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文明礼貌行为养成研究文档格式.docx
- 文档编号:16132002
- 上传时间:2022-11-20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9.24KB
幼儿文明礼貌行为养成研究文档格式.docx
《幼儿文明礼貌行为养成研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文明礼貌行为养成研究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共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幼儿文明礼貌包含的内容,阐明了幼儿文明礼貌习惯养成的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以事实材料、现象为依据,分析总结了目前一些幼儿文明礼貌习惯教育的不足之处以及形成原因;
第三部分,提出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行为养成的方法。
关键词:
幼儿,文明礼貌,习惯,养成
引言
文明礼貌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对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一个国家国民的文明礼貌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也成为国家形象的一个组成部分。
进入21世纪,正在和平崛起的中国加强幼儿文明礼貌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应该让我国未来的公民具备现代文明素养,让幼儿学会礼貌语言、礼貌动作、礼让精神;
使他们具有社会公德,形成高素质是我们教育的目标,同时也是帮助他们学会做人的必修之课。
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幼儿文明礼貌等行为习惯的养成,从孩子出生开始就对其严格要求,父母和家人都非常注意自己言行,尽可能给孩子规范、标准的示范,言传身教做得很好.英国从孩子两岁开始进行餐桌上的礼仪教育,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日本也从孩子两岁开始培养文明礼貌习惯和待人接物的礼仪.
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说明对进行文明礼貌的养成在幼儿时期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期是个性及品行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在人格形成方面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也是养成文明礼貌习惯的黄金时期。
我国自古以“礼仪之邦”称世,但是在近一段时期,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国民对文明礼貌认识淡化,家长们想尽办法从幼儿期起就强行培养孩子的外语、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的能力,却忽视培养孩子的文明礼貌行为。
同时社会生活上存在的乘车不排队、上车抢座位,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餐桌上杯盘狼藉,公园里乱踏草地、乱摘花卉,乱扔果皮纸屑,随地吐痰等不文明现象,也对幼儿文明礼貌的养成产生了直接的负面影响。
《夏令营中的较量》报导已表明我国孩子在毅力、文明习惯等方面己不尽人意。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没有进行适时的养成教育是重要原因之一。
要培养现代文明公民必须从幼儿时期就开始文明礼貌行为的重点培养,必须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在关键期实施教育,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旦错过了关键期或是等孩子形成了不良习惯再来改造,只会事倍功半,甚至影响一个人一生的发展。
因此,幼儿文明礼貌行为的养成对于个人、家庭、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幼儿文明礼貌行为与养成
1.1幼儿文明礼貌行为养成的内容
1.1。
1什么是文明礼貌行为
在现代汉语中,文明一般指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其主要含义一是指与蒙昧时代、野蛮时代相对立的文明时代;
二是指教化、开化的结果;
三是指良好的生活方式与风尚。
我们通常说的“文明”,是指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
“礼貌”来源于礼仪,我国最早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上说:
“礼,履也。
”古代“礼”就是教人如何走路,即规范人的行为的学问。
礼仪包含的内容大致包括:
