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隐患安全检查标准及主要条款资料下载.pdf
- 文档编号:16125237
- 上传时间:2022-11-20
- 格式:PDF
- 页数:24
- 大小:621.75KB
常用隐患安全检查标准及主要条款资料下载.pdf
《常用隐患安全检查标准及主要条款资料下载.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隐患安全检查标准及主要条款资料下载.pdf(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和有火花、赤热表面、明火的丁类厂房,其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
当为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的单层丙类厂房或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m2的单层丁类厂房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3.2.9条3.2.9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00h。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3.2.11条3.2.11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的一级耐火等级单、多层厂房(仓库)的屋顶承重构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
除一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外,下列建筑构件可采用无防火保护的金属结构,其中能受到甲、乙、丙类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焰影响的部位应采取外包覆不燃材料或其他防火保护措施:
1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单层丙类厂房的梁、柱和屋顶序序号号标准名称标准名称条款条款内容内容承重构件;
2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多层丙类厂房的屋顶承重构件;
3单、多层丁、戊类厂房(仓库)的粱、柱和屋顶承重构件。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3.3.1条3.3.1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厂房的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医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3.3.1的规定。
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3.3.5条3.3.5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厂房内。
办公室、休息室等不应设置在甲、乙类厂房内,确需贴邻本厂房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爆墙与厂房分隔和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类厂房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至少设置1个独立的安全出口。
如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3.3.9条3.3.9员工宿舍严禁设置在仓库内。
办公室、休息室等严禁设置在甲、乙类仓库内,也不应贴邻。
办公室、休息室设置在丙、丁类仓库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并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
隔墙上需开设相互连通的门时,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1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3.4.1条注:
1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不宜小于30m。
单、多层戊类厂房之间及与戊类仓库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m,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可将戊类厂房等同民用建筑按本规范第5.2.2条的规定执行。
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单独设置的生活用房应按民用建筑确定,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3.4.2条3.4.2甲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
1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3.4.8条3.4.8除高层厂房和甲类厂房外,其他类别的数座厂房占地面积之和小于本规范第3.3.1条规定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按其中较小者确定,但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限者,不应大于10000m2)时,可成组布置。
当厂房建筑高度不大于7m时,组内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
当厂房建筑高度大于7m时,组内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
1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3.4.12厂区围墙与厂区内建筑的间距不宜小于5m,围墙两侧建筑的间距应满足相应建筑的防火间距要求。
序序号号标准名称标准名称条款条款内容内容条1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3.7.1条厂房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
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的每个楼层,其相邻2个安全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3.7.2条3.7.2厂房内每个防火分区或一个防火分区内的每个楼层,其安全出口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
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
1甲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00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5人;
2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10人;
3丙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50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20人;
4丁、戊类厂房,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400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30人;
5地下或半地下厂房(包括地下或半地下室),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50m2,且同一时间的作业人数不超过15人。
1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4.2.1条注:
1当甲、乙类液体储罐和丙类液体储罐布置在同一储罐区时,罐区的总容量可按1m3甲、乙类液体相当于5m3丙类液体折算。
2储罐防火堤外侧基脚线至相邻建筑的距离不应小于10m。
3甲、乙、丙类液体的固定顶储罐区或半露天堆场,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与甲类厂房(仓库、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的规定增加25%,且甲、乙类液体的固定顶储罐区或半露天堆场,乙、丙类液体桶装堆场与甲类厂房(仓库)、裙房、单、多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5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表有关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的规定增加25%。
4浮顶储罐区或闪点大于120的液体储罐区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5%。
5当数个储罐区布置在同一库区内时,储罐区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本表相应容量的储罐区与四级耐火等级建筑物防火间距的较大值。
6直埋地下的甲、乙、丙类液体卧式罐,当单罐容量不大于50m3,总容量不大于200m3时,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规定减少50%。
7室外变、配电站指电力系统电压为35kV500kV且每台变压器容量不小于10MVA的室外变、配电站和工业企业的变压器总油量大于5t的室外降压变电站。
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4.2.2条3两排卧式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m。
4当单罐容量不大于1000m3且采用固定冷却系统时,甲、乙类液体的地上式固定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0.6D。
5地上式储罐同时设置液下喷射泡沬灭火系统、固定冷却水系统和扑救防火堤内液体火灾的泡沬灭火设施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可适当减小,但不宜小于0.4D。
6闪点大于120的液体,当单罐容量大于1000m3时,储罐之间的防序序号号标准名称标准名称条款条款内容内容火间距不应小于5m;
当单罐容量不大于1000m3时,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m。
1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4.2.5条4.2.5甲、乙、丙类液体的地上式、半地下式储罐或储罐组,其四周应设置不燃性防火堤。
防火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防火堤内的储罐布置不宜超过2排,单罐容量不大于1000m3且闪点大于120的液体储罐不宜超过4排;
2防火堤的有效容量不应小于其中最大储罐的容量。
对于浮顶罐,防火堤的有效容量可为其中最大储罐容量的一半;
3防火堤内侧基脚线至立式储罐罐壁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
防火堤内侧基脚线至卧式储罐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
4防火堤的设计高度应比计算高度高出0.2m,且应为1.0m2.0m,在防火堤的适当位置应设置便于灭火救援人员进出防火堤的踏步;
5沸溢性油品的地上式、半地下式储罐,每个储罐均应设置一个防火堤或防火隔堤;
6含油污水排水管应在防火堤的出口处设置水封设施,雨水排水管应设置阀门等封闭、隔离装置。
2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4.4.2条4.4.2液化石油气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相邻较大罐的直径。
数个储罐的总容积大于3000m3时,应分组布置,组内储罐宜采用单排布置。
组与组相邻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20m。
2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4.4.3条液化石油气储罐与所属泵房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当泵房面向储罐一侧的外墙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少至6m。
液化石油气泵露天设置在储罐区内时,泵与储罐之间的距离不限。
2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6.1.3条6.1.3建筑外墙为难燃性或可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应凸出墙的外表面0.4m以上,且防火墙两侧的外墙均应为宽度均不小于2.0m的不燃性墙体,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外墙的耐火极限。
建筑外墙为不燃性墙体时,防火墙可不凸出墙的外表面,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0m;
釆取设置乙级防火窗等防止火灾水平蔓延的措施时,该距离不限。
2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6.2.9条6.2.9建筑内的电梯井等竖井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
电梯井的井壁除设置电梯门、安全逃生门和通气孔洞外,不应设置其他开口;
2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序序号号标准名称标准名称条款条款内容内容井道,应分别独立设置。
井壁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3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隙应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
4建筑内的垃圾道宜靠外墙设置,垃圾道的排气口应直接开向室外,垃圾斗应釆用不燃烧材料制作,并应能自行关闭。
5电梯层门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梯层门耐火试验完整性、隔热性和热通量测定法GB/T27903规定的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
6.2.10户外电致发光广告牌不应直接设置在有可燃、难燃材料的墙体上。
户外广告牌的设置不应遮挡建筑的外窗,不应影响外部灭火救援行动。
2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6.4.5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常用 隐患 安全检查 标准 主要 条款
