现裂缝。
保护层表面应平整、流水畅通。
表1防水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基层平整度
3
1m靠尺检查
2
卷材搭接宽度
-10
尺量检查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检查不少于5处。
表2保护层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1
表面平整度
3
2
分格缝平直
拉线尺量检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桥面 防水 保护层 施工 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