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四个方面。
其中,很重要的就是礼貌.礼貌是文明行为的主要内容,包括礼貌行为和礼貌语言。
其核心是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其实质是一种内心活动的表现。
简言之,文明礼貌是社会生活中通用性最强的行为准则,如“尊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保护自然环境”等,它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共同遵守。
1.1。
2怎样才是养成
养成就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言行规范、标准化的过程。
(1)养成是一个教育过程,这个过程是借助训练活动完成的。
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局限,加上训练内容的广泛、细致,这种训练活动又是大量而多样的,同时又不可能一次训练达到目的,因此这个教育过程必须是不断反复、循序渐进、十分漫长,必须渗透到方方面面,遍及整个学前期、学龄期,甚至更长岁月,直至终生。
(2)养成具备的“三要素”:
教育者、受教育者、训练活动.“教育者”由主要施教的教师延伸到幼儿园全体教师、家长、社会工作者和其他人构成。
“训练活动”以幼儿园为教育的主阵地,家庭、社会为两翼,形成合力为零的局面.训练手段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以游戏活动为主,多样化、现代化、生活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综合采用。
(3)养成是一个由“外化—内化—外化”的教育过程,即教育者将养成教育的目标具体化,借助语言、行动、教育媒体通过训练活动传递教育信息,受教育者接受信息后“内化”受的东西,然后“外化”成为规范化、标准化的言行。
人的早期极具可塑性,幼儿期是行为习惯塑造的关键时期,尤其是文明礼貌行为养成的关键期.幼儿的情绪、动机、社会交往需要开始发展,行为呈现出程序化的特点,一种行为一旦获得,便以之为模式。
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即使有了不良习惯,纠正也比较容易,而长大了要纠正就相对困难。
所以,此时期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阶段。
3幼儿文明礼貌行为养成的内容
因为文明礼貌的内容非常广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对3-6岁的幼儿进行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教育,首先必须清楚这一年龄阶段幼儿该学习、掌握哪些文明礼貌的内容。
选择的内容必须是幼儿通过训练可以掌握的、与其身心发展相适应的、与其生活紧密联系的、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行为规范.
1。
文明礼貌用语
让孩子从小养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既能显示孩子的教养、可爱,培养他将来为人的风度,又能让孩子体会对人的尊重。
古语云:
赠人一语,重如珠玉,伤人一语,重于剑戟。
对三至六岁的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需学会使用哪些礼貌用语呢?
归为以下几类:
(1)根据不同年龄和性别会使用尊称即会使用尊称,对长辈称呼“伯伯”、“叔叔”、“阿姨”、“爷爷”、“奶奶"
等,说话时要称“您”,不要叫“老头”、“老婆”,更不能叫名字或叫他人的外号。
(2)相见道好,会用常用问候语,在一定场合使用问候语,如“早上好"
、“晚安"
、“再见”。
(3)请人帮助会使用常用敬语,如:
请您帮我、麻烦你。
(4)得到帮助道谢会使用道谢语。
(5)失礼致歉会使用道歉语。
要让孩子形成一种主动、文质彬彬、落落大方和别人打招呼的习惯,使文明礼貌语言的内化得以根深蒂固。
2.行为规范
俗话说“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
,从孩子能自己活动开始,家长和老师就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适时地为孩子定下规矩,同时严格要求孩子按这些规矩待人接物、做事,使孩子从小就形成规范的行为。
主要有园内生活和社会生活两个方面看:
(1)园内生活
幼儿园内生活主要有游戏活动、学习活动、生活活动三项内容。
游戏活动:
游戏时不争抢玩具,不独占玩具,能逐步学会谦让玩具给朋友;
能按顺序排队有序地游戏,不推不挤;
玩具、图书等使用完后一定要放回原处。
学习活动:
学习时能安静倾听老师或者同伴讲话,不插嘴;
想发言先举手;
学具使用完后能整理好放回原处;
和小朋友交流时声音适度,行为文明。
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例如吃饭时保持安静,不要乱翻菜,挑菜,不要别人都没动筷子,自己先动筷子,在咀嚼食物时应闭着嘴巴,不发出大的咀嚼声;
吃饭时尽量不说话;
饭菜残渣放在指定的地方,不乱扔;
吃饭或与人交谈时打喷嚏、咳嗽捂住自己的口鼻,不对着人打喷嚏、咳嗽;
午睡时保持安静,不发出影响其他幼儿睡觉的声响;
拿放茶杯开关柜动作要轻;
