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天20题 word打印版 第1115题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134318
- 上传时间:2022-11-20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6.43KB
20天20题 word打印版 第1115题文档格式.docx
《20天20题 word打印版 第1115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天20题 word打印版 第1115题文档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一是生产的全球化;
二是贸易的全球化;
三是金融的全球化;
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使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既相互限制,又相互依存、相互开放。
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更加密切。
相关考点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和后果
1.导致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1)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
(2)两极格局的结束,使原来处于对峙状态的国家建立和加强了联系,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消除了障碍和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3)市场经济制度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和接受,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制度性基础。
(4)跨国公司的全球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
(5)经济体制的变革,为国际资本的流动、国际贸易的扩大、国际生产的大规模进行提供了适宜的体制环境和政策条件,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6)三大国际经济协调组织的建立和其作用的不断增强,为经济全球化构筑了组织和法律框架。
2.后果:
(1)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生产社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
(2)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它在产生积极效应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相关考点3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2.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2)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3)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3.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具有深刻的一致性: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爱中国共产党、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4.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与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着重树立这样一些观念:
(1)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2)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3)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相关考点4做忠诚的爱国者.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1.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就要承担对国家应尽的义务。
2.~~,就要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3.~~,就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4.
第12题
“十一五”期间,我国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的突破口,取得重大进展,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9.1%,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4.29%和12.45%,为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请从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角度说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意义。
恩格斯指出:
“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
”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坚持统筹兼顾,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把握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深入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中的各种重大关系,把学科相关知识点有机联系,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是考研冲刺复习中的重要一环。
考生在复习备考中应把握以下几点:
1.普遍联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2.统筹区域发展。
3.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和意义。
4.科学对待人生环境应处理的四个问题。
相关考点1普遍联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联系的含义和特点: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1)联系具有客观性。
(2)联系具有普遍性。
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
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
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3)联系具有多样性。
2.方法论意义:
(1)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2)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统筹兼顾,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和持续发展。
(3)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应顺应世界潮流,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发展自己。
相关考点2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1.人与自然的关系:
(1)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含义:
自然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
人类社会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有机系统。
(2)正确认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第一,人来源于自然界又依存于自然界,人永远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二,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都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本身。
(3)科学把握人对自然的改造活动:
人对自然的改造存在两面性,一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存在掠夺自然资源,只考虑当前需要而忽视后代利益、先污染后治理、先开发后保护等问题。
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人类以及人类的每个个体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2.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率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关考点3协调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统筹区域发展
1.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
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统筹区域发展需要处理好的关系: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相关考点4协调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科学对待人生环境,主要就是要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1.促进自我身心的和谐。
2.促进个人与他人的和谐,应坚持以下四个原则:
(1)平等原则。
平等待人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前提。
(2)诚信原则。
诚信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保证。
(3)宽容原则。
宽容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必不可少的条件。
(4)互助原则。
互助是促进个人与他人和谐的必然要求。
3.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应该处理好四个基本关系:
(1)正确认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关系;
(2)正确认识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统一关系;
(3)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统一关系;
(4)正确认识享受个人权利与承担社会责任的统一关系。
4.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13题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勉励青年要“胸怀远大理想,陶冶高尚情操,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
请结合这一论述说明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既是“大学生成才的现实需要”,又是“国家和人民的殷切期盼”。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知识性、综合性和实践性于一体的课程,涉及理想信念、爱国主义、人生价值、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五个知识板块,这五个方面看似孤立,实则有着内在的紧密的联系。
在备考复习中如何把握这门课和别的学科的关系,实现知识板块之间的内在衔接,在实践中做到知行统一,是“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材料分析题命题的思路之一。
学习这门课程要把知与行结合起来,把学习与践履结合起来,把学习规范和遵守规范结合起来,使知识转化为内在素质。
相关考点1实践活动的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所必须遵循的反映了实践对象的客观规律和本质的真理。
人们只有按照真理办事,才能在实践中取得成功。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必须遵循的以满足人们需要为内容的特定的价值目标。
任何实践活动都是上述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相关考点2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
1.真理和真理原则: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
2.价值和价值原则:
哲学上的“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
价值具有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的特点。
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3.价值评价是一种关于价值现象的评价性的认识活动,是主体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其特点是:
(1)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2)评价结果与主体有直接联系;
(3)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4.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区别:
(1)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
(2)真理原则主要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天20题 word打印版 第1115题 20 word 打印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