走路时动作要轻,不在教室里乱跑;
不是自己的东西不带回家等等。
(2)社会生活
尊老爱幼:
尊老,就是尊敬老人和长者。
要做到,听长辈和老人的话;
在长辈和老人面前不撒娇、不任性;
对老人态度和气,举止文明,说话有礼貌;
当老人遇到困难时愿意帮助;
对老人的唠叨和动作迟缓等不嫌弃;
有了好吃的先让祖辈、父辈吃,不吃独食;
在公共场所,能主动提出给老人让路、让座等。
爱幼就是爱护比自己小的孩子。
如今的孩子,大多都是家中的一棵“独苗”,时时处处受到长辈们无微不至的呵护,容易酿成“只顾自己,不管他人”的自私心态。
要让孩子从小就能与别的孩子相处谦让,做到不以“强”凌“弱”、以“大"
压“小”、以“富”欺“贫”;
看到小朋友有困难能主动去帮助;
遵守公共秩序:
在老师的提醒下能遵守游戏规则,能遵守幼儿园的秩序;
上课时不打闹,不随便说话,知道举手发言;
游戏或户外活动时不到处乱跑、不推推操操;
在车站、飞机场、电影院、医院里能做到说话轻、走路轻,不到处乱跑,不高声喧哗;
能做到排队等待,不插队、不拥挤;
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追跑打闹。
爱护公物、保护环境:
爱护幼儿园的图书,不折角,不撕页,轻拿轻放;
好玩的玩具不独占、不带回家;
爱护所有公共场所的设施:
如公用饮水机、公厕里的烘干机等;
不在墙壁上乱涂乱画;
节约水电,爱惜粮食;
不乱扔果皮、纸屑,能把废物分类放到指定的地方;
不随地大小便,不往地上吐痰、吐唾沫;
不践踏草地,不攀枝摘花,爱护花草树木;
不把娱乐场所的玩具带走;
在商场里,不把商品乱拿乱放.
综上所述,幼儿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教育就是指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幼儿形成具有现代社会文明行为习惯素质的人。
使幼儿养成文明礼貌行为习惯,使我们的教育成为关怀人一生的教育。
1.2幼儿文明礼貌行为养成的意义
2。
1幼儿文明礼貌行为养成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需要
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最迅速,最关键的时期,是养成教育的起始阶段,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开端。
这个阶段正确有效的文明礼貌养成教育,将为人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反之,养成教育的失误,将带给人终生的文明习惯的缺失。
虽然有的习惯能改变,可是改造永远难于塑造.
2.2幼儿文明礼貌行为养成是实现家庭和睦幸福的必要条件
贝多芬曾经告诫后人:
“把德行教给你的孩子。
……使人幸福的是德行而不是金钱。
”一个没有文明礼貌修养、行为失控的孩子除了给家庭带来不安定的因素外,还会给祖辈、父辈们带来心理上的烦恼。
这告诉我们,教育孩子养成文明礼貌习惯不仅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而且也是家庭和睦幸福的需要.而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只有家庭稳定,社会才会安定,家庭文明礼貌是社会文明礼貌的基础。
1。
2.3幼儿文明礼貌行为养成是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要求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教育的启蒙、奠基之期,是教育“金字塔”的基石,这一时期如果让孩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终生受用。
陶行知先生说过:
“人格教育端赖于六岁前培养,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顺着他继续增多地培养上去,自然会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若培养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习惯养成教育是我国社会文明进步、国家发展的需要。
这对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意义深远。
中国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首先要提高国民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的整体素质,尤其是文明礼貌素质。
幼儿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养成的偏失与原因分析
2。
1.幼儿不文明行为的表现
1缺失文明礼貌行为用语
使用文明礼貌用语是儿童养成教育最基本的一项内容。
但在今天的幼儿园,幼儿的表现不如人意.幼儿园中孩子间这种不礼貌的用语,往往成为孩子冲突、打斗的导火线。
在游戏中,孩子想用别人的玩具,跑过去不管三七二十一抓了就跑,而不知道说:
请把你的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幼儿 文明礼貌 行为 养成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